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学生诚信道德意识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房静[1](2021)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网络空间对伦理道德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网络空间中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正常学习生活。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为此中央出台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首次提出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如何引导人们树立互联网思维,高度重视网络中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网络空间视域下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不断拓展道德建设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是新时代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父母和学校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和培养互联网思维,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要善于利用网络空间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增强网络空间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时代性。互联网对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影响巨大,因此,网络空间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最大限度地把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抓好重点群体的道德教育引导,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探索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过梳理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和小学生诚信教育及其路径的概念,特别是界定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的内涵。在此之后,设计学生和父母两种问卷,互为支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校开展问卷调查。在整理相关资料和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成就、教育路径方面存在的误区、盲区等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针对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提出了建议对策。家庭作为孩子诚信教育的基础路径,其互联网素养高低、自身道德修养程度以及是否重视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直接影响到孩子诚信教育的效果;学校课堂教育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路径,如何创新学生诚信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和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关系到学校诚信教育成败;社会作为保障性的路径,要充分发挥社会育人的作用,如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净化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加强学生网络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网络法律意识等都是加强网络空间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通过研究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的小学生诚信教育路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德育教育,尤其是利用多种路径、整合多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增强网络空间学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李国庆[2](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祁梦诗[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素养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变革和国家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再加上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全面普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0月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纲要中指出:“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本文从当代我国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出新时代大学生诚信观的内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调查出当代大学生在诚信道德方面的积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分析出导致大学生诚信信仰不坚定、知与行相分离、诚信动机功利化等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包括: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首先,从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入手,厘清诚信、道德、诚信道德、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特定内涵和逻辑关系。其次,对新时代大学生及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目标要求展开论述。一是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的内涵和思想特点。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易受失信行为的影响;自我意识觉醒,追求个性化发展;以自我为中心,看重个人利益。二是提出开展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提出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大学生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诚信道德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传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和我党在实践中形成的诚信道德,努力提高诚信道德认知高度与诚信道德实践能力。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提炼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诚信道德观。其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理论,主要包括儒家的诚信思想和其他诸子百家的诚信思想。最后,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道德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诚信是一个政党保持清正廉洁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诚信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第三部分主要对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展开调查,阐述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简要分析。第二,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概括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积极表现。如大学生群体诚信水平较高、对诚信价值的认同度较高、具备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等。第三,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概括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利益面前坚守诚信道德的意志较弱、在困难面前坚守诚信道德的定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坚守诚信道德的目的不纯、诚信道德认知与诚信道德行为相背离、交友、恋爱不真诚问题频发、网络空间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严重。第四,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学校诚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家庭诚信道德教育缺乏示范性、大学生自身没有形成诚信信仰等。第四部分重点阐述开展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第一,营造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一方面,社会要从法律方面入手,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惩戒力度,同时做好诚信道德模范的宣传工作,宣传诚信模范,发挥榜样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要从制度方面入手,完善社会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监督,要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完善诚信道德内容,避免道德缺位。第二,高校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一是高校要遵守新时代诚信道德教育基本原则,以原则为导向,开展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二是高校要优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三是高校要具备创新精神,不断创新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四是高校要完善考评机制,增设诚信档案。五是高校要加强校风建设,用好网络平台。高校要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品质。第三,营造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始发站,所以家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德育与智育均衡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要提升自身诚信修养,发挥榜样作用,学会关心孩子,纠正失信行为。同时,家庭要注重家风建设,建立奖惩机制,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家风。第四,提高大学生自我诚信道德教育的能力。诚信道德的养成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因此,大学生要学习诚信理论,提升诚信认知,树立诚信意识,增强自律能力,肩负社会责任,遵守诚信公约,坚定诚信信仰,践行诚信道德。
赵娜[4](2020)在《汕尾市中职学校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职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同时也要加强诚信教育,通过提高诚信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在新时代新时期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因素影响,社会对中职学校诚信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加强中职学校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选取五所中职学校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进行中职学校诚信教育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形式、教育形式和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汕尾市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现状。并对调查数据统计汇总和分析,对当前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针对中职生诚信教育调查存在的问题中,具体包括了中职学校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包括中职学校对诚信教育力度不够、家庭诚信教育未受足够重视、家校诚信教育缺少协同,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内容滞后内容与实际“脱节”包括诚信教育内容没有充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诚信教育内容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诚信教育内容脱离现实,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形式单一包括学校教育方法手段单一、缺乏专题教学和课程设置、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包括缺乏体系化的教育与监督机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诚信教育监督缺乏规范组织等问题。然后,根据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了中职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根据调查研究结果,针对问卷调查分析上述问题提出相应针对性的对策,具体包括了学校提高重视程度与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包括中职学校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诚信意识、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合理选择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内容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诚信教育内容、有效开发互联网诚信教育资源,全面拓展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形式包括学校诚信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诚信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并完善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发挥道德自律的内在约束力、实施德育综合测评,强化学校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健全中职学生诚信评价的实施机制。
刘扬[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是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保护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防护罩。优秀的诚信品质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更是尤为重要。然而受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冲击,许多背离诚信道德标准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开始涌现,这些不良思想影响到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成为导致大学生出现诚信问题的导火索,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重视的焦点。本文在结合现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进行了解和把握,找到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并对之所以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诚信的相关概述,分别阐述了诚信、大学生诚信的内涵,并从个人、高校、国家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提高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向高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并整理分析,为找到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和分析原因提供数据支撑。第四部分,找到存在的诚信问题并对问题有了宏观的认识,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社会四个角度分别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有效对策。
吴冠秋[6](2020)在《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古以来讲究学术诚信,但是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社会上不良的风气逐渐侵蚀着现有的学术环境,造成学术风气腐败,大学生在此环境下,容易出现学术失信的行为,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的开展以及良好学术氛围的养成,甚至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且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科学事业的主力军,肩负着未来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学术诚信与否已经影响到我国学术发展的未来,大学生学术失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的现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当前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治理大学生学术失信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首先是对学术诚信和学术不端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与学术诚信相关的理论基础,从而明确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为进一步研究做理论准备;第三章主要是对当前大学生的学术道德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做了相应的分析与归纳,并以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总结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即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准则的认知模糊、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存在以及大学生学术情感淡薄三个问题;第四章主要是根据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的现状调查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第五章则是根据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找到解决大学生学术失信的治理路径。
职瑞瑞[7](2020)在《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温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贯彻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诚信不仅是个人素养的核心,更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人民和谐共处的重要支撑。诚信教育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化,一些人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导致社会失信行为不断增多。因此,加强诚信教育势在必行。尤其是对高中生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因为高中生不仅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和确立时期,而且也处于诚信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及时加强对高中生的诚信教育,就很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生诚信教育的理论概述及意义。此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一是明晰了高中生诚信教育的概念;二是阐述了高中生诚信教育的认同性、渗透性、复杂性以及实践性这四个特征;三是阐释了高中生诚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四是论述了对高中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以温县三所高中为代表对高中生诚信教育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向温县三所高中发放问卷共300份,对高中生诚信现状、诚信教育的学校环境、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高中生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中生诚信知行背离,参与诚信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学校诚信教育的环境整体不佳。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高中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是高中生自身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影响,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诚信问题与重智育轻德育,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诚信教育的忽视和诚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第四部分是高中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在这一部分,分别从优化学校的诚信教育环境、提高教师自身的诚信修养和诚信教育水平、增强思政课诚信教育的载体功能以及高中生自身要注重诚信品行的养成四个方面提出了高中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张茜[8](2020)在《重庆市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提高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完善中职学生人格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等重要使命。随着全国上下越来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作用,以及党和国家建立诚信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是对中职学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中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推动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中职学校是中职学生诚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尽管中职学生诚信教育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诚信教育一直是诸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阅读书籍、文献资料等强对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学习了相关理论,分析了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内容和特点。第二部分,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选取了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6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对12位教师进行访谈,对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个角度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从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学校层面拓展学校诚信教育形式,包括环境熏陶、文化浸润、教师范行、课程育信、活动扬长;家庭层面提高家庭诚信教育参与度,树立正确观念,营造优良家风,改善家教方式,引导家长垂范,配合学校教育,加强家校联动;社会层面构建社会弘扬诚信价值的观念,加快诚信法规建设,健全诚信评价体系,加强诚信监督力度,完善诚信奖惩机制,重视诚信舆论引导,培养“诚信至上”意识;学生层面,自觉加强自我诚信教育,引导诚信行为自省,培养自我诚信意识,加强诚信知识学习,提升道德精神修养,增强诚信道德体验,塑造健全诚信人格。在论述家庭、社会、个人层面的时候,笔者始终站在中职学校教师的角度,对学校、社会和个人对中职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改进对策与建议。
蒲傲梅[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化历史的过程中,构建了诚信守义的优良传统,将其作为修身齐家处世治国的必备美德。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将“诚信”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同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倡导和践行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伦理规范的要求,又是党应对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成果,为今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提供借鉴,对理论研究和现实生活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诚信观。然而,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频有发生,高校诚信教育体制也面临改革深化。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选题缘起和意义,介绍了研究思路、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并梳理了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理论依据,探析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和基础依据,论述了新时代诚信及诚信教育的内涵,整理概括了相关的理论基础,概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第三部分是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当前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最终从引领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深入挖掘诚信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家庭与学校的联动作用,强化诚信教育师资队伍的榜样示范效应这四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应选择的具体路径。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振兴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高校的全面进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位教育工作者应时刻重视诚信教育,努力打造诚信环境,广泛宣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新时代大学生应积极培养自身诚信品质,促进诚信意识的形成,积极践行诚信价值观,促进自身诚信行为,为建设诚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慧[10](2020)在《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尊奉与传承。党在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倡导公民践行即为我国高度重视建设诚信社会和培育公民诚信品德的例证。作为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并希冀不负众望。但仍存有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失信行为时有发生、问题显现,严重影响公民诚信教育效果和国家建设伟业质量。为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促进国家发展,开展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研究必不可缺并时不我待。本文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阐明开展本项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继而借助调查问卷,分析总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维度下存有的失信问题并探析原因。其后,一方面形成适用于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实践策略,助力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研究。围绕这一主线,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相关内容做整体概述。界定诚信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等核心概念,提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中有关诚信的相关思想奠定本文理论依据,阐明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其次,以实证研究为依据,梳理探究部分大学生存有失信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成因分析。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整体诚信现状良好,但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维度下仍存有普遍失信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各方面的失职所致。基于此,笔者从目标指向、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等理论层面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展开了较为深入系统的阐述,从而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就如何开展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方面,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方案。诸如:社会要健全诚信机制,营造守信环境;高校要完善诚信教育内容,践行诚信目标;家庭要发挥诚信涵育功能,夯实教育基础;个人要增强诚信内化意识,提高诚信自律等。
二、重视学生诚信道德意识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学生诚信道德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本选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思维上的创新 |
(二)研究路径上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第一章 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与小学生诚信教育概述 |
一、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概述 |
(一)网络空间的概念 |
(二)道德的概念 |
(三)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
二、小学生诚信教育概述 |
(一)诚信教育概述 |
(二)诚信教育路径的概念 |
(三)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三、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与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在关联 |
(一)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是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向导 |
(二)小学生诚信教育促进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
(三)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的内涵 |
第二章 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原因分析 |
一、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审视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三)小学生诚信教育目前取得的成果 |
二、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家庭诚信教育的态度和方法存在问题 |
(二)学校诚信教育内容和方式路径问题突出 |
(三)社会诚信教育缺乏良好环境 |
三、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家庭的诚信教育观念落后 |
(二)学校对小学生诚信教育不够重视 |
(三)网络空间负面次生影响 |
第三章 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路径探索 |
一、基础路径:通过家庭教育培养诚信习惯 |
(一)提高网络诚信教育意识 |
(二)树立正确诚信教育理念 |
(三)创建家庭诚信教育氛围 |
二、主要路径:通过学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 |
(一)加强学生诚信认知教育 |
(二)确立网络主体意识 |
(三)打造网络诚信教育阵地 |
(四)开展诚信主题活动 |
(五)将网络诚信纳入思想品德考核体系 |
三、保障路径:社会教育建立诚信环境 |
(一)净化社会环境 |
(二)加强网络空间诚信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杂志期刊类 |
三、外国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获得的科研竞技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小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B 小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家长卷) |
(2)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诚信道德相关概念界定 |
1.诚信 |
2.道德 |
3.诚信道德 |
4.大学生诚信道德 |
(二)新时代大学生及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目标要求 |
1.新时代大学生及其思想特点 |
2.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3.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诚信道德观 |
1.诚信道德——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2.诚信道德——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
3.诚信道德——经济信用的基本规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理论 |
1.儒家的诚信道德思想 |
2.其他诸子百家的诚信道德思想 |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道德的重要论述 |
1.诚信道德是一个政党保持清正廉洁的基础 |
2.诚信道德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3.诚信道德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三、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调查 |
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2.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二)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积极表现 |
1.大学生对自身诚信道德评价较高 |
2.大学生对诚信道德价值的认同度较高 |
3.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 |
(三)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存在的问题 |
1.在利益面前坚守诚信道德的意志较弱 |
2.在困难面前坚守诚信道德的定力不足 |
3.部分大学生坚守诚信道德的目的不纯 |
4.诚信道德认知与诚信道德行为相背离 |
5.三大诚信道德问题高频发生且解决困难 |
(四)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2.学校诚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 |
3.家庭诚信道德教育缺乏示范性 |
4.大学生自身缺乏诚信道德信仰 |
四、完善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对策 |
(一)营造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
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惩戒力度 |
2.宣传诚信模范,发挥榜样作用 |
3.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监督 |
4.完善道德内容,避免道德缺位 |
(二)高校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 |
1.遵守新时代诚信道德教育基本原则 |
2.优化教学模式,发挥思政课作用 |
3.创新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方式 |
4.完善考评机制,增设诚信档案 |
5.加强校风建设,用好网络平台 |
6.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品质 |
(三)家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
1.转变教育观念,“德”与“智”均衡发展 |
2.提升诚信修养,发挥榜样作用 |
3.学会关心孩子,纠正失信行为 |
4.注重家风建设,建立奖惩机制 |
(四)提高大学生自我诚信道德教育的能力 |
1.学习诚信理论,提升诚信认知 |
2.树立诚信意识,增强诚信自律 |
3.肩负社会责任,遵守诚信公约 |
4.坚定诚信信仰,践行诚信道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汕尾市中职学校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职学生 |
二、诚信 |
三、诚信教育 |
四、学校诚信教育 |
第二节 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儒家道德教育理论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内容 |
第三章 汕尾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范围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三、调查问卷合理性探讨 |
四、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基本情况统计 |
二、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调查与分析 |
三、诚信教育内容调查与分析 |
四、诚信教育形式调查与分析 |
五、诚信教育评价调查与分析 |
第四章 汕尾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汕尾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二、诚信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 |
三、诚信教育形式不够丰富 |
四、管理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
第二节 汕尾中职学校诚信教育问题的成因 |
一、社会因素:市场经济下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学校因素:投机教育对学校诚信教育的干扰 |
三、家庭因素:父母对自身角色定位认识的片面性 |
四、个人因素:中职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缺乏 |
第五章 汕尾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的有效机制建设 |
第一节 学校提高重视程度,与各方形成合力 |
一、中职学校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诚信意识 |
二、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 |
第二节 合理选择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内容 |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诚信教育内容 |
二、有效开发互联网诚信教育资源 |
第三节 全面拓展中职学校诚信教育形式 |
一、学校诚信教育形式要多样化 |
二、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诚信教育 |
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教育 |
第四节 建立并完善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管理体系 |
一、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发挥道德自律的内在约束力 |
二、实施德育综合测评,强化学校诚信教育的有效性 |
三、建立健全中职学生诚信评价的实施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
第二章 诚信的相关概述 |
2.1 诚信的内涵 |
2.2 大学生诚信的内涵 |
2.3 提高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意义 |
2.3.1 对个人而言,是立身之本、处事之宝 |
2.3.2 对高校而言,是立校之本、根本之法 |
2.3.3 对国家而言,是立国之本、治国之计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结果 |
3.2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 |
4.1.1 学业领域的诚信问题 |
4.1.2 经济领域的诚信问题 |
4.1.3 生活领域的诚信问题 |
4.1.4 就业领域的诚信问题 |
4.2 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大学生自身因素 |
4.2.2 家庭因素 |
4.2.3 学校因素 |
4.2.4 社会因素 |
第五章 解决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
5.1 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5.1.1 理解诚信内涵,激发诚信意识 |
5.1.2 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诚信习惯 |
5.1.3 提高自控能力,到实践中检验 |
5.2 家庭基础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
5.2.1 家长以身作则,做好诚信榜样 |
5.2.2 转变教育观念,智育德育并重 |
5.2.3 分析孩子情况,不抱过高期待 |
5.2.4 承担教育责任,纠正失信行为 |
5.2.5 及时平等沟通,营造诚信家庭氛围 |
5.3 营造大学生诚信校园氛围 |
5.3.1 高校重视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 |
5.3.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
5.3.3 加强诚信宣传,塑造诚信校园 |
5.3.4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5.3.5 创新诚信教育实施体系,加强诚信教育效果 |
5.3.6 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做好诚信评估工作 |
5.3.7 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加强诚信监管力度 |
5.4 优化大学生诚信社会环境 |
5.4.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证依法依章实施 |
5.4.2 借助互联网优势,营造网络诚信氛围 |
5.4.3 弘扬诚信传统美德,激发大学生情感认同 |
5.4.4 树立诚信榜样,发挥示范作用 |
5.4.5 创造公开、公平、公正就业环境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学术诚信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术诚信 |
2.1.2 学术失范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 |
2.2.2 马克思的诚信观 |
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思想 |
第3章 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问题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
3.1.1 问卷的调查对象 |
3.1.2 问卷的设计和回收 |
3.1.3 调查对象的情况统计 |
3.1.4 基础信息调查 |
3.2 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 |
3.2.1 大学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不全面 |
3.2.2 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普遍存在 |
3.2.3 大学生学术道德情感淡薄 |
第4章 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4.1 社会环境缺乏学术诚信制约 |
4.1.1 学术评价机制单一助长学术诚信失范 |
4.1.2 信息技术发展降低学术诚信失范成本 |
4.2 学校诚信氛围建设不足 |
4.2.1 高校学术价值引导不力 |
4.2.2 高校忽视学术道德教育 |
4.2.3 学术诚信惩戒机制不完善 |
4.3 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 |
4.3.1 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 |
4.3.2 家长自身诚信知行不一 |
4.4 大学生诚信意识缺乏 |
4.4.1 大学生缺乏学术诚信自律 |
4.4.2 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不足 |
4.4.3 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
第5章 大学生学术失信问题的治理路径 |
5.1 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增强法律制度约束 |
5.1.1 完善学术诚信立法,学术失信有制可循 |
5.1.2 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
5.2 加强校园诚信建设,践行学术诚信道德 |
5.2.1 加强教师学风引领,优化学术诚信环境 |
5.2.2 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营造校园诚信氛围 |
5.2.3 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加强学术诚信监管 |
5.3 重视家庭诚信教育,筑牢诚信教育基础 |
5.3.1 增强家长诚信意识,促进家庭诚信建设 |
5.3.2 树立家庭诚信榜样,培养子女诚信美德 |
5.4 提高自身学术道德素养,培养学术责任意识 |
5.4.1 提高自律意识践行学术规范 |
5.4.2 端正价值取向,树立学术道德 |
5.4.3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学术水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问题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实践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1 国内研究综述 |
0.3.2 国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0.5.1 创新之处 |
0.5.2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生诚信教育的理论概述及意义 |
1.1 高中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
1.1.1 诚信 |
1.1.2 诚信教育 |
1.1.3 高中生诚信教育 |
1.2 高中生诚信教育特点 |
1.2.1 认同性 |
1.2.2 渗透性 |
1.2.3 复杂性 |
1.2.4 实践性 |
1.3 诚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诚信教育观 |
1.3.2 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 |
1.3.3 托马斯.里考纳的新品格教育理论 |
1.3.4 洛克伍德的品格教育理论 |
1.4 对高中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意义 |
1.4.1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4.2 有利于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
1.4.3 有利于培养高中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
第二章 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2.3 调查设计 |
2.4 调查结果 |
2.4.1 高中生诚信知行背离,参与诚信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
2.4.2 教师在高中生诚信教育中主体功能发挥的有限性及部分教师的失信行为 |
2.4.3 学校诚信教育的环境整体不佳 |
第三章 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3.1 高中生自身道德发展阶段的影响 |
3.2 教师的诚信问题与重智育轻德育 |
3.2.1 部分教师在高中生诚信教育中“知行”相悖 |
3.2.2 教师对高中生诚信教育缺乏重视 |
3.3 学校对诚信教育的忽视和诚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
3.3.1 学校对高中生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
3.3.2 学校诚信教育规章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高中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
4.1 优化学校的诚信教育环境 |
4.1.1 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氛围 |
4.1.2 学校诚信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
4.1.3 诚信教育形式多样化、切忌单一 |
4.1.4 积极完善诚信教育相关规章制度 |
4.2 提高教师自身的诚信修养和诚信教育水平 |
4.2.1 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诚信修养 |
4.2.2 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诚信教育的技能和水平 |
4.3 增强思政课诚信教育的载体功能 |
4.3.1 将诚信教育全面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去 |
4.3.2 思政课堂诚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
4.4 高中生自身要注重诚信品行的养成 |
4.4.1 高中生要增强自身的诚信自律意识 |
4.4.2 高中生要加强自我诚信修养,推进诚信品质的养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重庆市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可行性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六)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
一、中职学生诚信教育概述 |
(一)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
1.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2.培养新时代合格技能型人才 |
3.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二)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
1.传统文化诚信教育 |
2.人际关系诚信教育 |
3.学习生活诚信教育 |
4.经济领域诚信教育 |
5.法律法规诚信教育 |
(三)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特点 |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2.教育内容的广泛性 |
3.教育方向的职业性 |
4.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5.教育过程的系统性 |
二、重庆市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重庆市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与内容 |
4.基于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5.基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二)中职学生诚信缺失影响因素分析 |
1.学校教育薄弱制约着诚信教育的质量 |
2.家庭教育缺失抑制着诚信家风的形成 |
3.社会机制滞后影响着诚信氛围的营造 |
4.自身素质缺陷阻碍着诚信修养的提升 |
三、加强重庆市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
(一)学校层面:拓展学校诚信教育形式 |
1.环境熏陶——感受诚信 |
2.文化浸润——领悟诚信 |
3.教师范行——感染诚信 |
4.课程育信——培养诚信 |
5.活动扬长——践行诚信 |
(二)家庭层面:提高家庭诚信教育参与度 |
1.树立正确观念,营造优良家风 |
2.改善家教方式,引导家长垂范 |
3.配合学校教育,加强家校联动 |
(三)社会层面:构建社会弘扬诚信价值的观念 |
1.加快诚信法规建设,健全诚信评价体系 |
2.加强诚信监督力度,完善诚信奖惩机制 |
3.重视诚信舆论引导,培养“诚信至上”意识 |
(四)学生层面:自觉加强自我诚信教育 |
1.引导诚信行为自省,培养自我诚信意识 |
2.加强诚信知识学习,提升道德精神修养 |
3.增强诚信道德体验,塑造健全诚信人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新时代诚信教育的基本内涵解析 |
2.1.1 诚信 |
2.1.2 诚信教育 |
2.2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诚信教育相关理论 |
2.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2.2.3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 |
3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
3.1.1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
3.1.2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
3.2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1 大学生的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相偏离 |
3.2.2 教育者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引导力不足 |
3.2.3 诚信教育介体资源未被充分挖掘利用 |
3.2.4 高校诚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
3.3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大学生诚信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较弱 |
3.3.2 诚信教育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
3.3.3 诚信教育缺乏情感关怀 |
3.3.4 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
4.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分析 |
4.1 引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4.1.1 加强自主学习,强化诚信认知 |
4.1.2 提升精神境界,培养诚信情感 |
4.1.3 积极参加实践,自觉践行诚信 |
4.2 深入挖掘诚信教育的载体资源 |
4.2.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4.2.2 积极促进各种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
4.2.3 有效利用新媒体教育的新阵地 |
4.3 强化诚信教育师资队伍的榜样示范作用 |
4.3.1 涵养道德情操,提升道德修养 |
4.3.2 积累扎实学识,提升慧识人格 |
4.3.3 注重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 |
4.4 发挥社会、家庭与学校的联动作用 |
4.4.1 提高社会对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
4.4.2 重视家庭对诚信教育的引导作用 |
4.4.3 提高学校信用机制对诚信教育的督促作用 |
结语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概述 |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概念界定 |
(一)诚信的内涵 |
(二)诚信教育的内涵 |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
二、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诚信的相关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文化中诚信的相关观念 |
三、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
(一)培养合格公民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应有之举 |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
(三)保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及原因探析 |
一、基由调查问卷所显现的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
(一)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的基本概述 |
(二)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三)当代大学生基本诚信现状 |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
(一)部分大学生存有诚信品质下滑倾向 |
(二)部分大学生所受诚信教育效果不佳 |
(三)部分大学生仍然存有欺瞒家人现象 |
(四)部分大学生自身诚信品德修为不高 |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诚信相关机制尚不健全削弱了约束功效 |
(二)学校诚信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减弱了教育效果 |
(三)家庭诚信教育要素尚不达标偏离了培育目标 |
(四)个人对己诚信要求尚不严格降低了诚信标准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体系 |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指向 |
(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认知 |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诚信理念 |
(三)督促大学生践行内修的诚信品质 |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践诺履约教育 |
(二)求真务实教育 |
(三)以信立身教育 |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原则 |
(二)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
(三)榜样示范与赏罚分明相结合原则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 |
一、健全社会诚信监管机制,营造教育环境 |
(一)制度先行,健全社会诚信保障机制 |
(二)惩恶扬善,加大失信行为惩罚力度 |
(三)氛围熏陶,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
二、完善高校诚信教育内容,践行诚信目标 |
(一)改弦易张,变革高校诚信教育 |
(二)制度保障,完善高校诚信体系 |
(三)优化环境,营造高校诚信氛围 |
(四)整合资源,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
三、发挥家庭诚信涵育功能,夯实诚信教育基础 |
(一)讲信修睦,重视家庭诚信教育 |
(二)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四、增强诚信内化意识,凸显大学生诚信自律能力 |
(一)立身行道,增强诚信责任担当 |
(二)严于律己,树立诚信自律意识 |
(三)淡泊明志,坚定理想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重视学生诚信道德意识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视域下小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研究[D]. 房静.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 祁梦诗.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汕尾市中职学校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5]新时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D]. 刘扬.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6]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失范治理研究[D]. 吴冠秋.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7]高中生诚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温县为例[D]. 职瑞瑞.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1)
- [8]重庆市中职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 张茜. 西南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 蒲傲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10]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 张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