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作为一种最为基础的家庭关系,历来是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众多研究表明,亲子沟通是关乎亲子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优质的亲子沟通不仅能有效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更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基于此,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倡导运用小组工作等专业知识与技巧积极介入家庭亲子沟通调适,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家庭的不合理沟通方式,促进亲子关系融洽;另一方面也对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亲子沟通问题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年轻父母难免一心扑在事业上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这就导致很多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沟通方式单一、沟通频率较低以及主动沟通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相应地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谐带来一定危害。
儿童时期的亲子沟通顺利与否,直接关系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目前很多家庭的亲子沟通都存在着沟通状况不尽如人意以及亲子冲突频发等问题,对家庭关系的和谐危害甚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家庭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家庭亲子沟通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家庭和睦,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
定义1 网络动态防御体系下的系统脆弱性(简称为脆弱性),记为mvul,mvul=〈id,〈P1,Δt1〉,〈P2,Δt2〉,…,〈Pn,Δtn〉〉,n∈N(N为自然数),其中id为脆弱性标识,Pi(1≤i≤n)表示针对该脆弱性实施入侵所利用的系统属性,同时也是NDD机制的变换对象;Δti(1≤i≤n)表示NDD技术对Pi属性实施变换的变换周期.
二、小组工作干预亲子沟通的有益尝试
在具体组员的选择上,主要立足于学龄期的儿童,即小学生群体。麦克斯百在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理论中指出: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于共同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亲子沟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次专业活动设置上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第四,心理辅导类活动是基于心理学基础开展的增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游戏。如沙盘游戏可以让家庭成员通过主动想象和创造性游戏的开展,搭起一座从潜意识到意识、从精神到物质以及从口语到非口语的桥梁,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分析,使得家庭成员可以彼此间有更深的了解。
第三,生活技能类活动依托生活中的日常活动来提高家庭成员的动手和协作能力。例如,“小食DIY”主要是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身体运动智能为科学依据,也会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提供合适方案,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
利用小组工作的形式增强亲子沟通是极其有利的。小组工作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雄厚,专业的方法论也较为多样,可以为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亦可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兼具科学性与准确性的活动方案。
第二,体育类活动旨在借助体育游戏来增强亲子间交流。例如,丢沙包游戏根据参与成员的年龄分成不同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体会“打”与“被打”的经历,从而增进不同家庭各个年龄阶段成员的关系。
语文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基石应该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把握文本的定性解读,但一个有一定教龄的语文教师应该警惕与文本对话环节的僵化少变,经典文本是常读常新的。正如德国的接受理论先驱汉斯·罗伯特·姚斯所指出的,“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个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我们应该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赋予它超越时空的生命力,让它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第一,益智类活动主要通过益智小游戏达到促进亲子互动的目的。例如,“英语蛙蛙跳”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单词难度,通过屏幕亲子双方一同进行英语单词的拼写,达到学习与亲子互动的目的。
根据南水北调输水干线不同区域对不同水质水的需求差异,后续工程建设需注意将生活用水与其他用水分管道输配,扩大再生污水回用水量,修建一定规模的再生水输配水管道系统,逐渐形成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多套管网供水系统[9],以实现优水优用,合理利用优质水资源,为保障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 [12],15%-30%的儿童,2%-10%的成人受到影响,主要症状有剧烈的瘙痒、湿疹样皮损、干皮症等。AD影响12-15%的儿童,对儿童的影响包括使儿童睡不着(restless)/感到沮丧(frustrated)、影响儿童的社会化技能(social skills),导致与其他人交流退缩或缺乏,并带来潜在的心理问题,而且影响患病儿童和家长的关系。另外,AD患儿家长更感到苦恼、疲惫以及承受更大的经济负担,解决这部分患者病痛显得日益紧迫。
本文以安康市“优家”社工亲子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安康市H 社区开展了小组工作调适家庭亲子关系的试点实证研究。
在小组工作的形成阶段,工作重点在于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小组成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这是小组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还应在开展工作之前,向小组成员说明目标,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小组成员不满意等棘手问题。
在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小组成员可能会出现焦虑、挣扎、抗拒、防卫以及挑战社会工作者等问题,因此在该阶段社会工作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这就要求社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同理心接纳小组成员的负面情绪;二是鼓励小组成员了解自己的焦虑、矛盾与挣扎并协助其表达出来;三是帮助成员将自己的防卫性行为转换为建设性行为。
在小组工作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小组成员处理离别情绪、适应外界环境以及评估小组工作的效能,通过对小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保证小组工作的活动效果以及为后续工作建立基础。
三、结语
作为一门专门以研究“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学科,社会工作在家庭亲子关系调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利用小组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务技巧,结合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适当干预,有效地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本文系2018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优家亲子’社工服务中心”(201811397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小组论文; 亲子论文; 家庭论文; 成员论文; 工作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决策探索》2019年第16期论文; 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优家亲子’社工服务中心”(201811397018)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