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文人论文-何雨霏

吴中文人论文-何雨霏

导读:本文包含了吴中文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吴中,文人,产品开发,唐寅,休息厅,地域文化资源,地域性特征,建筑风貌,苏州人

吴中文人论文文献综述

何雨霏[1](2019)在《苏州博物馆:文人雅集 吴中风韵》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国家级博物馆,许多地方性博物馆小而精,从文物到展览都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而这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正是其在开发文创产品时可供利用的资源。在国内各地的博物馆中,江苏苏州博物馆成绩较为突出。目前,苏州博物馆已经形成了以馆内艺术品商店为核心(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9-05-18)

李晗[2](2019)在《明代中期吴中文人斋室记的文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中期吴中文人创作的斋室记的重心不在记叙斋室兴建的起源,而是将表现的重心由物转移到人,故而也多将关注重点放在斋室命名的阐述上,紧紧围绕斋名由来展开专门解析,极力书写吴中派文人的思想观念,由命名透视吴中文人的情怀,并显示出学习六朝古文辞的创作范式。(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陶小军[3](2018)在《明代中后期吴中地区文人消费与书画交易》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发展,吴中地区成为书画交易的一个代表性区域,书画交易在这一时期经商业社会的风气熏陶已经比较普遍。书画作品已经成为了文化消费的商品和一种变相的商业资产。由于书画作品交易的商业性,不仅专门的书画交易商从事书画买卖交易,文人和商人收藏家也介入了书画转手交易之中。书画艺术成为商品进入了流通市场,由于书画转手交易所带来的利益比较可观,随着书画作品需求量的增加和对名家作品的追慕,添款、改题识等伪诈行为也开始增多,这是区别于其他消费商品的特殊之处。(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袁志准[4](2017)在《明中期吴中文人日常生活的“脱俗入雅”与诗画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中期,吴中地区的绘画与诗歌艺术均出现繁荣之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诗坛与画坛之间的积极互动。其互动的思想基础乃诗人与画家在二门艺术的价值取向上达成一致,即二者均应关切个体存在之权利与尊严。个体的存在总离不开日常生活,因此,吴中的文人、画家们致力于用文学艺术使自我的日常生活之环境、身体形象、休闲娱乐及交往"脱俗入雅",终而在此改造中实现了诗、画题材的拓展与重迭;诗、画之运思方法、构成形式及表现手法上的相互援借与融合,从而将两种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为复古主义盛行的明代诗画艺术发展探寻到了新的发展路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丁佐湘,蒋燕娜[5](2017)在《明中叶吴中文人诗作“小家碧玉”特色探析——以文徵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中叶复古之风为主流,但吴中地区的文学也在此期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以文徵明为首的文人群体,形成了"雅饬清丽"的"小家碧玉"诗风。文章拟以文徵明为例探析明中叶吴中文人诗作"小家碧玉"的特色,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地位影响。(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魁星[6](2017)在《宋濂与岭南文人、吴中文人交游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浙东文人宋濂在明初政坛、文坛举足轻重,与岭南、吴中、江右、闽中等地文人皆有诗文往来。其中,与岭南文人领袖孙蕡以及王佐互动频繁,现存孙蕡酬所赠宋濂之作达叁十余首,孙蕡以门生身份师事宋濂。此外,宋濂与吴中文人杨维祯、贝琼、高启等也颇多往来。宋濂与岭南文人、吴中文人在交游、诗文酬唱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诗文观念,从而引领明初文坛风尚。(本文来源于《郑州师范教育》期刊2017年03期)

袁志准[7](2016)在《明中期吴中文人评画的“尚意”取向及其负面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中期,吴中文人与画家多依诗评画,即将"画意"作为衡画的最高标准,如强调"画外之意""笔意"等。他们凸显"画意"之本意在于要求艺术家属意主观之思,展开文学想象,从而使画具备文学特质。其正面价值在于彻底将绘画从工艺文化擢升成高雅文化。但是,这种评画方法与标准都将绘画看成文学附庸,不仅矮化了绘画的艺术独立性,弱化了艺术题材,而且淡化了艺术技法与细节,致使本该鲜活的绘画成为一种自我把玩的书斋艺术。经由明末清初的推波助澜,这股风气最终演化成一场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的因袭思潮。(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6年09期)

李晗[8](2016)在《明代中期吴中文人的贞节书写——以文徵明、祝允明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台阁作家斋室记中贞节思想的历史回溯,说明吴中文人饱受儒家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之影响,时刻保持对贞节观念的推崇。在国家旌表制度存在问题的状况下,明中期吴中文人的贞烈书写逐渐发展成国家政教以外的另一种表扬形式。其影响力比起国家的节烈制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化媒介,促使儒家节烈观念植根于思想开放的吴中社会,展示明中期吴中才子的传统儒学观。(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任道斌[9](2015)在《仇英与吴中文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漆工出身的太仓仇英(约1502-约1552),字实父,号十洲,在注重绘画的装饰性及精丽性上胜人一筹,他因酷爱绘画而迁至苏州,师事周臣,技艺大进。后来义客于收藏家秀水(今属嘉兴)项元汴(1525-1590)处,得以观摩项氏收藏历代名迹,为项元汴临摹北宋李公麟《白描罗汉图》、《独乐园图》(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南宋赵伯驹《浮岚暖翠图》(见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卷十八《仇十洲青绿山水》)、萧照《瑞应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居巾《文姬归汉图》(美国王李迁旧藏)等名画,并为其绘《西园雅集图》、《蕉荫结夏图》、《汉宫春晓图》、《花鸟写生图》、《秋江待渡图》、(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5年08期)

周海涛[10](2014)在《明初吴中文人的生存困境及矛盾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开始对吴中文人进行有针对性、改造性的使用。习惯闲散、自由的吴中文人遭遇了空前的生存困境及矛盾心态:"隐逸"与"被召"的矛盾、"希望"与"哀怨"的矛盾、"责任"与"乡情"的矛盾、"颂圣"与"畏祸"的矛盾。作为吴中文人的代表,"吴中四杰"的遭遇因人而异,但共同反映了一个群体在适应新朝过程中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努力无果后的悲哀。当然,不仅仅是吴中文人,这也构成了一个时代文人的共同悲剧。(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吴中文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中期吴中文人创作的斋室记的重心不在记叙斋室兴建的起源,而是将表现的重心由物转移到人,故而也多将关注重点放在斋室命名的阐述上,紧紧围绕斋名由来展开专门解析,极力书写吴中派文人的思想观念,由命名透视吴中文人的情怀,并显示出学习六朝古文辞的创作范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吴中文人论文参考文献

[1].何雨霏.苏州博物馆:文人雅集吴中风韵[N].中国文化报.2019

[2].李晗.明代中期吴中文人斋室记的文体特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陶小军.明代中后期吴中地区文人消费与书画交易[J].学术研究.2018

[4].袁志准.明中期吴中文人日常生活的“脱俗入雅”与诗画互动[J].中国美术研究.2017

[5].丁佐湘,蒋燕娜.明中叶吴中文人诗作“小家碧玉”特色探析——以文徵明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6].王魁星.宋濂与岭南文人、吴中文人交游述略[J].郑州师范教育.2017

[7].袁志准.明中期吴中文人评画的“尚意”取向及其负面影响[J].美与时代(下).2016

[8].李晗.明代中期吴中文人的贞节书写——以文徵明、祝允明为中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9].任道斌.仇英与吴中文人[J].中国书画.2015

[10].周海涛.明初吴中文人的生存困境及矛盾心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标签:;  ;  ;  ;  ;  ;  ;  ;  ;  ;  

吴中文人论文-何雨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