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控制煤炭供需总量的思考

关于控制煤炭供需总量的思考

一、煤炭供需总量调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翼[1](2020)在《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碳绿色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应用于相关行业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转型发展中,寻求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间的和谐平衡业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今煤炭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之一,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双重压力下,迫切寻求转型发展之路,而低碳经济理念的出现为其指明了向低碳转型发展的方向。因此本文选取中国煤炭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如何通过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实现碳排放约束目标,从而实现行业低碳转型发展。通过研究提出的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策略与调控过程可为实现行业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提供有益助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归纳与评述分析,确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分析煤炭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确定影响煤炭行业碳排放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进而明确了应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煤炭行业碳排放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别对煤炭行业规模及行业能源强度的控制要素进行分析;其后依据分析得到的相关控制要素对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关系构建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比较仿真模拟输出结果与碳排放约束目标以判断模拟结果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则证明在各控制要素共同作用下的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模拟变化过程是有效的,并据此提出能够实现行业碳排放约束目标的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调控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基于脱钩原理,分析煤炭行业发展与行业碳排放间的耦合关系。通过构造煤炭行业发展水平与行业碳排放脱钩指数,运用指数分析发现近期二者之间的变动关系并不理想,表明行业碳排放控制面临较大压力。第二,基于Kaya等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分析煤炭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发现煤炭行业规模是促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行业能源强度是抑制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据此确立了煤炭行业规模控制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是煤炭行业碳排放控制的主要控制方式。第三,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煤炭行业规模控制要素影响分析模型,从总体影响、区域差异影响以及时间差异影响等方面分析不同情形下相关控制要素对行业规模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从行业总体控制角度考虑,煤炭行业规模应主要通过对行业产出、行业成本、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出口以及行业研发投入等行业自身要素的有效控制以实现控制目标。在区域差异控制中,对资源禀赋较好的A类区域应主要通过控制区域内行业成本、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对资源禀赋适中的B类区域应主要通过控制区域内行业产出、行业成本与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对资源禀赋一般的C类区域应主要控制区域内行业产出以实现控制目标。从时间差异角度考虑,在行业规模连续增长时期应通过控制行业产出、行业成本、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出口以及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在连续下降时期应主要通过控制行业产出、行业成本与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根据以上不同情况下各控制要素与行业规模间的影响关系提出相应的行业规模控制策略。第四,通过基于成本函数和谢泼德引理的理论推导发现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价格会对行业能源强度产生重要影响。进而运用数据包络-曼奎斯特指数分析法计算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考虑直接影响和交互影响下的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影响分析模型。研究发现,考虑直接影响情况下,长期控制中应主要通过控制能源价格、行业技术进步水平、行业纯技术效率水平以及行业规模效率水平以实现控制目标;短期控制中应主要通过控制能源价格与纯技术效率水平以实现控制目标。考虑交互影响的情况下,应主要在控制能源价格、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水平的同时,亦应注重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能源价格的调节作用以加强能源价格对行业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根据上述不同情况下的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策略。第五,根据上述相关控制要素对行业规模及行业能源强度影响分析的结论,结合各控制要素预测模型以及行业碳排放强度分析模型,运用Simulink模拟仿真平台分别构建基于总体控制、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视角下的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发现,运算输出的行业碳排放强度的模拟值满足未来不同时间点上的碳排放约束目标值,因此可依据模拟出的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变动情况提出不同视角下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调控过程。最后,本文在总结全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今后可以继续拓展的研究内容,以期为煤炭行业碳排放控制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助力。

华清君[2](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王燕[3](2020)在《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综合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和能源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重要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气候变化、快速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水资源、能源供需矛盾愈发凸显。在全球各项体系日益复杂并且相互关联的背景下,未来风险冲击可能性的增加对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水资源与能源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传统的水资源、能源规划往往将两个系统分开,导致以牺牲一方的资源来谋求另一方的发展,这种决策方法已不能满足的现状需求。本文通过科学解析水资源与能源纽带关系,构建水与能源耦合系统仿真模型和综合风险评估方法,以北京市为例,实证研究了典型年水资源系统的能耗量,能源生产的用水量和外部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转移量,并对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下耦合系统的响应进行了仿真模拟,分别设置了社会维度、经济维度、技术维度、政策维度的调控方案,并对各调控方案的有效性和能水节约的协同性进行了评价。通过优选的Frank Copula函数构建耦合系统的二维连接函数,对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综合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估。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物理过程、系统学基本模式、纽带关系属性,从多角度科学解析了水与能源纽带关系。水资源和能源之间存在多个角度的纽带关系。从物理过程而言,在生产阶段,能源的开采、提取和生产伴随着水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同时水生产过程,即制水环节需要消耗能源来达到用水标准。在运输阶段,能源是水资源的取水、输配水、排水过程中的动力保障,水资源的运输过程的每个环节均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在终端使用阶段,生活部门的水与能源关系体现在水为载体,能源为动力进行的耦合,其目的是为维持正常生活提供服务。工业部门常常将水作为冷却剂、化石燃料作为动力参与工业生产。从系统学的基本模式来看,水与能源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可归纳为增强回路、成长上限、事与愿违和富者愈富和四种模式。从纽带关系的属性而言,水与能源耦合关系在环境、社会、经济、技术与政策维度具有明显的属性。(2)定量计算了北京市的水与能源纽带关系本文从水资源系统的能耗量、能源生产的用水量及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转移量三个方面定量化的计算了北京市水与能源的纽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2017年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总过程的能源消耗量为678.06万吨标准煤,约占201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7132.84万吨标准煤)的9.51%。其中,用水环节的能耗最大,占总过程能耗的92.08%。2017年能源生产及外调能源生产用水总量为4.92亿m3,其中本地生产用水量为2.02亿m3、外调能源生产用水量为2.90亿m3。能源生产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5.1%,占工业用水量的57.7%,北京市能源生产部门是工业用水大户。2012年北京市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流入量总计5.03亿m3,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11亿m3)是虚拟水流入量最多的能源行业,占能源行业总量的42%,并且北京市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流入量较多的省份主要来自于水资源匮乏的北方省份。(3)对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演变趋势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对各个维度调控方案有效性及能水节约的协同性进行了评价。基于构建的系统动力学的水与能源耦合系统仿真模型的预估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到2035年北京市总需水量达67亿m3,相较于基准年2017年增长了1.7倍;能源需求总量到达11130.3万吨标准煤,相较于基准年增长1.49倍,总能耗在2030年后增长趋于稳定状态;水资源利用过程能耗达949.6万吨标准煤,约占社会总能耗的8.53%,相较于基准年增长了 1.52倍;能源生产用水量在达11.7亿m3,约占社会总用水量的17.5%,相较于基准年增长了 2.4倍。不同的维度的调控方案的具有不同的节水、节能效果,对比来说,社会维度、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政策维度—供电结构调整具有能水协同节约效果,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措施的能水协同节约效果最为明显,政策维度—再生水回用及南水北调措施虽然缓解了本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系统的负担。(4)对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综合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优选的边缘分布函数和耦合系统的Frank Copula二维连接函数计算了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综合短缺风险。结果表明,到2035年北京市水资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将达到0.90,能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将达到0.87,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短缺风险为0.86。政策维度—再生水回用措施的落实对于水资源子系统短缺风险的改善最为有效,社会维度政策和政策维度-南水北调为主的措施次之;而经济维度政策的落实对能源子系统短缺风险的改善最为有效,社会维度和技术维度-节能措施次之;对于水与能源耦合系统而言,经济维度政策对于其短缺风险的降低最为有利,社会维度和政策维度-再生水回用为主的政策次之。政策维度-再生水为主的措施落实后,水资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下降到了 0.70,经济维度措施落实后,能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降到了 0.71,耦合系统的短缺风险降到了 0.68。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水与能源纽带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水与能源的协调可持续与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提高区域内的水资源和能源保障率具有实践价值。

贾海涛[4](2020)在《我国煤炭供给结构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12月中央确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要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在经济工作中要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抓手,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2019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指出,2016年以来我国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巨大成效,表明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我国煤炭工业并未摆脱“大而不强”的局面,煤炭企业转型之路仍然任重道远,煤炭产业结构高级化还没有完全实现,继续深入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迫在眉睫。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煤炭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学术论证、理论借鉴和政策参考。论文综合运用产业组织学、结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与模型,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等方法,对我国煤炭供给结构的评价与优化进行研究。论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证研究问题—规范研究问题—总结问题”的问题主线,追踪“锁定问题—理论分析—经验分析—回答是什么—回答应该是什么—政策启示”的目的主线,遵循“导论—理论—史论—评价—优化—结论”的逻辑主线,顺序开展各组成部分的研究:阐述背景与意义,界定核心概念、综述理论文献,描述供给结构演变历程,评价供给结构状态和升级潜力,优化供给结构理论模型与实施模式,得出全文结论并提出对政策导向、政策取向和政策指向的启示。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其核心论据有:(1)我国煤炭供给结构处于接近良好的中级水平,整体呈现向好趋势。通过评价模型构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煤炭供给结构进行评价。在界定煤炭供给结构概念的基础上,从布局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三个方面构建我国煤炭供给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一级指标(目标)1个,二级指标(准则)3个,三级指标(子准则)7个,四级指标26个;在26个指标中,定性指标5个,定量指标21个;定性指标主要反映布局结构状况,定量指标主要反映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状况。对各指标含义进行详细说明,给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各定量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各层次指标的一致性检验均通过;通过专家调查确定了各定性指标的隶属度;通过隶属度函数计算了各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评价我国煤炭供给结构整体状态,综合得分为“十一五”时期65.44和“十二五”时期71.27。评价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供给结构状态均处于中级水平,但“十二五”时期的煤炭供给结构状态优于“十一五”时期,并逐步接近良级水平,反映了我国煤炭供给结构呈逐步向好趋势。(2)我国煤炭供给结构总体状态提升,但升级潜力变弱创新动力不足。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测评煤炭供给结构的高级化水平。将资源要素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索洛余值模型,计算我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是“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投入要素中,资本的贡献率最大,在各计算周期基本都高于60%,表明资本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8.82%,“十二五”前四年煤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2.12%。“十二五”期间的煤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十一五”期间的煤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结果揭示:在煤炭供给结构整体状态提升的情况下,煤炭工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技术进步动力反而变弱,说明煤炭供给结构转型升级的潜力降低。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供给结构总体状态提升,综合指标近于良好,基本面看好,但结构升级潜力变弱,核心指标降低,创新动力不足。评价结论告诉我们,我国煤炭工业技术进步还有提升空间,煤炭供给结构还有继续优化的必要。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应着力加强技术创新驱动力的提升。(3)我国煤炭供给结构优化路径设计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按照“建模目的—建模假设—系统边界及变量设定—因果关系图设计—方程式构造—模型总流图设计—模型有效性检验”的完整流程,构建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将因果关系图的设计划分为煤炭产能调控子系统和煤炭结构优化子系统两个子系统进行设计,体现了对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煤炭结构优化中应用的创新设计。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政策调控三个总变量设计,对优化煤炭供给结构的路径和情景进行选择和模拟。阐述了总变量影响煤炭供给和需求的传导机制,模拟了各种对比情景下设定变量对煤炭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利用评价煤炭供给结构的指标体系,选择各种路径体系(集合)对煤炭供给结构衡量指标体系(集合)产生各种作用,得出对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模拟仿真结果(集合)。优化模型揭示:实现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是创新和精准。科技创新变量是选择优化路径的核心,绿色发展变量是决定优化质量的关键,政策调控变量的精准是优化供需平衡的保障。(4)我国煤炭供给结构优化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协作协调和政策精准。按照“遵循原则—明确目标—主体协同—动力保障”的实施路径,设计“在目标引导下市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实施主体协作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力资源合力驱动”的优化实施运行机制。提出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供需均衡模式,指出均衡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无法达到的目标,非均衡是常态可以通过调整变量实现趋向均衡;煤炭供给结构优化过程,就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求得煤炭供给结构最优模式的过程,其结果是供需长期趋向均衡。提出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政策支持重点,设计出结构状态指标体系、政府政策文件集、政策传导路径集;其中政策文件集包括2016至2020年约五年时间的共68份有关政策文件。通过政策文件集对供给结构衡量指标的直线单向或交叉多向作用的排列组合,形成优化煤炭供给结构的政策支持重点指向表。优化模式揭示:实现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是协作、协调和精准。达成供给结构优化实施模式的关键是协作,表现在各实施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及实施主体与实施动力之间的配合;达成供给结构优化均衡模式的关键是协调,表现在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以及供给结构对各环境约束条件的适应;达成结构优化政策支持模式的关键是精准,表现在产业政策内容精准、结构衡量指标精准和政策传导路径指向精准。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尤其是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参考意义。政策启示归纳如下:(1)政策导向要体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煤炭产业结构升级难题、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培养产业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煤炭产业政策要顺应时代要求,体现创新、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2)政策取向要突出调控重点。在市场失灵时发挥政策强大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做好“顶层设计”,为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煤炭去产能成为产业政策调控的重点,其中促进煤炭供需均衡就是煤炭产业政策调控的重点目标。(3)政策指向要精准支持到位。产业政策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政策的精细了解和准确把握,“大水漫灌”式的政策支持不能精准到位,无法取得实际效果。本文研究表明,我国近五年与煤炭产业结构相关的大部分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了精准落实要求。

阚忠伟[5](2019)在《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首要位置。但是,由于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在2012年结束了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煤炭的需求正在逐步的下降,供应却在持续的增长,所以就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在2012年到2015年间,煤炭行业连续3年处于下降趋势,煤炭行业的价格每况愈下,整个煤炭行业的亏损率达到了90%,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直到2016年,煤炭行业的经济才有所回转,煤炭的价格逐步上涨,行业亏损逐步的降低,但是煤炭产能过剩等问题还是尤为突出。此时煤炭行业也出现了集中度低、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治理滞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吉林省煤矿为例,研究化解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的有效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结合国内外判断产能过剩的相关经验,为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提供理论支持,然后阐述了研究的内容通过对比研究法,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看法,结合国家政策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结合吉林省煤炭行业出发,对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做出了解读。另外在论文的分析上,基于产能过剩内涵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以及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等,就吉林省煤炭产业落后的主要原因进行解读。再次,以吉林省为例,通过对其煤炭生产能力现状、煤炭消费现状以及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的探讨,提出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并在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策略,为吉林省煤炭产业走出困境提供微薄之力。

张言方[6](2019)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进入“高质量”的新常态,作为能源主体的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短期内似乎有利于平抑煤价波动,但其长期传导影响及经济运行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以煤炭价格波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科学评估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效力,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煤炭价格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以避免陷入“价格波动失常-政府强制干预”的恶性循环。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部分,本文对照分析我国煤炭价格的波动趋势及政府采取的价格政策,得出我国煤炭价格波动是煤炭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干预共同导致的。同时,本文采用EEMD方法对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价格波动会受到长期趋势、短期市场供需变动引发的高频变量和关键政策调控等重大事件引发的低频变量的综合影响,其中低频变量对煤炭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最为显着;同时,煤炭价格调控政策与低频变量的波动结构紧密相关,且可能会对煤炭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作用;此外,本文采用ARIMA模型预测出2019-2020年我国煤炭价格将保持小幅下降的态势。在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部分,本文按照政策发布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构建出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分析框架,将煤炭价格政策划分为直接定价政策和间接控价政策,然后按照政策工具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煤价政策的代理变量,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代理变量的长期波动趋势是符合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鉴于此,本文采用GMM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炭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并根据预期理论估算出各种政策工具的前瞻性水平,其主要研究结论为:一是2008-2017年期间政府实施的直接定价政策均会对煤炭价格波动发挥抑制作用,并且政府可选择合适的长短期政策工具及政策组合来优化政策调控方案,进而最大化提高直接定价政策的有效性;二是与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相比,产量控制政策在短期并不会带来煤炭价格的大幅提升,这为该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三是无论实施的间接控价政策是否能有效抑制煤价波动,政策联合发布均会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四是不同政策工具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并且政策发布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的前瞻性水平产生影响。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及方案设计部分,本文基于构建的DSGE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设计出无政策干预的基准情景、中长期合同政策情景、去产能政策情景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情景,DSGE仿真结果表明:政策干预会扭曲煤炭供需或其他因素对煤炭价格的传导效应,且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被减弱,但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上述冲击影响会被强化;同时,不同于中长期合同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去产能政策会在长期带来总产出下降,这部分总产出损失可反映出实施该政策的经济成本。此外,间接控价政策对煤炭价格的冲击作用明显弱于市场供需的自发调节,同样地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影响也明显小于后者。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得出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即政府应客观评估中长期合同政策对平抑煤价发挥的长短期作用,灵活选择政策工具及联合发布方式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水平,同时可适度加大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力度,引导和规范煤炭供需双方的市场化交易行为,以合理平抑煤价波动、有效治理煤炭产能过剩和快速提升煤炭市场化程度。该论文有图38幅,表32个,参考文献203篇。

李晓宇[7](2019)在《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是1986年《矿产资源法》规定的一类特殊矿种。30多年来,国际、市场和资源等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战略定位、矿种确定原则和实施的管理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资源、战略、安全、竞争、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内涵,界定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与“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等概念的差异。从资源代际安全和竞争优势出发,提出了当前设立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目的及战略定位。强调资源的普遍稀缺性与我国的相对优势性,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定义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内稀缺,我国具有相对资源优势,对国际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在军事和国防装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终端应用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战略价值,需对其实施保护性开发管理的矿种。从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入手,筛选了稀土、钨、锡、锑、钼、金、石墨、锂、萤石和磷10个矿种,分析了其资源形势和供求趋势。基于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战略定位,结合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和原则,综合考虑各类要素,系统构建了三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首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熵权法对矿种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赋权,增加了指标评价的客观性。利用筛选出的10个我国优势矿种的基础数据,对参与评价矿种相对重要性进行计算并给出排序。同时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法和相关影响因素评价分析法,综合提出新时期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名录的调整建议,为我国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下一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实践,对以调控存量为目标的开采总量控制政策和以调控增量为目标的矿业权管理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当前实施保护性开采的稀土矿和钨矿在资源勘查开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开发管理机制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要点,其关键是平衡“保障资源安全”和“促进市场竞争”两个方面,把握好安全和效率的尺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提出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总结为安全优先、市场竞争、规模经营、调控宏观、放活微观。

公丕国[8](2018)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热议的话题。时至今日,不仅有对供给经济学的回顾综述,也有对相关理论的探讨研究,更有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既有共识,也有争论;既有成果,也有迷茫。如何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是当前需要继续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也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继续高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以理论构建和现状分析为基础,探索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和深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及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综述了国内外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理论研究的文献。以时间为顺序,国外文献综述了自重商主义时代到马克思对供给和需求的理论研究,国内文献综述了中国不同时期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实践的研究,提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构建。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特征入手,分析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界定了其内涵,探讨建立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第三,以时间为顺序,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各阶段经济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样”和“做什么”的问题。第四,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实践,分五章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每一章一个任务,首先分析现状,其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分别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实现路径。第五,基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判断,就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第一,摆脱了当前多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拘泥于供给学派相关理论的局限性,系统梳理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关理论,把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上,使研究更加深入;第二,系统梳理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旗帜鲜明地树立了推进改革的正确理论和政治方向;第三,根据供给管理理论的特征,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分阶段地研究和明确了改革的不同任务和路径选择,使研究更加系统全面;第四,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重在探究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对于高质量发展引导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的理论与实践将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王晓辉[9](2017)在《区域环境约束下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研究》文中认为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能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很大的环境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如何在资源约束、环境制约下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确定山西省煤炭产量,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实现山西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质流分析、生态足迹为主要方法,系统研究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压力,合理测算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进行了预测,为推动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山西省2000-2014年煤炭资源开发的物质流指标体系进行了核算,从质量角度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压力;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建立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足迹清单,通过对山西省2000-2014年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足迹进行测算,从面积角度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压力。其次,建立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环境承载力动力学预测模型和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以万元GDP煤耗占万元GDP能耗的比例来反映煤炭行业在总环境承载力中的份额,并计算出山西省2000-2014年煤炭资源开发的最大环境承载力和最适环境承载力。最后,通过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足迹、环境承载力与煤炭生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测算得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合理产量应为[100543.2958,121519.8009]万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保障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蒋冬梅[10](2016)在《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煤炭能源一直是中国城镇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廉价动力,作为两种资源(能源)的富集地和叠加区——煤炭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0%,为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由于煤炭城市资源开采强度过大、土地损毁过高,地-矿冲突不断恶化而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和现实难题。因此,本文在把握地-矿冲突特征及动因基础上,构建改进的C-D生产函数揭示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与地-矿等要素之间的演化规律,进而运用Kuznets(库兹涅兹)曲线、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空间均衡原理及“3S”技术,分别从宏观需求、中观供给、微观管控三个层次重点研究地-矿冲突的调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呈现区域分异特点并分为地(城)矿冲突、地(农)矿冲突、矿水冲突和矿灾冲突四种类型;其中,社会公众、煤矿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基于自身利益,对煤炭城市地-矿冲突感性认知差异较大,并且地下煤炭开采单位综合效用价值明显低于地上缓采区边界地上土地资源单位平均综合价值。就其成因而言,城市依附煤矿而建是地-矿冲突的先天原因,同位资源权属分割是地-矿冲突的制度原因,立体空间管控滞后是地-矿冲突的根本原因。其次,为计量城市发展与地-矿的关系,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分析框架和改进C-D生产函数,将土地资源和煤炭能源两种要素纳入统一框架和计量模型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很难被资本等要素投入替代,而煤炭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正向驱动变为负相关。煤炭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贡献度大于煤炭贡献度,由此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建议,宏观层面的公共政策创新应该集中在压缩煤炭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和差别化调控主导贡献因素上。再次,为寻求化解地-矿冲突宏观需求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基于煤炭能源消费需求宏观调控视角,构建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Kuznets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天津和山西等28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存在倒“U”型曲线规律,并且中国煤炭消费顶点值34.56×108t出现在2013-2014年间,其中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较早出现消费顶点,其余各省、市(区)将于未来20-30年内进入数量脱钩阶段。并且中国煤炭消费及生产重心西移,未来东、西部地区仍是中国煤炭消费调控的重点区域,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规模应控制在27.40×108t,其中西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大为9.27×108t、东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紧随其后为8.41×108t、中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排第三为6.13×108t、东北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小为3.59×108t。第四,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中观供给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将主流的研究焦点(人口—土地—粮食)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矿产开发活动(煤炭—土地—经济)相融合,以土地承载力为研究载体,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仿真量化煤炭城市——乌海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基本态势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市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是以损毁土地、破坏耕地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地-矿“协调模式”为乌海市冲突调控的最优发展方案,在此方案下乌海市到2020年的总人口为64.25万人,土地综合承载力在温饱消费水平下为79.24万人、在小康消费水平下为65.11万人,在低富裕消费水平下为51.25万人。由此建议,虽然乌海市土地承载力可以满足总人口在温饱以及小康消费水平下的活动强度,但是从化解地-矿冲突视角出发,应该降低煤炭开采强度,加强采煤损毁土地修复。最后,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微观管控层面的调控路径,针对煤炭城市地-矿空间冲突尤其是资源压覆现实难题,论文从空间优化视角寻求化解地-矿冲突的立体空间管控手段。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理论上应该界定三个调控边界并划分四个管控区域,济宁和徐州沛县实证结果显示,地-矿冲突范围内四大管控区、地上土地面积分别为8.46km2、79.19km2、12.63km2、26.88km2和0.185km2、31.556km2、15.735km2和24.480km2,并且济宁市当前缓采(可建)边界内87.65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68.93%),应该优先开展地上土地开发建设,与此对应地下压覆的6.33×108t煤炭能源暂不予开采利用,缓采(可建)边界之外39.51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31.07%),应该优先支持地下1.02×108t煤炭能源的开采利用,而徐州市沛县禁采和限采区域及其对应的建成、可建区域合计31.74km2,占整个压覆区的44.11%、应该优先支持地上城镇建设并限制地下煤炭能源开采,而缓采和可采区域及其对应的有条件及禁建区域合计40.22km2,占压覆区的55.89%、应该优先支持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并限制地上城镇土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二、煤炭供需总量调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供需总量调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研究创新点
2 碳排放约束与煤炭行业发展关系分析
    2.1 煤炭行业与碳排放约束目标的内涵
    2.2 煤炭行业发展与行业碳排放耦合关系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煤炭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1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2 构建碳排放测度模型
    3.3 碳排放影响因素指数分解
    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3.5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煤炭行业规模控制要素分析与控制策略
    4.1 行业规模控制分析思路
    4.2 行业规模控制要素总体影响分析
    4.3 行业规模控制要素区域差异影响分析
    4.4 行业规模控制要素时间差异影响分析
    4.5 煤炭行业规模控制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煤炭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分析与控制策略
    5.1 行业能源强度控制分析思路与方法选择
    5.2 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5.3 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直接影响分析
    5.4 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交互影响分析
    5.5 煤炭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策略
    5.6 本章小结
6 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仿真调控分析
    6.1 仿真分析思路
    6.2 变量预测模型分析
    6.3 总体控制视角下仿真调控分析
    6.4 区域差异视角下仿真调控分析
    6.5 时间差异视角下仿真调控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3)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与能源纽带关系的研究内容
        1.2.2 水与能源纽带关系的研究方法
        1.2.3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理论与技术框架
    2.1 水与能源纽带关系解析
        2.1.1 水与能源的联系
        2.1.2 水与能源的因果反馈关系
        2.1.3 纽带关系的属性
    2.2 纽带关系的计算
        2.2.1 水资源利用过程能耗
        2.2.2 能源生产过程的用水
        2.2.3 能源供应的虚拟水省际间转移
    2.3 水与能源耦合模型的构建
        2.3.1 模型建立的目的
        2.3.2 模型建立的步骤
        2.3.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要素
        2.3.4 耦合模型的结构分析
    2.4 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综合风险评估
        2.4.1 Copula函数的理论
        2.4.2 Copula函数的选择步骤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
    3.2 经济社会概况
    3.3 水资源系统
    3.4 能源系统
第四章 北京市水与能源纽带关系定量计算
    4.1 北京市水资源系统的能耗分析
    4.2 北京市能源生产的用水量
    4.3 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的省际间转移量
        4.3.1 数据来源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调控方案评价
    5.1 北京市气象要素演变规律
        5.1.1 典型测站气象要素演变规律
        5.1.2 北京市未来气候预估
    5.2 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仿真模拟
        5.2.1 模型设定
        5.2.2 模型有效性检验
        5.2.3 仿真结果分析
    5.3 调控方案评价
        5.3.1 调控方案的有效性评价
        5.3.2 调控方案的能水协同节约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综合风险评估
    6.1 边缘分布函数的优选
    6.2 Copula连接函数优选
    6.3 耦合系统风险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表 耦合模型核心参数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致谢

(4)我国煤炭供给结构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概要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贡献、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贡献
        1.4.2 创新点
        1.4.3 不足与改进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结构
        2.1.2 经济结构
        2.1.3 煤炭供给结构
    2.2 核心基础理论评述
        2.2.1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
        2.2.2 我国结构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2.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文献
        2.3.2 国内研究文献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煤炭供给结构特征性事实描述
    3.1 布局结构的演变
        3.1.1 生产布局
        3.1.2 大型煤炭基地与企业兼并重组
    3.2 生产结构的演变
        3.2.1 产能利用
        3.2.2 生产技术
    3.3 产品结构的演变
        3.3.1 产品纵向深加工
        3.3.2 循环经济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煤炭供给结构状态与升级潜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4.1.2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4.1.4 评价指标说明
    4.2 评价方法选择
        4.2.1 指标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
        4.2.2 评价方法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4.3 煤炭供给结构状态评价
        4.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炭供给结构评价
    4.4 煤炭供给结构升级潜力评价: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4.4.1 修正模型的确定
        4.4.2 指标值的确定
        4.4.3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5.1 构建系统动力学优化模型
        5.1.1 模型适用性与建模步骤
        5.1.2 系统边界与变量设定
        5.1.3 因果关系与反馈回路图
        5.1.4 方程式的构造与总流图
        5.1.5 模型有效性检验
    5.2 煤炭供给结构优化路径选择与情景模拟
        5.2.1 科技创新优化路径与情景
        5.2.2 绿色发展优化路径与情景
        5.2.3 政策调控优化路径与情景
    5.3 煤炭供给结构优化仿真模拟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煤炭供给结构优化模型的实施
    6.1 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运行机制
        6.1.1 供给结构优化遵循的原则
        6.1.2 供给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
        6.1.3 供给结构优化的运行实施主体
        6.1.4 供给结构优化的动力保障
    6.2 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供需均衡
        6.2.1 经济结构的均衡与非均衡
        6.2.2 煤炭产业结构的非均衡表现
        6.2.3 煤炭供给结构趋向均衡的优化过程
    6.3 煤炭供给结构优化的政策支持重点
        6.3.1 产业政策在供给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
        6.3.2 优化供给结构的产业政策支持重点指向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煤炭产能概念及其内涵
    二、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三、产能过剩的影响
第二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一、吉林省煤炭生产能力现状
    二、吉林省煤炭消费现状分析
    三、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情况
    四、吉林省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原因分析
    一、以吉煤集团为例简要分析
    二、产业政策的改变
    三、地方政府追求税收
    四、企业逐利行为
    五、市场需求变动
    六、国有企业过度投资
第四章 化解吉林省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分析
    一、优化升级煤炭产业结构
    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
    三、培养地方政府和企业理性投资理念,转变发展模式
    四、提升行业集中度以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五、全面实施煤炭产业提质增效
    六、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政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2.1 中国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
    2.2 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3 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的波动研究
    2.4 煤炭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3.1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历史趋势及政策调控
    3.2 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态势分析
    3.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3.4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预测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分析
    4.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构成
    4.2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特征分析
    4.3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代理变量设计
    4.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及前瞻性分析
    5.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传导模型构建
    5.2 中国煤炭直接定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5.3 中国煤炭间接调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5.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模型设计
    6.1 DSGE模型概述
    6.2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系统构建
    6.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DSGE模型设计
    6.4 模型参数的校准和估计
    6.5 DSGE模型的稳健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和调控方案设计
    7.1 煤炭价格政策调控情景设计
    7.2 无政策干预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7.3 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7.4 去产能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7.5 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7.6 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设计
    7.7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完成工作量
    1.4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价值理论
    2.2 比较优势理论
    2.3 信息熵理论
    2.4 需求理论
    2.5 规模经济理论
3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战略定位
    3.1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法定含义
        3.1.1 法律层面
        3.1.2 文件层面
        3.1.3 内涵分析
    3.2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新时期战略定位
        3.2.1 优势矿种
        3.2.2 相关概念界定
        3.2.3 设立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目的
        3.2.4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战略定位
4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形势及供求趋势
    4.1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选择
        4.1.1 全球资源概况
        4.1.2 我国资源状况
        4.1.3 优势矿产选择
    4.2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4.2.1 稀土资源
        4.2.2 钨资源
        4.2.3 锡资源
        4.2.4 锑资源
        4.2.5 钼资源
        4.2.6 金资源
        4.2.7 石墨资源
        4.2.8 锂资源
        4.2.9 萤石资源
        4.2.10 磷资源
    4.3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供求分析
        4.3.1 主要需求预测方法
        4.3.2 数据基础
        4.3.3 供需分析结论
5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简介
        5.2.2 各三级指标含义
    5.3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
        5.3.1 基于AHP和熵权的数学评价法
        5.3.2 专家问卷调查法
        5.3.3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评价法
        5.3.4 矿种调整建议名录
6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探索
    6.1 已有政策执行效果
        6.1.1 已有政策梳理
        6.1.2 开采总量控制政策
        6.1.3 矿业权政策
    6.2 稀土矿开发管理机制
        6.2.1 我国稀土资源特点
        6.2.2 我国稀土产业特点
        6.2.3 问题与分析
        6.2.4 我国稀土矿开发管理机制
    6.3 钨矿开发管理机制
        6.3.1 我国钨资源特点
        6.3.2 我国钨产业特点
        6.3.3 问题与分析
        6.3.4 我国钨矿开发管理机制
    6.4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要点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重商主义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2 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3 新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2.1.4 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需求管理研究
        2.1.5 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供给管理研究
        2.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计划经济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2.2.2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2.2.3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的供给需求研究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2.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
第3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3.1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3.1.1 需求管理的主要特征
        3.1.2 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3.1.3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3.2.1 经济高质量增长需要优化供给体系
        3.2.2 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转换发展动力
        3.2.3 经济高效率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3.1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3.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3.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3.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
第4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4.1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演进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
        4.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宏观调控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
        4.1.4 后危机时代的宏观调控
        4.1.5 新时代的宏观调控
    4.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4.2.1 总体实施情况
        4.2.2 具体任务的实施情况
第5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5.1 供求均衡制约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需求侧“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5.1.2 需求侧管理引发结构性问题
        5.1.3 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作用失衡
        5.1.4 着力在供给侧发力促进经济增长
    5.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选择(2016-2020 年)
    5.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选择(2021-2035 年)
        5.3.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
        5.3.2 推动供给侧要素改革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必由之路
第6章 去产能路径分析
    6.1 钢铁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6.1.1 需求分析
        6.1.2 供给分析
        6.1.3 供求均衡分析
    6.2 煤炭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6.2.1 需求分析
        6.2.2 供给分析
        6.2.3 供求均衡分析
    6.3 主要行业总体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6.4 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6.5 去产能的实现路径
        6.5.1 发挥市场、金融手段作用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6.5.2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6.5.3 综合发挥政府、市场作用,稳妥推进去产能
第7章 去库存路径分析
    7.1 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分析
        7.1.1 需求分析
        7.1.2 供给分析
        7.1.3 供求均衡分析
    7.2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实证分析
        7.2.1 模型构建
        7.2.2 实证分析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
        7.3.1 房地产库存现状
        7.3.2 房地产去库存
    7.4 房地产去库存的实现路径
        7.4.1 发挥政府作用积极去库存
        7.4.2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合理调库存
        7.4.3 借鉴国际经验稳妥控库存
第8章 去杠杆路径分析
    8.1 中国宏观经济杠杆现状分析
        8.1.1 宏观经济总杠杆
        8.1.2 企业部门杠杆
        8.1.3 政府部门杠杆
        8.1.4 居民部门杠杆
        8.1.5 金融部门杠杆
    8.2 高杠杆风险的形成原因
        8.2.1 企业部门
        8.2.2 政府部门
        8.2.3 居民部门
        8.2.4 金融部门
    8.3 去杠杆的实现路径
        8.3.1 企业部门
        8.3.2 政府部门
        8.3.3 居民部门
        8.3.4 金融部门
第9章 降成本路径分析
    9.1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分析
        9.1.1 我国宏观税负的测算与比较分析
        9.1.2 我国宏观税负与企业负担分析
    9.2 企业成本现状分析
        9.2.1 企业成本负担总体情况
        9.2.2 制度性交易成本
        9.2.3 融资成本
        9.2.4 生产成本
    9.3 降成本的实现路径
        9.3.1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9.3.2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9.3.3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第10章 补短板路径分析
    10.1 主要领域“短板”的现状
        10.1.1 民生领域
        10.1.2 城乡基础设施领域
        10.1.3 “三农”领域
    10.2 短板领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0.2.1 民生领域短板成因
        10.2.2 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成因
        10.2.3 “三农”领域短板成因
    10.3 补短板的实现路径
        10.3.1 民生领域补短板
        10.3.2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10.3.3 “三农”领域补短板
第11章 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11.1 坚持加强党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导
        11.1.1 打牢理论根基
        11.1.2 确保正确方向
        11.1.3 坚持深化改革
    11.2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高质量供给产业体系
        11.2.1 实施人口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提升劳动力供给水平
        11.2.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土地供给水平
        11.2.3 健全金融体系,提升资本供给水平
        11.2.4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高端供给水平
    11.3 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
        11.3.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11.3.2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11.4 建立和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评价体系
        11.4.1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11.4.2 完善各类指标与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区域环境约束下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理论基础 2.2
    物质流模型的基本方法 2.3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压力测算 3.1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物质流分析 3.2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占用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研究 4.1
    环境承载力与煤炭产出水平的关系 4.2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测算 4.3
    基于煤炭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保障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煤炭生产的总量控制 5.2
    加大环保投入和治理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5.3
    强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经济发展与煤炭开发研究
        1.2.2 地-矿冲突及其调控研究
        1.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1.2.4 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研究
        1.2.5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1.2.6 简要述评及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内容
        1.3.1 煤炭城市地-矿冲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贡献计量
        1.3.2 煤炭消费需求假说提炼及其宏观实证分析研究
        1.3.3 煤炭城市土地承载力模拟仿真与情景分析研究
        1.3.4 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及其边界调控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与理论分析
    2.1 主要内涵界定
        2.1.1 煤炭城市
        2.1.2 地-矿冲突
        2.1.3 机理机制
        2.1.4 空间管制
    2.2 基本研究框架
        2.2.1 逻辑分析框架
        2.2.2 章节结构安排
    2.3 关键理论分析
        2.3.1 系统理论
        2.3.2 协同理论
        2.3.3 冲突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地-矿冲突特征与动因解析:调控的前提
    3.1 地-矿资源现状与供需矛盾
        3.1.1 土地现状与供需矛盾
        3.1.2 煤炭现状与供需矛盾
    3.2 地-矿冲突现状与表现形式
        3.2.1 地-矿冲突宏观现状
        3.2.2 地-矿冲突表现形式
    3.3 地-矿冲突分区与综合特征
        3.3.1 地-矿冲突分区
        3.3.2 分区综合特征
    3.4 地-矿冲突微观调研——以济宁矿城冲突为例
        3.4.1 地-矿冲突基本现状
        3.4.2 地-矿冲突感性认知
        3.4.3 地-矿冲突理性认知
    3.5 地-矿冲突动因与策略选择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发展与地-矿关系计量:调控的基础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4.1.1 分析框架
        4.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4.2 模型构建
        4.2.1 常用模型介绍
        4.2.2 模型改进与构建
    4.3 全国层面实证分析
        4.3.1 数据整理
        4.3.2 参数估计
        4.3.3 结果分析
    4.4 典型煤炭城市验证
        4.4.1 徐州(东部地区)
        4.4.2 大同(中部地区)
        4.4.3 乌海(西部地区)
        4.4.4 抚顺(东北地区)
        4.4.5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宏观需求调控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5.1.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5.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5.2 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特征
        5.2.1 国外(发达国家)特征
        5.2.2 国内(发展国家)特征
    5.3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炼
        5.3.1 理论分析
        5.3.2 假说提炼
    5.4 研究方法与假说检验
        5.4.1 研究方法—Kuznets曲线方程
        5.4.2 整体把握——基于全国数据的验证
        5.4.3 局部分析——基于各省数据的验证
        5.4.4 现实指导意义
    5.5 本章小结
6 地-矿冲突系统模拟:中观供给调控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6.1.1 逻辑框架
        6.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6.2 系统模型构建
        6.2.1 基本原理
        6.2.2 变量选择
        6.2.3 模型建立
    6.3 实证分析
        6.3.1 研究区概况
        6.3.2 参数值估计
        6.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6.3.4 仿真结果分析
    6.4 多情景模拟
        6.4.1 情景模拟设置
        6.4.2 情景模拟结果
        6.4.3 模拟结果选择
    6.5 本章小结
7 地-矿冲突空间优化:微观管制调控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7.2 理论模型构建
        7.2.1 一般城市调控模型
        7.2.2 煤炭城市理论命题:三个立体边界和四大调控区域
    7.3 实证分析
        7.3.1 研究思路
        7.3.2 地-矿价值评估
        7.3.3 研究区选择
        7.3.4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8.1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煤炭供需总量调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研究[D]. 张翼.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3]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综合风险评估研究[D]. 王燕.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4]我国煤炭供给结构评价与优化研究[D]. 贾海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5]吉林省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路径研究[D]. 阚忠伟. 吉林大学, 2019(03)
  • [6]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张言方.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7]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D]. 李晓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D]. 公丕国. 辽宁大学, 2018(05)
  • [9]区域环境约束下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研究[D]. 王晓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10]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D]. 蒋冬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关于控制煤炭供需总量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