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艳李尔勤麦海芬
(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门诊部5371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注重食物营养的同时,却忽视了饮食有节这一重要环节,而饮食失节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患病之后的饮食调摄,又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因此加强对门诊就诊病人的中医饮食健康宣教是我们护士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护理工作,使其促进对中医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及认识。
【关键词】中医饮食健康宣教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2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54-01
中医饮食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本文对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对门诊就诊的400例患者进行了中医饮食的健康宣教,通过回访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报道如下:[1]
1饮食有节
中医饮食有节强调饮食必须定时,适量,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内经》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指出饮食应有节制与节度,长期饮食无度对胃肠道等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现代社会的人们由于不注意节制饮食,或过饥过饱,或五味调和无度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因而饮食不加节制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2重视对饮食有节思想的健康教育
2.1症状不同饮食亦不同如感冒患者发热时提倡少食为佳,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烂面条等,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应注意这一点。儿科患儿家属应在积极治疗患儿的同时,注意饮食的质量问题,因而对患儿家属的饮食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告知其过多进食的危害性,应予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掌握好少食原则,康复期间逐渐增加量及改善饮食质量会令疾病的康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内科高血压病患者更应注意饮食适量,忌一次性进食量太大,否则可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浊内生,如果痰浊上蒙清窍,可以诱发中风,此外还可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的发生。[2]
2.2中医健康饮食其对老年人的影响《内经》中说:“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医健康饮食具有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以摄取清淡和低热能膳食为主。老年人因脾胃运化,吸收功能减弱,过多进食还会增加许多疾病发生的几率。因此对这一类老年人群的饮食健康宣教除了做到饮食清淡、温热适宜、软烂等要求外,适当节制饮食的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3]
3饮食失节的不良饮食习惯
3.1五味不调和饮食有节才能维护脾胃化源,注意五味(酸、辛、甘、苦、咸)调和,为身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做好预防,因此加强对门诊就诊患者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及“气味合而服之”的饮食习惯。
3.2晚餐吃的过饱俗话说“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根据一日三餐的食物分配比例,晚餐应占全日总热量的25%~30%,但大多数人群由于晚餐吃得过饱,营养物质过多摄入,得不偿失,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而且日久造成各种慢性病发病的因素之一。我们在给病人做宣教时也应指导其三餐的合理进食,这样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
4避免饮食有节应的误区
饮食有节不等同于简单的节食,从每餐吃七八成饱为度,遵循逐渐减少的原则,应注意过度过快节食所造成的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它应以保证全身能量供应为前提,而食物的种类应尽量丰富多样和合理搭配,做到五谷、五菜、五果、五畜兼收并蓄,五味(酸、辛、甘、苦、咸)调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饮食有节,起到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5总结
饮食健康宣教是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合理膳食不仅有利于健康长寿,又对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常见病患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饮食有节思想是中医饮食护理的小部分内容之一,它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三分治,七分养”是要让更多的门诊就诊患者了解中医养生的内涵,认识中医在疾病的调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加强门诊就诊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覃冰心,中医食疗的研究概况及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1):12-13。
[2]方克勤,中医食疗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11-12。
[3]王志娟,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的饮食调护[J],中国中医急症,2013,(0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