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复习课的特点及教学变革

中学政治复习课的特点及教学变革

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二中王振华136117

【摘要】: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在复习中应该更新观念,大胆应用新课改理念。

【关键词】:初中政治、复习课、教学变革

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在复习中应的故事”,从而形成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贮存”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个别老师在实际复习中就很容易陷入某些误区:

(一)“讲”得越细越有效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得细一点,做到面面俱到,就可以提高其学习效果。但恰恰相反,教师把中考复习课上成新授课,学生会无所适丛,抓不到重点,达不到复习的有效性。新授课着重于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理、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重在“点”,重在面面俱到。而复习课却不能这样,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应有别于新授课和练习课,要避免冷饭重炒,更要避免将复习课理解为简单的知识累积。

(二)“灌”得越多越有效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以提高其学习效果。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甘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尽管老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的越多,他们越不愿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三)“秀”得越多越有效

在当前课堂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些“伪创新”。比如,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这种作秀式的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其效果不言而喻。

教师提出问题,用投影显示文字进行演示后,往往没有给学生充分阅读、观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容内匆匆过,学生参与活动没有真正落实,启发式走了过场。

(四)“磨“得越多越有效。

加班加点,是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分。但考试分数并不全等于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更包括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等“软性指标”。教师为社会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那种靠“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习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作为。

复习课的意义在于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综合应用,特别是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多向的思维能力。以上提到的误区是与我们的课改精神格格不入,要使课改全面实施并取得成效,复习课的教学改革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五)、学习提高——学法指导

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指导学生联系教材,向教材寻找观点。

所以,在教学和复习中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要不断地强化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熟悉和掌握。首先,寻找切入点,熟悉关键词;其次,注意限制性词语,找准角度,回归教材;最好,多角度、规范作答。最好每节课都用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总之,新课改下对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不能轻视。只有我们让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并讲究复习方法、解题策略,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考出好的成绩。

标签:;  ;  ;  

中学政治复习课的特点及教学变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