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膜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圆筒的下侧,所述圆筒内设置有圆杆一,所述圆杆一的上侧固定连接下侧方杆一的下侧中心,下侧所述方杆一的上侧中心通过竖杆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方杆一的下侧中心,对称的所述方杆一内分别设置有方槽,四个方槽内分别设置有方杆二,四个所述方杆二的一端分别铰接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十字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中部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车灯膜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为车灯膜安装支架,有利于实现车灯膜固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灯膜安装支架,包括底座(9),其特征是:所述底座(9)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圆筒(8)的下侧,所述圆筒(8)内设置有圆杆一(7),所述圆杆一(7)的上侧固定连接下侧方杆一(1)的下侧中心,下侧所述方杆一(1)的上侧中心通过竖杆(11)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方杆一(1)的下侧中心,对称的所述方杆一(1)内分别设置有方槽(19),四个方槽(19)内分别设置有方杆二(21),四个所述方杆二(21)的一端分别铰接连杆(12)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十字杆(1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12)的中部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板(5)的一侧。
设计方案
1.一种车灯膜安装支架,包括底座(9),其特征是:所述底座(9)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圆筒(8)的下侧,所述圆筒(8)内设置有圆杆一(7),所述圆杆一(7)的上侧固定连接下侧方杆一(1)的下侧中心,下侧所述方杆一(1)的上侧中心通过竖杆(11)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方杆一(1)的下侧中心,对称的所述方杆一(1)内分别设置有方槽(19),四个方槽(19)内分别设置有方杆二(21),四个所述方杆二(21)的一端分别铰接连杆(12)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十字杆(1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12)的中部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板(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膜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十字杆(13)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圆杆二(18)的一端,所述圆杆二(18)铰接穿过所述竖杆(11)的中心和圆盘(14)的中心,所述圆杆二(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5)的一侧中心,所述圆盘(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膜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转盘(15)的另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把手杆(17),所述转盘(15)对应所述圆盘(14)螺纹连接顶丝二(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膜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方板(5)上分别设置有一组螺纹孔(22),每个所述方板(5)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杆(4),每个所述螺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把手(3),每个所述螺杆(4)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球体(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膜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螺杆(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膜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圆筒(8)对应所述圆杆一(7)螺纹连接顶丝一(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膜安装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车灯膜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灯膜可以防止高速行驶碎石的击打,一般碎石小刮痕是很难自然复原的,但是这种刮痕又很多,利用保护膜可以有效防止侵害。防止生活中的小刮痕,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轻微摩擦,污水侵害和洗车时的刮痕等等。汽车灯膜具有较高的透光度,安装方便、粘性强、不影响原有光源。具有强韧的保护功用,防划耐磨,坚固耐用,光学透明粘性,可有效透光散热。车灯膜在安装时,为了防止车灯膜变形需要将车灯膜固定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工具实现车灯膜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膜安装支架,有利于实现车灯膜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车灯膜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圆筒的下侧,所述圆筒内设置有圆杆一,所述圆杆一的上侧固定连接下侧方杆一的下侧中心,下侧所述方杆一的上侧中心通过竖杆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方杆一的下侧中心,对称的所述方杆一内分别设置有方槽,四个方槽内分别设置有方杆二,四个所述方杆二的一端分别铰接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十字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中部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板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十字杆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圆杆二的一端,所述圆杆二铰接穿过所述竖杆的中心和圆盘的中心,所述圆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一侧中心,所述圆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转盘的另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把手杆,所述转盘对应所述圆盘螺纹连接顶丝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方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组螺纹孔,每个所述方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把手,每个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球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筒对应所述圆杆一螺纹连接顶丝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根据车灯的大小及距离地面的位置,调整装置,将装置的对称轴与车灯轴线重合,拧松顶丝一,向上提升圆杆一,圆杆一沿圆筒向上移动,圆杆一带动下侧方杆一向上移动,下侧方杆一带动竖杆向上移动,竖杆带动上侧方杆一向上移动,方杆一带动方杆二向上移动,竖杆带动圆盘向上移动,竖杆带动圆杆二向上移动,圆杆二带动十字杆及转盘向上移动,转盘带动把手杆向上移动,十字杆和方杆二共同带动连杆向上移动,连杆带动方板向上移动,方板带动螺杆向上移动,螺杆带动把手和球体向上移动,直到十字杆的中心与车灯中心同轴,拧紧顶丝一。根据车灯的大小,拧松顶丝二,转动把手杆,把手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圆杆二转动,圆杆二带动十字杆摆动,十字杆带动连杆摆动,连杆带动方杆二沿方槽向外移动,连杆带动方板摆动,方板带动螺杆摆动,螺杆带动球体摆动,直到方板摆动的位置合适,拧紧顶丝二。根据车灯的大小,在每个方板上选择合适的螺纹孔,旋转把手,将球体从螺杆上旋出,反向旋转把手将螺杆旋转并穿过选定的螺纹孔,将球体螺纹安装到螺杆的顶端,将车模安装到车灯上,继续反向旋转把手,直到球体接触并挤压住车灯膜。本实用新型为车灯膜安装支架,有利于实现车灯膜固定,本产品主要实现了针对任何曲面的车灯膜均可以调整螺杆位置和长度利用软质的球体抵住车灯膜外侧,辅助固定并提供一定压力,方便车灯膜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方杆一,3、把手,4、螺杆,5、方板,6、球体,7、圆杆一,8、圆筒,9、底座,10、顶丝一,11、竖杆,12、连杆,13、十字杆,14、圆盘,15、转盘,16、顶丝二,17、把手杆,18、圆杆二,19、方槽,21、方杆二,2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9,所述底座9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圆筒8的下侧,所述圆筒8内设置有圆杆一7,所述圆杆一7的上侧固定连接下侧方杆一1的下侧中心,下侧所述方杆一1的上侧中心通过竖杆11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方杆一1的下侧中心,对称的所述方杆一1内分别设置有方槽19,四个方槽19内分别设置有方杆二21,四个所述方杆二21的一端分别铰接连杆12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十字杆1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12的中部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板5的一侧。
所述十字杆13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圆杆二18的一端,所述圆杆二18铰接穿过所述竖杆11的中心和圆盘14的中心,所述圆杆二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5的一侧中心,所述圆盘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一侧。
所述转盘15的另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把手杆17,所述转盘15对应所述圆盘14螺纹连接顶丝二16。
每个所述方板5上分别设置有一组螺纹孔22,每个所述方板5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杆4,每个所述螺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把手3,每个所述螺杆4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球体6。
有需要的时候每个所述方板5上也可以设置多根螺杆4,顶住车灯膜不同的位置。
所述螺杆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22。
所述圆筒8对应所述圆杆一7螺纹连接顶丝一10。
所述螺杆4具有自锁功能。
所述球体6材料为橡胶。
每个所述球体6螺纹安装在螺杆4的顶端,可以根据不同车灯更换不同的大小、弹性的球体6。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根据车灯的大小及距离地面的位置,调整装置,将装置的对称轴与车灯轴线重合,拧松顶丝一10,向上提升圆杆一7,圆杆一7沿圆筒8向上移动,圆杆一7带动下侧方杆一1向上移动,下侧方杆一1带动竖杆11向上移动,竖杆11带动上侧方杆一1向上移动,方杆一1带动方杆二21向上移动,竖杆11带动圆盘14向上移动,竖杆11带动圆杆二18向上移动,圆杆二18带动十字杆13及转盘15向上移动,转盘15带动把手杆17向上移动,十字杆13和方杆二21共同带动连杆12向上移动,连杆12带动方板15向上移动,方板15带动螺杆4向上移动,螺杆4带动把手3和球体6向上移动,直到十字杆13的中心与车灯中心同轴,拧紧顶丝一10。根据车灯的大小,拧松顶丝二16,转动把手杆17,把手杆17带动转盘15转动,转盘15带动圆杆二18转动,圆杆二18带动十字杆13摆动,十字杆13带动连杆12摆动,连杆12带动方杆二21沿方槽19向外移动,连杆12带动方板5摆动,方板5带动螺杆4摆动,螺杆4带动球体6摆动,直到方板5摆动的位置合适,拧紧顶丝二16。根据车灯的大小,在每个方板5上选择合适的螺纹孔22,旋转把手3,将球体6从螺杆4上旋出,反向旋转把手3将螺杆4旋转并穿过选定的螺纹孔22,将球体6螺纹安装到螺杆4的顶端,将车灯膜安装到车灯上,继续反向旋转把手3,直到球体6接触并挤压住车灯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500.0
申请日:2019-01-0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78953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29C 63/02
专利分类号:B29C63/02;B29L31/3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肇庆卡莱斯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肇庆卡莱斯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城中工业园肇庆涞馨美体内衣有限公司食堂、活动中心一楼东面
发明人:刘万忠;刘旭坤
第一发明人:刘万忠
当前权利人:肇庆卡莱斯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静
代理机构:44537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