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皱整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棉织物,抗皱,聚氨酯,织物,真丝,水性,柠檬酸。
抗皱整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纯,罗雄方,高卫东[1](2019)在《棉织物用抗皱整理剂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2000(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中和剂(TEA)、硅烷偶联剂(APTS)等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硅烷偶联剂封端改性水性聚氨酯(WPU)。以WPU乳液性能和WPU抗皱整理棉织物的性能为指标,对制备工艺中单体预聚时间、改性剂用量、反应中和度、亲水扩链剂用量及R值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单体预聚时间3 h、硅烷偶联剂用量为计算理论值、中和度110%、DMPA质量分数5.6%、R值1.6时,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棉织物WPU改性成功。与整理前的织物相比,WPU抗皱整理棉织物的结晶形态无较大改变,虽白度和弹性有下降,但织物光滑性和柔软性有较大提高,折皱回复角提升65.6%,强力保留率达86.2%。WPU抗皱整理织物的强力保留率具有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8期)
楚旭东,王怀芳,朱平,隋淑英[2](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BTCA-CA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与柠檬酸(CA)复配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基于响应面法(RSM)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对整理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模型的因变量为折皱回复角(WRA)和断裂强力,自变量为BTCA用量,CA用量,次亚磷酸钠(SHP)用量,培烘温度和培烘时间。模型的方差分析(ANOVA)表明,培烘时间对回复角影响最大,BTCA用量和CA用量、培烘温度、SHP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于断裂强力来说,培烘时间对断裂强力影响程度最大,培烘温度、SHP用量、CA用量、BTCA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优化工艺为:BTCA 50g/L,CA 45g/L,SHP 33g/L,162℃培烘63s。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60°,断裂强力保留率为72%。(本文来源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齐欢,林晓芳,黄智健,刘陈,张晓冉[3](2019)在《棉织物芳香羧酸无甲醛抗皱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棉织物采用芳香羧酸BSTA免烫整理剂进行整理,以单因素分析法研究BSTA浓度、次亚磷酸钠(SHP)浓度、纤维保护剂KSA浓度、整理浴pH值及焙烘条件等对抗皱效果的影响;使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各因素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及强力损失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程度次序为:BSTA浓度>焙烘条件>pH值>SHP浓度>KSA浓度;各因素对织物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程度次序为:pH值>BSTA浓度>焙烘条件>KSA浓度>SHP浓度。优化的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BSTA浓度0.3 mol/L、SHP浓度0.1 mol/L、KSA质量浓度30 g/L、pH值1.8、180℃焙烘1.5 min。对分别经BSTA、BTCA和2D树脂处理后的织物进行耐水洗性测试,结果显示BSTA处理织物的抗皱效果与BTCA接近,强力保留率比BTCA更好,多次水洗后,外观平整度SA等级能达到3.0级以上。(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2期)
张忠,徐华君,王力,章金芳,庄益娈[4](2019)在《棉织物用多活性基团抗皱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棉织物经多N-羟甲基或多羧基整理剂整理后,虽然抗皱性能提高,但织物存在甲醛释放、强力损失大以及泛黄等问题。试验合成了分子内具有双一氯均叁嗪和双乙烯砜4个反应基团的新型抗皱剂T2S1P2,并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仪表征了抗皱剂的结构,研究了整理工艺对抗皱剂与织物反应性的影响,测试了整理织物的抗皱性能。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多活性基团的目标结构。通过一浴一步浸渍整理,T2S1P2抗皱剂可固着于棉织物,固着率随反应温度和pH值的增高而增大,但因活性基团水解加速,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并未随之递增。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浸渍浴温度50℃,pH为10,整理时间60 min。经此工艺整理的棉织物,急弹和缓弹折皱回复角分别达到127°和152°,较原织物提高37°和42°。(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2期)
胡琴,陈翰珅,张伟,孔庆圆[5](2019)在《回归正交设计在HTCC抗皱整理真丝织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壳聚糖季铵盐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用回归正交试验探索壳聚糖季铵盐浓度、柠檬酸浓度及处理温度等因素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处理工艺及回归方程,并测试处理前后真丝织物抗皱性、透气性、白度、断裂强力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抗皱整理真丝织物的较优工艺为:壳聚糖季铵盐浓度为6g/L,柠檬酸浓度为1g/L,处理温度为60℃。真丝织物缓弹性折皱回复角与壳聚糖季铵盐浓度、柠檬酸浓度及处理温度间的回归关系为:y=0.79x_1-1.27x_2+0.05x_3+243.59。经壳聚糖季铵盐整理后的真丝织物,抗皱性能显着提高,断裂强力略有下降,白度和透气性变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山东纺织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田丽,吴明华,邢幽芳[6](2019)在《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在真丝抗皱整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为原料制备端羟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再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改性,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并以此作为抗皱整理剂应用于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研究端氢聚硅氧烷和烯丙基聚醚的摩尔质量对整理剂表面活性及抗皱性能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条件,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端氢硅油摩尔质量为1 321 g/mol,烯丙基聚醚的摩尔质量为400 g/mol时,整理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抗皱效果。整理真丝织物干、湿折皱回复角分别为308°和214°,与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等整理剂整理的织物相比,其抗皱效果更好,强力损伤明显减小,且具有优良的亲水性和柔软性。(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9年05期)
高树珍,王兵兵,唐蓉蓉,张帆[7](2019)在《水性聚氨酯对亚麻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亚麻织物经树脂抗皱整理后甲醛释放量高的问题,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为原料,合成了封端水性聚氨酯,并对亚麻织物进行了抗皱整理,探讨了最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水性聚氨酯整理剂质量浓度10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15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 min。(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珂,王卫明,张智勇,刘梦磊,何政伟[8](2019)在《棉织物水性聚氨酯泡沫抗皱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泡沫技术,将水性聚氨酯整理到棉织物上,得到具有抗皱性能的棉织物。研究了泡沫涂覆厚度、水性聚氨酯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透气性及断裂强力的影响,并经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整理工艺条件。在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浓度4 g/L,稳泡剂(海藻酸钠)质量浓度3 g/L,发泡比控制在4.9的前提下,较佳的棉织物泡沫抗皱整理工艺为:水性聚氨酯质量浓度150 g/L,涂覆厚度1 mm,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经该工艺整理的棉织物折皱回复角为189°,透气性为37.6 mm/s,拉伸强力785 N。(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03期)
史杨洋,胡涵昌,李富强,查叶明,何瑾馨[9](2018)在《棉织物的低分子质量水性聚氨酯与封端HDI复合抗皱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原料,亚硫酸氢钠为封端剂,合成了不同分子质量的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将合成的聚氨酯与封端HDI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检测结果表明,分子质量约为4 500 g/mol的聚氨酯可赋予棉织物较好的折皱回复性能,整理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至190°;经封端HDI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至191°。对棉织物采用二步法进行复合整理,即先用封端HDI进行整理,使其与棉纤维内部的羟基交联,再用聚氨酯进行整理,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得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到207°,撕破强力保留率达到76.0%。优化的棉织物二步法复合抗皱整理工艺为:封端HDI 55 g/L,整理温度140℃,时间4 min;聚氨酯35 g/L,整理温度130℃,时间5 min。(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8年24期)
田丽[10](2018)在《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真丝抗皱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真丝织物折皱回复性差、整理织物强力损伤严重的问题,论文采用端氢硅油和甲代烯丙基醇为原料,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功能改性剂,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通过聚硅氧烷链段改善真丝织物柔滑性,降低整理织物因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强力下降问题;通过高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基提高整理剂与真丝纤维的交联程度,赋予整理织物良好的抗皱性。但聚硅氧烷疏水性强,整理织物亲水性下降,为此,本文又采用烯丙基聚醚和端含氢硅油为原料,以MDI为功能改性剂,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以赋予织物良好抗皱性和亲水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以端氢硅油和甲代烯丙基醇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羟烷基聚硅氧烷。探究合成工艺条件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60 ppm,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 h时,合成反应的转化率为87.3%,该工艺条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FTIR和~1H-NMR分析表明该产物为羟烷基聚硅氧烷。以羟烷基聚硅氧烷为原料,MDI为功能改性剂,并通过己内酰胺封端,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研究封端反应温度、封端反应时间对-NCO封端率的影响,采用FT-IR和GPC对产物进行表征。封端反应优化工艺条件为:固定n(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预聚物)∶n(己内酰胺)=1∶2.4,封端温度为70℃,封端时间为3 h。且FTIR和GPC分析表明产物为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将其作为整理剂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研究端氢聚硅氧烷摩尔质量对真丝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研究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条件,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端氢聚硅氧烷摩尔质量为1914 g/mol,织物的抗皱效果最好。其整理优化工艺条件为:整理剂用量为60 g/L,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3 min。此时,真丝织物的干、湿折皱回复角分别为302.6°和229°,抗皱性能佳,且耐水洗性较好;整理织物的强力损伤小,且不泛黄。相比环氧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柠檬酸、乙二醛抗皱整理剂,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的真丝织物抗皱效果好,强力损伤小。第二部分: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以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制备端羟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探究合成工艺条件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条件,采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硅氢键和碳碳双键的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30 ppm,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 h时,合成反应的转化率为88%。在此基础上,以端羟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为原料,MDI为功能改性剂,通过己内酰胺封端,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并将其作为整理剂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端氢聚硅氧烷的摩尔质量、烯丙基聚醚的摩尔质量对整理剂表面活性及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条件,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端氢聚硅氧烷摩尔质量为1321 g/mol,烯丙基聚醚摩尔质量为400 g/mol时,整理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抗皱效果。确定整理工艺优化条件为:整理剂用量为15 g/L,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5 min。此条件下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效果,干折皱回复角为308°,湿折皱回复角为214°,耐水洗性略有下降;织物断裂强力保留率为98.3%;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柔软性且不泛黄。与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效果相比,该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亲水性。研究表明,相对其它抗皱整理剂,采用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可以改善真丝织物抗皱性能,并保持织物良好的强力保留率。相对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采用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可以赋予织物相近的抗皱性和强力保留率以及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湿透气性。(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12-14)
抗皱整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与柠檬酸(CA)复配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基于响应面法(RSM)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对整理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模型的因变量为折皱回复角(WRA)和断裂强力,自变量为BTCA用量,CA用量,次亚磷酸钠(SHP)用量,培烘温度和培烘时间。模型的方差分析(ANOVA)表明,培烘时间对回复角影响最大,BTCA用量和CA用量、培烘温度、SHP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于断裂强力来说,培烘时间对断裂强力影响程度最大,培烘温度、SHP用量、CA用量、BTCA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优化工艺为:BTCA 50g/L,CA 45g/L,SHP 33g/L,162℃培烘63s。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60°,断裂强力保留率为7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皱整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纯,罗雄方,高卫东.棉织物用抗皱整理剂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应用[J].印染.2019
[2].楚旭东,王怀芳,朱平,隋淑英.响应面法优化BTCA-CA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英文)[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9
[3].齐欢,林晓芳,黄智健,刘陈,张晓冉.棉织物芳香羧酸无甲醛抗皱整理[J].印染.2019
[4].张忠,徐华君,王力,章金芳,庄益娈.棉织物用多活性基团抗皱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J].印染.2019
[5].胡琴,陈翰珅,张伟,孔庆圆.回归正交设计在HTCC抗皱整理真丝织物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9
[6].田丽,吴明华,邢幽芳.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在真丝抗皱整理中的应用[J].丝绸.2019
[7].高树珍,王兵兵,唐蓉蓉,张帆.水性聚氨酯对亚麻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19
[8].李珂,王卫明,张智勇,刘梦磊,何政伟.棉织物水性聚氨酯泡沫抗皱整理[J].印染.2019
[9].史杨洋,胡涵昌,李富强,查叶明,何瑾馨.棉织物的低分子质量水性聚氨酯与封端HDI复合抗皱整理[J].印染.2018
[10].田丽.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真丝抗皱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