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损耗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导纳,粘弹性,能量,均值,空间结构,穹顶。
损耗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侯振方,张泽豫[1](2019)在《阻尼材料损耗因子的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典型的薄板-附加阻尼层结构得到其动态参数,研究了基板材料及厚度、阻尼层厚度对阻尼材料损耗因子温度、频率特性的影响,将试验获得的参数输入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基板以及复合板的频率值,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证明测试所得阻尼材料参数以及损耗因子温度、频率特性规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任伟伟,樊宁波,罗文[2](2019)在《基于DMA测试的橡胶——钢板复合结构损耗因子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典型的橡胶-钢板复合结构,基于DMA对橡胶材料的测试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多种复合结构的共振频率及损耗因子,同时制备了试样并进行了实测。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共振频率计算误差基本在5%以内,对应的损耗因子计算误差基本在20%以内,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性良好,实现了橡胶-钢板复合结构的宽频带阻尼性能的准确预估。(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08-21)
王晨,燕群,陈海波,秦强[3](2019)在《内损耗因子对铝合金壁板高频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计算高超声速飞行器铝合金壁板高频声振响应,分析了在不同内损耗因子情况下壁板均方根应力和危险点响应集中因子。进而采用频域疲劳寿命方法,结合零阶矩应力谱法计算了壁板的高频疲劳寿命,研究了在不同内损耗因子情况下铝合金壁板高频疲劳寿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内损耗因子的增大,壁板的均方响应逐渐减小,但响应集中因子逐渐增大,最终导致壁板疲劳寿命出现先变长后缩短的变化趋势;随着内损耗因子的增大,高频段应力响应对疲劳寿命的贡献量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加政,张学飞,李晔,徐秋婷,邓新[4](2019)在《复合板件内损耗因子的声激励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泡沫铝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稳态半功率点带宽法与混响室声激励法测得其内损耗因子。根据统计能量分析预测模型,将实验室实测泡沫铝夹芯板隔声量代入其中,逆推出预测模型中内损耗因子真值,并与以上两种方法测得的内损耗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功率点带宽法仅能测得泡沫铝夹芯板的结构损耗因子,而混响室声激励法则能够综合考虑其结构阻尼和吸声损耗,从而获得更适用于隔声预测的综合内损耗因子。研究内容可为存在吸声损耗的复杂板件内损耗因子的获取提供方法借鉴。(本文来源于《声学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武志玮,刘国光,申晓静,龚晓玲,杨跃敏[5](2018)在《基于损耗因子法的弦支穹顶结构杆件重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杆件重要性识别是分析空间结构抗倒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识别空间杆系结构杆件重要性,基于能量法研究了损耗因子识别理论,分析了内部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变化与结构杆件重要性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设有荷载缓和拉索的弦支穹顶室内模型破坏试验,通过记录阶跃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变化时程曲线和节点竖向位移,分析了内部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随阶跃荷载的变化曲线以及对应的结构杆件重要性。结果表明,子系统损耗因子变化体现了空间杆系结构内力重分布变化的剧烈程度,反映了跳跃失稳破坏过程中的结构失效模式变化,子系统划分越细对结构杆件重要性的预测越准确。利用该方法也解释了弦支穹顶结构极限承载力提高、整体破坏倾向加大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21期)
任晓奎,李锋,程琳[6](2019)在《基于动态损耗因子和权重的改进质心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的定位精度受环境和误差权重因子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对路径损耗因子和误差权重因子动态修正的质心定位算法。前期根据实测和路径损耗模型,加权修正得出动态损耗因子;后期通过划分矩形区域,构造权重因子矩阵。首先,使用动态损耗因子,代入传统加权质心定位算法估算出未知节点的位置;然后,查询误差权重因子矩阵,确定最优权重因子,重新计算出未知节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降低了平均误差和最小误差,定位精度比普通质心算法提高了58%,比动态修正质心算法提高了21%,比动态加权质心算法提高了11%,定位精度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王绍清,梁森,乔艳梅,刘炳国,翟彦春[7](2018)在《阻尼层厚度对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Ritz法研究了各应力分量的应变能,并计算了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得到了损耗因子随阻尼层厚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薄板总厚度不变,阻尼层厚度由2 mm增加到5.5 mm时,损耗因子随着阻尼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阻尼层较厚时,损耗因子对阻尼层厚度的变化不再敏感;当复合材料层厚度不变时,增加阻尼层的厚度可以使损耗因子增大,阻尼层厚度较厚时,阻尼层厚度的变化对损耗因子的影响较小;与复合材料层厚度不变时相比,薄板总厚度不变时,阻尼层较厚时对损耗因子的影响更小。(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08期)
李海虹,王菲[8](2018)在《机床电主轴多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床电主轴的精细化动力学建模是确保其高速高精且平稳运行的理论基础。电主轴结构复杂,而采用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可以实现对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针对统计能量分析研究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以耦合损耗因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结构的内损耗因子、总损耗因子、能量比及耦合损耗因子的试验理论模型;依据瞬态衰减法测试并通过数据处理获得了耦合子系统内损耗因子和总损耗因子,利用均值导纳法获取耦合子系统能量比,根据瞬态能量平衡方程计算了耦合损耗因子;通过与理论分析对比,验证了提出的瞬态激励试验实现耦合损耗因子的测量分析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可实现快速高效的获取复杂动力学系统的耦合损耗因子。(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6期)
高晟耀,缪旭弘,王雪仁,宋旭,于博天[9](2018)在《船舶典型结构损耗因子实验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损耗因子是衡量系统阻尼特性并决定其振动能量耗散能力的重要参数,对船舶水下噪声预报分析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船舶结构特点,选取内底板、舱壁板和甲板等典型结构建立实验模型,基于瞬态衰减法,对船舶典型结构损耗因子进行测试,分析、掌握其特性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船舶典型结构损耗因子水下噪声预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损耗因子对船舶水下噪声预报具有较大影响,尤其高频段水下辐射噪声对损耗因子更为敏感,进行船舶水下噪声预报时需开展相关损耗因子测试。(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8年03期)
王菲[10](2018)在《高速电主轴耦合损耗因子瞬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床高速电主轴的精细化动力学建模是确保其高速高精且平稳运行的理论基础。高速电主轴结构复杂,而采用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可以实现对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本文以高速电主轴系统为试验研究对象,将其整个电主轴系统划分为两个直接耦合的子系统即以为由转子、定子、筒体组成多结构装配且不可拆卸的高速电主轴主体设定为子系统1而以单结构存在的圆柱壳体端盖为子系统2的双子系统耦合试验测量其耦合损耗因子的统计能量分析研究模型,建立了系内损耗因子和总损耗因子、模态密度、振动系统能量比及耦合损耗因子的试验理论。首先,在瞬态脉冲激励条件下,采集各子系统激励振动响应信号并根据其瞬时衰减特性确定其子系统的分析频带内平均内损耗因子参数,其试验过程中须注意各子系统应与其直接连接系统解除耦合而独立试验测量获取;其次,在各子系统模态密度的试验测量中,根据瞬态脉冲激励条件下的激励力信号与相应响应加速度信号互谱及其响应加速度信号自谱推导各子系统输入点导纳并取其实部来计算各子系统分析频带内模态密度,同样,须在其试验过程中应该将与其直接连接系统解除耦合而独立试验测量;为了将试验过程更加简捷即避免试验测量系统输入功率的复杂性而引入了耦合系统总损耗因子试验理论间接推导瞬态耦合系统能量平衡程中的输入功率值。耦合系统总损耗因子的试验测量须将两子系统使用螺钉直接耦合,在通过激励其一子系统而获取与其耦合子系统的激励响应信号,再根据瞬态激励衰减法依次激励从而测量各子系统总损耗因子;最后,在获取耦合系统耦合损耗因子的过程中引入了均值导纳的概念,测得直接耦合系统连接点处导纳平均值,根据均值导纳法推导受激励耦合系统各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及其各子系统振动能量比,再通过耦合系统瞬态能量平衡方程来推导其耦合损耗因子。本文所应用的瞬态激励试验理论获取的子系统内损耗因子、子系统模态密度及耦合损耗因子试验测量方法突出优点是针对非均质、多结构子系统或无法安装过多传感器响应振动耦合各子系统能量的特殊实际工况提供试验测试方法,并通过与其理论分析数据对比,验证本文提出瞬态激励试验获取其耦合损耗因子的测量方式的可行性,在保证一定精确度的条件下,试验条件及过程方便、快捷,可快速预测复杂耦合系统动态特性,为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能量统计模型振动系统初步设计及主动控制系统响应提供有效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损耗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典型的橡胶-钢板复合结构,基于DMA对橡胶材料的测试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多种复合结构的共振频率及损耗因子,同时制备了试样并进行了实测。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共振频率计算误差基本在5%以内,对应的损耗因子计算误差基本在20%以内,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性良好,实现了橡胶-钢板复合结构的宽频带阻尼性能的准确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损耗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侯振方,张泽豫.阻尼材料损耗因子的测试[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9
[2].任伟伟,樊宁波,罗文.基于DMA测试的橡胶——钢板复合结构损耗因子计算研究[C].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3].王晨,燕群,陈海波,秦强.内损耗因子对铝合金壁板高频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9
[4].王加政,张学飞,李晔,徐秋婷,邓新.复合板件内损耗因子的声激励测量方法[J].声学技术.2019
[5].武志玮,刘国光,申晓静,龚晓玲,杨跃敏.基于损耗因子法的弦支穹顶结构杆件重要性分析[J].建筑结构.2018
[6].任晓奎,李锋,程琳.基于动态损耗因子和权重的改进质心定位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9
[7].王绍清,梁森,乔艳梅,刘炳国,翟彦春.阻尼层厚度对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8
[8].李海虹,王菲.机床电主轴多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9].高晟耀,缪旭弘,王雪仁,宋旭,于博天.船舶典型结构损耗因子实验及应用[J].应用声学.2018
[10].王菲.高速电主轴耦合损耗因子瞬态试验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