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阶论文-邓涛,王伟铭,岳乐平

谢家阶论文-邓涛,王伟铭,岳乐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谢家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谢家阶,中新统,层型剖面,生物标志

谢家阶论文文献综述

邓涛,王伟铭,岳乐平[1](2006)在《中国陆相中新统谢家阶》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家期一名最初在1984年提出,199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正式提出依据谢家期建立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谢家阶,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谢家组。谢家阶的层型剖面在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乡谢家村北1km处的车头沟,谢家阶对应于国际地层表中的海相Aquitanian阶,其共同的底界定义为古地磁ChronC6Cn.2n的底界,年龄为23.0Ma。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在谢家剖面谢家阶的底界位于马哈拉沟组上部的棕红色块状泥岩连续沉积中,距上覆的谢家组底48m。生物地层学的综合分析表明谢家阶包含3个哺乳动物群单位,即NMU1—3。谢家剖面上发现的谢家动物群相当于NMU2,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索索泉动物群和甘肃兰州盆地的张家坪动物群分别相当于NMU1和NMU3。(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06年04期)

孟津,叶捷,吴文裕,岳乐平,倪喜军[2](2006)在《准噶尔盆地北缘谢家阶底界—推荐界线层型及其生物—年代地层和环境演变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地层剖面构造简单并含有丰富的晚渐新世及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及索索泉组沉积基本连续,两组界线位于剖面米距33m处。依据该剖面中8个层位和相邻的XJ99005剖面中18个层位上采集的化石以及它们的上下关系和生物组合性质,划分出5个哺乳动物组合带,其中两个位于铁尔斯哈巴合组中(铁-Ⅱ带),3个在索索泉组下部(索-Ⅰ,Ⅱ,Ⅲ带)。从剖面的铁尔斯哈巴合组、索索泉组和哈拉玛盖组中以0.5m的间距采集了348组古地磁样品,获得的磁性剖面包含了16个正向带和16个反向带(事件),其中包含了相当于地磁极时间表中C7n~C5E段的完整磁极带。铁-Ⅰ~Ⅱ带与塔本布鲁克哺乳动物群相近,为中国已知位置最西、构成门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组合。索-Ⅰ带应为中国目前所知的最晚渐新世的哺乳动物带。早中新世索-Ⅱ带与谢家动物群和蒙古中部渐新世—中新世过渡带D带可以对比。早中新世索-Ⅲ带相当于过去使用的“索索泉动物群”,时代大致与乌尔图动物群相当。根据地磁极时间校正,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和索索泉组跨越了从24.5Ma(地磁极时带C7n.2n)到18Ma(地磁极时带C5Dr.2r)大约6.5Ma的时间,岩体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2.5cm/千年。剖面中5个生物组合带的时间跨度大致分别为:铁-Ⅰ带:24.4~24.15Ma;铁-Ⅱ带:23.2~23.1Ma;索-Ⅰ带接近但还未到达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23.03Ma;索-Ⅱ带:21.9~21.7 Ma;索-Ⅲ带:21.68~21.15Ma。我们推荐将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作为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单位谢家阶(期)底界界线层型的一个候选剖面。与谢家阶底界相对应的界线暂定在剖面由底向上40.25m处,对应于地磁极时带C6Cn.2n底界。该界线位于索索泉组内部,索-Ⅰ和索-Ⅱ带之间。根据定义,该界线也分别对应于阿基坦阶、中新统以及新近系的底界,年龄为23.03Ma。文章还讨论了下列问题:1)索索泉组的绝大部分应当和谢家阶以及山旺阶地层对比,仅其底部含有索-Ⅰ带化石组合的部分可与塔本布鲁克阶地层对比。2)在进行生物地层对比时尽量使用不同的索索泉组哺乳动物组合带,传统的“索索泉动物群”仅大体相当于索-Ⅲ带。3)许多过去认为的渐新世哺乳动物分子的生存时代实际上延伸到了早中新世,仅以这些分子的存在,不能说明一个动物群及其地层的确切年代。4)塔本布鲁克动物群及相关的期、阶名为有效名称,具有合法性;该阶底界有待确立。5)如果山旺阶底界(谢家阶顶界)位于地磁极时带C6An.1r底,年代为20.43Ma,相应的界线应位于铁尔斯哈巴合剖面89.25m处,因此,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有可能产生谢家阶的单位层型,该阶的地质时间跨度为2.6Ma。6)5个生物带都是以兔形类、啮齿类以及食虫类等小哺乳动物为主要分子,而且同门类的属种问具有相当近的演化关系,说明这个地区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的一段时期中,动物群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总体上反映了一个从早渐新世以来就比较干旱的环境;渐新世和中新世动物群成分在种一级上仍有明显差异;而相当于谢家动物群的索-Ⅱ带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7)从索索泉组的岩性、分布的地理部位以及与甘肃秦安剖面相近的时代和动物群等来看,不排除含有风成沉积物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古脊椎动物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谢家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地层剖面构造简单并含有丰富的晚渐新世及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及索索泉组沉积基本连续,两组界线位于剖面米距33m处。依据该剖面中8个层位和相邻的XJ99005剖面中18个层位上采集的化石以及它们的上下关系和生物组合性质,划分出5个哺乳动物组合带,其中两个位于铁尔斯哈巴合组中(铁-Ⅱ带),3个在索索泉组下部(索-Ⅰ,Ⅱ,Ⅲ带)。从剖面的铁尔斯哈巴合组、索索泉组和哈拉玛盖组中以0.5m的间距采集了348组古地磁样品,获得的磁性剖面包含了16个正向带和16个反向带(事件),其中包含了相当于地磁极时间表中C7n~C5E段的完整磁极带。铁-Ⅰ~Ⅱ带与塔本布鲁克哺乳动物群相近,为中国已知位置最西、构成门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组合。索-Ⅰ带应为中国目前所知的最晚渐新世的哺乳动物带。早中新世索-Ⅱ带与谢家动物群和蒙古中部渐新世—中新世过渡带D带可以对比。早中新世索-Ⅲ带相当于过去使用的“索索泉动物群”,时代大致与乌尔图动物群相当。根据地磁极时间校正,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铁尔斯哈巴合组和索索泉组跨越了从24.5Ma(地磁极时带C7n.2n)到18Ma(地磁极时带C5Dr.2r)大约6.5Ma的时间,岩体平均沉积速率大约为2.5cm/千年。剖面中5个生物组合带的时间跨度大致分别为:铁-Ⅰ带:24.4~24.15Ma;铁-Ⅱ带:23.2~23.1Ma;索-Ⅰ带接近但还未到达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23.03Ma;索-Ⅱ带:21.9~21.7 Ma;索-Ⅲ带:21.68~21.15Ma。我们推荐将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作为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单位谢家阶(期)底界界线层型的一个候选剖面。与谢家阶底界相对应的界线暂定在剖面由底向上40.25m处,对应于地磁极时带C6Cn.2n底界。该界线位于索索泉组内部,索-Ⅰ和索-Ⅱ带之间。根据定义,该界线也分别对应于阿基坦阶、中新统以及新近系的底界,年龄为23.03Ma。文章还讨论了下列问题:1)索索泉组的绝大部分应当和谢家阶以及山旺阶地层对比,仅其底部含有索-Ⅰ带化石组合的部分可与塔本布鲁克阶地层对比。2)在进行生物地层对比时尽量使用不同的索索泉组哺乳动物组合带,传统的“索索泉动物群”仅大体相当于索-Ⅲ带。3)许多过去认为的渐新世哺乳动物分子的生存时代实际上延伸到了早中新世,仅以这些分子的存在,不能说明一个动物群及其地层的确切年代。4)塔本布鲁克动物群及相关的期、阶名为有效名称,具有合法性;该阶底界有待确立。5)如果山旺阶底界(谢家阶顶界)位于地磁极时带C6An.1r底,年代为20.43Ma,相应的界线应位于铁尔斯哈巴合剖面89.25m处,因此,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中有可能产生谢家阶的单位层型,该阶的地质时间跨度为2.6Ma。6)5个生物带都是以兔形类、啮齿类以及食虫类等小哺乳动物为主要分子,而且同门类的属种问具有相当近的演化关系,说明这个地区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的一段时期中,动物群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总体上反映了一个从早渐新世以来就比较干旱的环境;渐新世和中新世动物群成分在种一级上仍有明显差异;而相当于谢家动物群的索-Ⅱ带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7)从索索泉组的岩性、分布的地理部位以及与甘肃秦安剖面相近的时代和动物群等来看,不排除含有风成沉积物的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谢家阶论文参考文献

[1].邓涛,王伟铭,岳乐平.中国陆相中新统谢家阶[J].地层学杂志.2006

[2].孟津,叶捷,吴文裕,岳乐平,倪喜军.准噶尔盆地北缘谢家阶底界—推荐界线层型及其生物—年代地层和环境演变意义[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6

标签:;  ;  ;  ;  

谢家阶论文-邓涛,王伟铭,岳乐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