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论文_叶成林,陈蔚,姚永华,王椿,李军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粒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粒细胞,因子,胃肠炎,泻心汤,参考值,耐药性,半夏。

粒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叶成林,陈蔚,姚永华,王椿,李军民[1](2019)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12家医院血液科1 260例粒缺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结果。采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菌株的构成及药敏特点。结果共检出阳性菌1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2株(58.6%),革兰阳性菌72株(41.4%)。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3.8%)、大肠埃希菌(9.2%)、铜绿假单胞菌(6.9%)、缓症链球菌(6.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9%)。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等耐药率高(>60.0%);非发酵菌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88.2%)以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50.0%。检出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24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60.0%);未检出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粒缺伴发热的骨髓衰竭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杆菌和非发酵菌常见,且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均值得重视。(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4期)

朱永林,姜德国,王书凌[2](2019)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77例,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DVT分为DVT组(n=27)和无DVT组(n=50)。比较2组血浆NETs水平,病变静脉与外周静脉血浆NETs水平,肝素应用前和应用后0.5、 1、 2 h血浆NETs水平;并以HE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血栓中NETs相关情况。结果 DVT组血浆NETs水平高于无DVT组(P<0.05)。DVT组病变静脉血浆NETs水平高于外周静脉(P<0.05)。无DVT组PICC置管侧血浆NETs水平与外周静脉相比,差异无显着意义(P> 0.05)。肝素应用后0.5 h,血浆NETs水平高于应用前(P <0.05),应用后1、 2 h呈降低趋势。HE染色显示血栓中有大量白细胞与纤维蛋白网,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血栓中存在大量DNA网络、 NETs和中性粒细胞。结论 NETs在恶性肿瘤PICC相关DVT患者外周血与病变静脉中呈高表达水平,且DVT不仅含纤维蛋白原,亦含有NETs DNA网络等成分,可能成为血栓类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王海英,刘莹,胡盼,李佳睿[3](2019)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老年恶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PEG-)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与rhG-CSF在预防老年恶性淋巴瘤化疗后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AN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恶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69例,实验组化疗后给予PEG-rhG-CSF皮下注射,对照组短效rhG-CSF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白细胞降低的比率,Ⅲ度以上ANC减少的发生率、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发生率、静脉抗菌药物使用率、因FN导致的再次住院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前两个利妥昔单抗+环磷酸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泼尼松(RCHOP)周期化疗中,实验组3~4度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白细胞降低比率,FN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更易完成既定的化疗周期数,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G-CSF多次给药比较,PEG-rhG-CSF在预防老年恶性淋巴瘤化疗后ANC方面的效果更优,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王战芳,张芳芳,王敏芳,李楠,李伦[4](2019)在《比阿培南经验性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比阿培南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8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粒细胞缺乏并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25例,显效9例、进步5例、无效3例,有效率80.9%。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转。结论比阿培南0.3g q6h 3h输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粒细胞缺乏并发热患者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陈涛,许海生,杨晓虹[5](2019)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GPS评分与肺癌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Glasgow评分(GPS)与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3例肺癌癌患者,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NLR及GPS与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统计患者生存期,采用多因素分析法研究NLR及GPS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提示,TNM分期与NLR相关(P <0.05),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远处转移与NLR无关(P> 0.05);TNM分期、组织学与GPS相关(P <0.05),年龄、性别、远处转移与GPS无关(P> 0.05);高NLR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NLR患者(P <0.05),GPS与肺癌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NLR(OR=2.326,P=0.011)、GPS(OR=1.853,P=0.038)、TNM分期(OR=2.246,P=0.012)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NM分期、NLR和GPS均与肺癌患者预后关联密切,肺癌患者TNM分期、GPS、NLR越高生存期越短,预后越差。(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汪佳,葛红山,陈新萍,张萍,张慧[6](2019)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针对子宫内膜状况欠佳患者采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收治疗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70例子宫内膜厚度不足或基底低回声、反复种植失败且行rhG-CSF宫腔灌注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列表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30例。其中,研究组(40例)在行IVF-ET(胚胎移植)前实施1~6次rh GCSF宫腔灌注,对照组(30例)不行rhG-CSF宫腔灌注,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在灌注之后的48 h和96 h均较灌注前明显增厚;研究组患者在实施灌注后的48 h及96 h,基底回声较灌注前改善明显,且在灌注后的48 h,基底区动脉PI和RI均较灌注前改善明显;两组患者实施灌注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在实施灌注后的48~96 h,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次研究中一共有70例实施了胚胎移植,其中,研究组妊娠率为4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rhG-CSF宫腔灌注法能够使子宫内膜的基底回声及厚度得到改善,特别是运用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基底回声低且子宫内膜比较薄的患者而言,临床疗效显着,能够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秦成义[7](2019)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结直肠癌病因及预后相关性,为临床预测结直肠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30日~2016年1月30日我院收治的120例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 d血常规资料,计算NLR。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以全因死亡绘制ROC曲线,分析术前NLR对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预测价值。分析NLR与结直肠癌病因及预后相关性,并分析结直肠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失访患者10例,随访成功率91.7%。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死亡37例。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死亡的最佳临界点为3.1,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4.4%。将3.1作为NLR临界值,NLR升高组(NLR>3.1)40例,NLR降低组(NLR≤3.1)7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P=0.042,OR:1.325,95%CI:1.104~2.654)、TNM分期(P=0.032,OR:1.674,95%CI:1.233~5.987)是术前NLR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分析并Log-rank检验显示,NLR升高组生存率较NLR降低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P=0.035,OR:1.725,95%CI:1.124~6.674)、TNM分期(P=0.033,OR:1.835,95%CI:1.324~8.417)、年龄(P=0.045,OR:1.129,95%CI:1.054~2.215)、肿瘤分化程度(P=0.040,OR:1.378,95%CI:1.114~3.699)、脉管侵犯(P=0.041,OR:1.341,95%CI:1.097~3.241)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是结直肠癌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NLR升高者预后不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史微,高聪丽[8](2019)在《云南省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地区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时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健康体检者1 085例,按年龄分为小于18岁组(48例)、18~<30岁组(148例)、30~<40岁组(212例)、40~<50岁岁组(298例)、50~<60组(237例)和大于或等于60岁组(142例)。分析各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NGAL水平变化,建立各年龄段NGAL水平参考区间。结果 <18岁组NGAL水平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NGAL水平分别与18~<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同性别间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血浆NGAL的参考区间依次为17.89~88.93、25.85~91.17、23.13~110.49ng/mL。结论健康人群血浆NGAL水平与年龄相关,不同地区实验室应按照年龄确定本地区的参考区间,以满足临床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3期)

高珏雅[9](2019)在《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嗜酸性胃肠炎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患儿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 (TLR4)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嗜酸性胃肠炎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TLR4、EOS、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LR4、EOS、WBC、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CD40、CD4~+、C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嗜酸性胃肠炎患儿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外周血EOS、TLR4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4期)

禹定乐,蔡华波,江贤萍[10](2019)在《纯母乳喂养婴儿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对婴儿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病因、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纯母乳喂养婴儿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49日龄男性患儿,纯母乳喂养,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因腹泻、湿疹、吐奶、浮肿就诊,伴营养不良、腹水、贫血、低蛋白血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及总IgE升高,结肠黏膜病理示嗜酸粒细胞浸润。予饮食回避(停母乳,改喂氨基酸奶粉),并予激素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时需结合过敏性疾病史,尽早完善肠镜、肠黏膜病理检查;查找过敏原时,母乳亦不容忽视,及时予以饮食回避,治疗效果好。(本文来源于《承德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粒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77例,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DVT分为DVT组(n=27)和无DVT组(n=50)。比较2组血浆NETs水平,病变静脉与外周静脉血浆NETs水平,肝素应用前和应用后0.5、 1、 2 h血浆NETs水平;并以HE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血栓中NETs相关情况。结果 DVT组血浆NETs水平高于无DVT组(P<0.05)。DVT组病变静脉血浆NETs水平高于外周静脉(P<0.05)。无DVT组PICC置管侧血浆NETs水平与外周静脉相比,差异无显着意义(P> 0.05)。肝素应用后0.5 h,血浆NETs水平高于应用前(P <0.05),应用后1、 2 h呈降低趋势。HE染色显示血栓中有大量白细胞与纤维蛋白网,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血栓中存在大量DNA网络、 NETs和中性粒细胞。结论 NETs在恶性肿瘤PICC相关DVT患者外周血与病变静脉中呈高表达水平,且DVT不仅含纤维蛋白原,亦含有NETs DNA网络等成分,可能成为血栓类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叶成林,陈蔚,姚永华,王椿,李军民.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朱永林,姜德国,王书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

[3].王海英,刘莹,胡盼,李佳睿.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老年恶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4].王战芳,张芳芳,王敏芳,李楠,李伦.比阿培南经验性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9

[5].陈涛,许海生,杨晓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GPS评分与肺癌预后的关系[J].临床研究.2019

[6].汪佳,葛红山,陈新萍,张萍,张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9

[7].秦成义.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

[8].史微,高聪丽.云南省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J].现代医药卫生.2019

[9].高珏雅.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嗜酸性胃肠炎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

[10].禹定乐,蔡华波,江贤萍.纯母乳喂养婴儿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检测TSA对Ku70乙酰...物质在神经源性炎症中的作用[38]差异表达基基因与小鼠蛋蛋白复合体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标志表达谱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表面标志表达谱分析随着乙酰胆碱浓度增加七组SD大鼠的气...

标签:;  ;  ;  ;  ;  ;  ;  

粒细胞论文_叶成林,陈蔚,姚永华,王椿,李军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