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口南槽季节性冲淤变化及其对河流入海水沙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逢润[1](2021)在《河口湿地典型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 ——以长江口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口湿地由于具有形成和发育过程特殊、环境特征独特、人口密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一直是海岸带研究的热点区域。咸淡水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径流、潮流共同作用,使得河口湿地水文过程成为维持区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过程,同时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本文以长江河口为例,通过历史数据搜集与整理、遥感影像与海图的分析和处理、野外固定样地观测等方法分析不同时空尺度下河口湿地典型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特征,同时探究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响应的滞后性和累积效应。基于此,构建较为完整的多时空尺度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体系,为河口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河口尺度上,沙洲离岛湿地和潮间带滩涂湿地的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受到了入海径流泥沙控制下区域水体含沙量条件和地形地貌演变之间相互作用的驱动。研究结果显示,1985-2015年间长江口沙洲离岛湿地九段沙和潮间带滩涂湿地崇明东滩的植被与沙体的演变趋势相似。在长江口入海径流、泥沙条件变化的影响下,九段沙和崇明东滩邻近水域的水体含沙量明显下降,潮流流速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九段沙和崇明东滩的植被面积与沙体面积、入海泥沙量、邻近水域水体含沙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沙体面积与长江口入海泥沙量、邻近水域水体含沙量和湿地植被面积间也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植被对水文过程、沙体变化的响应特征在不同高程和不同类型之间存在差异。2.河口湿地植被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作用。滞后对应分析中入海泥沙量与九段沙和崇明东滩的沙体和植被面积之间同样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且相关性相比同步对应分析更高。通过累积对应分析得到的入海泥沙量与沙体、植被面积之间的相关性在累积两年或三年的处理中最高。生物类群响应的滞后在响应过程的多个环节中相互嵌套并存在差异。3.在生境尺度上,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既受到水文过程强度和水体理化因子的直接驱动,也受到水文过程影响下的沉积物理化指标的间接驱动。以大型底栖动物为例,在半日潮、半月潮以及季节尺度的调查中,筛选得到的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丰度和生物量显着相关的环境因子既包括水体流速、水深、盐度等水文过程强度指标及水体理化因子,又包括沉积物含水率、沉积物中值粒径等沉积物理化因子。水文要素直接驱动和通过沉积物理化因子间接驱动两种方式在其他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中普遍存在。同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植被带生境水文过程的水体流速、水深等多数水文要素差别显着(p<0.05),藻类盐渍带底栖动物群落相比海三棱藨草带对水文过程的响应更加明显。其他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特征和关键的驱动因子在不同植被带也普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不同植被带水文过程的水动力强度本身的差别以及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4.不同生活型和体重的生物类群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有所差异。本文中,底内型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对半月潮的响应不显着(p≥0.05),而底上型和半底内型生物变化显着(p<0.05)。而在不同季节之间,底内型生物的变化同样不显着(p≥0.05),底上型和半底内型生物变化显着(p<0.05)。筛选得到的对不同生活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显着影响的环境因子组合也存在鲜明的差别。这反映了不同栖居方式生物类群对生境水文过程的响应特征和机制都存在差异,栖居于沉积物表层和底上的底栖动物对水文过程的响应更加强烈。同时,体重较小(<0.05g)的底栖动物在水动力强度更小的小潮期数量所占的比例更大,而在大潮期占比非常小。不同季节底栖动物的个体重量组成也存在差异。筛选得到的与体重较小的底栖动物丰度及生物量具有显着相关关系的环境因子组合一般都包括最大流速和最大水深,而在体重较大的类群中具有显着影响的因子一般是流速和水深的平均值。这表明不同体重的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机制也有所差别。5.河口湿地底栖动物群落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具有鲜明的时间分异特征。首先体现在底栖动物群落对半日潮、半月潮和不同季节水文过程的响应特征及驱动因子都差别明显。如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对半日潮的响应均不显着(p≥0.05),而底栖动物群落的丰度对半月潮的响应却十分显着(p<0.05)。筛选得到的对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显着影响的水文和沉积物理化因子在不同潮周期和季节间也差异明显。另一方面,底栖动物群落对生境水文过程的响应同样存在滞后和累积效应。通过滞后对应分析和累积对应分析得到的不同潮周期中群落整体的丰度、生物量特征与水文和沉积物因子的相关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如在滞后2个半日潮周期(r=0.281;p=0.023)和累积2个半日潮周期的非线性回归分析中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丰度的相关性(r=0.545;p=0.018)均明显高于同步对应分析的结果(r=0.138;p=0.023)。造成滞后和累积效应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明。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湿地的生物类群对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水文过程均存在响应。整体来看,由于河口水文过程本身具有尺度特征,生物类群对河口湿地水文过程的响应也存在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保持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不被破坏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维持区域水沙条件的相对稳定。在未来开展河口湿地生态研究和调查时需要谨慎考虑和甄别时空分异、植被类型差别等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重视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响应的滞后性和累积作用,并结合长期的系统监测对其进行具体量化和深入研究。
姬泓宇[2](2021)在《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河口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人口分布稠密,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河口三角洲也是极其敏感的动态地貌单元,其动力地貌格局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易发生显着转换。尤其在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高度干预下,入海泥沙通量锐减,河口水沙输运和泥沙源汇过程受到强烈影响,三角洲普遍面临蚀退危机。以高淤积速率闻名的黄河三角洲,在近年来由于入海水沙情势的改变已成为侵蚀速率最快的三角洲之一。黄河三角洲的蚀退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海岸工程防护的稳定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维持黄河三角洲地貌和生态可持续,迫切需要揭示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格局的调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典型地貌单元在河流水沙和海洋动力耦合作用下的演化机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行河流路、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三角洲地貌演变过程对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探究黄河口近岸水流和细颗粒泥沙输运扩散过程,量化新入海水沙情势下泥沙在尾闾河道、现行河口和外海的源汇通量,分析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沉积行为对来流量变化的敏感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河入海水沙的多尺度特征和新入海水沙情势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具有显着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强于年际尺度变化。入海径流量具有10yr,16yr和21yr的年代际振荡特点,泥沙通量具有4yr,6yr和20yr的周期性变化。受强烈的人类活动干预,河流入海水沙通量锐减,在1975年后入海水沙通量的周期性振荡减弱。根据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突变特征和流域内调水调沙开始实施的时间,将黄河从清水沟流路入海以来的水沙年代际尺度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人类活动干预早期(1976-1985年),人类活动高度干预期(1986-2001年)和新入海水沙情势期(2002-2016年)。黄河新入海水沙情势以2002年起调水调沙的实施为主要特点,入海水沙通量由“水少沙多”向“枯水少沙”转变,伴随水沙关系趋于协调,入海泥沙颗粒粗化,悬沙浓度显着降低。黄河7-10月的自然汛期被调水调沙20天左右的“人造洪峰”取代,洪峰和沙峰较自然流态下均明显减小,且入海泥沙通量较径流量季节性差异更显着。(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和现行河口的地貌演变规律黄河调水调沙实施前,在季节尺度上三角洲尾闾河道主要表现为洪季淤积,枯季冲刷;调水调沙实施以来,蚀积状态发生转换,河床表现为枯季淤积,洪季冲刷。流域尺度的水沙调控措施使来水来沙关系得到改善,尾闾河段平滩面积和过水能力增大,河道萎缩态势得到缓解,发生由泥沙“汇”到“源”的转型。同时,在清8出汊后由于上游来沙量的减小,尾闾向海延伸速率减缓。清8出汊后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受新入海水沙情势的直接影响,并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性。现行河口近年来总体呈淤积态势,平均淤积速率达0.15 m/yr。根据现行河口水下地貌冲淤演变特征可划分为中速淤积(1996-2002年),快速淤积(2002-2007年),缓速淤积(2007-2015年)和快速侵蚀(2015-2016年)。现行河口的冲淤演变过程与年际尺度的入海水沙量变化、黄河调水调沙的实施和口门出汊过程密切相关,41.42 Mt/yr-62.26 Mt/yr的上游来沙可维持现行河口的冲淤平衡。反观孤东海域由于缺乏泥沙补给而面临持续侵蚀,近岸海床以平均0.1 m/yr的速率持续侵蚀。(3)黄河三角洲近岸水沙输运特征与利津以下泥沙源汇过程的量化建立基于TELEMAC的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模型网格覆盖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河口、整个渤海和部分黄海海域。经模型率定和验证,水动力和悬沙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与遥感影像反演结果基本一致。模型结果显示,渤海和黄河口近岸潮汐属于弱潮和混合潮类型,且潮流表现为与岸线平行的往复流特征。余流和泥沙余通量分布显示,黄河入海水沙离开口门后迅速转为东南向输运,至清水沟老河口和莱州湾北部海域后转为离岸输运至渤海中部。黄河口发育反向潮流切变锋,由三角洲北部向南部、由近岸向远岸传播。由北向南发育传播的整个历时约为3-4 h,且在现行河口外切变锋的发育历时内落外涨型(IEOF)长于内涨外落型(IFOE)。自黄河调水调沙实施以来,尾闾河床沉积物总侵蚀量约为利津站泥沙通量的8.6%,成为黄河入海泥沙的重要组成。通过地形资料计算,约60.5%的入海泥沙直接参与现行河口三角洲的塑造;通过模型计算常态下各典型断面泥沙余通量比例,占入海泥沙总通量28.40%的泥沙向莱州湾方向输运,5.88%和5.22%的泥沙分别向东和向北输运至外海。(4)径流量变化对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沉积中心影响基于流域水沙调控措施下黄河入海流量在年际间显着波动的特点,探究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细颗粒泥沙沉积行为的影响。随着径流量的增大,各分潮振幅在河道和潮间带减小明显,在外海分潮振幅变化较小。O1、K1和M2是黄河口近岸分潮振幅随径流量变化最大的分潮。此外,随着入海流量的增大,潮流切变锋内外侧水流流速差增大,锋面宽度减小,迫使切变锋位置向海延伸,切变锋剪切强度辐聚。切变锋在近岸的发育对泥沙捕获效应明显,使河流来沙不易直接扩散至外海;同时强劲的沿岸潮流也限制了细颗粒泥沙向外海的直接输运,而使大部分悬沙有沿岸净向南输运的趋势。潮流切变锋的发育亦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动态具有显着影响。当入海流量增大时,河口高含沙羽状流扩散范围和输沙率增大。小流量时泥沙易在现行河口东汊口门落淤,大流量时泥沙落淤范围扩大至从北汊口门到东汊口门以南,且沉积中心向海移动。
陈肖慧[3](2020)在《近期长江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沉积环境及泥沙输运》文中研究说明入海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因河口放宽、流速降低,以及潮汐径流相互作用、盐淡水混合等因素影响,河流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近几十年来,基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流域人类活动影响,河口三角洲沉积过程、地貌特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河口浅滩是河口三角洲典型的沉积地貌现象,对河口动力过程和流域泥沙来源的响应十分敏感,因此研究河口浅滩动力沉积环境及泥沙输运机制对河口三角洲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长江河口是特大型中等潮汐强度河口,长江巨量泥沙入海,在河口地区形成了广袤的水下三角洲沉积地貌体系,崇明东滩、横沙浅滩、九段沙、南汇东滩是长江河口四大典型浅滩地貌单元,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流域泥沙来源锐减,河口浅滩沉积环境和泥沙输运过程发生显着变化,因此探讨长江入海泥沙锐减背景下,近期长江河口三角洲前缘典型浅滩断面动力沉积过程、泥沙输移特征和机制,对深入研究大河三角洲系统转换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2017年7月洪季大潮期间长江口典型浅滩断面动力、沉积、地貌综合调查数据,结合历史地形资料、长江入海水沙资料(大通站),分析了河口三角洲前缘典型浅滩断面水动力、泥沙和沉积地貌特征,计算了在长江入海泥沙减少背景下典型浅滩断面水、沙输运通量和净通量特征,研究了河口三角洲典型浅滩断面泥沙输运过程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具体结论如下:一、长江三角洲前缘典型浅滩断面沉积动力环境长江三角洲前缘典型浅滩断面整体呈北陡南缓的趋势,其中2.0 m~20.0 m水深地形坡度,北侧崇明东滩断面和横沙东滩断面分别为0.42‰、0.56‰;南侧九段沙断面和南汇东滩断面分别为0.31‰、0.30‰。长江三角洲前缘典型浅滩断面沉积物类型共有六种,分别为泥质砂、粉砂质砂、砂质泥、砂质粉砂、泥和粉砂,其中,砂质粉砂含量最高,在各浅滩断面水深处均有分布;其次为泥和粉砂,泥主要分布南部浅滩断面深水区域(10 m~20m),粉砂则主要分布在10 m水深附近。长江河口三角洲前缘浅滩沉积物中值粒径介于6.0~211.3μm之间,平均中值粒径为32.0μm,断面沉积物中值粒径自北向南呈递减趋势。沉积物中值粒径随水深增加呈递减趋势。沉积物分选程度整体为差,偏态变化范围为-0.17~0.78,平均值为0.21,峰度变化范围为0.68~3.48,平均值为1.09。长江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流速随水深增加,旋转性不断增强,浅水区域受径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潮流呈现为明显的往复流特征,在口外10 m等深线附近潮流椭圆率开始增大,并逐渐转化为旋转流;南部断面的旋转流现象比北部断面更显着。断面平均流速为0.71 m/s且流速在不同水深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二、长江三角洲前缘典型浅滩悬沙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长江三角洲前缘浅滩含沙量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平面分布特征。5m等深线以内,含沙量显着高于其他深水区域,随着水深增加,含沙量减少,至10m水深线以外,含沙量降至0.1 kg/m3以下。含沙量的瞬时垂向分布形式较为复杂:西部浅水区和南槽口外的高含沙区多表现为斜线型,盐水楔活动区含沙量垂向分布多为抛物线型,而20 m等深线附近则表现为混合型。在相同水深情况下,观测期间各水文测站含沙量呈现涨潮大于落潮的特征。河口浅滩2 m等深线处悬沙分布总体垂向分布较为均匀,含沙量高,泥沙再悬浮特征显着;5 m等深线左右悬沙垂向潮周期性变化较明显,泥沙分层现象显着;口外10 m等深线及以深水域,受径流影响作用很小,由于水深大,泥沙再悬浮作用减弱,含沙量普遍较低。此外,长江径流对悬沙分布的影响,悬沙浓度表底层差异由西向东呈减小的趋势。三、长江三角洲前缘典型浅滩断面单宽输沙特征及机制总体上看,横沙浅滩断面单宽输沙通量最强,南汇东滩断面次之,崇明东滩和九段沙断面相对较弱。在离岸方向上,2 m等深线主要受到河口入海径流扩散的影响,单宽输沙方向呈东北和东南向;5 m等深线单宽输沙方向整体呈顺时针旋转;10 m和20 m等深线单宽输沙情况主要受到口外泥沙再悬浮作用的影响:北港口外,再悬浮泥沙一部分指向横沙浅滩前端,参与横沙浅滩断面塑造过程,一部分随水流进入北槽淤积;南槽口外单宽输沙主要随等深线走向南偏西和南偏东方向,参与口外泥沙的沿岸输运过程。沿岸方向上,浅滩断面潮周期内沿岸输沙总体呈向南输运趋势,南汇东滩和横沙浅滩断面向南单宽输沙通量最为强烈,崇明东滩断面总体输沙量较小,北港径流下泄的泥沙除少部分越过崇明东滩进入北支外,整体表现为向南输运。长江河口浅滩断面单宽输沙量受余流引起的水体输移作用显着。研究区域余流流速在0.05~0.36 m/s范围内变化,总趋势是向南,北部断面余流流速显着大于南部,随着水深增大,余流强度呈逐渐减小趋势;从余流垂向差异上看,表层余流流速约为底层的3~4倍,径流作用影响河口浅滩余流表、底层分布。受到长江冲淡水的影响,在观测期间各浅滩断面浅水区域单宽输水的主要贡献项为欧拉余流输水,随着水深增加,斯托克斯余流输水逐渐取代欧拉余流成为主要贡献项。四、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悬沙净输运过程和机制近30年来长江口四大浅滩断面总体上表现为淤涨-平衡-局部侵蚀态势,三角洲典型浅滩断面演变趋势与长江入海泥沙通量的变化较为一致。泥沙净输运方向与河口浅滩余流方向基本一致,余流空间分布控制河口三角洲泥沙净输运方向的整体趋势。河口浅滩泥沙净输运强度主要取决于水体含沙量的变化,水体含沙量与水深呈反比例关系,近岸水体高含沙量分布与泥沙再悬浮密切相关,风浪作用是近岸浅滩泥沙再悬浮的主要动力。泥沙净输运在东西方向上总体表现为向东净输运,泥沙净输运出现表底层分异现象,主要表现为表层向东输沙、底层向西输沙特征,由于底部高含沙量的存在,垂线平均净输沙方向多与底层净输沙方向一致。泥沙净输运在南北方向上,总体表现为向南净输运,横沙东滩断面与南汇东滩断面向南输运特征更为显着,沿岸泥沙向南净输运表、底层净输沙表现较为一致,水体沿岸向南净输运是泥沙净输运的主要动力,波浪破碎产生的泥沙再悬浮是近岸高强度净输沙和沿岸输沙不平衡的关键因素。泥沙来源是河口三角洲南、北两侧浅滩断面冲淤演变差异的控制因素。三角洲北侧浅滩断面主要依赖于北港下泄泥沙的补给,近年来由于泥沙来源锐减,北侧浅滩断面水下斜坡已处于略有侵蚀状态,三角洲北侧断面对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响应较为敏感;南侧浅滩断面不仅受到径流下泄泥沙补给,同时还受到北侧沿岸输沙补给,浅滩断面地淤积速率放缓,对入海泥沙通量变化还相对不敏感。
任剑波[4](2020)在《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及其泥沙输运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区域,也是动力环境最为复杂的水域,在径流、潮流、波浪和风等多种动力因子作用下,河口受陆域和海域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过程相互作用,致使地貌呈现出极其显着的时空变化特性。研究河口的水动力、泥沙运动和沉积地貌的特征、过程和机制是研究的难点问题;为可持续开发利用河口资源服务,对港口建设、航运安全、岸线防护、海洋资源利用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台风期间,河口受到风暴导致的强烈波浪场作用和地貌冲淤演变;波流相互作用驱动的“波浪掀沙,潮流输沙”,是河口近岸泥沙运动和海床侵蚀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以往对于长江河口波浪场的研究,重点关注风暴潮的预报、波高变化、波浪增水以及波浪模型的开发应用等,但对台风作用下波浪动力场演化及其对泥沙输运的影响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远区、近区和登陆型等不同路径的台风,开展系统的波浪场特性及其从深水向浅水区沿程衰减程度的量化研究,波浪条件对泥沙侵蚀、输运及冲淤演变的作用程度研究,都是目前河口水沙运动地貌演变研究中亟需加强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台风期间水沙运动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系统研究,给出了台风驱动下河口波浪动力场的变化特征,探讨了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和波浪能量耗散对不同路径台风的响应过程;阐明了波浪侵蚀作用的分布格局;探讨了悬沙输运的内在动力机制;基于台风-天文潮-波浪实时耦合数学模型,论述了潮流和波浪在泥沙侵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成果不仅能丰富长江河口风暴潮动力场及其水沙运动的基础理论,对长江河口台风期间的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本文核心认识包括:1、阐明不同路径台风对长江口波浪动力场的影响特征,指出5~20 m水域是波浪发生显着浅水变形的区域,波能耗散是导致波浪动力场变化的主要原因2、揭示涌浪是台风期间造成泥沙侵蚀增强和悬沙含量增大的主要动力机制;提出波流共同作用导致的侵蚀能力,是潮流或波浪作用导致侵蚀能力的2~6倍;波流共存时平均悬沙浓度是潮流作用的2~9倍3、近底边界层观测研究表明,台风浪是引起底部切应力和悬沙浓度增大的主导动力因素;波流非线性作用的底部切应力高达4.9 Pa,近底悬沙浓度是常态天气的3~4倍本文系统的阐述了不同路径台风影响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波浪动力场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台风期间的侵蚀特征、波浪对河口泥沙侵蚀和地貌演变的主导作用和动力机制,诠释了“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物理过程。研究成果弥补了目前关于台风对长江河口波浪动力场和泥沙侵蚀影响研究的不足,丰富了长江口风暴沉积动力过程的量化认识,对河口海岸防灾减灾及海洋工程建设保护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陈语[5](2020)在《分汊河口横向环流及其格局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口是陆海相互作用和人类生活高度聚集的关键区域。河口水沙物质输运不仅受到径流和潮汐等自然过程的驱动,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长期以来的河口动力学研究,特别是对于多级分汊地貌结构的河口,重点关注主槽内纵向水沙输运结构,对横向交换的研究较少;而日益增多的河口局地重大工程,对河口动力场格局有着显着影响。长江河口的研究发现,主槽与浅滩之间的横向水体交换过程,将改变河口系统的水沙动力过程,从而影响我们对河口动力场的完整认知。河口的滩涂围垦、航道整治、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已经显着改变滩槽地貌,由此引起河口纵、横向环流结构的变化,解析环流结构及其转化过程和机制,对加深我们对河口动力场的科学认识,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有科学和应用的重要意义。长江口是典型的多级分汊河口,其主要入海汊道的环流结构复杂,叠加近几十年来长江口深水航道、滩涂围垦等重大工程,亟需对河口动力场结构,特别是横向环流结构特性及其转化过程和机制开展研究。本文选择长江口为典型研究区域,重点研究分汊河口河槽之间的横向水体交换,并探索控制河槽环流结构、水体输运及其格局转化的机制。成果可为河口泥沙运动、地貌演变研究提供水动力学基础,为评估人类工程对河口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型解析相结合的手段,旨在研究长江口的水体交换格局及其对航道导堤和围垦等人类工程的响应特征;探究分汊河口横向交换的关键过程;明晰横向交换对主槽环流结构的影响和机制并提出长江口横向环流模式;通过建立以断面形态为变量的理想模型,预测长江口河槽横向环流的结构变化趋势;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分析,讨论横向环流格局转化背景下河口泥沙场的响应特征。本文取得的新认识包括:1.探明分汊河口横向越滩流在长江口水体输运中的功能,发现长江口人类工程已经显着影响水体横向输运过程及其结构。长江口自然状态下,各入海汊道横向越滩流余通量和纵向余通量同等重要。横向余流洪季方向自南向北,余通量为104 m3/s量级;枯季方向自北向南,余通量为103 m3/s量级,与纵向余通量的量级一致。受河口滩涂围垦、航道建设等工程影响,长江口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之间,洪季的横向越滩流余通量分别降低26%、33%、50%。河口工程不仅大幅阻隔水体的横向越滩输运,还在垂向上加剧北支、北港的水体层化,进一步减弱长江口与邻近海域的水体交换速率,计算结果表明,5天内离开长江口的水量比工程前减小10%。2.提出长江口横向环流模式。表现为自然状态的“上层越滩下层旋转”型;围垦后的“横向减弱旋转为主”型;导堤淹没导致的“南侧旋转北侧越堤”型。北港、北槽、南槽在自然状态下,断面上的横向环流结构模式相近:涨憩时段水体上层受越滩流驱动,呈现较强的自南向北运动,深槽中、下部表现为顺时针旋转流结构。围垦工程阻隔了越滩的横向流,使涨憩时段水体上层的强横向流消失,北港、北槽、南槽断面最大横向流速分别减小42%、43%和28%。同时,深槽处的旋转流范围扩大,强度减弱。北槽导堤建成后,涨潮过程中从九段沙浅滩越堤进入北槽的高盐度水团,会在北槽南侧浅滩形成强顺时针环流,使北槽断面表层盐度高于中、下层,垂向密度梯度出现翻转,促进北槽南侧浅滩处水体垂向混合,持续时间为1-2小时。3.阐明航道工程和地貌变化是造成北槽横向环流格局转化的主因,指出水体横向交换减弱和分层增强,导致悬沙垂向扩散被抑制。本文通过对比航道工程实施前后河口水动力结构、泥沙动力场特征,研究发现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带来的河槽窄深化导致了横向环流格局的转化。北槽涨憩时段横向环流结构在自然状态下表现为较强的南北交换结构;工程后横向流强度减弱,下层旋转流显着;水体垂向结构从工程前的非强层化状态,转变为强层化状态,断面上水体层化判别指标(水体势能函数)的增幅超过1倍。水体垂向层化的加剧,抑制了近底高浊度向水体中、上层的垂向扩散,使悬沙浓度垂向梯度显着增加。4.尝试采用深宽比研究航道浚深前后断面形态及其层化程度关系,发现在窄深河槽中,横向流速较小,水体受垂向流机制控制,层化程度剧烈。传统河流理论采用宽深比描述河道断面形态,用河道宽度开方后除以断面平均深度。在河口区域由于河宽很大,平均深度会掩盖深槽中部航道浚深带来的改变。本文针对河口地区实际情况,选取深宽比描述断面形态,深宽比即最大深度除以平均河宽,以强调水深的变化,并基于深宽比将长江口北港、北槽和南槽分类。经检验,深宽比可以更好地描绘河口航道浚深工程带来的断面形态改变。研究表明,在窄深型河槽中,水体的垂向结构则始终保持较为剧烈的层化状态,不再变化。通过对控制水体层化-混合的物理机制分解,发现垂向流作用是窄深型河槽强层化的主导控制因素,在各机制项中所占的比例始终大于20%。总体上,长江口横向环流特征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下,已呈现明显的格局转化趋势。滩涂围垦、深水航道等人类工程,阻隔了河口不同汊道之间的横向越滩交换,使自然状态下横向、纵向量级相同的余通量输运格局,转变为纵向输运占主导。在越滩流被阻隔、河槽趋于窄深的背景下,河道内横向环流结构从南北强交换模式,转化为旋转流占主导的低流速格局,水体垂向分层加剧。对分汊河口横向环流格局转化的研究和预测,弥补了分汊河口横向环流理论体系的不足,可以加深对强人类干预下河口动力地貌过程的认识,并为河口的治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宋莎莎[6](2020)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1855年黄河经华北平原改道注入渤海后形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黄河以高水沙量与频繁改道为主要特征,河口地区受到河流与海洋动力的双重制约,因此冲淤变化尤为强烈。黄河口潮滩位于海陆交汇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动力作用,沉积物通常记述了流域内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历史。本文以我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附近的潮滩岩芯与表层(Y1、Y2、Y3与Y4)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观测、沉积物粒度、210Pb、137Cs与7Be的多因素分析,并根据黄河多年入海泥沙、岸线变迁以及黄河调水调沙事件,探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的核素分布、沉积特征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影响下的潮滩地貌动态演化。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潮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与粘土质粉砂,展现了长期淤积条件下粉砂淤泥质潮滩的沉积特征及其与黄河泥沙的一致性。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粒度存在差异,沉积物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逐渐粗化,表明潮滩区域受到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作用的分异。柱状样Y2、Y3与Y4均出现了沉积物明显变细或变粗的跃层,这种突变通常受到潮滩区域沉积环境演变、人类活动以及洪水、风暴潮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结合柱状样含水量与沉积物粒度,发现粘土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表明潮滩区域的细颗粒物质主要来源于弱的水动力作用。柱状样Y4于深度48~50cm内出现红粘层,结合黄土高原区降雨量以及黄河入海水沙量,推测其对应于1998年的洪水事件,黄河携带黄土高原古土壤于此沉积后由于水动力作用的强烈变化形成了红(褐)色的粘土质粉砂。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因动力作用复杂、沉积环境多变,四个柱状样的210Pb活度均未呈现出理想的指数型分布,本文将这四个活度分布曲线划分为阶段式分布与事件影响型——混合式分布两种类型。黄河三角洲潮滩仅柱状样Y2、Y3与Y4测得137Cs信号,三者的137Cs活度均呈现不连续有峰的分布形式,根据其分布规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表层检测到(Y2、Y3)与表层未检测到(Y4)两种类型,体现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环境的差异。计算137Cs总面积活度值后,推测活度不连续原因在于研究区沉积物多经历沉积与侵蚀的交替作用。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核素以河流泥沙与海洋悬浮来源为主,因此137Cs分布与大气沉降规律存在差异,三者137Cs活度的最大蓄积峰分别对应于深度18cm、22cm与24cm处,并非为1963年,本文结合历年黄河入海水沙数据,推测最大蓄积峰对应于2003年的洪水与风暴潮事件,这也导致Y1处在20cm处出现210Pbex断层。根据137Cs的时标定年、Y3与Y4表层10cm内的210Pb定年以及Y4红粘层的事件沉积意义,分别计算出Y1处2003~200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25cm/a;Y2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125cm/a;Y3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375 cm/a;Y4处1998~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为5.8 cm/a,2003~2019年为1.5 cm/a。黄河三角洲北侧潮滩表层样的7Be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7Be的可测得深度为6mm,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的7Be可测得深度逐渐变大,且均在0~2mm内达最大值。表层样Y4的7Be活度表现为指数形衰减,三者不同深度的7Be存在对应性,推断表层样Y2与Y3的7Be活度存在缺失。利用降雨量——7Be大气沉降公式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的7Be大气沉降量,与表层样Y4的总面积活度值大致相等,远大于表层样Y2与Y3的7Be总面积活度值。因此推断样点Y4附近区域近期沉积环境稳定,并计算表层年均沉积速率为1.31cm/a。结合现场观测与历史资料,潮上带与高潮滩区域表层沉积物在风暴潮来临时分别经历风力吹蚀与海水侵蚀作用,且在近半年内整体呈现净侵蚀。黄河三角洲的潮滩发育受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影响,本文根据Landsat历史数据提取了1984~2019年清水沟叶瓣的岸线变迁。1996年黄河改道清8汊以来,整体岸线向海迁移速率降低,尤其在2004~2019年内,岸线变化很小,大部分地区基本达到冲淤平衡,这与黄河流域实施的调水调沙密切相关。自2002年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水沙基本集中于一个月内入海,大大削减了流域内的洪峰与沙峰,黄河河床由原来的沉积变为冲刷。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对黄河水沙变化也有所响应,柱状样Y2及Y3自调水调沙以来中值粒径增大,柱状样Y4的沉积物变化更为稳定。总体看来,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近期来地形地貌保持稳定并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变化。
王杰[7](2018)在《长江口南汇南滩近期沉积动力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河口潮滩是近岸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不仅是水沙输移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载体,而且提供重要的国土资源和城市空间保障。然而,近年来因世界大部分河流入海泥沙剧减,及河口中高潮滩高强度围垦与河槽水运工程的建设,河口潮滩很可能出现新的变化过程。如何从沉积动力学视角刻画区域水平尤其是微观尺度的潮滩地貌变化过程,成为理解潮滩宏观和长期地形冲淤机制与模式的关键。本文通过选择长江河口最大的陆缘潮滩—南汇边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逐月大潮低潮期间南汇南滩滩面横向表层沉积物,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LiDAR)获取同时段滩面地貌高精度点云数据。通过沉积物组分含量和粒度参数分析以及滩面高程模型的构建,研究南汇南滩月际、季节性和年内表层沉积物和潮间带不同分带地貌的冲淤演变规律,以探讨影响南滩沉积动力过程的多重因素及边滩地貌的发育趋势。主要结果包括:(1)南汇南滩潮间带呈现出显着涨潮优势流和优势沙的动力环境。南汇边滩地处河口最大浑浊带边缘,南汇南滩潮间带平均小潮低水位线附近水域有效波高为0.3 m,有效波周期为3-4 s,近底20 cm处悬沙浓度大小潮周期平均为9.74kg/m3。涨落潮流方向大致与岸线平行,且潮周期内流速和悬沙浓度在涨潮期间大于落潮,有利于泥沙向岸净输运。波浪以风浪和涌浪变形体为主,同时冬季和夏季分别受离岸风和向岸风的控制;事件性(台风和寒潮)的风作用力过程会明显增加波高和近底层悬沙浓度。南滩圈围工程后近岸潮流流态和输沙环境得到恢复。半世纪以来长江入海输沙量显着减少,枯季输沙年内占比逐渐增加,而河口口门和南汇边滩临近水体的悬沙浓度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仍枯季大于洪季。(2)表层沉积物组分含量和粒度参数具有明显的月际、季节性和年内时空分异。近堤侧潮间带上部沉积物颗粒粗、砂含量占优(80%),潮间带中下部颗粒较细、粉砂占优(70%);上部-中部过渡带沉积物粒度表现出两侧混合特征、黏土含量较高、完成优势含量转化。逐月尺度上、从冬季到夏季沉积物月平均砂和粉砂含量分别增加和减少,夏季滩面沉积物颗粒普遍变粗,冬季逐渐变细;而黏土含量相对稳定,高值主要出在处于海堤护脚抛石积水带及潮间带上部-中过渡区域。研究时段起末在上部-中部沉积物占优组分转换区间逐渐向海堤侧移动,造成近堤侧粗颗粒采样点持续减少;表现出近堤0-100 m沉积物中值粒径变细,100-480 m粒径变粗。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图指示总体上边滩水动力环境强、潮流和波浪的联合作用显着。(3)南滩潮间带地貌具有夏秋季弱侵蚀调整、冬春季强淤积推进的季节性特征,在整体淤长的滩面上发育自潮间带上部中侧到中部西侧贯通的冲刷带。从2016年4月到2017年1月南滩滩面平均高程在1.88-1.94 m范围波动,而在2017年2月突然增加到2.01 m、之后又小幅度降低。研究时段内年整体垂向淤积速率达10 cm,同时潮滩上部面积占比较小且持续缩减,中部面积先减小、后大幅增加并保持稳定。逐月尺度上滩面高程、体积和等高线的变化均说明夏秋季滩面处于弱侵蚀调整、冬春季发生较强淤积的变化过程,其中在2016年8-9月和2017年1-2月滩面地貌调整过程最显着。空间上在近堤侧和高潮滩边缘坡度较大处发育自潮间带上部中侧-中部西侧贯通的强侵蚀区(厚约10-80 cm),上部沿海堤西侧出现强淤积带(厚约20-85 cm),较弱的淤积区(厚约5-30 cm)则主要出现在大面积的中-东部潮滩。研究起末中侧横剖面近堤0-100 m滩面侵蚀、100-480 m淤积,同时潮滩高程的增加与砂、粉砂含量的变化分别呈现显着的正、负相关。(4)近岸水域保持稳定的潮流和悬沙空间输移模式为南滩继续淤长提供有利条件,枯季潮间带悬沙浓度、净向岸输沙量增加和较低潮位造成滩面冬春季明显淤积。近年来伴随着长江入海泥沙减少和及河口深水航道工程的修建,南槽分流分沙比逐渐增大且南汇边滩“摇头沙”持续发育,由于海缘泥沙补给和局地泥沙再悬浮,河口口门及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保持基本稳定。同时圈围工程后依旧保持稳定的水沙环流、余流输沙和涨落潮优势流/沙,潮间带泥沙捕获效果显着,促进滩面继续淤长。南滩水域枯季悬沙浓度高、潮位较低,且受离岸风影响波浪掀沙较弱,有利于滩面在冬春季明显淤积,而夏秋季相反(亦受台风强影响)。整体上潮滩植被区淤积速率较高、光滩速率较弱,在张落潮流和海堤相互作用较强和潮间带上-中过渡坡度较大区发育强侵蚀带。研究发现在入海泥沙减少和南汇圈围工程后南汇南滩仍处于淤积状态,其沉积动力仍受邻近水域稳定水沙动力环境控制、而与上游入海泥沙变异相关弱。需要尽早弄清入海输沙量减弱下河口悬沙浓度变化的特征与机制。
姚弘毅[8](2018)在《近期长江口典型河道悬沙输运及其与底沙交换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大型河口泥沙输运是河口动力沉积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中河口悬沙与底沙的交换过程更是其核心科学问题。因此,针对河口泥沙输运及悬沙与底沙交换过程的研究可极大地丰富对河口泥沙运动过程的认识。同时也为河口滩涂资源综合利用、航道整治和维护、港口选址和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近期长江上游大量水库和中游抽引水工程的修建,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拦沙致使长江河口来沙量出现了锐减。然而,在近期新的流域来水来沙条件和河口局部整治工程的影响下,长江河口不同区域泥沙输运的响应过程、方式和结果必然会存在差异。根据河口不同区域河流与海洋水动力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弱,以及河道地貌类型,本研究着重选取了北港中上游河道、北槽中游河道和口门外邻近海域三个典型河道及海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与长江河口相关典型区域水动力和地貌类型相对应,利用大量实测水文泥沙数据和空间地形资料,采用传统水文泥沙地形数据统计分析及结合基于沙量平衡原理的改进粒度谱计算等方法,就长江河口不同典型河道及海域泥沙输运及其潮周期过程悬沙与底沙交换机制对流域来沙锐减和河口建造众多大型涉水工程的响应开展综合研究。揭示了长江河口不同典型河道及邻近海域对重大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基于沙量平衡原理的粒度谱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从定量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近期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长江河口不同典型河道及邻近海域潮周期悬沙与底沙交换机制。长江河口不同典型河道及海域的悬沙与底沙交换过程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其在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共性,而在量值上具有差异性。近期上游大型水库工程截留了大量下泄泥沙,流域来沙锐减70%以上,从而导致长江河口水体含沙量处于不饱和状态。北港中上游河道由2003年以前平均含沙量1.08 kg/m3减少至近期的0.53 kg/m3,水流的挟沙能力大大增强,河床泥沙的再悬浮作用显着增强,落潮泥沙再悬浮占比在30%左右,床面粗颗粒泥沙的再悬浮可改变相对水深0.2H层的泥沙级配;河口最大浑浊带北槽中游河道大潮落憩-涨急和涨急-涨憩阶段的底沙再悬浮占比可分别达到98.63%和51.51%;河口口门外邻近海域由2003年以前平均含沙量0.89 kg/m3至近期减少为0.24 kg/m3,海床泥沙再悬浮明显并导致地形微冲,形成近底高含沙量层,口门外平均地形坡度由三峡工程前的4.87×10-6增大至近期的5.42×10-6。由此可见,在这种新的水沙平衡条件下,长江河口已进入一个悬沙与底沙交换更为频繁的时期。然而,三个典型河道及海域的动力条件特征、泥沙组成和受局部河口整治工程等影响因素存在不同。首先,三个典型河道及海域的动力条件特征不同导致其再悬浮泥沙输运过程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存在差异性。长江河口北港中上游河道涨潮流弱于落潮流,流域来沙锐减造成的水流挟沙力增强叠加潮波变形作用导致床面冲刷,使得大量再悬浮泥沙向河口下游河道及海域输运;北槽中段最大浑浊带河道为涨、落潮流优势转换地带,河流和海洋水动力相互作用强烈,且大小潮周期内的涨、落潮流周期性变化导致再悬浮泥沙输沙过程存在周期性不对称,即小、中潮期间再悬浮泥沙共计净向海输运1.37×105 kg/m,而大潮期间再悬浮泥沙净向陆输运1.05×105 kg/m,使得流域来沙锐减造成的大量再悬浮补给泥沙在潮周期内处于海-陆输沙相对平衡状态,是其维持高含沙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深水航槽疏浚河段主要泥沙来源之一;河口下游至邻近海域逐渐由落潮优势向涨潮优势转换,尤其是枯季底层涨潮流强于落潮流,流域来沙的减少导致海床面发生侵蚀,产生大量再悬浮泥沙,其中一部分随涨潮流向河口最大浑浊带河道输运,成为其水体含沙量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其次,三个典型河道及海域的泥沙组成不同导致其底沙再悬浮过程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存在差异性。北港中上游河道的底沙颗粒较粗,再悬浮过程对水流强度要求较高,因此,水动力作用较强的落潮流对底沙再悬浮作用较为强烈,而涨潮期间水体细颗粒泥沙反而对底沙进行一定补给。剧烈的泥沙再悬浮作用,导致悬沙和床沙颗粒组成粗化,部分中值粒径达到100μm,曾以推移质形式在床面运动的粗颗粒泥沙进入水体变为悬移质,浅滩发生冲刷。北槽最大浑浊带河道泥沙主要以细粉砂和粘土质泥沙为主,平均中值粒径为16 μm。粒级较细的悬沙颗粒有利于在涨、落憩较弱的水动力及咸淡水作用下发生絮凝沉降,憩流时刻絮团长轴直径可达300 μm以上,并形成近底高含沙量层,近底含沙量达到2.61 kg/m3,而涨、落急水动力较强时刻河床表层细颗粒泥沙容易发生再悬浮作用,并向上层水体扩散,使得水体垂向含沙量增大。河口邻近海域床沙的中值粒径普遍小于20 μm,属于细颗粒泥沙,极易发生再悬浮作用。受到流域来沙减少影响,含沙量较低,水流挟沙力增大,床沙再悬浮作用增强,导致该区域海床再悬浮作用剧烈,床面大量细颗粒泥沙再悬浮对水体悬沙量进行补给,导致床面发生冲刷,近底层含沙量普遍较高。再次,三个典型河道及海域局部涉水工程影响程度不同导致其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存在差异。北港中上游河道内存在中央沙圈围、新浏河沙护滩、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坝、青草沙圈水工程、上海长江大桥等一系列人为整治工程。其水沙输运及悬沙与底沙交换过程受流域来沙锐减和涉水工程影响较为显着,工程堤坝近岸普遍出现冲刷,显示近期局部水域悬沙与底沙交换强烈。同时,分流口工程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南、北港分水分沙比的稳定,整个河道正在逐渐适应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不断地自我调整,向较稳定的河势发展。近期受南、北槽分流口整治工程以及北槽深水航道导堤和丁坝工程影响,北槽分流分沙比出现减小,其丁坝田和入口段及中游主河槽持续发生淤积。大量再悬浮泥沙补给,导致含沙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中、大潮悬沙平均含沙量均在1.00 kg/m3以上,表明北槽受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河槽容积发生改变、地形出现不均衡地冲淤变化,泥沙交换更显频繁,促使北槽仍保持了最大浑浊带的基本泥沙输运特征。河口邻近海域受到上游南港分流口、南北槽分流口整治工程以及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北槽分水分沙比出现减小,而南槽分水分沙比出现增大,导致河口口门外邻近海域的泥沙分配发生变化,致使悬沙与底沙交换过程存在空间差异性,高含沙量区出现南移。直接受流域来沙减少影响的北港口门外邻近海域地形坡度的增长率从上世纪末期的4.8×10-6/a增大至三峡水库蓄水截沙后的12.72×10-6/a。而口门外南侧邻近海域的地形坡度则受流域来沙减少和南北槽分流分沙比的共同影响,存在一定的年际波动。
朱博渊[9](2017)在《水库调平径流年内过程作用下长江口冲淤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口处于流域和海洋的交汇地带,资源丰富,其冲淤变化关系到防洪、航运、水生生物的生存等诸多重要问题,近几十年来由于流域兴建水库,使得入海水沙条件发生了显着变化,从而对河口冲淤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往对于流域水库作用下河口冲淤变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入海水沙年总量变化的影响,而对入海径流年内过程变化的影响认识不足;同时,由于对流域和海域进入河口区水沙总量的变化趋势认识不足,关于河口冲淤趋势的预测结果也有待完善。本文以长江口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徐六泾以下、江阴-徐六泾和大通-江阴3段,利用1950-2014年间长江沿程水文站和支流、湖泊的流量、输沙量系列,沿程断面的流速和汊道的落潮分流比资料,沿程潮位站和海域潮位、潮差、潮流速和来沙数据,以及长江口相关地形数据,重点分析了入海径流年内过程受流域水库调节变化后对长江口地形冲淤的影响,并根据流域和海域来水来沙趋势预测了长江口冲淤的变化趋势。首先,揭示了沿程各组分变化作用下长江入海水沙条件的变化过程和趋势。通过分析干流宜昌站、支流汉江、洞庭湖、鄱阳湖年径流量和宜昌-大通区间年降雨量的多年变化趋势,得到各组分变化的相互补偿作用使得大通站入海年径流量变化不大。通过分析各组分年内过程变化对大通站径流年内过程变化的贡献比例,揭示了水库主要通过调平干流宜昌站(占大通水量~50%)的径流年内过程使得大通站的入海径流年内过程坦化,支流汉江径流年内过程的坦化也对大通站径流年内过程的坦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洞庭湖、鄱阳湖入流和宜昌-大通区间降雨量的年内变化对大通站入海径流年内过程的坦化产生负面贡献;宜昌、汉江、两湖的最大正负贡献率分别达152.7%、118.3%和-54.2%。入海径流年内过程坦化主要表现为洪水流量级(>50000 m3/s)和枯水流量级(<10000 m3/s)年均持续天数的减少、中枯水流量级(10000-20000 m3/s)年均持续天数的增加。长江上游梯级水库可协助三峡水库调平宜昌站的径流年内过程,同时待建水库的调度方式与已有水库类似,大通站入海径流年内过程坦化的趋势将持续;由于长江上游已建成梯级水库的调节库容仅占大通年径流量~6%,且待建水库的规模和数量有限,对径流“削峰补枯”的调平模式也有利于维持径流的年内平衡,在现有沿江取水量和降雨量等不发生趋势性变化的条件下,长江入海年径流量将不会发生显着变化。通过比较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宜昌站、沿程支流、湖泊、河床补给对大通站年输沙量的贡献比例(蓄水前分别为116.0%、7.8%、-12.2%和-11.6%,蓄水后分别为30.5%、10.6%、13.5%和45.4%),得到大通站泥沙的主要来源已由蓄水前的宜昌来沙变为蓄水后的河床补给,结合水库下游河床补给变化规律和流域水库淤积平衡的已有研究成果,预测长江入海沙量将在较长时期内(>300年)不超过1.5亿t/yr。其次,揭示了水库调平入海径流年内过程作用下长江口冲淤的响应规律。江阴以下和以上分别以落潮分流比和主流线位置表征各汊道内指向下游的水动力强度,通过分析水动力与汊道冲淤的关系,以及径流年内过程变化与各汊道水动力的关系,得到长江口各段冲淤的响应规律。各段落潮分流比和主流线位置与汊道冲淤的关系表现为:河槽落潮分流比的增大或主流线位于河槽的时间增长,利于河槽的冲刷或淤积减缓,同时河槽内的淤积重心移向下游;河槽落潮分流比的减小或主流线位于河槽的时间缩短,利于河槽的淤积或冲刷减缓,同时河槽内的淤积重心位置移向上游;对长江口门以外淤积重心(长江口淤积速率最大的区域)的作用规律为,徐六泾以下江心岛(江心滩)北边河槽的落潮分流比增大利于淤积重心南移,南边河槽的落潮分流比增大利于淤积重心北移。为识别水库调平入海径流年内过程对水动力在汊道间分布的影响,以最下游的徐六泾以下段汊道为例,通过建立落潮分流比与径流量、潮差的数量关系,计算了大通站各级流量年均持续天数变化下江心岛(江心滩)南北河槽的落潮分流比多年变化,其结果证实了水库调平径流年内过程对长江口水动力分布的影响,从而得到水库对汊道冲淤的影响:徐六泾以下段江心岛(江心滩)北边河槽和南边河槽的落潮分流比分别受水库调平径流作用而减小和增大,从而加速了“南兴北衰”进程,同时北边河槽和南边河槽内淤积重心的位置分别呈向上游和下游移动的趋势,口外淤积重心的位置逐渐北移;口门附近121°48’-122°40’E,30°49’-31°31’N水下三角洲区域2002年后的大幅淤积主要是由于其北边区域受径流过程坦化作用后的大幅淤积所致;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北槽的萎缩和南槽的发展起到加速作用,北槽的淤积主要发生在丁坝坝田浅区域、冲刷主要发生在深槽区域,为提高北槽深水航道通航条件,必须增大北槽的落潮分流比;北支围垦工程对北支的萎缩起到加速作用,并使得强径流时北支的冲刷主要发生在中下段的深槽区域,为维持北支河槽容积,需限制北支(特别是中上段)围垦量和改善上游进口处的入流条件。江阴-徐六泾段福姜沙左汊(包括北水道、中水道和双涧沙)、浏海沙水道、通州沙西水道和狼山沙西水道的落潮分流比受水库调平径流作用而减小,从而呈现出淤积萎缩趋势,河槽内淤积重心位置呈上移趋势;各水道另一汊的情况则相反:江阴-徐六泾上段(江阴-天生港)和下段(天生港-徐六泾)冲淤总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上段在1998-2014年期间随流域来沙减少而较快地由淤转冲,而下段受到洪季平均流量减小、潮汐顶托增强的作用对流域来沙减少的响应有所迟滞,其中使得潮汐顶托作用对下段由促淤变为促冲的临界洪季平均径流量约为36000 m3/s(大于36000 m3/s时潮汐促淤,小于36000 m3/s时潮汐动力大幅加强而导致冲刷);水库调平径流使得36000 m3/s以下洪季平均流量的出现频率增大,从而对下段和上段分别起到促冲和促淤作用(对上段促淤的原因为下段冲刷的泥沙可被涨潮流带往上段淤积)。大通-江阴段土桥左汊、黑沙洲左汊和中汊、芜裕左汊、八卦洲左汊、世业洲右汊、和畅洲右汊在水库调平径流作用下受主流线作用的时间缩短,表现为淤积萎缩趋势,河槽内淤积重心位置呈上移趋势(以土桥水道为例);各水道另一汊的情况则相反。再次,揭示了入海径流年内过程和来沙总量变化条件下长江口的冲淤趋势。潮汐动力多年稳定,大通站年径流量也在现有沿江取水量和降雨量等不发生趋势性变化的条件下长期变化不大,而流域水库的继续建设将使得径流年内过程坦化的趋势维持,因此,各段汊道横向上的冲淤趋势差异将持续。然而,对流域来沙和海域来沙(包括黄河三角洲和杭州湾补给)的分析表明,未来进入长江口区域的泥沙总量不超过当前水平,因此,长江口(包括口门附近121°48’-122°40’ E,30°49’-31°31’ N范围的水下三角洲区域)未来的整体淤积速率也将不超过当前水平。
栾华龙[10](2017)在《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范围内的河口三角洲因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在流域来沙量减少的条件下许多三角洲正由淤涨型向蚀退型转变,在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冲淤转换加剧。如何合理预测未来的演变趋势从而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已成为学者、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长江河口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流域大型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影响下近十年河流来沙量仅相当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30%,水下三角洲局部地区已经发生冲刷,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整个长江河口对流域水沙变异及河口工程响应机制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分析整个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主控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性高的年代际冲淤演变预测模型,并使用模型对未来几十年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述如下:1.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过程的定量计算收集了长江河口 1958年以来多幅历史海图和船测地形资料,保证每十年至少有一组数据覆盖整个河口,通过Surfer软件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出冲淤分布、冲淤体积、水面面积和特征断面,分析1958-2010年期间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过程和特征。结果显示长江河口冲淤特征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口内河段的演变过程包括汊道演替、沙体淤涨和迁移,而拦门沙地区则以淤积为主。冲淤体积的定量计算表明1958年以来长江河口冲淤演变整体上可分为3个时期:快速淤积期(1958-1978)、淤积减慢期(1978-1986)和冲淤平衡期(1986-1997和1997-2010)。河口整体的净冲淤体积从第1个时期的1.55亿m3/yr下降到第2个时期0.396亿m3/yr,第3个时期内的两个时段净冲淤幅度均较小。口内河段1978年以后由净淤转变为净冲刷,拦门沙地区在整个研究期内都保持净淤积状态,但淤积速率减慢。2.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主控因子分析首先,长江输沙量自1958年的变化过程与上文定义的3个时期的冲淤体积变化趋势一致,河流高来沙量促进口内和口门地区的淤积,低来沙量首先引起口内河段的冲刷并减缓拦门沙地区的淤积。口内河段和拦门沙地区对来沙量下降的响应机制不同,这主要是由两者的动力环境、泥沙特性及其输运过程的空间差异决定的。因此,河流来沙量下降是引起长江河口整体淤积速率下降、口内河段由淤转冲的根本原因。其次,口内河段在1986-1997年期间的冲刷速率超过后一个时期1997-2010,与河流来沙量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反,这主要与该时段内连续洪水事件有关。上世纪九十年代连续出现洪峰流量超过60,000 m3/s的年份,且洪水总量较大、持续时间长,洪水抬升河口地区平均水位并增强落潮流,与低来沙量条件叠加作用下使口内河段的冲刷体积在1986-1997年期间达到峰值。最后,大型河口工程对长江河口冲淤演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着。1997年以来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对整个口门地区的地形都产生了影响,分析认为横沙浅滩淤积加强与南北两侧冲刷带的形成都受到导堤丁坝工程的影响。随着长江河口综合整治工程的逐步实施,未来将逐渐从自然演变向人为控制转变。3.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后报检验根据上述对演变过程和主控因子的认识,本文基于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河口近岸水沙地貌研究的Delft3D模型(二维模式),建立了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模型。模型通过对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概化来考虑季节性水沙输入,保证水沙总量与实测值相同,同时基于2015年9月长江口大面积底质调查资料在模型中考虑多种泥沙组分。地貌加速因子的取值通过敏感性实验来确定。对潮汐、水位和流速的计算误差均在合理范围以内,证明水动力模拟具有较高精度。为检验地貌模型的可靠性,选取3个特征历史时期(2002-2010、1986-1997和1958-1978)进行后报模拟,基于冲淤分布、冲淤体积和水深面积曲线的验证对比证明模型在定性和定量上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备预测未来几十年演变趋势的能力。应用建立的模型对冲淤演变主控因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包括径流量大小、粘性泥沙和北槽深水航道整治工程,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4.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趋势预测及模型价值本文以"长江口综合整治规划"中二十年时长为例预测2010-2030年冲淤演变趋势,模拟情景考虑未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相对海平面上升及规划河口工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整体上将以冲刷为主,前缘潮滩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蚀退,口内河段保持净冲刷态势,而拦门沙地区则由2010年以前的净淤积转变为净冲刷。未来径流量的年总量和季节性分布变化对演变趋势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来沙量的持续下降将增大长江河口整体上的冲刷强度,河口规划工程口内河段净冲刷量基本不变,拦门沙地区净冲刷量稍有减少。本文建立的地貌模型能够进一步用于长江河口冲淤演变机制的探讨,如洪水加速河口地貌格局调整的动力机制,口门地区冲刷带的形成过程和极限冲刷深度,长江河口发生冲淤转换的节点及其控制因子等科学问题,模型结果中关于特定区域的演变趋势预测对河口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因此,模型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长江口南槽季节性冲淤变化及其对河流入海水沙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口南槽季节性冲淤变化及其对河流入海水沙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口湿地典型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 ——以长江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河口湿地及其生物类群 |
1.2 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进展 |
1.2.1 河口湿地水文过程及其尺度特性 |
1.2.2 生物类群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进展 |
1.2.3 生物类群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思路 |
2.2.1 典型生物类群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思路 |
2.2.2 典型生物类群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思路 |
2.3 研究创新点 |
第三章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区域概况及站点布设 |
3.1.1 长江河口概况 |
3.1.2 九段沙区域概况 |
3.1.3 崇明岛及崇明东滩概况 |
3.1.4 南汇边滩研究区域概况及站点布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典型生物类群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方法 |
3.2.2 典型生物类群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沙洲离岛湿地植被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 |
4.1 1985-2015 年九段沙的植被演变 |
4.2 1985-2015 年长江河口入海径流泥沙条件的变化 |
4.3 1985-2015 年九段沙沙体及区域水沙条件的变化 |
4.3.1 1985-2015 年九段沙沙体变化 |
4.3.2 1985-2015 年九段沙邻近水域水沙条件变化 |
4.4 九段沙植被与沙体、水沙条件变化的关系 |
第五章 潮间带滩涂湿地植被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 |
5.1 1985-2015 年崇明东滩植被的变化 |
5.2 1985-2015 年崇明东滩沙体与区域水沙条件的变化 |
5.2.1 1985-2015 年崇明东滩沙体的变化 |
5.2.2 1985-2015 年崇明东滩区域水沙条件变化 |
5.3 崇明东滩植被与沙体、水沙条件变化的关系 |
第六章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 |
6.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变化特征 |
6.2 半日潮、半月潮水文要素及沉积物理化因子特征变化 |
6.3 大型底栖动物与半日潮、半月潮水文和沉积物理化因子的关系 |
第七章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响应特征的季节变化 |
7.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 |
7.2 季节间植被、水文过程及沉积物理化因子变化特征 |
7.2.1 植被的季节变化 |
7.2.2 水文要素及沉积物理化指标的季节变化 |
7.3 大型底栖动物与水文和沉积物因子关系的季节变化 |
第八章 讨论: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 |
8.1 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 |
8.1.1 生物类群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方式 |
8.1.2 生物类群对河口尺度水文过程响应的滞后性及累积特征 |
8.2 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 |
8.2.1 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的响应方式 |
8.2.2 河口湿地生物类群对生境尺度水文过程响应的时间分异特征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河三角洲的地貌发育过程与转型 |
1.2.1 三角洲的分类与发育 |
1.2.2 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大河三角洲地貌转型及成因 |
1.3 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过程研究综述 |
1.3.1 三角洲河道动态 |
1.3.2 入海泥沙输运与沉积过程 |
1.3.3 河口地貌演变与控制因素 |
1.3.4 动力地貌模型 |
1.4 尚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黄河流域与黄河三角洲 |
2.2 黄河口气象气候特征与动力沉积环境 |
2.2.1 气温和降水 |
2.2.2 潮汐与潮流 |
2.2.3 风和波浪 |
2.2.4 泥沙平均粒径及空间分布特征 |
2.2.5 泥沙扩散与含沙量空间分布 |
2.3 数据来源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三角洲岸线解译 |
2.4.2 水沙变化和冲淤演变计算 |
2.4.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黄河入海水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与新情势 |
3.1 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变化 |
3.2 入海水沙通量的年代际与年际变化 |
3.3 调水调沙与年内水沙分配变化 |
3.3.1 调水调沙与来沙系数 |
3.3.2 入海水沙的年内分配 |
3.4 入海泥沙粒径与悬沙浓度变化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及现行河口地貌演变过程 |
4.1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的地貌调整 |
4.1.1 河床地貌变化规律 |
4.1.2 尾闾河段泥沙源-汇通量 |
4.2 水下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响应 |
4.2.1 现行河口地貌演变 |
4.2.2 孤东海域地貌演变 |
4.2.3 清8出汊以来影响三角洲地貌演变的陆向主控因素 |
4.3 三角洲地貌系统的转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河口水沙输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1 模型控制方程 |
5.1.1 水动力模块 |
5.1.2 泥沙输运模块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水深地形来源及处理 |
5.2.2 模型边界和网格 |
5.3 模型验证 |
5.3.1 水位验证 |
5.3.2 流速流向验证 |
5.3.3 悬沙浓度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口近岸水动力及悬沙输运特征 |
6.1 模型设置 |
6.2 渤海潮汐特征 |
6.3 黄河三角洲近岸水动力特征 |
6.3.1 涨落潮及余流特征 |
6.3.2 潮流切变锋的形成和发育 |
6.4 泥沙输运特征 |
6.5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泥沙输运通量与源-汇过程的量化 |
6.5.1 尾闾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泥沙输运动态 |
6.5.2 外海各典型断面悬沙输运通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输运的影响 |
7.1 模型设置 |
7.2 径流量变化对潮汐振幅的影响 |
7.3 径流量变化对潮流切变锋动态的影响 |
7.4 径流量变化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和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近期长江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沉积环境及泥沙输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口三角洲水动力环境 |
1.2.2 河口泥沙运动 |
1.2.3 河口三角洲沉积特征 |
1.2.4 河口三角洲地貌及演变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长江来水来沙条件 |
2.1.2 浅滩沉积环境 |
2.1.3 浅滩悬沙分布、输移特征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验分析方法 |
2.3.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沉积动力环境 |
3.1 长江口典型浅滩地貌特征 |
3.2 典型浅滩沉积环境特征 |
3.2.1 浅滩沉积物类型及分布 |
3.2.2 浅滩沉积物粒度参数 |
3.2.3 浅滩沉积物粒度曲线特征 |
3.3 典型浅滩水动力环境特征 |
3.3.1 浅滩潮汐、波浪特征 |
3.3.2 浅滩流速、盐度时空分布特征 |
3.3.3 浅滩流速、盐度垂向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悬沙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浅滩悬沙时空分布特征 |
4.2 浅滩悬沙垂向分布特征 |
4.3 浅滩悬沙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
4.3.1 潮流与波浪作用对浅滩悬沙分布的影响 |
4.3.2 盐度对浅滩悬沙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口典型浅滩断面单宽输沙特征及机制分析 |
5.1 典型浅滩断面悬沙输移特征 |
5.1.1 单宽输沙量 |
5.1.2 典型浅滩断面输沙通量特征 |
5.2 典型浅滩定点悬沙输移机制 |
5.2.1 单宽机制分解法 |
5.2.2 典型浅滩余流及水体输运机制 |
5.2.3 典型浅滩水体垂向输运特征 |
5.2.4 典型浅滩单宽悬沙输移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泥沙净输运特征和机制研究 |
6.1 浅滩悬沙净输运特征 |
6.2 水动力过程对浅滩断面泥沙输运的影响 |
6.2.1 泥沙再悬浮作用影响近岸水体高含沙量分布 |
6.2.2 水体高含沙量分布影响泥沙净输运强度 |
6.2.3 余流空间方向分布控制河口典型断面泥沙净输运趋势 |
6.3 水体分层输沙对泥沙净输运的影响 |
6.3.1 浅滩断面水体悬沙垂向分层特征 |
6.3.2 水体分层输沙对泥沙净输运的影响 |
6.4 入海泥沙通量减少对河口三角洲泥沙输运的影响 |
6.4.1 入海泥沙通量减少对河口三角洲不同断面泥沙输运的影响 |
6.4.2 入海泥沙通量减少对河口三角洲不同水深泥沙输运的影响 |
6.5 大型水利工程对悬沙净输运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及其泥沙输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波浪动力场研究 |
1.2.2 泥沙输运研究 |
1.2.3 台风期间悬沙输运研究 |
1.2.4 现状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流域来水来沙 |
2.1.2 潮汐和潮流 |
2.1.3 风和波浪 |
2.1.4 泥沙输运和地形变化 |
2.1.5 热带气旋 |
2.2 数值模型 |
2.2.1 台风气压场和风场模型 |
2.2.2 水动力和泥沙输运数学模型 |
2.2.3 波浪模型SWAN |
2.2.4 模型设置 |
2.2.5 模型验证 |
第三章 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特征 |
3.1 台风路径的设置 |
3.2 台风浪动力场分布特征 |
3.2.1 有效波高 |
3.2.2 平均波长 |
3.2.3 底部波浪周期 |
3.2.4 近底部最大轨道流速的均方根值分布 |
3.3 波浪能量耗散 |
3.3.1 波浪能量耗散分布 |
3.3.2 不同计算方案的异同点 |
3.4 波浪谱特征 |
3.4.1 波浪谱变化特征 |
3.4.2 不同计算方案的异同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风作用下波流侵蚀特征及其泥沙输运 |
4.1 波流侵蚀分布特征与作用机制 |
4.1.1 波流侵蚀速率分布 |
4.1.2 波流侵蚀机制 |
4.2 悬沙场分布与特征 |
4.2.1 悬沙场分布 |
4.2.2 悬沙场分布与侵蚀速率的关系 |
4.3 波流输沙过程和作用机制 |
4.3.1 波浪对泥沙的侵蚀作用 |
4.3.2 潮流对泥沙的输运作用 |
4.4 波流作用对三角洲前缘地貌演变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风对长江口水沙输运案例研究-以“三巴”台风为例 |
5.1 波流作用下水沙输运观测研究 |
5.1.1 现场观测概况 |
5.1.2 波流作用的水动力条件分析 |
5.1.3 近底层悬沙输运研究 |
5.2 波浪对水沙输运影响的模型研究 |
5.2.1 波浪对水位的影响 |
5.2.2 波浪产生的流场变化 |
5.2.3 波浪对悬沙浓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分汊河口横向环流及其格局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口横向环流 |
1.2.2 河口水体层化 |
1.2.3 河槽形态对横向环流及层化的影响 |
1.2.4 河口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1.2.5 长江口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流域来水来沙 |
2.1.2 潮汐与潮流 |
2.1.3 风与波浪 |
2.1.4 最大浑浊带 |
2.1.5 河口及邻近海域重大人类工程 |
2.2 数学模型 |
2.2.1 模型介绍 |
2.2.2 模型设置 |
2.2.3 模型验证 |
2.2.4 模型计算方案 |
2.3 数据处理及计算 |
2.3.1 余流计算 |
2.3.2 水体层化指标及其控制机制 |
2.3.3 水体交换强度计算 |
第三章 河口水体交换及横向输运转化 |
3.1 河口余流和余通量场结构 |
3.1.1 余流场结构 |
3.1.2 余通量场结构 |
3.1.3 水体输运余通量 |
3.2 河口水体交换过程及其转化 |
3.2.1 河口水体垂向交换 |
3.2.2 长江口水体与临近海域的交换 |
3.3 河口水体横向输运格局转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横向越滩交换对横向环流的影响及机制 |
4.1 横向环流结构及其对横向越滩交换的响应 |
4.1.1 横向环流强度 |
4.1.2 横向环流结构 |
4.2 横向环流对层化的影响 |
4.2.1 层化在潮周期内的变化 |
4.2.2 层化变化控制机制 |
4.3 横向环流结构的分类和转化 |
4.3.1 基于Ekman数的环流模式变化 |
4.3.2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横向环流结构转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槽断面形态对横向环流的影响及机制 |
5.1 河槽断面形态对横向环流结构的影响 |
5.1.1 理想模型建立 |
5.1.2 横向环流结构响应 |
5.1.3 水体层化-混合过程响应 |
5.2 河槽断面形态对水体层化的影响机制 |
5.2.1 层化控制机制响应 |
5.2.2 断面形态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启示 |
5.3 关于断面形态对横向环流控制的应用 |
5.3.1 长江口横向环流结构响应 |
5.3.2 长江口层化-混合过程响应 |
5.3.3 层化控制机制对浚深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向环流结构对悬沙输运的影响——以北槽为例 |
6.1 横向环流转变 |
6.2 水体层化与泥沙再悬浮过程 |
6.3 高浊度泥沙环境及其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放射性核素研究 |
1.2.1 ~(210)Pb年代学 |
1.2.2 ~(137)Cs年代学 |
1.2.3 ~7Be研究与现状 |
1.3 淤泥质潮滩研究 |
1.3.1 淤泥质潮滩沉积机制研究 |
1.3.2 黄河三角洲潮滩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流域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流路变迁 |
2.1.3 来水来沙 |
2.2 黄河三角洲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海洋动力环境 |
2.2.3 沉积物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伽马放射性核素测量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Y1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2 Y2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Y3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4 Y4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 ~(210)Pb分布规律 |
4.2.1 柱状样Y1的~(210)Pb分布 |
4.2.2 柱状样Y2的~(210)Pb分布 |
4.2.3 柱状样Y3的~(210)Pb分布 |
4.2.4 柱状样Y4的~(210)Pb分布 |
4.3 ~(137)Cs分布规律 |
4.3.1 柱状样~(137)Cs的垂直分布 |
4.3.2 柱状样的~(137)Cs面积活度 |
4.4 ~7Be分布规律 |
4.4.1 表层样的~7Be的垂直分布 |
4.4.2 表层样的~7Be面积活度 |
第五章 讨论 |
5.1 核素活度——深度曲线类型 |
5.1.1 ~(210)Pbex活度——深度曲线 |
5.1.2 ~(137)Cs活度——深度曲线 |
5.2 黄河三角洲潮滩现代沉积速率 |
5.2.1 黄河历年入海水沙及洪水事件 |
5.2.2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速率及准确性讨论 |
5.3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物记录的环境演变 |
5.3.1 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及反映的环境演变 |
5.3.2 黄河三角洲红粘层的的~(210)Pb、~(137)Cs指示及其形成机制 |
5.4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地貌的动态演化 |
5.4.1 风暴潮对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的影响 |
5.4.2 黄河三角洲潮滩的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长江口南汇南滩近期沉积动力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潮滩动力沉积过程与演变特征 |
1.2.2 近岸圈围工程建设对潮滩的影响 |
1.2.3 南汇边滩动力沉积过程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资料、方法 |
2.1 南滩水沙动力环境 |
2.2 南滩促淤圈围工程概况 |
2.3 研究资料 |
2.3.1 潮滩现场观测水沙数据 |
2.3.2 潮滩月际沉积物数据 |
2.3.3 潮滩月际高精度地貌数据 |
2.3.4 大通水文站水沙资料 |
2.3.5 芦潮港逐日实测潮位资料 |
2.4 研究方法 |
2.4.1 沉积物粒度分析及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
2.4.2 潮滩地表高程模型构建 |
2.4.3 潮滩不同分带高程-面积-体积及冲淤量计算 |
2.4.4 潮滩特征等高线和典型剖面高程提取 |
2.4.5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第三章 南滩近期水沙变化特征 |
3.1 长江河口入海水沙通量变化 |
3.2 南滩潮间带水沙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滩表层沉积物分布及变化过程 |
4.1 潮滩月际沉积物分布特征及变化 |
4.1.1 沉积物粒径频率分布 |
4.1.2 沉积物组份含量及分布 |
4.1.3 沉积物类型及变化特征 |
4.2 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及变化 |
4.3 潮滩沉积物变化EOF分析 |
4.3.1 沉积物三组分含量和粒度参数相关性 |
4.3.2 沉积物变化的空间时间特征函数分析 |
4.4 潮滩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
4.5 潮滩沉积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滩地貌分异规律及演变过程 |
5.1 潮滩月际地貌高程分异规律 |
5.1.1 月际地表高程特征及变化 |
5.1.2 月际地表高程频率分布 |
5.2 潮滩各分带地表高程、面积-体积月际变化 |
5.2.1 各分带地表高程月际变化 |
5.2.2 各分带地表面积月际变化 |
5.2.3 各分带地表体积月际变化 |
5.3 潮滩地貌冲刷-淤积演变过程 |
5.3.1 月际滩面冲淤厚度 |
5.3.2 潮滩冲淤逐月量及净冲淤累计量 |
5.4 潮滩特征等高线平面变化 |
5.4.1 潮滩1.5m、2.5m和3.5m等高线变化 |
5.4.2 潮滩等高线平面变化总体特征 |
5.5 潮滩典型剖面高程变化 |
5.5.1 潮滩西-中-东横向剖面高程变化特征 |
5.5.2 潮滩纵向剖面高程变化过程 |
5.6 剖面高程变化EOF分析 |
5.6.1 潮滩横剖面变化基本特征 |
5.6.2 潮滩第一剖面变化的空间-时间特征函数 |
5.6.3 潮滩第二剖面变化的空间-时间特征函数 |
5.6.4 潮滩第三剖面变化的空间-时间特征函数 |
5.7 影响南滩地貌变化的因素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滩沉积地貌演变模式及控制因素 |
6.1 南滩沉积-地貌变化模式 |
6.2 近期河口水沙输移和河势演变对边滩地貌的影响 |
6.2.1 南汇边滩悬沙浓度的变化 |
6.2.2 南槽分流分沙比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
6.2.3 南汇侵蚀/淤积波的演变对南滩地貌的影响 |
6.3 南滩动力过程和天气过程对潮滩地貌的塑造 |
6.4 促淤围垦工程作用的局地动力地貌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近期长江口典型河道悬沙输运及其与底沙交换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口泥沙对流域来沙变异的响应 |
1.2.2 河口泥沙再悬浮研究 |
1.2.3 河口悬沙与底沙交换过程 |
1.3 研究内容、方法、资料来源和论文主要结构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资料来源 |
1.3.3 现场观测、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主要结构 |
第2章 长江河口概况 |
2.1 长江河口概况 |
2.1.1 流域来水来沙 |
2.1.2 潮汐和潮流 |
2.2 长江河口典型河段与水域基本特性 |
2.2.1 北港河道基本特性 |
2.2.2 北槽河道基本特性 |
2.2.3 长江河口口外邻近海域基本特性 |
第3章 北港悬沙输运及其与底沙交换过程 |
3.1 数据资料 |
3.2 近期北港河道冲淤演变 |
3.3 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
3.3.1 中值粒径及类型特征 |
3.3.2 粒度参数特征及其与中值粒径的关系 |
3.3.3 北港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动力响应 |
3.4 北港潮流和悬沙特征 |
3.4.1 潮流特性 |
3.4.2 含沙量特性 |
3.5 北港上游河道泥沙变化过程 |
3.5.1 近底层含沙量随时间变化过程 |
3.5.2 河床沉积物粒径随流速变化过程 |
3.6 北港上游河道泥沙再悬浮通量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槽悬沙输运及其与底沙交换过程 |
4.1 数据资料 |
4.2 水沙潮周期特性 |
4.2.1 潮流潮周期特性 |
4.2.2 含沙量基本特性及时空变化 |
4.3 悬沙和表层沉积物潮周期变化规律 |
4.3.1 悬沙粒径潮周期变化过程 |
4.3.2 北槽沉积物粒径特性及潮周期变化 |
4.3.3 北槽表层沉积物纵向空间变化 |
4.4 北槽中游河道泥沙再悬浮通量计算 |
4.4.1 泥沙起动流速 |
4.4.2 泥沙再悬浮通量计算 |
4.4.3 单宽再悬浮输沙通量 |
4.5 北槽河道冲淤演变及航槽回淤 |
4.5.1 近期北槽冲淤演变 |
4.5.2 近期北槽航道回淤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邻近海域悬沙输运及其与底沙交换过程 |
5.1 数据资料 |
5.2 洪枯季潮流特性 |
5.2.1 洪季潮流特性 |
5.2.2 枯季潮流特性 |
5.3 洪枯季悬沙分布特性 |
5.3.1 洪季悬沙分布特性 |
5.3.2 枯季悬沙分布特性 |
5.4 洪枯季盐度分布特性 |
5.4.1 洪季盐度分布特性 |
5.4.2 枯季盐度分布特性 |
5.5 口外邻近海域泥沙再悬浮 |
5.5.1 北港口门外邻近海域泥沙再悬浮 |
5.5.2 南槽口门外邻近海域泥沙再悬浮 |
5.5.3 北槽口门外邻近海域泥沙再悬浮 |
5.6 拦门沙及前缘地形坡度变化 |
5.6.1 拦门沙及其前缘邻近海域沉积物粒径分布及变化 |
5.6.2 拦门沙及前缘邻近海域海床冲淤变化 |
5.6.3 拦门沙及其前缘邻近海域地形坡度演变 |
5.6.4 拦门沙及其前缘邻近海域地形坡度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6.5 拦门沙及其前缘邻近海域地形坡度演变影响因子剖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河道及邻近海域水沙交换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 |
6.1 河口中游河道中上段水沙交换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 |
6.1.1 河口中游河道中上段泥沙特征对上游来沙锐减的响应 |
6.1.2 河口中游河道中上段泥沙再悬浮过程对上游来沙锐减的响应 |
6.2 河口最大浑浊带河道水沙交换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 |
6.2.1 河口最大浑浊带河道悬沙特征对上游来沙锐减的响应 |
6.2.2 河口(北槽)最大浑浊带河道悬沙再悬浮过程对上游来沙锐减的响应 |
6.3 河口口门外邻近海域水沙交换对流域来沙锐减的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 |
7.3 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文章 |
附录2:在读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9)水库调平径流年内过程作用下长江口冲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库对入海河流水沙的调节作用 |
1.2.2 入海河流水沙受水库调节后对河口冲淤的影响 |
1.2.3 长江流域水库建设对入海水沙的调节作用及对长江口冲淤的影响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资料与方法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长江口地理与动力特征 |
2.1.2 长江口水沙来源及特征 |
2.1.3 长江口整治工程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本文研究对象范围 |
2.2.2 流域、海域水沙和动力因素 |
2.2.3 主流线和落潮分流比 |
2.2.4 地形 |
2.2.5 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 |
第3章 水库对入海水沙调节作用的识别 |
3.1 水库对径流调节作用的识别 |
3.1.1 对年径流总量调节作用的识别 |
3.1.2 对径流年内过程调节作用的识别 |
3.1.3 年径流量和径流年内过程变化趋势预测 |
3.2 水库对输沙调节作用的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库调平径流年内过程对长江口冲淤的影响 |
4.1 徐六泾以下段 |
4.1.1 水库对“南兴北衰”模式的加剧效应 |
4.1.2 水库对淤积重心位置的影响 |
4.1.3 关于口门附近水下三角洲区域近期大幅淤积问题的讨论 |
4.1.4 徐六泾以下重要工程对局部区域的作用及整治建议 |
4.2 江阴-徐六泾段 |
4.2.1 水库对各汊道冲淤的影响 |
4.2.2 水库对各汊道内淤积重心位置的影响 |
4.2.3 水库对江阴-徐六泾上下游区段冲淤总量的影响 |
4.3 大通-江阴段 |
4.3.1 水库对各汊道冲淤的影响 |
4.3.2 水库对各汊道内淤积重心位置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江口冲淤变化趋势 |
5.1 水动力条件对汊道横向冲淤差异的趋势影响 |
5.2 来沙条件对淤积总量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的论文成果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10)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动力因子的河口分类 |
1.3 河口系统的空间差异性 |
1.4 河口冲淤演变研究进展 |
1.4.1 河口冲淤演变特征及实例 |
1.4.2 中长周期河口动力地貌模型 |
1.5 长江河口多时空尺度冲淤演变研究进展 |
1.5.1 分汊河槽 |
1.5.2 拦门沙 |
1.5.3 前缘潮滩 |
1.5.4 水下三角洲 |
1.6 尚存在的问题 |
1.6.1 整体演变格局的主控因子 |
1.6.2 数学模型对实际物理过程的把握 |
1.6.3 预测模拟结果的完整性及应用 |
1.7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长江河口地形地貌 |
2.2 长江入海水沙通量 |
2.3 长江河口动力环境 |
2.3.1 潮汐和潮流 |
2.3.2 风和波浪 |
2.3.3 东海陆架环流 |
2.4 长江河口泥沙特性 |
2.4.1 底沙输移及其造床过程 |
2.4.2 悬沙输运及其沉积过程 |
2.4.3 泥沙粒径及空间分布 |
2.5 流域及河口人类活动 |
第三章 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过程与主控因子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2 冲淤演变过程分析结果 |
3.2.1 冲淤分布 |
3.2.2 冲淤定量计算 |
3.2.3 水深面积关系曲线 |
3.2.4 特征断面变化 |
3.3 讨论 |
3.3.1 对来沙量下降的响应 |
3.3.2 洪水事件的作用 |
3.3.3 河口工程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模型的建立及后报检验 |
4.1 Delft3D模型简介 |
4.1.1 水动力模块 |
4.1.2 泥沙输运模块 |
4.1.3 地形更新模块 |
4.1.4 波浪模块 |
4.2 模型设置 |
4.2.1 计算区域和网格 |
4.2.2 外海开边界条件 |
4.2.3 河流开边界条件 |
4.2.4 风场和波浪 |
4.2.5 泥沙参数和初始床面组成 |
4.2.6 地貌加速因子的选取 |
4.3 模型水动力验证 |
4.3.1 潮汐和水位验证 |
4.3.2 流速和流向验证 |
4.4 冲淤演变后报检验 |
4.4.1 冲淤分布对比 |
4.4.2 冲淤体积对比 |
4.4.3 水深面积曲线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控制因子的数值模拟 |
5.1 数值实验 |
5.1.1 对径流量的数值实验 |
5.1.2 对粘性泥沙的数值实验 |
5.1.3 对大型河口工程的数值实验 |
5.2 模型结果 |
5.2.1 不同径流量条件下水沙输运和冲淤的差异 |
5.2.2 粘性和非粘性沙作用下形成的滩槽格局差异 |
5.2.3 导堤丁坝影响下水沙输运和冲淤差异 |
5.3 讨论 |
5.3.1 洪季高径流量的作用 |
5.3.2 粘性沙的作用 |
5.3.3 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趋势预测 |
6.1 预测模拟情景设置 |
6.2 预测模拟结果 |
6.2.1 冲淤分布 |
6.2.2 泥沙冲淤体积 |
6.3 讨论 |
6.3.1 预测结果对未来几十年的指示意义 |
6.3.2 模型的科学价值 |
6.3.3 模型的应用价值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长江口南槽季节性冲淤变化及其对河流入海水沙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口湿地典型生物类群对水文过程的响应 ——以长江口为例[D]. 吴逢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D]. 姬泓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近期长江河口典型浅滩断面沉积环境及泥沙输运[D]. 陈肖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及其泥沙输运影响研究[D]. 任剑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5]分汊河口横向环流及其格局转化研究[D]. 陈语.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D]. 宋莎莎. 南京大学, 2020(02)
- [7]长江口南汇南滩近期沉积动力过程研究[D]. 王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近期长江口典型河道悬沙输运及其与底沙交换过程[D]. 姚弘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 [9]水库调平径流年内过程作用下长江口冲淤规律[D]. 朱博渊. 武汉大学, 2017(06)
- [10]长江河口年代际冲淤演变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 栾华龙.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