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探析消化道恶性肿瘤采用FOLFOX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的8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占12.2%,部分缓解32例,占39.02%,稳定30例,占36.59%,10例进展,占12.2%,治疗有效率为51.22%;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但是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上运用FOLOX4方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肿瘤耐受性,还能提高缓解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FOLFOX4方案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118-02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直肠癌以及大肠癌等,手术切除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中晚期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只能行放化疗治疗,并且消化道恶性肿瘤对化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疗效在30%~50%左右。因此,本文对FOLFOX方案运用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为(55.3±11.5)岁,30例为女性、52例为男性,其中50例为食管癌、20例为胃癌、12例为直肠癌。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FOLFOX方案治疗,即第1d,运用85mg/m2L-OHP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滴注时间,通常为2h;第1~2d,运用200mg/m2CF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第1~2d,运用400mg/m25-Fu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然后再运用600mg/m25-Fu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滴注22h,1个周期为2周,连续治疗4~6个周期。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WHO统一标准,将治疗效果划分为4个等级:①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80%;②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80%;③稳定。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30%~50%;④进展。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1]。
1.4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口腔炎、静脉炎、胃肠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
2.结果
本组的8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占12.2%,部分缓解32例,占39.02%,稳定30例,占36.59%,10例进展,占12.2%,治疗有效率为51.22%。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见表1。
表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讨论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FOLFOX4方案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CF作为5-Fu的一种生化调节剂,两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对胸苷酸合成酶结合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5-Fu的治疗效果提高。奥沙利铂作为新型的一种铂类抗癌药,与顺铂在化学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比较顺铂而言,奥沙利铂具有较快的DNA结合率,能够对DNA进行有效抑制,细胞毒性作用较强,并且不具备肾毒性,治疗期间,不容易发生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2]。有报道显示,奥沙利铂对多种人类和动物肿瘤细胞株如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大肠癌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5-Fu、卡铂以及顺铂耐药株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3]。张晓东[4]等在研究中发现,运用5-Fu/CF/L-OHP方案对耐药或者接受过5-Fu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25~60%,并且平均生存期为(14.5±2.7)个月,疗效满意。在本次研究中,治疗有效率为51.22%,并且无1例患者死亡,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FOLOX4方案治疗,不仅能够使治疗效果提高,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是比较理想的一个治疗方案,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妹兴,蔡飏,樊宏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9(5):8-11+14.
[2]王立波,席妍,王彦荣,杜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56例分析[J].中国肿瘤,2007,10(21):837-838.
[3]李云霞,潘莲草,李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7,11(9):990-991.
[4]张晓东,龚振夏.FolFox_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42例的临床观察[J].南通医学院学报,2013,18(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