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邱春艳[1](2022)在《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的良性互动》文中研究指明接受监督的诚意有多大,助推工作的成效就有多大。“检察工作还有哪些不足,请开诚布公提出批评和意见!”2022年新年伊始,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一行一如既往登门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面对面接受民主监督,借助民主监督智慧提升检察工作质效。这样的登门
高继明[2](2022)在《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1年工作回顾2021年,在省委和最高检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
范文清[3](2022)在《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雅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范文清现在,我代表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过去五年工作回顾2017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府的支持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
齐玎,张晓红[4](2022)在《国家治理视野下公证参与检察公益诉讼路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检察公益诉讼作为一项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近年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存在制约其治理效能发挥的现实短板。在国家治理视野下,可以通过挖掘检察制度和公证制度的制度潜力,探索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证机构的服务、沟通、证明、监督职能相互叠加赋能,同时充分发挥公证机构在保全证据、预防纠纷、承接辅助性工作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丰富实践经验,形成公益保护合力,进一步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在国家治理效能中的制度优势。
郑业鹭[5](2021)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准确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是做好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建议和政协提案发言等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基础。熟练掌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和工作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形象深入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丰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宪制规定,执政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特色,以及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与智库工作的区别等五个方面展开。第二部分从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和建议、政协提案发言、政党协商、以及学术性刊物和论坛等五个方面阐述。
桑先军[6](2021)在《自治区刑事执行检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琳[7](2021)在《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文中提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检察机关就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反贪局、反渎局等职能从检察院分离,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检察机关的职能发生了重要转变。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我国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信息化建设面临更高的要求,正在从普通的检察信息化建设向智慧检务建设过渡。2015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印发《“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开始探索“智慧检务”新模式,全国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在推进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的推进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智慧检务建设工作质量和效率。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相关研究方法,以政府流程再造、系统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山东省枣庄市所辖6个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基层检察院在“全业务智慧办案、全要素智慧管理、全方位智慧服务、全领域智慧支撑”方面的建设现状,并对智慧检务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基层检察院在智慧检务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系统平台应用不畅、专业人才缺乏等共性问题,并分析出是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保障制度不健全、统筹规划和管理缺失等方面原因造成的。通过对国内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借鉴,结合公共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理论,针对性提出了强化智慧检务建设规划和保障机制、提高运维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等对策建议,推进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不断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郭灵彦[8](2021)在《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研究》文中认为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是强化法律监督的重要抓手,是法治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监督法院公正司法和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协调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理论界对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研究不太系统,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依然存在偏重微观探讨而宏观研究不足等弊端。尤为重要的是,对于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研究,存在理论与实务相脱节的现象,法学理论工作者重点研究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功能价值和立法层面的问题,司法实务者则以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落实当中面临的困境为研究重心。因此,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仍有进一步研判探讨的空间。行政非诉执行,可理解为“官告民”的简单程序,是指由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的制度。掌握了“官告民”的真正内容和特征后,便可认准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明确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在内在动因、现实动因和制度动因方面的必要性。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考察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开展的情况和实践经验类型,运用检察机关内网信息及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查找案例和进行类案对比,剖析出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在监督方式、监督案源、监督力量及监督质效方面存在的四大困境。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监督工作机制缺位、监督理念滞后、监督工作方法落后是导致困境的四大成因。最后,提出加强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想,以检察监督的原则、程序、方式及范围入手,明确制度设计,并从前提、基础、关键和保障四个方面,总结出完善立法规定、健全工作机制、增强素质提升、创新工作方法四大建议,以求为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蓝图绘就新方向,促其登上新台阶、阔步新征程,推动“四大检察”的全面发展。
张治[9](2020)在《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检察机关作为广义上的公共管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需要面向社会和公众去提供公共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检察机关需要以面向服务型机关的要求,通过检察人员的能力建设,来提升为社会与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体现出检察机关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因此,对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人员能力建设进行研究,这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和检察机关工作实践能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梳理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服务型机关要求、人员能力建设等文献内容,运用了调查研究法、资料收集法、综合分析法,将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作为研究目标,回顾了基层检察机关在人员能力建设方面的现状和已有经验做法,还选取H区检察院这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基层检察机关开展个案分析,从而系统探讨和分析了基层检察机关在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中的人员能力建设内容,检视了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基层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在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之中存有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的问题。逐一分析了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并针对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此外,本文还结合基层检察工作的实践需要,提出了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的其他可用措施,从而更好的提升基层检察机关人员能力建设的水平。
魏鹏[10](2020)在《检察建议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检察建议制度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是落实中国宪法关于检察机关宪制定位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公益监护职能的重要机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检察建议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实然到法定、由部分到整体、由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过程,已成为贯穿于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的基础性制度。检察建议制度与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建设紧密相连,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又发挥着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巨大作用,是检察机关在新时代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将检察建议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意在说明其为何产生、因何演变、效用如何,又将如何发展的问题。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探寻检察建议制度的知识谱系、中国特色和政治社会功能,揭示其在中国出现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首先,以中国古代御史制度为代表的传统法律文化为其在中国之建构沉淀了适宜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奠定了传统法律文化基因;在分权和制约等理论影响下发展的现代检察制度为其孕育了制度生发的萌芽,因普遍存在监督属性或参与社会治理的趋势而具有诸多建议性权力和类似制度;以列宁法律监督思想和苏联检察制度为范本的社会主义法治传统为其诞生创造了决定性因素,因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及行使一般监督权的需要而衍生出检察建议这种具体形式;以政法传统为代表的本土化因素为其实现内生性演化提供了必要空间,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检察建议的历史渊源,政法传统中的司法特点和社会综合治理等活动让其涅盘重生。其次,新时代检察建议制度的法律地位、价值、功能和适用均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呈现出制度定位的合宪性、制度基础的合法性、制度体系的独特性、制度设计的兼容性和刚柔兼具等中国特色。通过对检察建议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论证可知,其本质为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其权力本源为法律监督权。以检察建议强制性的高低和实现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行政公益诉讼型、诉讼监督型和社会治理型,前者为强制型检察建议,而后两者为非强制型检察建议。最后,当代检察建议制度主要表现出六大政治社会功能:实现法律监督;保障法律统一实施;权利保障;权力制约;推进社会治理;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检察建议制度的范式演进是以检察工作范式的转换为逻辑依据的。建国后随着检察工作从一般监督范式到刑事检察监督范式到法律监督范式,再到公共利益代表范式的历史性转换,检察建议制度也经历了几次深刻变革。不同的范式在范畴、适用领域、法律地位、价值和功能等层面反映出其各自的内涵和特征。中国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法律观念和检察理念以及检察机关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与功能的变迁,深刻影响着检察建议制度的价值、功能和作用,也构成了检察建议制度的范式形成和转换的基本动因。作为强制型检察建议的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联系紧密。其具有的相对独立性特征,使其既要充分实现诉前程序的监督属性和整改功能,又要服务于行政诉讼,这种双重属性引发了立法和实践的不协调。在运行中对于公共利益、确认违法的认定,以及调查核实权的行使等问题是急需解决的实践和理论议题。本文分别从实践和立法两个层次,通过确立有关审查标准、强化调查核实权的强制力、拓展适用范围等方面,完善强制型检察建议制度。以“一号检察建议”为代表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其合理定位和限定具有重大理论关切。但其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规范性不够、刚性不足、重视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作为诉讼监督型检察建议的再审检察建议则出现了适用条件不够明确、程序设计未发挥应有效果等问题,其制度设计和实践效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化。为此,在实践中,可通过强化相关内外部机制的方式,在立法上可通过提升立法层次、扩展范围等方式对非强制型检察建议制度予以完善。新时代创新完善检察建议制度的具体路径是:首先,在国家层面加强检察建议制度的立法,使其能够科学合理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选择务实可行的立法模式和进路,通过修法活动完善检察建议的制度体系,提升运用法律监督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其次,作为检察建议制度的主体和制度主导者,检察机关要结合新时代检察工作理念,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督理念、突出重点领域等方面对检察建议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总结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矛盾后,以问题为导向,以法律监督权的内在要求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坚持科学化、司法化、谦抑化、协同化、智能化方向,使其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制度规范更加合理、制度运行更加流畅、制度效力更具刚性。
二、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的良性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回复愈来愈深入具体:从统一回复到点对点、见人见事的“件件有回复、事事见实效” |
意见建议专业性、针对性愈来愈强:检察工作做得越实,民主党派人士期盼越高 |
抓落实的举措愈来愈完善:民主监督智慧转化为检察工作动力的途径拓展、扎实 |
(2)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021年工作回顾 |
2022年工作安排 |
(3)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
一、切实找准检察工作定位,主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
二、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全力投入平安雅安建设 |
三、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切实提升司法为民成效 |
四、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 |
五、不断培根铸魂提升素能,着力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 |
(4)国家治理视野下公证参与检察公益诉讼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检察公益诉讼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线索来源有限 |
(二)调查取证难 |
(三)非诉手段运用不足 |
(四)检务力量有限及专业储备薄弱 |
(五)公益诉讼裁判结果履行难 |
二、公证参与检察公益诉讼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一)制度层面的合理性 |
1.顺应检察体制改革要求,满足多元司法需要。 |
2.丰富公证制度内涵外延,发挥社会治理效能。 |
(二)实践层面的可行性 |
1.公证参与司法辅助工作的创新经验。 |
2.公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经验。 |
三、公益诉讼中检察与公证协同创新的路径 |
(一)协同补充公益诉讼线索发现机制 |
(二)协同打造公益诉讼调查取证配套机制 |
(三)协同完善公益诉讼非诉化解机制 |
(四)协同探索建立公益诉讼辅助人机制 |
(五)协同解决公益诉讼执行问题 |
四、结语 |
(5)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 |
1宪法的规定 |
2中共关于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2.1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的形成 |
2.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
2.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 |
2.4“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 |
2.5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
3政治协商制度 |
4民主党派的地位、职能和特色 |
4.1民主党派的地位 |
4.2 民主党派的职能 |
4.3民主党派的特色 |
5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智库的异同 |
5.1智库的定义 |
5.2智库的特点 |
5.3智库的作用 |
5.4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智库的本质区别、共同点和借鉴 |
5.4.1本质区别 |
5.4.2共同点 |
5.4.3借鉴 |
Ⅱ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
1社情民意信息 |
1.1基本情况 |
1.2主要特点 |
1.2.1特色 |
1.2.2及时 |
1.2.3专业 |
1.2.4灵活 |
1.3基本结构 |
1.3.1情况反映 |
1.3.2存在问题 |
1.3.3意见建议 |
1.4写作要点 |
1.4.1选题 |
1.4.2意见建议 |
1.4.3撰写格式 |
1.5制度建设 |
1.6典型案例 |
2调研和建议 |
2.1基本情况 |
2.2主要特点 |
2.2.1有特色 |
2.2.2有情况 |
2.2.3有经验 |
2.2.4有问题 |
2.2.5有建议 |
2.2.6有深度 |
2.3基本结构 |
2.3.1前言 |
2.3.2 情况介绍 |
2.3.3经验总结 |
2.3.4存在问题 |
2.3.5意见建议 |
2.3.6结尾 |
2.4注意事项 |
2.4.1选题、选人、选时、选地 |
2.4.2调研前的学习、沟通和讨论 |
2.4.3制作调研方案和调研提纲 |
2.4.4调研中的座谈、考察和交流 |
2.4.5调研结束的讨论和总结 |
2.4.6委托调研与联合调研 |
2.4.7撰写初步调研报告 |
2.4.8征求意见和修改调研报告 |
2.4.9提炼形成建议稿 |
2.4.10上报建议和跟进落实 |
2.5专题调研的理论与方法 |
2.5.1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
2.5.2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2.5.3“走马观花”与“下马观花”相结合 |
2.5.4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 |
2.5.5多维分析视角 |
2.6制度建设 |
2.7典型案例 |
3政协提案发言 |
3.1法规制度依据 |
3.2主要特点 |
3.2.1提案应当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任务,社会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
3.2.2提案应当一事一案,增强可操作性,同时注意时效性和规范性 |
3.2.3体现党派特色 |
3.2.4大会提案与平时提案 |
3.3基本结构 |
3.3.1情况介绍 |
3.3.2存在问题 |
3.3.3意见建议 |
3.4提案质量要求 |
3.5政协会议发言及其质量要求 |
3.6制度建设 |
3.7典型案例 |
4政党协商 |
5学术刊物和论坛 |
(7)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基层检察院 |
2.1.2 智慧政务 |
2.1.3 智慧检务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2.2.2 系统管理理论 |
2.2.3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3 智慧检务建设目标 |
2.3.1 提升司法办案质效 |
2.3.2 提升司法管理水平 |
2.3.3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小结 |
第3章 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
3.1 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现状 |
3.1.1 智慧检务的发展历程 |
3.1.2 智慧办案现状 |
3.1.3 智慧管理现状 |
3.1.4 智慧服务现状 |
3.1.5 智慧支撑现状 |
3.2 枣庄市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枣庄市基层检察院概况 |
3.2.2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
3.2.3 系统平台应用不畅 |
3.2.4 运维管理和安全防护不到位 |
3.2.5 专业人才缺乏 |
小结 |
第4章 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
4.1 保障制度不健全 |
4.1.1 经费投入不足 |
4.1.2 考评机制不健全 |
4.1.3 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
4.2 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 |
4.2.1 缺乏整体规划 |
4.2.2 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
4.3 运维管理和网络安全防护存在缺陷 |
4.3.1 运维管理和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存在困难 |
4.3.2 思想观念存在误区 |
4.4 人才培训和培养力度不足 |
4.4.1 缺少专业培训 |
4.4.2 智慧检务专业人才晋升渠道狭窄 |
小结 |
第5章 国内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经验借鉴 |
5.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经验做法 |
5.2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经验做法 |
5.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经验做法 |
小结 |
第6章 完善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6.1 完善智慧检务建设保障机制 |
6.1.1 完善支持保障制度 |
6.1.2 明确各方工作职责 |
6.1.3 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
6.2 完善智慧检务建设规划建设 |
6.2.1 加强规划管理 |
6.2.2 完善内部信息沟通机制 |
6.2.3 吸引各方参与智慧检务建设 |
6.3 完善运维管理和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
6.3.1 做好运维管理工作 |
6.3.2 强化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
6.3.3 推动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 |
6.4 注重人员培养和素质提升 |
6.4.1 加强智慧检务人才队伍建设 |
6.4.2 强化技术培训 |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概述 |
1.1 行政非诉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
1.1.1 行政非诉执行的概念 |
1.1.2 行政非诉执行的特征 |
1.2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
1.2.1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概念 |
1.2.2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特征 |
1.3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依据 |
1.3.1 法理依据 |
1.3.2 法律依据 |
1.3.3 政策依据 |
1.3.4 现实依据 |
第二章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动因 |
2.1 内在动因:破解行政非诉执行困境的必然选择 |
2.1.1 破解法院对行政非诉执行审查形式化的困境 |
2.1.2 破解法院行政非诉执行运作效果不理想的困境 |
2.1.3 破解行政非诉执行立法目的难以实现的困境 |
2.2 现实动因:落实行政检察监督业务的必然要求 |
2.2.1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是实现检察性质定位的体现 |
2.2.2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是行政监督业务的增长点 |
2.3 制度动因:推进和谐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追求 |
2.3.1 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 |
2.3.2 促进依法行政,督促依法履职 |
2.3.3 保障合法权益,提供救济途径 |
2.3.4 解决实际争议,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三章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现状、困境及成因 |
3.1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现状 |
3.1.1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开展情况 |
3.1.2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经验分析 |
3.2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 |
3.2.1 检察监督方式单一且刚性不足 |
3.2.2 检察监督案源匮乏 |
3.2.3 检察监督力量薄弱 |
3.2.4 检察监督质效甚微 |
3.3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困境的成因 |
3.3.1 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
3.3.2 检察监督工作机制缺位 |
3.3.3 检察监督理念滞后 |
3.3.4 检察监督工作方式落后 |
第四章 加强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构想 |
4.1 革新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制度设计 |
4.1.1 明确监督原则 |
4.1.2 厘清监督范围 |
4.1.3 完善启动程序 |
4.1.4 改进监督方式 |
4.1.5 把握监督重点 |
4.2 优化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法治环境 |
4.2.1 优化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内部法治环境 |
4.2.2 优化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外部法治环境 |
4.3 完善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的建议 |
4.3.1 细化立法规定,丰富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方式 |
4.3.2 健全工作机制,拓展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源 |
4.3.3 增强素质提升,强化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力量 |
4.3.4 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质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服务 |
2.1.2 服务型政府 |
2.1.3 服务型机关要求 |
2.1.4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 |
2.1.5 能力及能力建设 |
2.1.6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 |
2.2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的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胜任力理论 |
2.3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内涵 |
2.3.1 服务型机关要求在检察机关中的相关内涵 |
2.3.2 基层检察机关在实践中存在的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状况 |
2.3.3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对于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能力建设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现状 |
3.1 基层检察机关人员能力建设现状 |
3.1.1 以Q市H区检察院为例的基层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具体情况 |
3.1.2 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的其他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具体情况 |
3.1.3 通过内部资料收集分析得出的其他基层检察机关人员能力建设相关情况 |
3.2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已有做法 |
3.2.1 检察制度机制下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做法 |
3.2.2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做法 |
3.2.3 实践操作层面下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做法 |
3.3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缺乏实效性 |
3.3.2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缺乏针对性 |
3.3.3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缺乏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中有关问题原因分析 |
4.1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中存在制约 |
4.1.1 人员能力建设经费来源存在制约 |
4.1.2 人员能力建设制度不够完善 |
4.1.3 人员能力建设运用手段单一 |
4.2 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重点不明显 |
4.2.1 服务群众能力建设不明显 |
4.2.2 学习创新能力建设不明显 |
4.2.3 沟通协调能力建设不明显 |
4.3 基层检察机关中人力资源模式不合理 |
4.3.1 检察人员培训措施不够完善 |
4.3.2 激励措施方式上创新不足 |
4.3.3 检察机关组织文化效用不突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关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的建议 |
5.1 健全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人员能力建设体系机制 |
5.1.1 建立完善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 |
5.1.2 积极探索基层检察人员能力建设制度 |
5.1.3 多措并举运用能力建设手段 |
5.2 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需要进行重点能力方面的提升 |
5.2.1 重点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
5.2.2 重点提升学习创新能力 |
5.2.3 重点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
5.3 完善基层检察机关人力资源模式 |
5.3.1 创新和改善培训方式 |
5.3.2 创新和加强激励措施 |
5.3.3 创新和培树组织文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检察建议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内在思路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预期创新 |
第一章 检察建议制度的发生学研究 |
第一节 检察建议制度的知识谱系分析 |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
二、现代世界检察制度的影响 |
三、社会主义法治传统的影响 |
四、当代中国政法传统的影响 |
第二节 检察建议制度的中国特色 |
一、制度定位的合宪性 |
二、制度基础的合法性 |
三、制度体系的独特性 |
四、制度设计的兼容性 |
五、柔性与刚性兼具 |
第三节 检察建议制度的功能 |
一、有效实现法律监督 |
二、保障法律统一实施 |
三、权力制约 |
四、推进社会治理 |
五、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
六、保障公民和组织合法权益 |
第二章 检察建议制度的范式演进 |
第一节 范式演进的模型 |
一、范式演进的基本动因 |
二、范式变迁的结构性维度 |
第二节 一般监督范式下的检察建议制度 |
一、一般监督范式的形成及内涵 |
二、检察建议在一般监督工作中的适用 |
三、检察建议在其它监督工作中的适用 |
第三节 刑事检察监督范式下的检察建议制度 |
一、刑事检察监督范式的形成及内涵 |
二、刑事检察监督范式的特征 |
第四节 法律监督范式下的检察建议制度 |
一、法律监督范式的形成及内涵 |
二、法律监督范式的特征 |
第五节 公共利益代表范式下的检察建议制度 |
一、公共利益代表范式的形成及内涵 |
二、公共利益代表范式的特征 |
第三章 强制型检察建议制度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制度的运行 |
一、数据统计分析和样本选取 |
二、诉前检察建议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价值定位反思 |
一、诉前检察建议的双重价值分析 |
二、诉前建议与提起诉讼的问题 |
第三节 确认违法的认定问题 |
一、履职主体的确定 |
二、公共利益的认定问题 |
三、“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的审查标准 |
第四节 调查核实权的问题 |
一、调查核实权的现实镜像 |
二、实践中强化调查核实权的路径 |
第五节 完善强制型检察建议制度的立法 |
一、赋予调查核实权强制力 |
二、拓展诉前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 |
三、强化诉讼中的法律监督身份 |
第四章 非强制型检察建议制度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制度的运行 |
一、以“一号检察建议”为案例的分析 |
二、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制度运行考察 |
三、解决对策 |
第二节 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的运行 |
一、数据统计及分析 |
二、基于再审检察建议书的样本分析 |
三、突出问题与原因 |
四、解决方式与办法 |
第三节 强化非强制型检察建议制度的立法 |
一、将不诉决定中的检察意见改为检察建议 |
二、扩大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 |
三、提升再审检察建议的立法层次 |
第五章 检察建议制度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科学化 |
一、制度规范体系的科学化 |
二、制度运行机制的科学化 |
第二节 司法化 |
一、业务流程上的案件化 |
二、办案模式上的审判化 |
第三节 谦抑化 |
一、法定性原则 |
二、必要性原则 |
三、效用性原则 |
四、权利保护原则 |
第四节 协同化 |
一、协同化的内涵 |
二、协同化的途径 |
三、协同化的重点领域 |
第五节 智能化 |
一、数据化 |
二、信息化 |
三、人工智能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的良性互动[N]. 邱春艳. 检察日报, 2022
- [2]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N]. 高继明. 黑龙江日报, 2022
- [3]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N]. 范文清. 雅安日报, 2022
- [4]国家治理视野下公证参与检察公益诉讼路径探索[J]. 齐玎,张晓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2(01)
- [5]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J]. 郑业鹭. 中国发展, 2021(06)
- [6]自治区刑事执行检察制度研究[D]. 桑先军.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7]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D]. 李琳.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研究[D]. 郭灵彦. 河北大学, 2021(02)
- [9]面向服务型机关要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能力建设研究[D]. 张治. 燕山大学, 2020(06)
- [10]检察建议制度研究[D]. 魏鹏. 吉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