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质雄性不育论文_张强,张涛,常晓轲,韩娅楠,程志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胞质雄性不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雄性,细胞质,辣椒,玉米,自交系,内质网,线粒体。

胞质雄性不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张涛,常晓轲,韩娅楠,程志芳[1](2019)在《一个辣椒胞质雄性不育SCAR标记的KASP转化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辣椒叁系杂交育种研究中缩小群体筛选范围,减小工作量,提高不育系和保持系选择效率,根据细胞质育性标记SCAR130的序列多态性位点设计KASP标记引物,使其转化为KASP130分子标记,并以辣椒叁系材料的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F_1杂交种为试验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仪LC480和LGC公司的SNPline这两种检测平台将KASP130标记应用于辣椒细胞质类型检测,并对该标记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KASP130标记同SCAR130标记一样可以把待试辣椒材料准确地分为可育细胞质(N)和不育细胞质(S),并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成功应用到辣椒细胞质育性的早期鉴定以及辣椒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的回交育种研究。综上,细胞质育性标记SCAR130已经被成功转化为KASP130分子标记,该标记可以明确鉴定辣椒的细胞质类型,这为其在辣椒叁系杂交育种上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婧柔,邵贵芳,王姣,张水,杨婷玉[2](2019)在《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基因CaATP9的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克隆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基因CaATP9及其表达情况,为研究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依据。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和同型保持系9704B为试验材料,研究CaATP9的一级结构在2个材料之间的差异和RNA编辑现象,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表明,CaATP9的一级结构在2个材料之间没有差异;CaATP9在转录过程中存在5个C→T的编辑位点,导致4个亲水性氨基酸(DNA模板)变换成4个疏水氨基酸,增强了蛋白质的稳定性;CaATP9在辣椒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繁殖器官中的表达量要普遍高于营养器官;在花蕾发育过程中,胞质雄性不育系中CaATP9的表达量与同型保持系存在差异,推测这种表达差异导致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蕾能量供应紊乱,影响小孢子的正常发育而表现不育。(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云哲,任金涛,王新亮,刘晓霞,何品[3](2019)在《一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推广,对玉米杂交种的纯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村用工成本的增加,减少玉米制种人工去雄用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进行玉米杂交制种,既可提高杂交种纯度,又能减少人工去雄用工,是玉米育种者一直追求的目标。以往研究表明,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性稳定,是利用雄性不育配制玉米杂交种的主要类型,但恢复系难选,导致叁系配套的品种不多,生产中应用的面积有限。近年来,随着我国种质的不断改良扩增,现代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发生了变化,试验用一批现代自交系对一C型胞质雄性不育系测交,研究当代自交系对C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性及选育优势杂交组合的效率。结果表明,测交组合完全恢复的占16.95%,部分恢复的占66.95%,产量超过对照郑单958的占1.77%,未出现完全恢复而产量又超过郑单958的组合。由此表明,现代自交系对C型雄性不育完全恢复的概率与前人研究报道的稍有提高,选育育性完全恢复、产量超标(对照品种)、无严重缺陷的优势组合效率仍较低;进行不育性育种,育种者不仅要讲究方式方法,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4期)

夏强明,彭珺,解凯东,伍小萌,徐强[4](2019)在《以雄性不育胞质杂种‘华柚2号’为母本创制柚有性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具有胞质雄性不育特性的‘华柚2号’为母本与有核柚品种有性杂交,以期转移其不育胞质进而实现二倍体水平的无核柚改良。【方法】以‘华柚2号’为母本‘,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分别配置杂交组合,并对其子代遗传来源和单/多胚性早期鉴定。【结果】分别从‘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获得实生苗1 018和687株;用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实生苗的遗传鉴定表明均为父母本有性后代。以单/多胚性分子标记进行的早期胚性鉴定表明‘,沙田柚’为父本的有性后代均为单胚性;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后代,单胚与多胚性比例为2.86∶1。【结论】以‘华柚2号’为母本创制的有性后代为无核柚改良以及柑橘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了种质基础。(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孙国胜,孙春青,戴忠良,马志虎[5](2019)在《单籽鉴定法筛选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恢复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简化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春季以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作为母本与210个自交系进行杂交,当年秋季将得到的F1种子随机取2粒饱满的种子进行单籽法筛选,至开出3朵花后开始鉴定其育性;第2年春季进行大田播种鉴定,鉴定内容与单籽鉴定法相同。结果表明:2种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相近,单籽鉴定法及大田鉴定筛选出的恢复系占总试验材料的百分比分别为24.8%和24.3%,单籽鉴定法较大田鉴定法能够大量节省鉴定用地,节省近9个月鉴定时间,并且节省鉴定费用。(本文来源于《蔬菜》期刊2019年06期)

王洁,赵阳,王磊[6](2019)在《一个新的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 male sterility,CMS)在作物杂种优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玉米CMS系在商业玉米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中已经并必将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两个玉米自交系C7-2和PH4CV杂交后代中发现一个胞质雄性不育系CF3,并进一步获得其衍生不育系CZ58。表型调查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CF3及CZ58不育系的花药不外露,可以产生少量花粉,但花粉粒呈现不规则透明状,无活性;特异性PCR及测序结果表明CF3不育系的线粒体为S型,遗传学分析表明其雄花败育比较彻底,不育性状稳定,恢复系比较广泛,说明CF3是一种新的S型胞质雄性不育系,CF3及其衍生系CZ58在玉米杂交种培育与推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姣,张水,张婧柔,邵贵芳,邓明华[7](2019)在《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aCOX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线粒体呼吸链第4个复合体亚基细胞色素氧化酶第叁亚基(COX3)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辣椒CMS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提供参考。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和保持系9704B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辣椒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CaCOX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其时空表达特性,比较两系间的差异。在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和保持系9704B中克隆获得的目的基因CaCOX3,全长均为798 bp,编码265个氨基酸残基;辣椒保持系9704B不同组织中,CaCOX3表达存在差异,果皮中表达最高,叶中表达最低。在不同的花蕾发育时期,两系CaCOX3表达存在差异。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的造孢细胞增殖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CaCOX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保持系9704B;在小孢子单核期,两系CaCOX3的表达量持平;在小孢子成熟期,胞质雄性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CaCOX3在辣椒胞质雄性不育9704A和保持系9704B的时空表达存在差异,可能引起能量代谢异常,造成不育。(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宇,陈婷婷,邢嘉韵,张同科,贺晟阳[8](2019)在《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系C联848败育的生理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C联848及其保持系H19为研究对象,对两者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C联848的花药都不外露,形状瘦小萎缩,饱满度较差,剥开花药未发现花粉粒存在,通过碘染镜检未发现可育花粉粒,不育系C联848经多年多季种植,在不同世代,未发现有可育植株存在。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不育系叶片中超氧化物酶(SOD)活性都低于保持系。从苗期至拔节期,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略有上升,差异并不显着;当玉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不育系叶片中的POD活性迅速上升,且与保持系差异显着,并且不育系叶片中的POD活性始终都高于保持系;在玉米转入生殖生长后,不育系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长缓慢,远低于保持系中CAT的活性,且在吐丝期两者差异最为显着。玉米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不育系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保持系,在抽雄期差异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汪月[9](2018)在《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具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细胞质的一类雄性不育系。本研究以不育系K冀5418A及其同型保持系冀5418B为材料,在花药发育早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花药发育进程;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获得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力图在组织水平和蛋白水平了解小麦K型胞质不育的机理,为促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孢子和绒毡层的异常发育,可能影响不育系的花粉育性。小孢子发育显微观察表明,在四分体后期和单核早期,不育系K冀5418A花药中部分小孢子细胞核丢失、细胞质自溶;单核后期和二核期,绝大部分小孢子空洞变形,无细胞质、细胞器、质体等物质积累。绒毡层观察表明,在四分体时期,不育系花药绒毡层较保持系无明显差异;在单核期,绒毡层降解严重;二核期,绒毡层完全降解。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四分体后期或单核早期可能已出现败育现象,在单核期和二核期达到高峰;小孢子畸变和绒毡层异常降解,可能导致花粉败育。2、在单核期和二核期,分别获得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差异表达蛋白523个和420个,各富集为22和23种GO类型;富集为25种KOG类型。Pathway代谢通路分析发现737个蛋白参与到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内质网相关代谢途径、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等98个代谢通路途径。3、差异蛋白分别归为22和23种GO类型,25种KOG类型。GO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有:刺激反应、生物调控、细胞组成过程、新陈代谢过程等;在分子功能上具有:蛋白联合、金属离子束缚、催化反应等;在细胞组成上,主要位于细胞内具膜的结构或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等部位。KOG功能分类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归类为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运、分子伴侣(O),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起源(A),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G),能量的合成和转换(C)等。4、Pathway代谢通路分析发现737个蛋白参与到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内质网相关代谢途径、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等98个代谢通路途径。代谢途径分析表明,不育系中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可能是雄性不育发生的原因之一。不育系中,查尔酮合成过程中的3个关键酶表达异常,苯丙氨酸脱氢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表达上调,查尔酮合成酶表达下调。不育系中,与苯乙烯降解过程密切相关过氧化氢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表达升高。不育系K冀5418A花药中查尔酮合成过程的异常,可能影响花粉育性。5、代谢途径分析表明,不育系花药中内质网相关代谢通路异常,可能影响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育性。内质网相关代谢通路涉及分泌蛋白N-糖基化过程,泛素化-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在不育系花药内质网分泌蛋白N-糖基化过程中,葡糖苷酶、钙网蛋白、钙调蛋白、二硫键异构酶表达显着下调。不育系花药中,Rpn12等4个蛋白酶体调节和识别中心亚基表达上调,a1等4个催化中心亚基表达下调;泛蛋白、核酸蛋白质定位蛋白和泛蛋白硫酯酶参与内质网的蛋白泛素化过程,在不育系表达上调。内质网相关代谢通路的异常可能产生异常代谢物、错误折迭与运输的蛋白,这些异常物质的累积可能导致雄性不育。6、代谢途径分析表明,糖代谢可能显着影响小麦花粉育性。蔗糖、淀粉合成代谢的相关酶在不育系中表达显着下降,包括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蔗糖磷酸合酶和淀粉合成酶等;参与蔗糖、淀粉分解代谢相关酶类表达也显着减少,包括呋喃果糖苷酶(转移酶)和淀粉酶。蔗糖和淀粉的代谢的异常,可能导致花药发育能量供应不足,影响花粉育性。综上,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四分体后期或单核早期出现败育行为,在单核期和二核期达到高峰期,不育系花粉败育可能与小孢子畸变和绒毡层异常降解有关。不育系和可育系的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了苯丙氨酸代谢、内质网相关代谢途径和糖代谢过程,这些代谢过程可能影响小麦K型不育系的花粉育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15)

陈建国,王建波,胡如忠,陈钊德,杨振智[10](2018)在《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内源植物激素水平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烟草包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生长期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和激素水平差异。[方法]选取K326、K394和云烟87共3组不育系与保持系为研究材料,取苗期、团棵期、旺长后10 d、现蕾期(叶和花蕾)、中心花开放期(叶和花蕾)的功能叶片和花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各时期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N6-异戊烯腺嘌呤(i PAs)和反玉米素核苷(ZRs)5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结果]保持系与不育系的IAA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中均大于1,而花蕾小于1。保持系与不育系的ABA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和花蕾中均大于1。保持系与不育系的i PAs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中均小于1,花蕾中大于1。现蕾期保持系和不育系的ZRs+GA比值小于1,其他各时期规律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更好地应用烟草的雄性不育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胞质雄性不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克隆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基因CaATP9及其表达情况,为研究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依据。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和同型保持系9704B为试验材料,研究CaATP9的一级结构在2个材料之间的差异和RNA编辑现象,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表明,CaATP9的一级结构在2个材料之间没有差异;CaATP9在转录过程中存在5个C→T的编辑位点,导致4个亲水性氨基酸(DNA模板)变换成4个疏水氨基酸,增强了蛋白质的稳定性;CaATP9在辣椒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繁殖器官中的表达量要普遍高于营养器官;在花蕾发育过程中,胞质雄性不育系中CaATP9的表达量与同型保持系存在差异,推测这种表达差异导致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蕾能量供应紊乱,影响小孢子的正常发育而表现不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胞质雄性不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张涛,常晓轲,韩娅楠,程志芳.一个辣椒胞质雄性不育SCAR标记的KASP转化及其应用[J].华北农学报.2019

[2].张婧柔,邵贵芳,王姣,张水,杨婷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基因CaATP9的克隆与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9

[3].赵云哲,任金涛,王新亮,刘晓霞,何品.一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利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

[4].夏强明,彭珺,解凯东,伍小萌,徐强.以雄性不育胞质杂种‘华柚2号’为母本创制柚有性群体[J].果树学报.2019

[5].孙国胜,孙春青,戴忠良,马志虎.单籽鉴定法筛选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恢复系[J].蔬菜.2019

[6].王洁,赵阳,王磊.一个新的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及鉴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

[7].王姣,张水,张婧柔,邵贵芳,邓明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aCOX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9

[8].赵宇,陈婷婷,邢嘉韵,张同科,贺晟阳.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系C联848败育的生理机制初探[J].玉米科学.2019

[9].汪月.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

[10].陈建国,王建波,胡如忠,陈钊德,杨振智.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内源植物激素水平差异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胞质杂种与K326回交后代(新胞质雄

标签:;  ;  ;  ;  ;  ;  ;  

胞质雄性不育论文_张强,张涛,常晓轲,韩娅楠,程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