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损伤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结构,正则,算法,导波,挠度,特征值。
结构损伤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蒋舸,冯晓东[1](2019)在《空间桁架结构残余力最小秩修正法损伤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最小秩损伤识别方法,提出一种最小秩修正法进行空间桁架结构体系损伤识别研究。通过引入特征值矩阵将残余力方程与最小秩修正法完美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所取用的模态个数必须等于刚度摄动矩阵的秩这一问题,最终由最小秩修正法来求解空间桁架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以一个空间桁架结构体系为例验证最小秩修正法,分析讨论测量噪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小秩修正法是准确可靠的,且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6期)
李赢,阎石,杨青潮[2](2019)在《层状管道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超声导波在无损和损伤层状管道结构传播特性和损伤指数,建立一种层状管道结构损伤识别算法,并提出损伤指数与破坏等级的关系,实现层状管道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不同损伤程度层状管道结构模型,分析超声导波传播特性差异,计算损伤指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根据结构损伤指数与损伤程度的关系,将层状管道结构分为5个破坏等级,明确提出结构从完好到破坏的程度,当损伤指数大于0.3时,建议更换层状管道结构.结论结构的损伤指数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所提出的损伤识别算法是有效的,所建议更换层状管道结构的损伤指数范围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施冠军[3](2019)在《基于振动分析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械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机械结构的损伤识别占据核心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先进技术,机械结构损伤的识别手段也在不断健全与更新,取得飞速发展。本文将着重分析基于振动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概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我国通用的几种机械损伤识别方法的各自特点。(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0期)
王玉梅,刘国栋,隋宗震,郭荡[4](2019)在《基于AR模型和GRNN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AR模型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简称GRNN)结合的损伤识别模型。首先,对加速度响应信号建立AR模型,其次选取损伤和无损工况下的AR模型系数的变化比作为损伤指标,最后利用GRNN神经网络进行结构损伤位置识别。通过五层海洋平台结构的数值模拟及其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抗噪性。(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黄飞新,邹祺祺[5](2019)在《基于压电阻抗法的钢-STC组合结构脱粘损伤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土木工程中其他组合结构类似,钢-超韧性混凝土STC(Super toughness concret)组合结构交界面通过栓钉与混凝土紧密结合,以保证二者协同受力。在实际应用中,若钢-STC界面发生脱粘损伤,将影响结构使用性能。PZT测试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现场无损检测方法,可用于监测钢-STC界面脱粘等微小缺陷。为解决实际工程中难以准确获得钢-STC结构界面脱粘损伤情况的技术难题,在实验室设计并制作了钢-STC组合梁模型,运用压电阻抗法对试验梁负弯矩加载过程进行监测,通过分析阻抗曲线等特征参数,对加载过程中的局部界面脱粘损伤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压电阻抗法能够较好地识别出钢-STC界面脱粘损伤。该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实时监测运营阶段结构力学性能的动态情况具有很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唐盛华,楚加庆,方志,张学兵,罗承芳[6](2019)在《基于均布荷载挠度曲率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运用荷载挠度曲线进行损伤识别,通过力法推导了梁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率理论公式,提出通过损伤前后的挠度曲率差进行损伤定位,针对多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下挠度曲率指标存在的损伤识别漏判问题,提出逐跨均布荷载挠度曲率指标以避免其影响,并建立了挠度曲率与损伤程度的理论关系式,可对损伤程度进行较精确的定量描述.通过一简支梁和一叁跨连续梁算例,考虑多种损伤工况,分析了指标在不同程度噪声水平下的抗干扰能力,验证了挠度曲率损伤指标应用于实际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19年03期)
夏志鹏,王树青,徐明强,王皓宇[7](2019)在《基于Tikhonov正则化迭代求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求解以结构物理与模态信息所构成的线性方程组,而获得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是进行结构损伤检测的一种常用做法。然而,在噪声影响下,其求解往往会出现振荡发散的情况,导致损伤检测结果不准确。Tikhonov正则化方法广泛应用于噪声条件下的线性系统求解,该方法执行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正则化矩阵及正则化参数。提出了一种迭代化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通过迭代的方式重构正则化矩阵,在充分抑制噪声的同时,保留了真实的损伤信息。同时,提出了奇异值二分法,自适应地调整正则化参数,避免了传统"L-曲线"方法选取正则化参数时需要进行大量试算等诸多问题。选取一海洋平台结构对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与传统Tikhonov正则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迭代型Tikhonov正则化方法具有更好的损伤识别结果。(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7期)
赵子毅,丁忠军,张奕,潘文超[8](2019)在《基于振动测试的载人潜水器结构损伤识别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复杂结构系统在甲板上带载情况下进行快速损伤识别的技术难点,将振动测试的方法引入到载人潜水器的结构损伤识别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载人潜水器结构损伤识别的快速评估方法。利用离散二进小波变换对振动响应信号中迭加的模态信息进行分离,然后通过小波包变换得到能量值,结合两者定义了损伤联合评估方法的损伤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该联合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载人潜水器结构中损伤部位与无损部位的差异,能够将该损伤评估方法应用于深海运载装备中。(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9年09期)
陈承滨,余岭,潘楚东,陈泽鹏[9](2019)在《基于蚁狮优化算法与迹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群智能结构损伤识别既有方法的识别精度和抗噪鲁棒性不足问题,提出基于蚁狮优化算法与迹稀疏正则化的方法求解结构损伤识别问题。将结构损伤识别逆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约束优化问题,并根据模型修正原理利用结构模态参数定义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迹稀疏约束;通过不同损伤工况下简支梁损伤识别数值模拟以及钢管简支梁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蚁狮优化算法与迹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法能有效修正有限元模型,在不同噪声水平和损伤工况下不仅能准确定位损伤位置,且能精确识别损伤程度;该方法为结构损伤的现场识别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6期)
邢哲,崔维久,杨春贺,杨彬[10](2019)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网架结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架结构损伤识别中模态密集、自由度高等困难,利用RBF网络良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依据损伤前后的网架结构模态参数发生变化理论,提出了基于模态参数和RBF神经网络的网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以一个6 m×7.5 m的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依据连续倒塌理论计算各杆件的重要性系数,确定模拟损伤杆件位置;然后以损伤前后结构的标准化频率平方变化率及标准化位移振型的组合参数作为RBF神经网络的损伤指标,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学习样本,试验分析结果作为测试样本。采用二阶段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在所有杆件中排查出可疑受损杆件位置,最后再精确识别损伤位置和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识别网架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4期)
结构损伤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根据超声导波在无损和损伤层状管道结构传播特性和损伤指数,建立一种层状管道结构损伤识别算法,并提出损伤指数与破坏等级的关系,实现层状管道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不同损伤程度层状管道结构模型,分析超声导波传播特性差异,计算损伤指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根据结构损伤指数与损伤程度的关系,将层状管道结构分为5个破坏等级,明确提出结构从完好到破坏的程度,当损伤指数大于0.3时,建议更换层状管道结构.结论结构的损伤指数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所提出的损伤识别算法是有效的,所建议更换层状管道结构的损伤指数范围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工程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损伤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蒋舸,冯晓东.空间桁架结构残余力最小秩修正法损伤识别[J].机械强度.2019
[2].李赢,阎石,杨青潮.层状管道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施冠军.基于振动分析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J].内燃机与配件.2019
[4].王玉梅,刘国栋,隋宗震,郭荡.基于AR模型和GRNN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9
[5].黄飞新,邹祺祺.基于压电阻抗法的钢-STC组合结构脱粘损伤识别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9
[6].唐盛华,楚加庆,方志,张学兵,罗承芳.基于均布荷载挠度曲率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力学季刊.2019
[7].夏志鹏,王树青,徐明强,王皓宇.基于Tikhonov正则化迭代求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9
[8].赵子毅,丁忠军,张奕,潘文超.基于振动测试的载人潜水器结构损伤识别技术[J].无损检测.2019
[9].陈承滨,余岭,潘楚东,陈泽鹏.基于蚁狮优化算法与迹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J].振动与冲击.2019
[10].邢哲,崔维久,杨春贺,杨彬.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网架结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