一、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146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红,夏金花,王琦[1](2015)在《超声监测下药物流产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超声监测药物流产前孕囊大小及流产后子宫有无残留物,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以降低药物流产失败后手术干预率。方法选取600例药物流产病例,流产前超声估测孕囊≤49 d,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一周后应用超声判断流产效果,根据流产效果分为药物流产失败后手术组和流产成功对照组,分析比对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怀孕次数越多、流产次数越多、孕囊直径越大的病例,药物流产失败率越高;有分娩史比无分娩史、子宫前后位比水平位的病例,药物流产失败率更高。结论孕产次、流产史、孕囊大小、有无分娩史、子宫位置均是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无剖宫产史对药物流产影响不大。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均发挥重要作用。
刘红荣[2](2011)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孕药物流产监测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观测经产妇药物流产后,子宫底蜕膜部位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情况,找出判断不全流产的超声影像血流学指标,并将其与初产妇进行比较,以协助妇产科医生对不全流产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方法1.选取停经天数在34-57天(平均42天)的正常宫内妊娠,本人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经产妇(药流或人流次数≤3次)25例和健康初产妇20例,服药后留院观察6 h。2.采用彩超诊断仪的阴道探头进行常规观察子宫、孕囊大小和双附件区及盆腔情况,重点观察着床部位的血流参数,确定组织的血供状态,再者选取着床部位血流显像最好的一支螺旋动脉,测量其阻力指数(RI)值,并于第15天观察患者宫内残留情况,统计各组例数,并与同时期初产妇早孕药物流产宫内残留结果进行比较。宫内残留者均行清宫术。分析数据,判断其血流学意义。结果孕囊排出当日底蜕膜部位的血供有4类表现:Ⅰ型:无血流信号:Ⅱ型星点状血流信号,螺旋动脉RI=1;Ⅲ型:短棒或短线状血流信号,螺旋动脉1>RI>0.6;Ⅳ型:树枝状或火球状血流信号,螺旋动脉RI≤0.6。其中经产妇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7例,Ⅳ型2例。1.经产妇四种血流类型对应的宫内残留情况:Ⅰ型均无残留;Ⅱ型中仅1例宫内残留;Ⅲ型仅1例宫内少量残留;Ⅳ型均有残留。2.经产妇第15天宫内残留情况:21例无残留(84%),2例宫内少量残留(8%),2例宫内残留(8%)。初产妇第15天宫内残留情况:17例无残留(85%),2例宫内少量残留(10%),宫后有少量坏死蜕膜组织及炎性细胞,1例清宫后示有蜕膜组织(5%),可及部分毛组织。经产妇与初产妇流产后第15天宫内残留情况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性(P>0.05)。结论1.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囊排除当日的底蜕膜部位的螺旋动脉的RI值可预测经产妇早孕药物流产的转归。2.经产妇与初产妇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黄维,黄娟颖,陈光勇,林洪山[3](2007)在《超声检查在早孕终止前后的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超声在早孕终止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0月临床诊断为早孕,于早孕终止前行常规子宫、双侧附件超声检查的患者320例,早孕终止后行子宫、附件区超声检查者215例,并与临床诊断及人工流产后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孕终止前超声检查正常宫内妊娠277例,诊断符合率为98.19%,异常妊娠共39例,异常妊娠的超声检出率为88.64%(39/44),其中宫外孕29例,诊断符合率为93.55%(29/31),早孕终止后组中阳性率占37.67%,其中流产不全者占70.37%(57/81)。结论超声检查对早期妊娠是一种既敏感又准确的检查方法,而且能及时发现异常妊娠和流产失败原因,指导临床采用正确的方式终止妊娠,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应作为早孕终止妊娠前的常规检查。
刘佩英,孔云喜[4](2001)在《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1460例分析》文中认为
段婷婷[5](2021)在《加味琥珀散治疗血瘀型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加味琥珀散治疗血瘀型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将超声诊断确诊为宫内妊娠物残留的1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患者使用加味琥珀散治疗,对照组95例患者使用益母草胶囊治疗,治疗3周,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2.47%,对照组为83.16%,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在治疗阴道流血方面,二者流血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月经复潮方面,治疗组的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血β-HCG方面,治疗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月经量方面,治疗组经量减少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P<0.05),说明两组药物均可缓解中医症状,两组治疗后中医单个症状积分比较,说明治疗组在改善阴道出血量、大便干、舌苔、脉象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腹痛方面两者效果相似(P>0.05),且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琥珀散能加速宫内妊娠物排出、缩短月经复潮时间及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改善月经量减少,并能改善腹痛、大便干等临床症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王迪[6](2021)在《举元安胎汤治疗胎盘前置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举元安胎汤治疗胎盘前置状态,通过临床观察和评价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探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对胎盘位置的影响,未病先治,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68例来我科就诊的胎盘前置状态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举元安胎汤颗粒剂口服,每日1剂,200ml开水冲服,分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固肾安胎丸,1次1袋,一日3次。观察1个疗程(4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B超显示胎盘位置,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睾酮(T)及中医证候积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评价举元安胎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胎盘位置有30例恢复正常,3例未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0.91%,33例病例中胎盘位置均有所上升,好转率为100%;对照组治疗后胎盘位置有23例恢复正常,10例未恢复正常,治愈率为69.70%,33例病例中有3例胎盘位置无变化,好转率为90.91%。即服用举元安胎汤组患者胎盘位置恢复正常的情况显着优于固肾安胎丸组患者(P<0.05),从而降低了前置胎盘的发生率。(2)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举元安胎汤较固肾安胎丸明显改善了阴道出血或腹痛下坠、腰膝酸软,且对患者神疲纳呆、气短乏力等脾肾气虚症状有所缓解。(3)两组综合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96.97%,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75.76%,综合胎盘位置与证候积分,举元安胎汤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胎盘前置状态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与对照组相比疗效确切(P<0.05),可行临床推广。(4)实验室指标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E2、P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提示胎儿宫内发育状况良好,试验安全性好;治疗后组间血清E2、P、ATCH、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举元安胎汤早期干预胎盘前置状态,可显着提升胎盘位置,减轻临床症状;本项目研究中未出现不良事件,安全性好,可行临床推广;因人制宜、辨证施治,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在改善胎盘位置、减轻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效果显着。治疗中运用“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无症状时加强防护,已有临床症状注重病症统筹、标本兼顾,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临证思路值得推广,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徐玲[7](2019)在《宫腔镜治疗宫角和宫颈妊娠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宫角妊娠和宫颈妊娠是两种比较少见的子宫特殊部位妊娠,若治疗失误,易导致患者子宫发生破裂并引发大量出血,给患者生命带来危险。近年来,因辅助生殖技术(ART)应用的增多、政策放开导致的二胎生育率提升等原因,宫角和宫颈妊娠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宫腔镜等微创技术的日益成熟,因其微创、直视、无痛等特点,可更加有效的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成为治疗宫角和宫颈妊娠的理想选择。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宫角和宫颈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收集整理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6.12-2018.12两年间收治的宫角和宫颈妊娠患者临床资料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区分宫腔镜治疗和非宫腔镜治疗,手术前、术前预处理和手术后等情况,对相关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宫腔镜治疗宫角和宫颈妊娠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成2组,其中治疗方法为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的25例,另外一组治疗方法为B超引导下清宫术,数量为25例。采用比较分类、分析归纳等方法,借助于统计学分析手段,从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术后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寻找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差异。结果:在术前临床资料的分析中,从患者停经天数、病灶大小、年龄、术前血β-hCG值等数据情况来看,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预处理临床资料比较中,从术前预处理第4日血β-hCG值、术前预处理第7日血β-hCG值等数据情况来看,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临床资料的分析中,从术后1日血β-hCG值变化、术中出血程度、血β-hCG值转阴情况、住院天数、月经恢复时间等数据情况来看,宫腔镜治疗组均优于B超引导下清宫术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治疗宫角和宫颈妊娠,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王珉鑫[8](2018)在《经阴道彩超在早期瘢痕妊娠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价值。(2)分析瘢痕妊娠患者在治疗前后局部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变化与血β-HCG值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经阴彩超对瘢痕妊娠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1)选取在我院就诊并经过临床病理诊断证实的50例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所有患者均行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经阴道彩超对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及两种类型的瘢痕妊娠(孕囊型和包块型)的声像图特点。(2)经阴彩超测量瘢痕妊娠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大小、病灶局部血流频谱中动脉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用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b-HCG数值,观察治疗前后其两者的变化情况,并分别将孕囊型和包块型两种类型瘢痕妊娠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3)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都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分析。对治疗前后的RI数值和血β-HCG值行直线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包块型瘢痕妊娠32例,孕囊型瘢痕妊娠18例,经阴道彩超检出包块型瘢痕妊娠30例,孕囊型瘢痕妊娠18例,未检查出2例,诊断符合率为96%(7)30+18(14)50)。(2)包块型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切口处的不均质回声包块,包块形态不规则,子宫下段肌层回声紊乱,肌层变薄与包块分界不清,宫腔下段内膜线不清晰,宫颈管内无妊娠囊回声。孕囊型表现为子宫切口处有妊娠囊显示,妊娠囊内可看到卵黄囊,有些孕囊内可以探及到胚芽组织和原始心管搏动,子宫颈形态正常。(3)两种类型的瘢痕妊娠患者治疗前病灶局部血流频谱均显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较低,呈低阻性的,放射免疫定量测定血中β-HCG含量较高,治疗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逐渐升高,呈高阻性的,血β-HCG含量明显降低。(4)两种类型的瘢痕妊娠治疗前后病灶局部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升高与血β-HCG含量降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孕囊型和包块型瘢痕妊娠两种类型之间的动脉阻力指数及血中β-HCG含量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准确有效地诊断瘢痕妊娠,同时可以提示瘢痕妊娠为包块型或者孕囊型,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2)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监测瘢痕妊娠患者病变部位的大小及局部动脉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的改变来预测到血中β-HCG值的变化,从而评价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因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瘢痕妊娠的早期检查、确诊、及疗效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皮莲娇[9](2018)在《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探讨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株洲市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并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3组,A组: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术52例;B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清宫术46例;C组:直接行宫腔镜引导经阴道宫腔下段吸宫术62例。从患者一般资料(孕产次、剖宫产次数、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二次清宫、术后血清β-HCG下降情况、月经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寻找一种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方法。结果:1.术中情况比较: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清除术、经宫腔镜引导宫腔下段吸宫术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40±18.36ml、30.00±9.94ml、30.48±10.35,介入组和宫腔镜组比较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药物组与介入组及宫腔镜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经宫腔镜引导宫腔下段吸宫术三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药物组9.55±2.38、宫腔镜组8.67±2.43、介入组9.44±2.5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来比较药物组34.04±4.24、宫腔镜组30.38±2.93、介入组34.91±5.26,宫腔镜组明显短于药物干预组和介入治疗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药物预处理+宫腔镜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宫腔镜清宫术、直接行宫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比较26.67±8.75天、6.39±1.82天,5.68±1.83天,三组间比较宫腔镜组与介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住院费用药物组5512.75±1019.79、宫腔镜组448.61±332.61、介入组16398±1078.54,三组数据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4.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二次手术、中转开腹、子宫全切的发生: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的患者发生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并发症4例,发生率7.1%,介入预处理后清宫发生下肢肿胀、疼痛1例,卵巢早衰1例,并发症发生率4.4%,宫腔镜直接清宫术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10.24±4.34天、8.68±3.19天、10.33±4.87天,药物预处理组有3例患者行二次清宫,发生率5.3%。介入治疗有1例患者行二次清宫,发生率2.2%,直接行宫腔镜组有4例患者行二次清宫,发生率5.9%,三组患者无一例切除子宫防,其中药物治疗组有2例因保守治疗期间阴道大出血开腹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结论:宫腔镜引导经阴道宫腔下段吸宫术是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介入预处理后清宫更适合停经时间长、血βHCG高、绒毛活性好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或处理过程中已发生大出血的抢救;MTX、米非司酮等药物治疗适用于HCG值低、经手术治疗后HCG下降缓慢的辅助治疗。
李华[10](2018)在《15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术后再妊娠结局及随访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总结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术后患者再次妊娠的结局以及合并的并发症等情况,其目的是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术后有具备生育要求的患者提供相关的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5年9月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手术治愈后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150例并获随访再次妊娠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CS)后的560例并获随访再次妊娠的患者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这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和既往手术史和妊娠异常史、本次妊娠状况及两次妊娠之间时间间隔等常规资料进行统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最终妊娠和相应的并发症状况,同时借助调阅病历资料、门诊复查与电话随访的手段来收集患者的随访结果,与此同时比较不同途径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本课题研究所使用的临床数据全部借助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结果:?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年龄、产次等数据在统计学角度分析上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不存在差异,(P>0.05),而观察组孕次、剖宫产次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孕周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孕周要比对照组患者孕周小,且两者之间差距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次妊娠孕妇距上次术后间隔时间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间隔时间要比对照组患者的间隔时间长,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早产发生率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早产的概率要比对照组患者高,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数据显示,患者再次妊娠过程中出现胎盘前置、粘连、植入及子宫破裂等异常状况的概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针对观察组不同手术途径治疗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结果发现,实行超声下清宫术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等方面与实行甲氨蝶呤与超声下清宫术联合治疗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期随访条件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术后再妊娠妇女的总体妊娠结局良好;与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妇女相比,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术后再妊娠妇女的总体孕周稍短且距离上次手术时间稍长,早产发生率稍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两者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且超声下清宫术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临床疗效更为显着,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146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14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监测下药物流产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服药方法 |
1.3 流产效果判断及统计分组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结论 |
(2)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孕药物流产监测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设备 |
1.3 检查方法 |
1.4 检查时间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孕囊排出后经产妇四种血流状态宫内残留情况 |
2.2 经产妇与初产妇流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
2.3 经产妇与初产妇进行清宫术及病理分析间的比较 |
2.4 经产妇与初产妇宫内残留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检查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
3.2 本研究的形态学依据 |
3.3 与本研究结果相关的探讨 |
3.3.1 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 |
3.3.2 阴道超声检查在评价药物流产效果中的作用 |
3.4 与经腹部和经直肠超声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14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服药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5)加味琥珀散治疗血瘀型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1.西医诊断标准 |
2.中医诊断标准 |
3.病例纳入标准 |
4.病例排除标准 |
5.病例剔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1.一般观察指标 |
2.疗效性观察指标 |
3.安全性指标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五)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一般情况统计 |
(二)基本资料 |
1.年龄比较 |
2.孕产史比较 |
(三)疗效比较 |
1.临床疗效比较 |
2.阴道流血时间比较 |
3.月经复潮时间比较 |
4.血β-HCG值恢复时间比较 |
5.月经量变化 |
6.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 |
7.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认识 |
(一)病因病机 |
(二)治疗 |
二、现代医学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认识 |
(一)现代医学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病因学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治疗现状 |
三、组方分析研究 |
(一)方义方解 |
(二)加味琥珀散药理研究 |
四、观察结果分析 |
(一)临床疗效分析 |
(二)中医疗效结果分析 |
(三)不良反应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一、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中医研究进展 |
二、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西医研究进展 |
三、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6)举元安胎汤治疗胎盘前置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前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案设计 |
结果 |
1 两组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治疗前后检验结果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5 不良事件 |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西医学对胎盘前置状态的认识 |
3 中医学对胎盘前置状态的认识 |
4 导师学术思想 |
5 举元安胎汤方药配伍分析 |
6 举元安胎汤中单味中药现代药理学功效研究 |
7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依据 |
8 研究结果分析 |
9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分级量化表 |
附录2 病例报告表 |
附录3 文献综述 胎盘前置状态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4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7)宫腔镜治疗宫角和宫颈妊娠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辅助检查 |
2.3 诊断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治疗效果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
3.2 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分析 |
3.3 术前预处理后血β-h CG值比较分析 |
3.4 术后临床资料比较分析 |
3.5 治疗成功率比较分析 |
3.6 病理检查结果 |
3.7 再次妊娠结局比较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宫角妊娠和宫颈妊娠的病因 |
4.2 宫角妊娠和宫颈妊娠的诊断 |
4.3 宫角妊娠和宫颈妊娠的非宫腔镜治疗 |
4.4 宫角妊娠和宫颈妊娠的宫腔镜治疗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经阴道彩超在早期瘢痕妊娠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 |
3 方法 |
3.1 经阴道超声检查 |
3.2 血β-HCG的测定 |
3.3 比较分析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诊断结果及治疗 |
2 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经阴超声声像图表现 |
3 两种类型瘢痕妊娠之间阻力指数和血β-HCG比较分析 |
4 两种类型瘢痕妊娠治疗前后血流阻力指数与β-HCG相关性分析 |
5 孕囊型瘢痕妊娠诊治前后对比 |
6 包块型瘢痕妊娠诊治前后对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2 研究进展 |
第2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估 |
2.2.5 调查方法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统计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各组患者治疗过程情况比较 |
3.3 各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情况比较 |
3.4 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二次手术、中转开腹、子宫全切的发生 |
第4章 讨论 |
4.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定义及发病率 |
4.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 |
4.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 |
4.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鉴别诊断 |
4.5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 |
4.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 |
4.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15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术后再妊娠结局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回顾性分析方法 |
2.2 随访方法 |
2.3 观察组不同治疗途径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患者临床疗效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随访结果 |
1.1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组随访结果 |
1.2 CS组随访结果 |
1.3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比较 |
2 再妊娠结果 |
2.1 观察组再妊娠孕产妇妊娠分布情况及结局情况 |
2.2 对照组再妊娠孕产妇妊娠分布情况及结局情况 |
2.3 观察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早产发生情况 |
2.4 观察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再次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不同途径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 |
3.1 观察A组与观察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情况 |
3.2 观察组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情况 |
3.3 观察A组与观察B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
4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组患者手术切除病灶修补与未修补的再次妊娠情况分析 |
讨论 |
1.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术后的再妊娠情况 |
2.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术后再妊娠的结局情况 |
3.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手术方式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 |
4.不同手术途径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写词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146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监测下药物流产相关因素分析[J]. 张晓红,夏金花,王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8)
- [2]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孕药物流产监测的临床价值[D]. 刘红荣. 青岛大学, 2011(06)
- [3]超声检查在早孕终止前后的价值分析[J]. 黄维,黄娟颖,陈光勇,林洪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06)
- [4]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1460例分析[J]. 刘佩英,孔云喜. 洛阳医专学报, 2001(04)
- [5]加味琥珀散治疗血瘀型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临床疗效观察[D]. 段婷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6]举元安胎汤治疗胎盘前置状态的临床观察[D]. 王迪.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7]宫腔镜治疗宫角和宫颈妊娠的临床分析[D]. 徐玲. 青海大学, 2019(04)
- [8]经阴道彩超在早期瘢痕妊娠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王珉鑫. 青岛大学, 2018(03)
- [9]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探讨[D]. 皮莲娇. 南华大学, 2018(01)
- [10]15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术后再妊娠结局及随访研究[D]. 李华. 西南医科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