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宾短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短语,动词,补语,操作,动作,英语,学生。
动宾短语论文文献综述
覃业位[1](2019)在《新兴动宾短语多重重迭式VVVO的句法语义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于网络语的VVVO格式明显有别于普通话的VV和VVV,应该为一类新起的语言现象。研究发现,它既不是音系重迭的产物,也不是语用反复的结果,而是语法重迭的表现,是普通话未曾有的动宾短语VO的不完全重迭式。与基式VO相比,VVVO增量义非常明显,部分格式还能解读出VO不具有的某种情态或语气。句法分布上,VVVO表现出一些与VV不太平行的特征,它可以自由地出现在主句或从句中的谓语位置,所受的句类限制也没有VV那么明显。跨语言(方言)的证据表明,文章观察到的VVVO重迭式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异"的句法表现并不是孤立的和特设的,它依然满足重迭的基本规律,完全符合徐杰、覃业位(2015)所提出的语言特区中语言创新现象"能突破但有限度"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集刊》期刊2019年02期)
陈英颖,李芳萍,陈丹超,周慧,王勋[2](2018)在《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学习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元记忆研究多使用语词性记忆材料,而个体的记忆包含很多面。动作记忆研究使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动作事件短语(如:翻课本)为研究对象,发现个体在学习编码阶段,若对动宾短语执行动作操作会比不进行动作操作的默读条件取得更高的回忆成绩,这就是操作效应。Cohen等人早就将动作记忆材料与语词性材料相结合,探索两者在元记忆监测上的差异,但其仅关注元记忆监测的相对准确性,存在不足。因此,本研究在其基础上继续探究,首先探索个体对同属于语词性材料的物质名词和动宾短语在学习判断上的差异,随后重点关注动宾短语,考察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如何影响个体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本研究共叁个实验,因变量都是学习判断值、回忆成绩、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和相对准确性。实验一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学习内容,有物质名词和动宾短语两个水平,初步探究个体对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判断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二采用4(动作操作方式: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无实物的假装动作操作、想象动作操作、无动作操作)×2(动作精细程度: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混合实验设计来探讨不同类型的动作操作方式和不同动作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的影响。实验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被动动作操作条件,采用3(动作操作方式: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无动作操作)×2(动作精细程度: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混合实验,进一步探究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学习判断的影响。叁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如下:(1)物质名词的学习判断值显着高于动宾短语。(2)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条件在学习判断值上显着高于其他四种动作操作条件,说明个体认为结合实物执行真实的动作操作是良好的学习动宾短语的方式。(3)粗大动作短语的学习判断值显着高于精细动作短语。(4)所有动作操作条件下,个体对粗大动作短语进行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高。而在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条件下,结果相反,其他条件则出现高估。(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华树君[3](2018)在《浅议清末民初动宾短语的词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音词在历史上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词汇化的过程。而作为一种词汇动态发展现象,它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存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一些动宾短语即体现出一定的词汇化迹象。通过对"酬劳""合式""充其量""安葬"等动宾短语词汇化的案例考察,描叙出其词汇化的发展轨迹,并对其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8年09期)
李芳苹[4](2018)在《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学习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元记忆研究多关注个体对语词性记忆材料的元记忆监控,然而个体的记忆包含方方面面,语词记忆并非记忆的全貌。动作记忆研究创造性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动作事件短语(如:翻课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个体在学习编码阶段,如果对动宾短语执行动作操作会比不进行动作操作的默读条件取得更高的回忆成绩,这就是操作效应。Cohen等人很早就尝试将动作记忆材料与语词性材料相结合,探索这两者在元记忆监测上存在的差异,然而这些研究仅关注元记忆监测的相对准确性,且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究,首先探索个体对同属于语词性材料的物质名词和动宾短语在学习判断上的差异,随后重点关注动宾短语,考察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如何影响个体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本研究共设计了叁个分实验,分实验的因变量都是学习判断值、回忆成绩、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和相对准确性。实验一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初步探究个体对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判断是否存在差异,自变量为学习内容,分为物质名词和动宾短语两个水平。实验一发现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判断值和回忆成绩存在差异,物质名词的学习判断值和回忆成绩显着高于动宾短语;被试对物质名词和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都出现了低估。实验二采用4(动作操作方式: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无实物的假装动作操作、想象动作操作、无动作操作)×2(动作精细程度: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混合实验设计来探讨不同类型的动作操作方式和不同动作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所产生的影响。实验二发现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条件在学习判断值和回忆成绩上显着高于无实物的假装动作操作、想象动作操作和无动作操作条件;粗大动作短语的学习判断值和回忆成绩显着高于精细动作短语;被试对粗大动作短语的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高,对精细动作短语的学习判断出现高估。实验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被动动作操作条件,采用3(动作操作方式: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无动作操作)×2(动作精细程度: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混合实验,进一步探究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学习判断的影响。实验叁发现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条件的学习判断值显着高于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条件,但两者在回忆成绩上差异不显着;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条件下,不管是粗大动作还是精细动作短语,被试的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都高。叁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如下:(1)物质名词的学习判断值显着高于动宾短语。(2)个体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受动作操作方式的影响。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条件在学习判断值上显着高于无实物的假装动作操作、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想象动作操作和无动作操作条件,说明个体认为结合实物执行真实的动作操作是良好的学习动宾短语的方式。(3)个体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受动作精细程度的影响。粗大动作短语的学习判断值显着高于精细动作短语。(4)所有动作操作条件下,个体对粗大动作短语进行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高。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条件下,个体对精细动作短语的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高,其他条件则出现高估。(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7)
魏红[5](2017)在《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动宾短语的个案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语义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也一直是外国学生汉语习得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8个高频动作动词作为考察对象,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习得理解动宾短语的情况,研究发现:动词的多义性直接影响到习得的准确率;高级阶段的学生对于动宾短语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常用义项上,非常用义项的习得正确率不高;最后,本文分别从汉泰对比、宾语结构形式、多义动词构语力特点、高频动宾短语熟语化倾向等方面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7年06期)
刘晨[6](2016)在《从“救治”类词组成的动宾短语看补语反限》一文中研究指出V+X结构体在语义分析过程中呈现出补语反限现象。本文运用义素分析法对"救火""救死"等"救治"类动词组成的词语V+X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现代汉语中,"救火"的"救"同时含有"阻止、消除"和"拯救、援助"的含义,而其补语决定其是"阻止"义还是"援助"义,对述语动词具有反限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贾黎黎[7](2015)在《任务型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型教学的一个折中案——以日语教学中“动宾短语”的教学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日语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所在的"动宾短语"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应用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学设计上兼采任务型教学与以学生为主的交际型教学之长,以提问为主要策略,综合运用小组讨论和教师总结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冉松[8](2015)在《英美留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及其动宾短语的个案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词汇虽然以复音节词为主,但是单音节词仍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然而,其研究成效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对于汉语动词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从汉语本体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来进行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跟英语的对比研究。动词不管在汉语还是在英语当中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类,汉语和英语的动词含义和用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第一章首先从义项的角度,对汉语和英语动词进行义项对比分析,得出两种语言在义项上的异同之处,以便为两国的学习者能更好地学习掌握这些汉英常用多义动词的用法,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错误,准确的表达句意,达到言则达意的目的,提高交际的真确性与达意性,使交际更具实效;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汉英常用多义动词带名词性宾语情况对比分析。在18个汉英常用多义动作动词中带名词性宾语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本文将对汉英语常用多义动作动词带宾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和关联。试图能为欧美的汉语学习者与教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第叁章就英美留学生对18个汉语常用多义动词带名词性宾语的习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在实际运用领域初、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习得能力的差异,为教学提供一些可能的样本参考,使教学有的放矢。结语部分对本文的所有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希望通过大量语料、专着及期刊来进行各方面的考察分析,从而更进一步完善欧美学生及教师或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及教师对汉语常用多义动作动词与英语相关动词的掌握,减少交际与教学中的困难。另一方面从教学角度提出一些关于教学策略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为教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张虹[9](2015)在《带“不”动宾短语作程度补语共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程度补语是从语义角度划分出来的一个重要类别。尽管语法学界对程度补语有一定的界定和认识,但是程度补语结构的灵活性以及词语语义指向的不固定性,它与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在语义上有交叉,但是有其自己独特的语法特点。本文将带"不"动宾短语作程度补语限定为,补充、说明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变化程度的一类补语,中心语主要是以形容词和动词为主,形式上可以出现标记"得",语义上具有主观性和评判(本文来源于《青年作家》期刊2015年10期)
李林锋[10](2013)在《留学生汉语动宾短语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种语言在形态上又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初中级阶段的英语国家留学生学习的词汇量的增多,他们在词汇搭配学习上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动宾短语方面。本文运用偏误理论,以初中级阶段英语国家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中级阶段动词与宾语的错误搭配情况进行了搜集、统计并分析,找出了其出现偏误的原因及规律,以此对对外汉语动宾短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理论依据和当前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关于动宾短语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汉、英动宾短语的构成,并对汉、英动宾短语的搭配特点进行了对比。第叁章将收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分类,主要有词汇意义方面的偏误、语法方面的偏误和其他偏误,其中词汇意义方面的偏误是最主要的偏误类型,具体体现在同义词混用这方面。然后,笔者将这些偏误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母语负迁移、学习策略及教学方面的影响、教师讲解、教材及工具书的影响。第四章结合动宾短语偏误的类型及原因,对动宾短语的教学提出了些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动宾短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元记忆研究多使用语词性记忆材料,而个体的记忆包含很多面。动作记忆研究使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动作事件短语(如:翻课本)为研究对象,发现个体在学习编码阶段,若对动宾短语执行动作操作会比不进行动作操作的默读条件取得更高的回忆成绩,这就是操作效应。Cohen等人早就将动作记忆材料与语词性材料相结合,探索两者在元记忆监测上的差异,但其仅关注元记忆监测的相对准确性,存在不足。因此,本研究在其基础上继续探究,首先探索个体对同属于语词性材料的物质名词和动宾短语在学习判断上的差异,随后重点关注动宾短语,考察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如何影响个体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本研究共叁个实验,因变量都是学习判断值、回忆成绩、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和相对准确性。实验一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学习内容,有物质名词和动宾短语两个水平,初步探究个体对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判断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二采用4(动作操作方式: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无实物的假装动作操作、想象动作操作、无动作操作)×2(动作精细程度: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混合实验设计来探讨不同类型的动作操作方式和不同动作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的学习判断的影响。实验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被动动作操作条件,采用3(动作操作方式: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无动作操作)×2(动作精细程度: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混合实验,进一步探究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学习判断的影响。叁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如下:(1)物质名词的学习判断值显着高于动宾短语。(2)有实物的真实动作操作条件在学习判断值上显着高于其他四种动作操作条件,说明个体认为结合实物执行真实的动作操作是良好的学习动宾短语的方式。(3)粗大动作短语的学习判断值显着高于精细动作短语。(4)所有动作操作条件下,个体对粗大动作短语进行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高。而在观看他人动作操作条件下,结果相反,其他条件则出现高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宾短语论文参考文献
[1].覃业位.新兴动宾短语多重重迭式VVVO的句法语义结构[J].语言研究集刊.2019
[2].陈英颖,李芳萍,陈丹超,周慧,王勋.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学习判断的影响[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3].华树君.浅议清末民初动宾短语的词汇化[J].现代语文.2018
[4].李芳苹.动作操作方式和精细程度对动宾短语学习判断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8
[5].魏红.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动宾短语的个案调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
[6].刘晨.从“救治”类词组成的动宾短语看补语反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7].贾黎黎.任务型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型教学的一个折中案——以日语教学中“动宾短语”的教学设计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
[8].冉松.英美留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及其动宾短语的个案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9].张虹.带“不”动宾短语作程度补语共性分析[J].青年作家.2015
[10].李林锋.留学生汉语动宾短语习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