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论文-高明智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论文-高明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列控系统,非自动闭塞区段,车载设备,轨道电路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高明智[1](2019)在《非自动闭塞区段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列车控制系统的现状,找出了我国普速铁路与欧洲ATP系统的差距。本文对国内外非自动闭塞区段铁路不同的ATP系统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采用新一代中国车载技术平台集成普速铁路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方案。(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2019年03期)

马妍[2](2017)在《城市轨道交通降级信号系统下的点式列车自动运行防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列车与轨旁通信丢失,或者信号系统转换进入后备控制模式时,列车无法进行自动驾驶,因而影响了运营性能。介绍一种降级信号系统下的点式ATO(列车自动运行)防护方法,可在后备控制模式下使列车实现自动驾驶,因而降低了司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7年S1期)

刘明[3](2017)在《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ATP冲标防护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地铁一号线现如今采用德国西门子的基于数字轨道电路的ATC(AutomaticTrainControl)系统,发生了当列车车载设备没有收到正常的报文情况下,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而冲撞车挡事件,因此,研究及实现深圳地铁一号线冲标防护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BTC系统ATP紧急制动触发曲线的原理,研究并推出了冲标防护系统紧急制动触发曲线的计算过程,并实现了冲标防护系统的各个功能。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通过对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包括牵引力、阻力、制动力,建立了列车的单质点运动模型。(2)通过对列车定位不精确的原因的研究,分析了列车的紧急制动触发曲线原理继而推出了冲标防护系统该曲线的计算过程。(3)对深圳地铁一号线冲标防护系统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防护系统的需求和原理入手,确立了系统的功能限定条件及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冲标防护系统的车载子系统和轨旁子系统边界及软件,并建立了车载主机在折返和正线运行的二乘二取二算法。(4)基于冲标防护系统功能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上位机软件,通过跟轨旁的UDP传输协议及设定好的叁种轨旁协议帧,即列车数据帧、轨旁状态帧、控制帧实现了上位机的LCU(LocalCommuncationUnit)状态显示、列车状态显示、轨旁状态显示、车载和轨旁调试、日志存储、复制和查看等功能,并实现了冲标防护系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16位CRC冗余校验,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5)根据冲标防护系统的架构及功能,得出了总体测试案例,并确立了单独的测试案例表,在实验室和深圳地铁一号线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对比了测试数据,使深圳地铁一号线达到了冲标防护的实现,且成功通过了深圳地铁总公司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6-22)

张晨云,钱学成,王昕,尹燕霖,李扬[4](2017)在《高铁自动列车控制系统的磁暴防护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磁暴产生的电磁效应对FPGA的影响,结合现有容错技术,提出一种新型FPGA防辐射设计方法——结合时间冗余的双备份比较方法。结果表明:将表决电路进行双备份处理,得到的最小化分区双模冗余设计对单粒子效应敏感面积将降至0,同时还克服了叁模冗余功耗过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李潇[5](2016)在《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技术应用于LKJ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以在中国铁路普遍使用的轨道电路及机车信号设备作为列车运行指令信息源,以线路数据预置于主机的独特方式获取运行线路参数信息,采用计算机智能处理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安全监控,实现ATP功能,在指导机车乘务员驾驶、列车运行基本安全防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只能应用在时速160KM/H以下的普速铁路上。本文主要借鉴应用于高速铁路中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的相关技术,为监控装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30期)

高艳红[6](2015)在《无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部分,然而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列车失去ATP的保护,这时列车运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很多运营事故都是发生在无ATP防护下,因此,研究无ATP防护下列车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导致列车无ATP防护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应的措施,然后探讨了保证列车无ATP防护下安全运行的关键控制点,最后,从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提出了提升列车无ATP防护下运行安全水平的对策,以期为城市轨道运营单位的安全运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19期)

蒋建军,王长林[7](2014)在《基于UPPAAL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形式化建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求,建立系统的时间自动机模型,采用UPPAAL模型验证工具对模型的活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时间自动机对安全苛求实时系统进行建模与验证,可以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本文来源于《铁路计算机应用》期刊2014年08期)

张珂,李墨,喻影,汪佳梅[8](2014)在《列车自动防护系统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列车自动防护系统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国内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线和技术主题分布情况,为国内相关企业进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发明与专利》期刊2014年07期)

蒋建军[9](2014)在《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子系统,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ATP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的安全苛求实时系统,系统功能复杂,系统内部相互通信频繁,对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系统既要求逻辑运算结果是正确的,又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限制内产生结果。如何保证开发的ATP系统功能与系统需求规范的一致性,进而保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成为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式化方法是以严格的数学理论为基础,可以对系统需求规范进行准确的描述,避免了自然语言的随意生,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对形式化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时间自动机理论描述实时并发系统功能流程。以ATP系统为例对时间自动机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构建系统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的方法,并对UPPAAL这种行为模型验证工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论文以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着重研究了系统的速度监督与超速防护功能以及同步功能。针对系统功能需求,采用UPPAAL模型验证工具对超速防护和同步功能流程进行形式化建模,并对模型的安全性和受限活性进行验证。通过验证,证明了模型功能与系统需求的一致性,表明使用时间自动机对ATP系统流程进行建模和分析,是保障ATP系统功能正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的途径。论文用VC6.0软件工具对车载ATP速度防护模型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实现了车载ATP的速度监督与超速防护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4-04-08)

蒋志毅[10](2013)在《CBTC系统下列车移动授权及自动防护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深圳地铁二期信号工程蛇口线目前运营现状,通过对CBTC系统移动授权分析、移动闭塞与传统闭塞的比较、列车定位技术、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四个方面的阐述,分析了CBTC系统下列车移动授权及自动防护原理。(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35期)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列车与轨旁通信丢失,或者信号系统转换进入后备控制模式时,列车无法进行自动驾驶,因而影响了运营性能。介绍一种降级信号系统下的点式ATO(列车自动运行)防护方法,可在后备控制模式下使列车实现自动驾驶,因而降低了司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高明智.非自动闭塞区段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方案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9

[2].马妍.城市轨道交通降级信号系统下的点式列车自动运行防护[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

[3].刘明.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ATP冲标防护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7

[4].张晨云,钱学成,王昕,尹燕霖,李扬.高铁自动列车控制系统的磁暴防护探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

[5].李潇.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技术应用于LKJ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6].高艳红.无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7].蒋建军,王长林.基于UPPAAL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形式化建模与验证[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4

[8].张珂,李墨,喻影,汪佳梅.列车自动防护系统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

[9].蒋建军.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D].西南交通大学.2014

[10].蒋志毅.CBTC系统下列车移动授权及自动防护原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标签:;  ;  ;  ;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论文-高明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