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杉木人工林论文-林宝平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论文-林宝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二代杉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杉木人工林,采伐剩余物,速效养分,生长量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林宝平[1](2017)在《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的长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杉木是中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林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南方地区杉木人工林连栽导致地力衰退已成共识,炼山等传统营林措施受到质疑,其弊端不断被报道,杉木产业的发展急需寻求有利于地力长久维持、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营林措施。采伐剩余物是林木更新的产物,对其的管理深刻影响下一代人工林地力发展,制定恰当的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维持土壤肥力水平,促进人工林生产力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壤速效养分能够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是指示土壤肥力水平的有效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国有防护林场设置5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收获所有有机质、全树收获、商业性收获、采伐剩余物加倍、炼山),对5种处理下第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进行长期的定位研究,分析不同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3年生、6年生、9年生、12年生、15年生、19年生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的长期效应,深入探讨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各试验小区19年生二代杉木人工林树高范围为16.81~18.94 m,胸径范围为19.38~22.44 cm,平均树高为18.01 m,平均胸径为20.76 cm,生长状况优于同纬度其他杉木林。四个区组之间生长量差异极显着(P<0.01),5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19年生二代杉木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5种处理下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 BL1>SB>BL3>BL2>BL0,单株材积大小排序为BL2>BL1≈BL3>BL0>SB。(2)KCl浸提方式下土壤pH值的平均值低于H20浸提方式下的pH平均值,五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各个土层的pH值均无显着影响(P>0.05)。两种浸提方式下土壤pH值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不同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各个土层土壤容重均无显着影响(P>0.05),土壤容重均随土层的加深而明显增大。(3)土壤速效养分随取样年份的变化均不相同,多重比较方差分析表明,除有效磷外,其余速效养分元素在各取样年间含量均具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差异。铵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镁随林龄增长而下降,其中铵态氮在杉木林11年生时明显升高,推测可能是极端低温导致;6年生杉木林土壤速效钾含量显着低于3年生,推测可能与采伐剩余物分解速率有关。土壤硝态氮和交换性钙均随林龄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至杉木近成熟期基本恢复到幼龄期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整个杉木生长过程中较为稳定。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垂直差异方差分析表明,土层间速效养分含量差异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土壤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但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4)不同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杉木林表层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具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且影响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对硝态氮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对12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铵态氮影响显着(P<0.05),对6年生、12年生、15年生、19年生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对速效元素各取样年份平均值进行分析,各处理方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多寡排序为:土壤铵态氮为BL3>BL0>BL2≈BL1>SB;土壤有效磷为 BL3>BL1>BL0>BL2>SB;土壤速效钾为 SB>BL1>BL3>BL2>BL0;土壤交换性钙为SB>BL3>BL2>BL1>BL0;土壤交换性镁为SB>BL2>BL3>BL1>BL0;各处理间土壤硝态氮含量差异不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造林19年期间,各土层土壤速效养分随取样年份极显着变化(P<0.01)(0-10 cm 土层有效磷除外);处理极显着影响0-10 cm 土层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处理和取样年份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铵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具有极显着影响(P<0.01),交互作用随土层加深而减弱。(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硝态氮与其他速效养分之间、铵态氮和交换性钙外,土壤速效养分之间具有极显着的相关性(P<0.01),铵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与pH值极显着正相关(P<0.01)。(6)主成分分析表明,5种处理方式对土壤速效养分效应的优劣排序为:SB>BL2>BL3>BL1>BL0,但炼山处理方式下土壤铵态氮、有效磷含量效果最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下这两个元素效果最优,磷元素是本区域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元素,从实际意义出发,炼山处理不适合该地区。综合实际因素考虑,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该地区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状况最有利,其次为商业性采伐。研究表明,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19年生杉木生长无显着影响,土壤速效养分随杉木林龄具有显着差异,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有显着效应,对有效磷、铵态氮影响较小、对硝态氮无显着影响。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商业性采伐的处理方式对维持土壤养分状况较为有利。(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1)

王朝霞,杨承荣,石杭昌[2](2017)在《第二代杉木人工林优化栽培技术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在杉木采伐迹地营建了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结果表明:成活率为94%,补植后保存率100%,3年幼林生长平均生长达到2.59m、地径4.6cm,林木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超过行业标准,林分生长茂盛,具有速生特征表现。(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赵良明,顾霖[3](2015)在《如何进一步培育好第二代杉木人工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培育好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方法,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第二代人工杉木林培养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现在培育过程中芽条留取在上部、1050~1500株/hm~2的密度进行补植能显着提升林木的材积、树高及胸径,此外采伐工具和采伐季节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培育效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5年24期)

陈卫军[4](2013)在《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及林地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常见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杉木林面积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4%,在南方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和林地土壤特征及其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等,本文以湖南“朱石杉木林基地”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从整地方式和间作施肥技术方面探索杉木速生丰产技术和生产潜力;同时,探讨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特征,包括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以及对杉木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多因子正交法试验;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分别是12a、14a、16a、18a生杉木无性系林分以及21a、22a生杉木实生苗林分),然后进行每木检尺,选择标准木,并对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绘制各因子生长曲线图,分别将12a、14a、16a、18a生杉木无性系林分与22a生杉木实生苗林分的生长曲线图作对比进行研究丘陵区杉木林分的生长极其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林龄林分及针阔混合林的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蔗糖酶、脲酶及过氧化氢酶、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对杉木林地植物多样性、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和碳密度等因子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表现为坡位仅对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差异显着,而对树高、和材积生长的影响不显着;不同整地方式对树高、胸径和材积均有极显着差异;坡位*整地方式作用对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不显着;不同坡位、不同整地方式对材积的影响,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发生在(11)下坡位部位的撩壕整地,平均单株材积最小发生在上坡部位的小穴整地(33),整地方式1(撩壕整地)对材积贡献均最大,整地方式2(大穴整地)居中,整地方式3(小穴整地)最小;间作对杉木对胸径生长有显着差异,胸径最高值出现在(111)间作1,底肥1,追肥1;胸径最低值出现在(222)间作2,底肥2,追肥2;间作对杉木树高和材积生长有极显着差异;底肥和追肥单因素均对试验结果未造成显着差异;间作*底肥*追肥对胸径生长也具有显着差异,间作*底肥*追肥对树高和材积生长具有极显着差异。2.杉木无性系林分的生长其树高比实生苗稍高,而去皮胸径及单株去皮材积明显比实生苗要大;杉木无性系林分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比实生苗略大,而其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以及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明显比实生苗大。对于杉木无性系而言,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其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平均生长量最大时对应的年龄在16-18之间。四个无性系品种柏木杉除树高以外,平均胸径、冠幅以及单株材积都明显比其他叁个无性系品种大,金杯杉在树高、平均胸径、冠幅以及单株材积方面都明显不如其他叁个品种无性系。杉木无性系的最佳主伐年龄是18a,而实生苗的最佳主伐年龄是21a。无性系的最佳主伐年龄比实生苗的提前了 3a。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因为杉木无性系苗木造林既可缩短杉木用材林的最佳主伐年龄,缩短培育周期,又能提高单位面积出材量,增加经济收入。3.杉木人工林中土壤养分分布0-20cm较高,20-40cm次之,40-60cm较低,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有逐渐减少的现象,特别是土壤中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等,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等变化不很明显;对于16a生杉木林分,无性系林分土壤养分大量元素基本上更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无性系消耗得更强,而对于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说实生苗要稍强一些;由N、P、K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杉木整个生长过程中,N、P、K含量降低明显,建议在生产中增施N、P、K肥,以保证杉木正常生长,提高产量;据相关资料介绍,杉木幼龄林土壤肥力较高,从幼龄林到中龄林,从中龄林到近、成熟林,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总的呈下降趋势,因此,须及时补充养分。4.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12a为较多;16a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少;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土壤酶的活性增强,但达到一定阶段后,土壤酶活性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减弱。整体而言,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于杉木人工林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针阔混交林土壤酶的活性也大于杉木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5.杉木人工林林龄对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杉木人工林林龄21a、22a生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12a生的林分植物种类较少;苗木种类对群落植物多样性也有不小的影响,乔木层属于无性系苗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且物种丰富度较高,而草本层为实生苗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丰富度无性系苗的林分较实生苗的林分高;发展杉木人工林时,根据不同林龄合理调整种群结构,创造良好的林地生长条件,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6.杉木在湘中丘陵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根>叶>枝>果,单株及各器官的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显着增加;其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在2.7569t/hm2-159.0984 t/hm2之间,按碳、硫素密度高低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球果,碳百分含量的高低排列顺序为:果>叶>枝>干>根,硫含量顺序为:干>枝>叶>根>果;不同年龄杉木储存碳素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碳密度大小依次为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郁闭度和坡向对林分碳密度的影响显着,坡位则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3-12-01)

胡振宏,何宗明,范少辉,黄志群,万晓华[5](2013)在《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的长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福建省南平市峡阳国有林场二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5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收获采伐剩余物和地被层、全树收获、仅收获树干和树皮以及加倍采伐剩余物、炼山)下0—40 cm深度土壤全碳、全氮含量15a的监测数据,研究了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杉木林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样地5次取样年份(造林第3年、第6年、第9年、第12年和第15年)0—10 cm土层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样地,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在5次取样年份对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全碳、全氮含量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杉木造林15a期间土壤全碳、全氮含量随年份显着变化(P<0.01),但处理措施以及处理措施与取样年份的交互作用对3个土层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杉木林15年生时,不同处理样地3个土层碳储量差异不显着(P>0.05),0—40 cm土层平均值为88.71 Mg/hm2。表明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的长期效应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13期)

赵亮生,闫文德,项文化,梁小翠,伍倩[6](2013)在《第二代杉木人工林径流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1年湖南会同定位观测站第Ⅲ集水区实测数据,研究了第2代杉木人工林的降水过程与径流规律。结果表明:2011年年总降水量为1 071.1 mm,净降水量为594.15 mm,降水次数116次,其中4~8月份的降水次数占总降水次数的39.7%,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6.3%。2011年集水区形成总径流量为243.52 mm,地表径流1.98 mm,地下径流241.54 mm,地表径流出现在4、5、6叁个月份,4月份地表径流值最大为1.11mm。1月份的地表径流系数及地下径流系数均最大,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变化趋势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相似,而径流的形成相对降水事件有明显滞后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荣薏,何斌,黄恒川,黄海仲,樊东函[7](2008)在《桂西北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广西西北部的南丹山口林场3个不同林龄(8、11、14年生)的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35.75、55.12和75.77 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干材)分别为16.28、26.64和36.35 t/hm2,占林分生物量的45.5%以上;林分乔木层净生产力分别为4.47、5.01和5.41 t/(hm2.a);从8年生到11年生,树叶、树枝的组成比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再到14年生时呈增长趋势;而干材、干皮、根系却呈现相反的趋势。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均较少,其大小排列次序为14年生>8年生>11年生。(本文来源于《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曹永康[8](2008)在《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二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天然林资源的减少,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人工林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杉木人工林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2年)结果:我国杉木林面积达到921.5万hm~2,分别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29%。目前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范少辉等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后更新的二代1-10年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二代杉木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和采伐剩余物含碳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差异。乔木层各器官含碳率在试验后1-10年的变化范围为:活枝的含碳率为42.17%-45.71%,枯枝含碳率为45.42%-46.67%,活叶的含碳率为45.84%-50.73%,枯叶的含碳率为45.59%-50.44%,干的含碳率为46.04%-47.83%,皮含碳率为45.31%-51.36%,根的含碳率为43.48%-49.44%,且均随着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试验后第10年不同径级根含碳率为:43.66%-51.75%,含碳率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加。2.试验后1-10年灌枝、灌叶和灌根含碳率的变化范围依次为41.15%-43.78%、38.10%-44.35%、37.00%-45.83%,而草本层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含碳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7.19%-45.78%、35.89%-47.82%,随着林分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在试验后6-9年杉木林凋落物各组分含碳率的变化范围为42.57%-53.78%,但年际变化不大。3.处理3(保留采伐剩余物)和处理4(加倍采伐剩余物)土壤0-10cm和10-20cm层次含碳率在试验后3、6、9、10年较高,而处理5(炼山)、处理1(全部清除采伐剩余物)和处理2(清除树干的所有部分)则较低,但不同处理间林地土壤含碳率差异不显着(P>0.05)。4.试验后第10年不同处理林地土壤在0-10cm、10-20cm和20-40cm的含碳率变化分别为:2.65%-3.21%、2.02%-2.33%、1.46%-1.65%,不同处理土壤含碳率差异主要体现在0-10cm和10-20cm层次上,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5.试验后1-7年不同处理杉木林乔木层碳储量差异不显着,在试验后第8年,处理4杉木林乔木层碳素储量为42.95t·hm~(-2),显着高于处理1和处理5。处理3和处理4杉木林乔木层碳储量在试验后第9年均显着高于处理1(34.08t·hm~(-2))和处理5(32.34t·hm~(-2))。第10年处理4杉木林乔木层碳储量为66.37t·hm~(-2),显着高于处理1(51.74t·hm~(-2))和处理5(55.87t·hm~(-2))(P<0.05),处理2、3和5杉木林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64.65t·hm~(-2)、64.04t·hm~(-2)、55.87t·hm~(-2),均显着高于处理1(51.74t·hm~(-2))(P<O.05)。6.试验后1-10年,处理1和处理2林地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大多比较高,而处理3和处理4的相对较低。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不同处理林地灌木和草本层碳储量逐渐减少。7.在试验后第6-10年杉木林凋落物平均年碳素归还量依次为147.16kg·hm~(-2)、201.15kg·hm~(-2)、204.95kg·hm~(-2)、205.40kg·hm~(-2)、237.05kg·hm~(-2),年均碳素归还量为199.14kg·hm~(-2)。凋落物年碳素归还量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试验后第6年,处理3杉木林凋落物碳素年归还量为152.55kg·hm~(-2),显着高于处理5(63.94kg·hm~(-2))(P<0.05)。但在试验后第7-10年不同处理杉木林凋落物碳素年归还量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8.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的土壤在0-10cm、10-20cm和20-40cm层次碳储量在试验后不同取样时间(试验后3、6、9、10年)的表现均为:处理4和处理3较高,而处理1和处理5较低,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试验后第3年不同处理林地在0-100cm土层中的总碳储量变化为:处理5>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2,试验后6、9、10年表现均为: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处理1,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9.在试验后1-10年,处理4、3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比较高,处理5、1、2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则比较低。尽管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对生态系统在试验后1-10年碳储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对维持和提高二代杉木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是有利的。10.杉木林在试验后6-10年的5年中向林地输入凋落总量为1967.96kg·hm~(-2),年均凋落量为393.59kg·hm~(-2),年凋落量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年际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8-04-01)

张梅林[9](2008)在《稀土对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位面积不同用量的稀土施入林地中,研究稀土对杉木二代林林分生长量及林地杂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对杉木二代林林分地径、树高生长及林地杂草生物量的影响均有显着作用,其中以30~75 kg/hm2的稀土效果更为显着,其地径、树高生长量分别高出对照27.8%~30.3%、35%~40.3%,其林地杂草生物量鲜重是对照的2~3倍。(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开发》期刊2008年02期)

刘卫东[10](2007)在《浅析杉木二代人工林发展障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对寿宁县景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的调查、分析表明,杉木连栽存在许多弊端,亟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此提出若干解决意见,供决策时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07年13期)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在杉木采伐迹地营建了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结果表明:成活率为94%,补植后保存率100%,3年幼林生长平均生长达到2.59m、地径4.6cm,林木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超过行业标准,林分生长茂盛,具有速生特征表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林宝平.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速效养分的长期效应[D].福建农林大学.2017

[2].王朝霞,杨承荣,石杭昌.第二代杉木人工林优化栽培技术初报[J].绿色科技.2017

[3].赵良明,顾霖.如何进一步培育好第二代杉木人工林[J].农业与技术.2015

[4].陈卫军.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及林地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5].胡振宏,何宗明,范少辉,黄志群,万晓华.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的长期效应[J].生态学报.2013

[6].赵亮生,闫文德,项文化,梁小翠,伍倩.第二代杉木人工林径流规律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

[7].荣薏,何斌,黄恒川,黄海仲,樊东函.桂西北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

[8].曹永康.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二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8

[9].张梅林.稀土对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8

[10].刘卫东.浅析杉木二代人工林发展障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

标签:;  ;  ;  ;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论文-林宝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