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蚕盘结构,包括底板和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矩形框架内侧的底板上开设有漏水孔,矩形框架外侧的底板上开设有抓取定位孔组,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蚕盘底部的蚕网替换为具有漏水孔的底板,食物残渣、桑蚕排泄物等不会掉落到底面,便于维护蚕房的清洁,而底板上对的食物残渣、桑蚕排泄物等可通过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蚕盘内部的积水可通过漏水孔流出,且通过透气孔可加强蚕盘内外空气的流通速度,提高桑蚕的生长环境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矩形框架(2)内侧的底板(1)上开设有漏水孔(3),所述矩形框架(2)外侧的底板(1)上开设有抓取定位孔组(5)。
设计方案
1.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矩形框架(2)内侧的底板(1)上开设有漏水孔(3),所述矩形框架(2)外侧的底板(1)上开设有抓取定位孔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的至少两个相对的框壁上分别设有除砂定位孔组(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定位孔组(5)包括两个长条形孔(5a),两个长条形孔(5a)沿所述矩形框架(2)框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砂定位孔组(4)包括两个圆形孔(4a),两个圆形孔(4a)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2)的框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的框壁上边缘朝外翻折延伸形成水平加强筋(6),该水平加强筋(6)上对应所述长条形孔(5a)设有让位缺口(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形孔(4a)两侧的所述矩形框架(2)的外壁上设有竖向加强筋(8),所述竖向加强筋(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加强筋(6)和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外侧的所述底板(1)上设有限位缺口(9),该限位缺口(9)位于两个所述长条形孔(5a)之间的所述底板(1)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 的框壁上设有长条形的透气孔(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底板加强筋(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矩形框架(2)、竖向加强筋(8)和底板加强筋(11)一体成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桑蚕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盘结构。
背景技术
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智能流水线养蚕的过程中,蚕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它是前期养蚕的基础,蚕的大半生都会在蚕盘上度过。但是,常规的蚕盘为网格状,食物残渣、桑蚕的排泄物等会通过网格掉落到地面,不便于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蚕盘结构。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蚕盘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底板和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矩形框架内侧的底板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矩形框架外侧的底板上开设有抓取定位孔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蚕盘底部的蚕网替换为具有漏水孔的底板,食物残渣、桑蚕排泄物等不会掉落到底面,便于维护蚕房的清洁,而底板上对的食物残渣、桑蚕排泄物等可通过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蚕盘内部的积水可通过漏水孔流出。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
上述矩形框架的至少两个相对的框壁上分别设有除砂定位孔组。采用此结构,除砂时可在夹紧气缸类的输出端上安装定位柱,将定位柱差劲对应的除砂定位孔组后再将蚕盘夹紧,从而方便除砂。
上述抓取定位孔组包括两个长条形孔,两个长条形孔沿所述矩形框架框壁的长度方向设置。采用此结构,抓取时手指气缸可非常顺畅的进出长条形孔,方便抓取。
上述除砂定位孔组包括两个圆形孔,两个圆形孔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框壁上。采用此结构,除砂时定位更准确、可靠。
上述矩形框架的框壁上边缘朝外翻折延伸形成水平加强筋,该水平加强筋上对应所述长条形孔设有让位缺口。采用次结构有利于提升蚕盘的强度,同时又不影响手指气缸抓取蚕盘。
两个所述圆形孔两侧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外壁上设有竖向加强筋,所述竖向加强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加强筋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蚕盘的强度,防止抓取或除砂时蚕盘变形。
上述矩形框架外侧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缺口,该限位缺口位于两个所述长条形孔之间的所述底板上。采用此结构,在利用倍速链条运送蚕盘过程中,可通过阻挡气缸与限位缺口的配合从而使蚕盘停留在预设位置。
上述矩形框架的框壁上设有长条形的透气孔。采用此结构,有利于加强蚕盘内外空气的流通,提升桑蚕生存环境质量。
上述底板上设有底板加强筋。
上述底板、矩形框架、竖向加强筋和底板加强筋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蚕盘底部的蚕网替换为具有漏水孔的底板,食物残渣、桑蚕排泄物等不会掉落到底面,便于维护蚕房的清洁,而底板上对的食物残渣、桑蚕排泄物等可通过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蚕盘内部的积水可通过漏水孔流出,且通过透气孔可加强蚕盘内外空气的流通速度,提高桑蚕的生长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蚕盘结构,包括底板1和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矩形框架2内侧的底板1形成养蚕区域,所述矩形框架2内侧的底板1上开设有漏水孔3,所述矩形框架2外侧的底板1上开设有抓取定位孔组5。
所述抓取定位孔组5包括两个长条形孔5a,两个长条形孔5a沿所述矩形框架2框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矩形框架2的至少两个相对的框壁上分别设有除砂定位孔组4,所述除砂定位孔组4包括两个圆形孔4a,两个圆形孔4a水平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2的框壁上。
所述矩形框架2的框壁上边缘朝外翻折延伸形成水平加强筋6,该水平加强筋6上对应所述长条形孔5a设有让位缺口7,两个所述圆形孔4a两侧的所述矩形框架2的外壁上设有竖向加强筋8,所述竖向加强筋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加强筋6和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所述矩形框架2内侧的底板1上设有底板加强筋11,所述矩形框架2外侧的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限位缺口9,该限位缺口9位于两个所述长条形孔5a之间的所述底板1上,所述矩形框架2的四个框壁上分别设有长条形的透气孔10。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所述底板1和矩形框架2均为正方形,所述底板1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多个所述漏水孔3,所述底板1、矩形框架2、竖向加强筋8和底板加强筋11一体成型,其材质均为塑料,所述矩形框架2的四个框壁上分别设有所述除砂定位孔组4,所述矩形框架2的四个框壁外侧的所述底板1上分别设有所述抓取定位孔组5,所述除砂定位孔组4的两个圆形孔4a位于对应的所述抓取定位孔组5的两个长条形孔5a之间的所述矩形框架2框壁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872.X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660219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A01K 67/04
专利分类号:A01K67/04
范畴分类:12B;
申请人: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2760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东林大道92号44号厂房4层
发明人:易丽蓉;蓝长斌
第一发明人:易丽蓉
当前权利人: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余锦曦
代理机构:50216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