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拉延顶料机构论文和设计-李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包含气缸组件、顶料销、导套以及模具本体;所述气缸组件包含气缸本体与气缸活塞杆;所述模具本体中设置有装接孔,所述导套中设置有导向孔;气缸活塞杆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气缸本体、顶料销相连,顶料销滑动安装至所述导向孔中,气缸组件驱动顶料销沿导向孔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导套与模具本体紧固连接,导套整体或部分嵌套安装至装接孔中;或者,所述导套安装在装接孔内部空间之外的空间中,所述导向孔与装接孔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合于板件起伏大,需要增加顶销来托住板料的场合,通过导套的设置,有效防止顶料销与模具本体直接接触,避免因碎屑产生对面品质量的不利影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气缸组件、顶料销(1)、导套(2)以及模具本体(9);所述气缸组件包含气缸本体(5)与气缸活塞杆(3);所述模具本体(9)中设置有装接孔,所述导套(2)中设置有导向孔;气缸活塞杆(3)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气缸本体(5)、顶料销(1)相连,顶料销(1)滑动安装至所述导向孔中,气缸组件驱动顶料销(1)沿导向孔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导套(2)与模具本体(9)紧固连接,导套(2)整体或部分嵌套安装至装接孔中;或者,所述导套(2)安装在装接孔内部空间之外的空间中,所述导向孔与装接孔相互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气缸组件、顶料销(1)、导套(2)以及模具本体(9);所述气缸组件包含气缸本体(5)与气缸活塞杆(3);

所述模具本体(9)中设置有装接孔,所述导套(2)中设置有导向孔;气缸活塞杆(3)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气缸本体(5)、顶料销(1)相连,顶料销(1)滑动安装至所述导向孔中,气缸组件驱动顶料销(1)沿导向孔轴向方向运动;

所述导套(2)与模具本体(9)紧固连接,导套(2)整体或部分嵌套安装至装接孔中;或者,所述导套(2)安装在装接孔内部空间之外的空间中,所述导向孔与装接孔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2)与装接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装接孔的孔壁面上设置有径向开孔,所述径向开孔中配设有锁付螺钉(6);锁付螺钉(6)贯穿径向开孔后与导套(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销(1)与气缸活塞杆(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9)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装接孔;

装接孔、气缸组件、顶料销(1)、导套(2)在数量上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5)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7)与快插接头(8);

所述快插接头(8)包含QS型快插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5)上设置有气缸固定法兰(4);气缸本体(5)通过所述气缸固定法兰(4)连接至模具本体(9)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2)包含黄铜导套;顶料销(1)包含45号钢材质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销(1)沿轴向两端中,相对与气缸活塞杆(3)连接一端的另一端为半球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缸拉延顶料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冲压模具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气缸拉延顶料设备中,主要使用气缸+顶料销,并直接在压边圈型面上加工出顶料销过孔的结构,这种结构由于过孔的加工精度低,表面比较粗糙,顶料销与过孔间空隙大,起不到导向处用,由于气缸使用的行程一般比较大,而影响顶料销刚性,顶料销很容易与安装孔侧壁相互摩擦产生碎屑,如果碎屑被带到模具型面上,会压伤板件,进而影响面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拉延顶料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包含气缸组件、顶料销、导套以及模具本体;所述气缸组件包含气缸本体与气缸活塞杆;

所述模具本体中设置有装接孔,所述导套中设置有导向孔;气缸活塞杆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气缸本体、顶料销相连,顶料销滑动安装至所述导向孔中,气缸组件驱动顶料销沿导向孔轴向方向运动;

所述导套与模具本体紧固连接,导套整体或部分嵌套安装至装接孔中;或者,所述导套安装在装接孔内部空间之外的空间中,所述导向孔与装接孔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套与装接孔过盈配合。

优选地,装接孔的孔壁面上设置有径向开孔,所述径向开孔中配设有锁付螺钉;锁付螺钉贯穿径向开孔后与导套接触。

优选地,所述顶料销与气缸活塞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装接孔;

装接孔、气缸组件、顶料销、导套在数量上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气缸本体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与快插接头;

所述快插接头包含QS型快插接头。

优选地,所述气缸本体上设置有气缸固定法兰;气缸本体通过所述气缸固定法兰连接至模具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导套包含黄铜导套;顶料销包含45号钢材质销。

优选地,所述顶料销沿轴向两端中,相对与气缸活塞杆连接一端的另一端为半球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合于板件起伏大,需要增加顶销来托住板料的场合,通过导套的设置,有效防止顶料销与模具本体直接接触,避免因碎屑产生对面品质量的不利影响。

2、通过锁付螺钉的付顶在导套的外径上面,这样可以防止导套被顶料销带出型面而压伤模具,保证导套在工作中的安全可靠。

3、压边圈型面中间与两侧起伏较大时,可在中凹陷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处顶料销结构,防止在板件送料时中间有塌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组件、顶料销、导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气缸拉延顶料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顶料销1 锁付螺钉6

导套2 单向节流阀7

气缸活塞杆3 快插接头8

气缸固定法兰4 模具本体9

气缸本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缸拉延顶料机构,包含气缸组件、顶料销1、导套2以及模具本体9;所述气缸组件包含气缸本体5与气缸活塞杆3;所述模具本体9中设置有装接孔,所述导套2中设置有导向孔;气缸活塞杆3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气缸本体5、顶料销1相连,顶料销1滑动安装至所述导向孔中,气缸组件驱动顶料销1沿导向孔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导套2与模具本体9紧固连接,导套2整体或部分嵌套安装至装接孔中;或者,所述导套2安装在装接孔内部空间之外的空间中,所述导向孔与装接孔相互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导套2的设置,使得顶料销1能够避免直接与模具本体9接触,进而避免因为两者摩擦产生碎屑,影响最终板品质量。优选地,所述导套2包含黄铜导套;顶料销1包含45号钢材质销,通过结构材料与硬度的控制,使得顶料销1能够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与运行的平稳度。

实施例中,所述导套2与装接孔过盈配合。装接孔的孔壁面上设置有径向开孔,所述径向开孔中配设有锁付螺钉6;锁付螺钉6贯穿径向开孔后与导套2接触。通过两种紧固连接方式,使得导套2能够与模具本体9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避免顶料销1运动时将导套2带出而压伤模具本体9。优选地,所述顶料销1与气缸活塞杆3螺纹连接。所述顶料销1沿轴向两端中,相对与气缸活塞杆3连接一端的另一端为半球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顶料销1与气缸活塞杆3还可以是卡扣连接、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顶料销1用于与板件接触的位置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光滑表面,防止对板件划伤即可。

所述气缸本体5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7与快插接头8;优选地,所述快插接头8包含QS型快插接头。所述气缸本体5上设置有气缸固定法兰4;气缸本体5通过所述气缸固定法兰4连接至模具本体9上。优选地,所述模具本体9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装接孔;装接孔、气缸组件、顶料销1、导套2在数量上一一对应。例如,实际应用中,在压边圈型面中间与两侧起伏较大时,在中凹陷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2-3处顶料销结构,防止在板件送料时中间有塌陷。

优选实施方式:

在顶料销1与模具本体9之间增加导套2进行导向,需要在压边圈型面合适位置加工出导套装接孔,装接孔孔径尺寸公差H7,粗糙度1.6;

选用导套2的外径尺寸公差m6,粗糙度1.6,内径尺寸公差F7,粗糙度1.6,材质:黄铜。导套2与压边圈上加工出的装接孔过盈配合,过盈量(0~+0.04mm);

顶料销1外径尺寸公差-0.1mm,外圆粗糙度1.6,端头车成半圆球形,尾部加工出螺纹,螺纹螺距与气缸活塞杆3上一致,材质45#钢,热处理:表面淬火,硬度38-42HRC。

为了保证导套2在工作中的安全可靠,在装接孔侧面对应的压边圈的位置上加工出M6的螺纹孔,通过M6锁付螺钉6顶在导套2的外侧面上面,这样可以防止导套2被顶料销1带出型面,从而压伤模具本体9。

开启气缸顶料时,压缩气体通过QS型快插接头8进入气缸本体5,气缸本体5上活塞杆3带动顶料销1通过导套2平稳上移,最终将顶料销1的顶出高度与两端压边圈型面平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设计图

气缸拉延顶料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7617.1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811068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B21D45/02

专利分类号:B21D45/02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上海屹丰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屹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烟台屹丰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湘潭屹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屹丰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949 上海市宝山区罗宁路1168号(宝山工业园区)

发明人:李洋

第一发明人:李洋

当前权利人:上海屹丰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屹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烟台屹丰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湘潭屹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佳俊;郭国中

代理机构:31334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气缸拉延顶料机构论文和设计-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