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尼隔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隔振,刚度,液体,摩擦,波纹管,特性。
阻尼隔振论文文献综述
余慕春,李炳蔚,牛智玲,薛伟康,赵鹏[1](2019)在《基于剪切增稠液体的变阻尼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一种具有变阻尼特性的剪切增稠液体(STF)隔振器。方法首先采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聚乙二醇200为工作介质合成剪切增稠液体,通过试验研究剪切增稠液体的流变特性。之后以剪切增稠液体为工作介质,设计一种活塞液压式减振增稠液体隔振器,建立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该隔振器的减振性能;最后,研究剪切增稠液体隔振器隔振性能影响因素。结果当远离共振频率时,隔振器具有小阻尼特性;在共振区附近,由于剪切增稠效应,隔振器阻尼骤然增加,实现对共振峰的有效抑制。结论剪切增稠液隔振器可有效抑制共振峰,同时不会对高频隔振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有效解决了传统隔振器线性阻尼的固有缺点。(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刘兴天,陈树海,王嘉登,申军烽[2](2019)在《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隔振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线性隔振系统由于具有较线性系统更优的隔振性能,因此在工程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配置与被隔振对象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库伦摩擦阻尼器,构建了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模型.由于引入了几何非线性,因此其摩擦力与位移正相关,这与传统与位移无关摩擦力模型有显着不同.首先,建立了具有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的数学模型以及隔振系统的受迫振动方程;然后,使用谐波平衡法求解了动力学方程,并使用数值仿真方法验证了谐波平衡法求解的准确性;最后,研究了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隔振器的绝对位移传递率和相对位移传递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库伦摩擦阻尼选择适当,非线性摩擦阻尼系统可以在保持高频振动衰减效果的前提下,显着降低系统共振峰,其性能优于传统的恒定摩擦阻尼隔振模型.同时,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系统能够避免传统摩擦阻尼系统中的"锁定"现象,从传递率角度来说,不利于共振峰控制;但从激励环境改变引发隔振系统失效的角度来看,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系统可以拓宽系统对激励幅值的适应范围,避免隔振系统失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此类隔振系统的设计和摩擦阻尼参数的选择具有通用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盖盼盼,徐赵东,吕令毅,黄兴淮,戴军[3](2019)在《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动力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研究具有频率依赖性的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的动力特性及优化设计。引入分数阶导数开尔文模型建立能够考虑黏弹性阻尼材料频率依赖性的隔振系统数学模型;提出无量纲黏弹性影响系数,基于泰勒级数求解特征方程,得到激励频率影响下的隔振系统自振频率和等效阻尼比;最后,优化弹性单元与黏弹性单元的刚度比,实现隔振系统在宽频带和峰值频率下的较优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具有同等静态刚度的线性隔振系统,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具有更高的阻尼比,较宽的隔振曲线放大区,相对较高的自振频率;可通过优化弹性单元与黏弹性单元的刚度比获得较优的系统隔振效率,最优数值取决于隔振目标。(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1期)
刘海平,罗婕,王磊[4](2018)在《速度反馈控制对超阻尼隔振器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阻尼隔振器通过在线性隔振器内部插入正负刚度串联结构,引起内部作用力相位差显着变化,从而实现线性隔振器输出阻尼特性的放大。为了进一步提升超阻尼隔振器动态减隔振性能,本文探索将控制对象的响应速度作为反馈变量,在超阻尼隔振器中引入速度反馈控制实现其主动控制功能。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含主动控制环节的超阻尼隔振器和线性隔振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所建模型,通过观察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变化特征,初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然后,通过调整主动控制环节的安装位置和反馈增益、超阻尼隔振器刚度比、安全系数等关键设计参数开展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对比速度反馈控制对超阻尼隔振器和线性隔振器动力特性的影响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速度反馈控制可显着改善超阻尼隔振器在中低频段的减隔振性能;且相比被动超阻尼隔振器,主动控制环节的引入使超阻尼隔振器刚度比和安全系数的最优值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余慧杰,常维[5](2018)在《干摩擦阻尼隔振系统等效阻尼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摩擦隔振系统的阻尼值决定着系统的响应情况。运用试验测试和理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将阻尼值根据频率分成多个不同的频段,并用优化方法获得不同频段的阻尼值。该方法所得到的等效阻尼值与能量法获得的阻尼值相近,为干摩擦阻尼隔振器等效阻尼的确定寻找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焦小磊[6](2018)在《中高频激励下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未来航天器提出更高要求。航天器控制力矩陀螺作为执行机构,正常工作时会产生高频微幅扰振,严重影响有效载荷的指向精度和工作性能。隔离这一类微振动是为有效载荷提供稳定力学环境的有效保障。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作为一种被动型阻尼器曾经在控制力矩陀螺隔振领域有过成功应用,但现有模型无法描述中高频激励下这类隔振器的动态刚度和阻尼机理,不能指导工程设计,因此必须建立中高频激励下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关键设计参数对其隔振性能影响。针对常规流体力学建模方法无法描述中高频激励下波纹管式流体阻尼器动态刚度和阻尼机理的局限性,从液压流体力学理论出发,首先以流体阻尼元件研究对象,基于小位移条件,考虑流体体积模量,采用解析方法,建立了考虑阻尼孔进口效应和不考虑阻尼孔进口效应的流体阻尼元件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波纹管有效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建立了考虑阻尼孔进口效应和不考虑阻尼孔进口效应的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流固耦合模型对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准确描述中高频激励下波纹管式流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其中,考虑阻尼孔进口效应的模型在描述低粘度流动时要比不考虑阻尼孔进口效应的模型更为准确。基于所建立的中高频激励下流体阻尼元件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动态刚度和阻尼与隔振器关键设计参数及频率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位移激励下阻尼液粘度、阻尼孔孔径、孔长改变时对动态刚度及阻尼的影响。结果发现动态刚度来源于阻尼活塞运动行程内受压的流体。在隔振频带内,流体动刚度随频率增大,高频段时,小孔径阻尼元件的动态刚度存在稳定值,其值远大于隔振器的主刚度。此外,在高频段阻尼减小非常明显。基于所建立的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理论模型,推导了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隔振性能与关键设计参数及频率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力激励下阻尼液粘度、阻尼孔孔径、孔长对隔振力传递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共振峰得到了有效抑制,但高频隔振效果很差,分析发现高频段过大的流体动刚度是导致高频段隔振性能变差的原因,因此需要添加补偿装置,以抑制高频段过大的流体动刚度。研制了不含有补偿装置的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和含有补偿装置的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并分别测试了两种隔振器的隔振性能,隔振性能指标为共振放大倍数和高频衰减率。对于含有补偿装置的隔振器,使用配重块进行了隔振性能的测试。采用所建立的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动力学模型对不含有补偿装置的隔振器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测试工况下,对于不含有补偿装置的隔振器,虽然共振峰得到了有效抑制,但高频衰减率很差。而含有补偿装置的隔振器在高频段的隔振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共振峰也得到了有效抑制,测试工况下,共振放大倍数最小可以达到3.33,频率在100Hz时,高频衰减率要优于-30d B。因此,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在设计时通过添加补偿装置可以显着改善高频段的隔振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邵栋,陆泽琦,陈立群[7](2017)在《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隔振系统功率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线性阻尼、非线性刚度隔振系统效果评价问题,引入功率流作为评价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关键参数。水平弹簧提供负刚度使得隔振系统具有高静态低动态刚度特性,水平阻尼提供系统的非线性阻尼。运用谐波平衡法分析系统强非线性振动的功率流,探讨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对隔振系统功率流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线性刚度能够拓宽系统隔振频带,非线性阻尼能够保持较优高频隔振性能。最后,在单层隔振基础上,展开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功率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每一层非线性刚度的加入均可以有效拓宽隔振频带,降低高频处功率流传递率。系统中每一层非线性阻尼的引入均可以降低第一阶共振峰峰值,得到更好的隔振效果。(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刘兴天,孔祥森,申军烽,周徐斌[8](2017)在《卫星遥感器微振动隔离用液体阻尼隔振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平台的微振动,提出了具有良好高频衰减及共振峰控制性能的松驰型液体阻尼隔振器。建立了松弛型液体阻尼隔振模型,从传递率的角度分析了提出的松驰型液体阻尼隔振器与传统隔振模型的区别。使用波纹管提供刚度及密封,基于小孔阻尼结构形式,设计了松弛型液体阻尼隔振器并求解了系统的阻尼因子。对所设计的隔振器进行了传递率测试,结果表明,松弛型液体阻尼隔振器在共振频率处能够提供大阻尼,将共振放大倍数控制在2倍以内;在高频隔振区能提供小阻尼,100Hz衰减率超过95%,隔振性能优于传统隔振器。得到的结果和理论预测吻合较好。该项研究对松弛型液体阻尼隔振器的设计以及其在遥感器微振动隔离的应用上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7年09期)
李洁[9](2017)在《弹簧阻尼隔振器在海上平台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减振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在海洋平台上通常采用直接与平台结构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其振动直接传递到平台上易造成机组附近平台结构振动。本文研究在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橇块下安装弹簧阻尼隔振器来减少平台结构振动的方法,并通过现场实测平台结构振动数据证明其减振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15期)
曹洋[10](2017)在《驾驶员座椅波纹管液体阻尼隔振器的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汽车诞生之日起,乘坐舒适性一直是性能研究的重点。商用车,尤其是重型货车,往往设置座椅悬架提高驾驶员乘坐舒适性。作为座椅悬架的核心,隔振器的合理选取至关重要。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隔振性能优异,可靠性好,而较少应用于汽车系统。本文结合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的性能分析,对新型座椅悬架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文章从理论研究开始,建立波纹管式隔振器的数学表达,并基于理论研究利用MATLAB编写软件作为设计工具,研究关键参数对隔振器性能的影响。之后结合隔振器实物,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进一步研究隔振器静、动态性能。最后由局部到整体,研究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在座椅悬架隔振系统中的工作性能。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误差分析比较了各种波纹管静刚度公式的适用范围,并选取适合本文研究的经验公式。动特性部分建立隔振器等效二自由度模型,分析其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系数特性,再研究其传递率特性。研究发现,由于阻尼通道内液体等效质量的存在,波纹管式隔振器低频传递率接近弹簧阻尼隔振器,而高频段传递率较低,相同条件下,波纹管式隔振器隔振性能更优。软件分析部分,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 GUI编写动态特性计算软件,作为研发工具,通过软件分析关键参数对于隔振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激励幅值、阻尼通道直径以及隔振器端部波纹管刚度叁者对于动态性能影响较为显着,今后参数优化应针对这些参数展开。从理论过渡到实际,有限元部分结合实物样件建立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有限元模型。借助有限元软件ADINA计算其静刚度并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两者有较好的吻合度。同时利用直接法流固耦合计算隔振器动态特性曲线,与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软件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考虑到计算效率,更倾向采用软件进行设计分析。同时发现理论部分忽略的波纹管径向刚度在高频段会使得动刚度略微减小,利用软件设计时应考虑这部分误差。试验部分利用橡胶动特性试验机,对两个隔振器样件进行台架试验。获得两个样件的静刚度,并利用扫频法得到其动刚度和阻尼角特性。静刚度结果与经验公式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动特性部分与软件仿真进行对比,均有较好吻合度。试验结果验证了公式、软件和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因此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采用经验公式设计静刚度,动特性软件分析动态性能效率较高。在研究单隔振器静态、动态性能的基础上,分析座椅悬架系统的隔振性能。借助MATLAB/Simulink搭建1/4车四自由度座椅模型,研究带有波纹管式隔振器的座椅悬架实际的工作表现。得到其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座椅系统固有频率、座椅悬架动行程均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与传统被动座椅悬架性能对比,波纹管式隔振器悬架有着更优异的隔振表现。本文对波纹管式液体阻尼隔振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形成了完善的设计方法。同时验证其在座椅悬架上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阻尼隔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线性隔振系统由于具有较线性系统更优的隔振性能,因此在工程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配置与被隔振对象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库伦摩擦阻尼器,构建了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模型.由于引入了几何非线性,因此其摩擦力与位移正相关,这与传统与位移无关摩擦力模型有显着不同.首先,建立了具有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的数学模型以及隔振系统的受迫振动方程;然后,使用谐波平衡法求解了动力学方程,并使用数值仿真方法验证了谐波平衡法求解的准确性;最后,研究了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隔振器的绝对位移传递率和相对位移传递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库伦摩擦阻尼选择适当,非线性摩擦阻尼系统可以在保持高频振动衰减效果的前提下,显着降低系统共振峰,其性能优于传统的恒定摩擦阻尼隔振模型.同时,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系统能够避免传统摩擦阻尼系统中的"锁定"现象,从传递率角度来说,不利于共振峰控制;但从激励环境改变引发隔振系统失效的角度来看,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系统可以拓宽系统对激励幅值的适应范围,避免隔振系统失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此类隔振系统的设计和摩擦阻尼参数的选择具有通用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尼隔振论文参考文献
[1].余慕春,李炳蔚,牛智玲,薛伟康,赵鹏.基于剪切增稠液体的变阻尼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9
[2].刘兴天,陈树海,王嘉登,申军烽.几何非线性摩擦阻尼隔振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J].力学学报.2019
[3].盖盼盼,徐赵东,吕令毅,黄兴淮,戴军.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动力分析与优化设计[J].振动与冲击.2019
[4].刘海平,罗婕,王磊.速度反馈控制对超阻尼隔振器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5].余慧杰,常维.干摩擦阻尼隔振系统等效阻尼确定方法[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8
[6].焦小磊.中高频激励下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7].邵栋,陆泽琦,陈立群.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隔振系统功率流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7
[8].刘兴天,孔祥森,申军烽,周徐斌.卫星遥感器微振动隔离用液体阻尼隔振器[J].光学精密工程.2017
[9].李洁.弹簧阻尼隔振器在海上平台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减振上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7
[10].曹洋.驾驶员座椅波纹管液体阻尼隔振器的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