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绥滨中医院156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就诊的6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治疗显效率为73.3%,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方法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良好,其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少、治疗效率高等优点,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高血压

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hypertension.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are60patientswithhypertensionwereselectedfromhospitalinFebruary2012-2013yearinFebruaryperiod,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wererandomlyp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30casesineachgroup.Thepatientsinthetreatmentgroupweretreated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westernmedicine.The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was93.3%,thecontrolgroupwas70%,the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n=73.3%),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hypertensionisgood,ithasstablecurativeeffect,lesssideeffect,highefficiencytreatment,isofpositivesignificancetoimproveclinicalsymptoms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soitisworthytobepopularizedinclinicalpractice.

Chinesemedicine;hypertension

高血压是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升高,通常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实质性器官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1]。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因素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发病因素为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早期高血压的发病可能无症状或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眩晕、心悸、胸闷、呕吐等症状。高血压在中医临床上属于眩晕、风眩、头痛范畴,主要表现为阴阳两虚、肝肾阳虚及肝阳上亢,故临床上通常采用调理肺腑、使阴阳恢复平衡的治疗方法[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就诊的6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6~76岁,平均(52.4±3.7)岁,病程2~8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2诊断标准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3]。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眩晕、血压升高、脉象沉细、舌红苔黄、双目干涩、腰酸腿软、夜间睡眠时容易惊醒、小便发黄,大便干燥。临床上可采用祀菊地黄汤加减以下几种药物进行治疗,20g熟地黄,12g山英肉,20g女贞子,15g丹皮,15g泽泻,15g祀果,15g山药,获菩12g,15g葛根,15g丹参,10g怀菊花,每日服用1剂,并分两次内服。(2)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胀、耳鸣目眩、血压升高、情绪波动、舌红苔黄、脉象沉细。临床上可以采取如下方剂治疗:20g石决明先煎,12g钩藤后下,12g杜仲,10g夜交藤,12g天麻,15g桅子,10g母草,12g黄芪,10g朱获神,12g川牛膝,2次/d,煎服。(3)阴阳两虚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血压升高、畏冷怕寒、视物不清、腰酸背痛、舌红苔白,脉象沉细舌。临床上可以采取如下方剂治疗:5g肉桂,129g山药,20g熟地黄,9g白茯苓,12g山茱英,9g泽泻,9g牡丹皮,9g牛膝,1次/d,煎服。高血压患者患者根据病情阶段不同可以选择上述药方,2周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4]。

1.4疗效判定标准

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眩晕、血压升高、脉象沉细、舌红苔黄、视力模糊、腰酸腿软睡眠质量差等。当患者的舒张压降低≥10mmHg,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或接近于正常范围内;进食后血压不明显升高;高血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时即可判定为显效。当患者的舒张压降低<10mmHg,但较治疗前下降10~17mmHg或收缩压较治疗前降低≥30mmHg,高血压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或好转即可判定为有效。当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未明显下降,且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变即可判定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治疗显效率为73.3%,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6亿,而且患病人数仍在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高血压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及治疗[6]。高血压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易醒及肢体麻木等症状,在中后期主要表现为对血管的损害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对心脏的损害加重心脏的负荷,对大脑的损害出现脑栓塞和脑出血,对肾脏的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目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负离子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方法及非药物疗法,其中中医疗法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的手段,西医疗法由于经常伴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副作用,而使降压效果不理想。高血压在中医临床上属于眩晕、风眩、头痛范畴,主要表现为阴阳两虚、肝肾阳虚及肝阳上亢,故临床上通常采用调理肺腑、使阴阳恢复平衡的治疗方法[7]。

目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不能仅限于药物治疗,患者也应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情绪变化及运动锻炼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肝阳上亢型、痰湿阻滞型、肝肾阴虚型三种,对于患者来说,其可能同时并发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征型,而且随着治疗阶段的不同,患者的中医征型还有可能会不断的变化,因此在中医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时要对患者的征型进行不断的辨证分析、更改药物处方,这同时也要求患者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进行复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辨证论治的目标,才能对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8]。

本研究中共纳入6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中西医方法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发现中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患者。这充分说明了中医疗法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患者的痛苦少、副作用少,而且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改善患者的体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的手段。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采用中医方法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较高,中医疗法具有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等特点,其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中医疗法还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总之,临床上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医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振升.中医治疗高血压80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17):44.

[2]董雅兰.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618-619.

[3]胡金娣.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19):354-355.

[4]雷丽君.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15(12):87.

[5]王振玉.中医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45-46.

[6]魏凌雁.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86-87.

[7]宋安华,扬小霞,张宇芬.中医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64.

[8]刘正.中医治疗高血压5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420-421.

标签:;  ;  ;  

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