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污染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饮用水,滤池,菌种,基质,乙酸,有机物。
微污染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刘珩[1](2014)在《纳米矿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生命的起源,也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饮用水水源的许多江河、湖泊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国家控制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表明,31.1%的江河流域,38.7%的湖泊饮用水源水质低于Ⅲ类水质标准,属于微污染水源。微污染水源含有的污染物种类比较多,可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微污染物质中的重金属、砷、氟等物质具有毒性大,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特性,而且其浓度低,难以用常规水处理方法去除,给人们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研究水体中微污染物质的去除方法和技术是饮用水污染控制与修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合水体中无机微污染物质去除的方法主要有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和生物修复等技术。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处理量大、去除效率高,是微污染饮用水深度处理的首选。实际应用中,多数吸附剂是针对高浓度的工业污染废水而言,不适合对低浓度微污染物质的去除,同时,传统吸附剂普遍存在对无机微污染离子选择性差的缺点。因而,开发研制成本价廉、去除效率高、易于分离回收、对环境友好的吸附材料是吸附法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关键所在。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更为高效、低成本的吸附剂,但对各类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研究得还不透彻,所以,深入研究吸附材料结构、形貌特征以及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将将会成为未来的吸附剂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同时,吸附剂的使用周期、处理效率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等问题一直以来也制约着吸附法在水处理中应用和发展。天然纳米矿物材料是一类类似于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的天然吸附剂,而且,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吸附性能好、无二次污染。这些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特性为其在饮用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天然纳米矿物与人工合成的纳米材料相比,其活性点位较少,而且吸附完成后易于形成悬浮液体系,难以实现吸附剂的分离、再生。许多研究表明,以天然纳米矿物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将磁性微粒附载于矿物颗粒中可合成磁改性吸附剂,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实现吸附剂从悬浮液中的有效分离。总体而言,对具有纳米孔道和孔隙结构的天然纳米矿物进行开发和改性,开发制备新型纳米矿物吸附剂,是当前和未来吸附剂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纳米矿物材料的优势和应用上的问题,针对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高效去除,研究天然纳米矿物材料的改性及其对水体中微污染物质的吸附性能,可以为新型纳米矿物吸附剂的开发和宏量制备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高效低成本饮用水净化纳米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CB933704)(应用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基础研究),其研究主线是针对饮用水中无机微污染物去除的天然纳米矿物材料的改性制备技术。论文以去除饮用水中影响范围广泛、毒性危害大的铬、砷和氟叁种无机微污染物质为目标,以埃洛石、海泡石两种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孔隙结构的天然纳米矿物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设计和化学处理,将高吸附特性的磁性材料和高富集容量的天然纳米矿物材料有机结合,发展高选择性、高吸附容量、易于磁性回收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其形貌、物相组成和孔隙结构等特性,研究了纳米矿物吸附剂的结构参数与制备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改性后纳米矿物吸附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叁部分:一、碱改性埃洛石吸附剂特性及其去除氟离子的性能研究为充分利用埃洛石纳米管独特的结构特性和表面羟基的吸附能力,本部分采用不同浓度NaOH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纯化埃洛石,分别制备了管状、花状、片状碱改性埃洛石产物。重点研究了花状多级结构沸石的形貌、物相等特性,设计了溶液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等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沸石吸附剂去除氟离子的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通过XRD、透射电镜、核磁共振等表征方法,确定经过碱水热处理后的纯化埃洛石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新的沸石结构。纯化埃洛石和2wt%NaOH溶液经100℃水热反应后的产物为一维管状沸石,经120℃水热反应后的产物花状多级结构沸石。两者形貌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反应温度不同,各方向晶面的生长速度不同。纯化埃洛石和5wt%NaOH、10wt%NaOH溶液分别经100℃、120℃和150℃水热反应后的产物是片状结构沸石。(2)在沸石吸附氟离子的试验中,花状多级结构沸石吸附容量最高,可达到161.78 mg/g,片状结构吸附容量其次,可达122.02 mg/g,管状结构吸附容量最小,为95.97 mg/g。单因素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花状多级结构沸石在强酸环境下表现出对氟离子最大的去除性能,去除能力随待测溶液中氟离子浓度上升而增强,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左右。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氟离子在沸石表面的吸附过程属于多分子层吸附,同时伴随了类毛细管凝结凝结的现象,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为化学吸附。二、磁改性埃洛石吸附剂特性及其去除铬的性能研究为高效率去除饮用水中的铬污染离子,同时实现对吸附剂从溶液中的回收分离,我们尝试了对埃洛石的低成本磁化改性。本章用埃洛石、葡萄糖为原料以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负载碳的埃洛石纳米管(HNT @C),然后将HNT @C和FeCl3水热合成Fe3O4/HNT@C磁性埃洛石吸附剂。实验中,我们重点分析了磁改性埃洛石吸附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活性基团等性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磁改性埃洛石吸附Cr(Ⅵ)的影响,利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了吸附分离过程的等温线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经过葡萄糖与HNT水热合成反应,无定形碳较均匀的覆盖在埃洛石纳米管的表面,形成了HNT@C中间产物,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COOH、C=O、C-OH和C=C等;经FeCl3与HNT@C的水热合成反应,Fe3O4积聚成300nm左右的微球,在HNT@C的端位生长,磁改性埃洛石吸附剂表面仍然存在大量的含氧基团。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r)为24.5emu/g,说明合成的磁性埃洛石吸附剂可在外磁场作用下快速地分离和回收。(2)从HNT@C、Fe3O4/HNT@C吸附剂均对Cr(Ⅵ)表现出优异去除率和良好选择性。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吸附模型,理论吸附容量分别为136.98 mg/g、32.82mg/g。HNT@C复合材料吸附Cr(Ⅵ)是以表面络合、氧化还原和离子交换的协同作用机制。Fe3O4/HNT@C对Cr(Ⅵ)的吸附则是以还原作用、表面络合作用为主,同定在吸附材料表面铬的形态主要为Cr(Ⅲ)。叁、磁改性海泡石吸附剂的特性及其去除砷的性能研究本部分我们研究了磁改性海泡石的制各及其对As(Ⅲ)离子的去除性能。实验用海泡石、葡萄糖为原料以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负载碳的海泡石纳米纤维(SEP@C),然后将SEP@C和乙酰丙酮水热合成负载碳的四氧化叁铁/海泡石复合中问产物(Fe2O3/SEP@C), Fe2O3/SEP@C在250℃、500℃条件下煅烧分别制得y-Fe2O3/SEP@C、Fe2O3/SEP两种磁改性海泡石吸附剂。实验中,我们系统分析了磁改性海泡石吸附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孔径结构等性质,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磁改性海泡石吸附分离水体中As(Ⅲ)影响因素,探讨了吸附分离过程的等温线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中问产物Fe2O3/SEP@C在250℃煅烧产物为y-Fe2O3/SEP@C吸附剂,负载在海泡石表面无定形碳大部分被去除,Fe3O4颗粒转化成y-Fe2O3颗粒;Fe2O3/SEP@C在500℃煅烧产物为Fe2O3/SEP吸附剂,负载在海泡石表面无定形碳被去除,其铁氧化物是γ-Fe2O3和α-Fe2O3内混合物;磁改性海泡石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其孔径较原海泡石明显增大,铁氧化物的存在导致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有所减小;磁性能分析表明,Fe2O3/SEP、 y-Fe2O3/SEP@C吸附剂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9.53 emu/g、31.95 emu/g,说明制备合成的磁性海泡石吸附剂可在外磁场作用下快速地分离和回收。(2)在磁改性海泡石对As(Ⅲ)的吸附实验中,我们发现Fe2O3/SEP、γ-Fe2O3/SEP@C吸附剂能快速吸附分离溶液中的低浓度As(Ⅲ)离子,其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8.62 mg/g、30.88 mg/g; Fe2O3/SEP适合中性微污染饮用水中As(Ⅲ)离子的吸附,且其吸附能力受共存阴离子的影响较大。碱性环境对γ-Fe2O3/SEP@C吸附As(Ⅲ)离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当溶液中存在氟离子和磷酸根等阴离子时也会明显影响吸附剂对As(Ⅲ)的分离。(3)两种磁改性海泡石对As(Ⅲ)离子的吸附分离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是通过吸附剂对As(Ⅲ)离子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实现的。一方面,附着在海泡石纳米纤维表面的γ-Fe2O3、Fe2O3颗粒改变了吸附剂的表面电性,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活性点位,促进了吸附剂对As(Ⅲ)的吸附。另一方面,铁氧化物与亚砷酸根阴离子发生配位络合反应形成了对As(Ⅲ)的选择性吸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4-09-01)
张文博[2](2012)在《生物强化滤池处理地下水中铁锰及微污染物质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是我国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由于水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氨氮及CODMn超标,加之原生的铁和锰,形成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其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相互影响,大大增加了地下水处理的难度。因此,同时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CODMn,已经成为饮用水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地下水除铁除锰常用的曝气—过滤处理工艺,接种复配优势菌,强化滤池净化功能,达到有效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叁部分:一,除铁锰细菌、除氨氮细菌复壮及筛选;二,除铁锰细菌、除氨氮细菌复配试验;叁,优势菌种复配法处理地下水现场中试。通过对原有八株优势除铁锰、除氨氮菌进行复壮、驯化,筛选出净水能力较强的除铁锰细菌T2、T3、T4、T5和除氨氮细菌X_2。经过1个多月的驯化,把长时间低温保藏的除铁锰、除氨氮细菌重新恢复活性,使已经衰退的净水能力得到提升。除铁锰菌在整个驯化过程中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即:驯化初期各菌种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提升较慢,驯化中期提高较快,到20天之后,去除率的提高幅度开始下降,个别去除率甚至略有下降。除氨氮菌则在驯化初期对氨氮的去除率就恢复到较高水平,如X_2驯化10天就从9.0%上升到34.9%,随后上升趋势开始缓和,直至驯化结束。实际滤池中去除水中污染物需要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中占优势的不可能是单独的一种生物,而是一个占优势的系统组合。因此,对筛选出的除铁锰菌和除氨氮菌进行了两两复配和综合复配试验。通过20组均匀综合复配试验,拟合出优势菌组合48小时对模拟水中锰平均去除率YMn目标函数方程:Y_(Mn)=0.156+2.68X_1+1.33X_2-2.19X3-0.673X4+4.14X_1 2-3.21X_22-0.352X32+0.421X42+3.12X_1X_2+2.37X_1X3-1.30X_1X4+1.24X_2X3-1.13X_24+4.72X3X4经计算得到最佳优势菌种配比 T2:T3:T4:T5:X_2=0.36:0.19:0.06:0.31:0.08。经过验证,最佳复配组合的净水效果要比其他复配组合好,48小时对模拟水中铁、锰、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94.7%、66.6%、58.6%。采用最佳优势菌复配比例,将菌种接种至水厂现场中试(曝气—过滤工艺)的滤罐中。试验期间原水铁浓度为0.23~1.3mg/L,锰为7.38~8.38mg/L,氨氮为1.49~1.98mg/L,CODMn为2.73~3.54mg/L。试验结果表明,在1.0m/h~1.5m/h滤速下,出水铁、锰、氨氮和CODMn4项指标均达到饮用水标准。由此证明,采用跌水曝气—生物接触过滤工艺,同步去除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CODMn是可行的。由于原水中锰浓度较高,因而锰的去除是关键。接种复配优势菌种的滤罐,滤料成熟期明显缩短,从正常的60~70天左右,缩短到40~50天,验证了复配菌种组合的净水能力。通过对滤罐沿滤层厚度净水效果的研究,发现氨氮与锰可以在空间上同步去除,前者对生物除锰并没有直接抑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溶解氧的争夺。锰和氨氮在滤罐的高效去除空间很大部分重合:1m/h滤速下,锰去除空间为10~110cm左右,氨氮为0~110cm左右;3m/h滤速下,二者去除空间下移至40~150cm左右。同步去除铁、锰、氨氮和CODMn时,溶解氧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滤层的中下部的溶解氧不足,严重制约锰的去除效果。(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2-11-01)
李伟[3](2012)在《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快速检测及藻毒素降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诸如内分泌干扰物、消毒副产物、藻毒素等对人体有害,且这类物质在饮用水中通常以很低的浓度(μg/L甚至是ng/L级别)存在,因此开发快速、廉价和精确的检测方法对饮用水水质管理至关重要。本论文第一部分选择了对饮用水水质安全有较大威胁且常见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卤乙酸(HAAs)和微囊藻毒素-LR(MC-LR)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ESI-MS/MS),开发出快速检测这些物质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饮用水中MC-LR的建议值设为1μg/L(相当于人体摄入量为0.04μg/kg bw/day),但此设定值没有考虑低浓度、长期接触条件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新研究表明,当人类长期摄入低浓度MC-LR时(如0.04μg/kgbw/day),会出现不同症状的慢性疾病。本文第二部分研究了氯和高锰酸钾氧化降解低浓度MC-LR(初始浓度为1μg/L)的动力学特征,并对MC-LR在水处理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低限值进行了讨论。本论文得到的主要成果有:(1)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内分泌干扰物PAEs已广泛存在于各类环境中,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本研究首先使用UPLC-ESI-MS/MS梯度洗脱方式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进行了分离测定研究。研究发现,在分离过程中色谱图会出现“鬼峰”,干扰DEHP的准确定量。实验分析发现:在梯度洗脱的初始阶段(有机相比例较低时),流动相中含有的痕量DEHP会吸附在色谱柱上,这些物质随着有机相比例的升高而被快速压缩,最终进入检测器,就像进了样品一样,从而形成“鬼峰”。与梯度洗脱方式不同,尽管等度洗脱会减小DBP和BBP的分离度,但是能够避免出现“鬼峰”。本研究采用等度洗脱方式结合多通道检测(MRM)技术,开发出能够对PAEs精确定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同时也讨论了真实样品检测中,基质效应对色谱分离及信号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饮用水中的无机离子对目标物质的检测信号有很大影响,向实际样品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甲醇能够提高质谱信号强度,从而能够缓解因基质效应引起的信号压缩现象。本研究开发的方法线性范围为0.5~50μg/L,样品无需富集处理检测限能够达到0.32~0.54μg/L,满足饮用水中痕量PAEs的检测需求。(2)当使用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时,除叁卤甲烷(THMs)外,HAAs是第二大类常见的、毒性较大的消毒副产物。现有检测HAAs的方法大多具有样品预处理复杂、9种HAAs不能完全分离和检测限过高等缺点。本研究使用HSS T3色谱柱,在UPLC-ESI-MS/MS MRM模式下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9种HAAs完全分离、样品预处理简单、价格低廉且分离快速的检测方法,并且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并讨论了HSS T3色谱柱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机理。研究同时也讨论了甲醇-水流动相体系的水相中加入0.125mM甲酸作为修饰剂分离小分子HAAs(如一卤乙酸、二卤乙酸)的作用和机理。样品无需进行富集处理的条件下,9种HAAs即可得到很低的检测限(0.06~0.16μg/L),建立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100μg/L(R2=0.9993~0.9997,n=6)。当使用开发的方法检测真实水样中HAAs时,样品中的无机离子导致HAAs分离度变差和信号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将样品pH值调至3.0或以下时能够基本消除基质效应。以地表水(总溶解固体(TDS):145±3mg/L)和地下水(TDS:362±1mg/L)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添加法”进行方法验证表明,所开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回收率。(3)MC-LR是自然水体中常见的、毒性极强的微囊藻毒素,因此加强MC-LR的监测对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UPLC-ESI-MS/MS结合样品稀释法开发出检测饮用水中痕量MC-LR的方法,其检测限为0.04μg/L,定量限为0.1μg/L。同时,本研究探讨了水中离子强度、溶解态有机碳(DOC)和pH值对基质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超纯水背景条件下,加入的离子浓度越高,MC-LR检测信号压缩的越厉害;而信号强度随着样品pH值和低浓度DOC的增加而略有增强。实验还发现向样品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甲醇(<30%,v/v)能够提高质谱信号强度。在本研究中,向自来水中投加4%甲醇(v/v)能够解决因基质效应产生的信号压缩问题。向叁种含有不同离子浓度的空白自来水样品中添加0.2、1.0和10μg/L的MC-LR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样品的回收率为84.4~112.9%,完全满足水质分析的需求。(4)氯和高锰酸钾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探究其氧化降解微量有机物质的特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使用氯、高锰酸钾降解浓度为1μg/L的MC-LR至ng/L级别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之前氧化降解高浓度MC-LR(初始浓度>20μg/L)的结果相似,超纯水中低浓度区间(1μg/L~2ng/L)的MC-LR降解依然符合准一级反应,然而当MC-LR浓度降至10ng/L以下时,反应动力学常数减小。另外,溶液中腐植酸浓度对两种氧化剂降解MC-LR的反应速率及最终浓度具有不同影响,这可能与这两种氧化剂降解MC-LR的机理不同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氯或高锰酸钾依然能够将水中MC-LR浓度降低至10ng/L甚至更低,但是,在水处理过程中确定所需CT值之前,必须仔细考察水的溶液性质(特别是pH和腐植酸浓度)。(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谭万春,王云波,孙士权,吴方同[4](2011)在《沸石用于水中有机微污染物质的去除》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湘江微污染水为原水,以沸石作为媒质,研究沸石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酸法改性后的沸石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pH值、搅拌时间、沸石粒径对吸附效果都有影响,在pH值6~8,搅拌时间为110min吸附效果较好,沸石粒径越小吸附效果也越好。在沸石柱上挂膜形成生物沸石,生物膜成熟后运行20天,原水CODMn为6.2~7.2mg/L,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为33.6%,且可以较长时间稳定运行。在生物沸石柱前增加臭氧接触后,可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CODMn去除率平均为45.5%。为天然沸石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1年02期)
李德生,王振民,张金萍[5](2001)在《黄河水源水中微污染物质的生物预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工艺相结合 ,以黄河水为水源水 ,对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色度、浊度、磷、锰等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臭氧氧化不但可以去除部分有机物和亚硝酸盐氮 ,而且可以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 ,强化生物活性炭生物活性 ,提高后续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本文来源于《兰州铁道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微污染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下水是我国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由于水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氨氮及CODMn超标,加之原生的铁和锰,形成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其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相互影响,大大增加了地下水处理的难度。因此,同时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CODMn,已经成为饮用水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地下水除铁除锰常用的曝气—过滤处理工艺,接种复配优势菌,强化滤池净化功能,达到有效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叁部分:一,除铁锰细菌、除氨氮细菌复壮及筛选;二,除铁锰细菌、除氨氮细菌复配试验;叁,优势菌种复配法处理地下水现场中试。通过对原有八株优势除铁锰、除氨氮菌进行复壮、驯化,筛选出净水能力较强的除铁锰细菌T2、T3、T4、T5和除氨氮细菌X_2。经过1个多月的驯化,把长时间低温保藏的除铁锰、除氨氮细菌重新恢复活性,使已经衰退的净水能力得到提升。除铁锰菌在整个驯化过程中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即:驯化初期各菌种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提升较慢,驯化中期提高较快,到20天之后,去除率的提高幅度开始下降,个别去除率甚至略有下降。除氨氮菌则在驯化初期对氨氮的去除率就恢复到较高水平,如X_2驯化10天就从9.0%上升到34.9%,随后上升趋势开始缓和,直至驯化结束。实际滤池中去除水中污染物需要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中占优势的不可能是单独的一种生物,而是一个占优势的系统组合。因此,对筛选出的除铁锰菌和除氨氮菌进行了两两复配和综合复配试验。通过20组均匀综合复配试验,拟合出优势菌组合48小时对模拟水中锰平均去除率YMn目标函数方程:Y_(Mn)=0.156+2.68X_1+1.33X_2-2.19X3-0.673X4+4.14X_1 2-3.21X_22-0.352X32+0.421X42+3.12X_1X_2+2.37X_1X3-1.30X_1X4+1.24X_2X3-1.13X_24+4.72X3X4经计算得到最佳优势菌种配比 T2:T3:T4:T5:X_2=0.36:0.19:0.06:0.31:0.08。经过验证,最佳复配组合的净水效果要比其他复配组合好,48小时对模拟水中铁、锰、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94.7%、66.6%、58.6%。采用最佳优势菌复配比例,将菌种接种至水厂现场中试(曝气—过滤工艺)的滤罐中。试验期间原水铁浓度为0.23~1.3mg/L,锰为7.38~8.38mg/L,氨氮为1.49~1.98mg/L,CODMn为2.73~3.54mg/L。试验结果表明,在1.0m/h~1.5m/h滤速下,出水铁、锰、氨氮和CODMn4项指标均达到饮用水标准。由此证明,采用跌水曝气—生物接触过滤工艺,同步去除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CODMn是可行的。由于原水中锰浓度较高,因而锰的去除是关键。接种复配优势菌种的滤罐,滤料成熟期明显缩短,从正常的60~70天左右,缩短到40~50天,验证了复配菌种组合的净水能力。通过对滤罐沿滤层厚度净水效果的研究,发现氨氮与锰可以在空间上同步去除,前者对生物除锰并没有直接抑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溶解氧的争夺。锰和氨氮在滤罐的高效去除空间很大部分重合:1m/h滤速下,锰去除空间为10~110cm左右,氨氮为0~110cm左右;3m/h滤速下,二者去除空间下移至40~150cm左右。同步去除铁、锰、氨氮和CODMn时,溶解氧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滤层的中下部的溶解氧不足,严重制约锰的去除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污染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刘珩.纳米矿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2].张文博.生物强化滤池处理地下水中铁锰及微污染物质中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3].李伟.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快速检测及藻毒素降解动力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谭万春,王云波,孙士权,吴方同.沸石用于水中有机微污染物质的去除[J].非金属矿.2011
[5].李德生,王振民,张金萍.黄河水源水中微污染物质的生物预处理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