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医学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任依,刘艳丽,马力[1](2021)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中起到"网底"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有利于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发热诊室"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及时上报",从而控制疫情进展。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设,对其建设标准和职能有了初步的规定。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的最低标准应包括建设布局、硬件和软件配置三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社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人员培训与工作督导、建设便捷通畅的信息网络,规范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并实施持续性运行管理,才能有效发挥发热哨点诊室的作用,使之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发挥重要的"网底"作用。
王文倩[2](2020)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以南京高校本科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新发感染率逐年上升,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给高校艾滋病防治带来诸多挑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网络媒体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主要途径,并逐渐影响着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及观点。同时,政府对于互联网发展新时期下的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亦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南京市在校大学生为例,基于健康传播理论,将机器学习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相结合,定量研究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对于探索有效的网络途径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研究的查阅及梳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8年9-10月,以线上问卷星形式对南京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11份,在剔除空白、缺答、胡乱填写、有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后,收集有效问卷1189份,有效回收率98.18%。其次,基于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均值检验等方法研究被调查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需求、利用及评价等,从而了解现阶段国内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及网络媒体利用的真实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发现,大学生存在艾滋病知信行人群分化,对艾滋病整体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潜伏期与窗口期等知识点认识模糊,性观念较为开放,艾滋病风险意识薄弱,同性性行为(14.29%)、临时性行为(12.18%)和商业性行为(9.66%)依然存在。既有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质量层次不齐,大学生对信息内容正确性与权威性评价不高。再次,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多重对应分析、因子分析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研究网络媒体平台类型、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及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相关性,初步了解网络媒体因素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百度百科、政府或官方组织网站、微博或微信公众号、信息全面、信息更新及时、内容丰富、文章观点独特、权威性高、贴近生活,实用性高等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论坛或贴吧等互动网站平台、对信息内容评价则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行具有显着负向作用。接着,将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构建多因素分析模型,深入探讨网络媒体因素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综合影响。结果发现,网络媒体平台及所传播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与行为,提示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多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行水平同步提升,为高校艾滋病网络途径的有效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刘瑞[3](2020)在《县域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调查、分析和比较浙江省典型地区县域医共体前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及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其的影响,总结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不同发展类型和融入医共体各种方式的经验与问题,提出县域医共体背景下促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建议。研究内容:了解调研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参与县域医共体的方式、做法及其不同参与情况下的发展现状;分析调研地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依赖关系、发展态势的影响;提出促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建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总结和明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及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其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维度;通过现场调研,以浙江省东阳市、桐乡市、余姚市和德清县作为调研地区,针对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及前者如何影响后者等关键问题收集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发展状况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合主题框架法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县域医共体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1.四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自身发展及融入医共体上不尽相同。发展特色方面,东阳市、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兼有临床、保健服务,前者多年来以中医药为特色,后者2018年开始较为特殊,即集中区域孕产期健康服务资源;德清县妇幼保健院长期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余姚市妇幼保健所于2019年与综合医院合并转型为临床与保健结合的妇幼保健院。融入医共体方式方面,东阳市、余姚市、桐乡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牵头单位或成员单位角色直接参与医共体,而且四家妇幼保健机构加入医共体妇幼健康或公共卫生指导团队,其中德清县妇幼保健院尚未被纳入县域医共体组织架构中,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在指导团队中的力量较弱。2.资源依赖关系体现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医共体牵头单位之间在客户资源上呈现不同竞争程度的竞争型依赖关系、与医共体各单位之间在妇幼健康管理资源上以存在一致性差异的共生型依赖关系为主。客户资源上,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与医共体牵头单位之间以高度竞争型依赖为主,桐乡市、德清县妇幼保健院以低度竞争型依赖为主,余姚市妇幼保健机构经历低度到高度竞争型的转变。妇幼健康管理资源方面,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与医共体各单位的共生型依赖关系呈现更明显的一致性,其余三家的一致性较弱。3.调研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在服务和管理两个层面的发展状况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差异。基于资源要素分析发展态势得到,桐乡市妇幼保健院拥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德清县妇幼保健院的条件型资源优势最弱;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在服务层面的资源结果最优,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在管理层面优势最强。资源要素之间的关系上,妇幼健康资源整合政策和县域医共体政策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功能类资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专项整合的作用强于医共体;技术资源及其衍生的关系资源更有助于机构实现管理功能,医共体妇幼保健工作指导团队政策也有一定辅助性效果。结论:调研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妇幼健康水平、县域医共体政策节点与方向等先决条件相似,但其妇幼保健机构在竞争环境、发展历程、融入医共体状况方面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医共体下发展面临不同程度的服务人群基础弱化、指导管理功能受限等问题,同时因参与医共体或整合措施在稳固部分服务人群基础和改善人力、技术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机遇。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各地政府在关注区域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的提升、重视妇幼保健机构及其工作的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落实服务、管理功能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有待加强。建议:政府应充分考虑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实际情况,保障其与医共体协调发展;给予妇幼保健机构适当资源与政策倾斜,促进机构可持续发展;建立妇幼健康统一指导管理机制,维护基层妇幼健康工作网络长效稳定。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明确自身功能定位,推进保健与临床紧密结合;积极推动对外跨区域协作,增强人才、技术等核心竞争力。
卢耀勤[4](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张磊[5](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本刊志愿指导中心[6](2015)在《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报考索引》文中指出
付波[7](2014)在《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世界战争样式从机械化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逐渐深化,我军战时卫勤保障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应对信息化战争挑战,加快推进我军战时卫勤建设,发展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理论和实践,已经成为我军卫勤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美军是世界上最早迈入信息化时代的军队,美军战时卫勤保障伴随美军军事转型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卫勤保障理论方面,提出“部队健康保护”理论,突出“强健促进、伤病预防、战伤救治”并重,对军人实施全方位、全寿命的卫勤保障;在保障体制方面,建成了高效、灵活的联合卫勤保障机制,开发了全面的三军联合创伤救治系统,通过系统整合方法组织协调战伤救治,确保了伤员得到正确、及时救治;在人员编制方面,适应美军部队转型建立了轻型化、机动化、模块化卫勤保障力量,满足了战时卫勤保障的不同需求;伤病员救治方面,前线卫勤力量部署不断前移,战伤救治梯次减少,建立了立体化、快速化战场医疗后送体制;在卫生物资供应保障方面,借用现代企业ERP供应模式,实现卫生物资精准保障。美军的战时卫勤保障转型代表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卫勤保障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我军卫勤建设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情报调研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美军战时卫勤转型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基础上,全面、系统梳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理论和实践,深入考察并把握其战时卫勤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卫勤保障理论理念发展、卫勤保障的组织、指挥和实施,卫勤保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等核心问题,揭示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实质、特点和规律,深化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军战时卫勤保障问题的认识,重点挖掘美军在战时卫勤保障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比分析我军战时卫勤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推动我军卫勤建设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理论基础研究,在系统梳理美军军事转型和军事后勤转型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军战时卫勤保障相关理论和美军条令条例中有关战时卫勤保障解释,辨析和探讨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内涵,明确其概念、类型以及包含内容。第二部分是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环境与动因分析,分析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以及诸多因素对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影响。冷战结束和海湾战争是影响美军战时卫勤转型的历史性事件。和平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和技术发展是保证转型的现实条件。战争形态、国家战略、军事转型、科学技术、战争实践对战时卫勤保障转型起到推动作用。第三部分是对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基本脉络加以梳理和分析,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经历了“萌芽阶段”、“理论与思想准备阶段”和“全面展开阶段”。整个战时卫勤保障转型有三条主线,一是转型纲领性文件“部队健康全面保护”理论的酝酿、提出、诠释与实施;二是美军战时卫勤保障条令《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不断修订;三是卫勤体制编制紧随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而变化。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主要表现为战区内卫勤组织指挥体制伴随军队小型化、模块化改编同时进行了模块化改造。分别在战区级、军师级设置了医疗部署保障司令部、卫生旅、多功能卫生营三级模块化、多功能任务式医疗指挥控制机构。根据作战需要配属相应的模块化分队,进行特遣编组。采取模块分解与组合的方法,组建成符合作战环境、满足作战需求的卫生旅和多功能卫生营,完成不同需要的战时卫勤保障任务。建制部队卫勤力量调整特点包括卫勤力量部署前移、作战与卫勤协调一致、模块化组织设计等。第五部分结合美军最新联合作战卫勤保障条令,分析美军转型后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特点与经验,重点对联合作战中伤病救治、伤病员医疗后送、卫生物资保障、牙科勤务、心理卫生保障、卫生防疫和兽医勤务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战场医疗救治阶梯进行重构,构建了完善的分级伤病员后送体系,实现卫生物资精确保障等方面。第六部分总结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实质、途径和趋势,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实质是“部队健康全面保护”理念的改革和信息化卫勤保障模式的改革。转型主要途径包括:成立强有力转型领导机构推动转型;发布系统转型文件指引转型;采取全面转型和逐步推进相结合方式;采用理论创新和试验评估促进转型;发展重点技术引领转型。转型趋势是:卫勤功能由伤病救治拓展到健康促进;卫勤保障范围向全方位保护、全寿命健康拓展;卫勤指挥体制由后勤管理型向作战指挥型转变;卫勤保障体制由建制主导型向支援主导型转变;卫勤保障方式向网络支援保障转变。第七部分在对比分析我军战时卫勤保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对我军的启示:①正确认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②借鉴美军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实施战时卫勤转型;③把握规律,认真谋划我军战时卫勤转型工作。
本刊志愿指导中心[8](2013)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总览》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业设置及招生工作按照新版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执行。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考生填报志愿时查询2013年全国普
姚芳[9](2013)在《墨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和田墨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找出现有能力建设存在不足,分析制约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墨玉县更好的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抽取和田墨玉县县级公共卫生机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6所乡镇卫生院,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村卫生室共29个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县乡村三级机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及享受服务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使用Excel和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基本情况:墨玉县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2011年总人口531124人,医疗卫生机构385个,床位1976张,卫生编制人员1057人,三级机构间沟通、协调情况良好。(2):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县乡两级卫生机构配备基本满足需要,部分村卫生室设备缺乏。(3):人员状况:卫生服务人员处于“三低”状态(低学历、低职称、低专业率),数量和专业素质均难以满足需求。(4):收入和支出:收入小于支出,依靠财政拨款。(5):网络建设状况:县级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均配备电脑,其人员均能基本操作电脑,村卫生室电脑配备及人员能力难以满足要求。(6):绩效考核状况:绩效考核制度正在推行,但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政策存在困难。(7)卫生服务状况:提供的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够达到国家基本要求,享受服务者整体评价为已有进步,仍有距离,亟需提高。结论:设备配备仍然不足但已有设备利用不足,现有人力资源缺乏且后备力量更新及培训不足,加强网络化建设,提高现有管理水平,加强专业间及非专业间合作,基于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扩展服务宽度,加大服务深度,提升服务高度。
朱振华[10](2012)在《浅谈加强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文中提出如何真正实现医院档案在医疗诊治中的价值,是一项急需思考和研究的命题。本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对加强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意义进行阐述并结合法律、技术、安全、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操作建议。
二、预防医学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防医学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哨点监测和发热哨点诊室 |
1.1 概念的由来 |
1.2 国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在哨点监测中的作用 |
1.3 哨点监测在我国的应用与作用 |
1.4 国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发热哨点诊室建设 |
2 发热哨点诊室的设置与功能 |
2.1 意义 |
2.2 承担职能 |
2.3 设置标准 |
2.3.1 建设布局 |
2.3.2 硬件配置 |
2.3.3 软件配置 |
2.4 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上的区别 |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问题 |
3.1 社区卫生应急体系与机制不完善 |
3.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务人员院感防控和传染病防控能力不足 |
3.3 信息系统建设和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
4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 |
4.1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使发热哨点诊室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
4.2 加强培训与督导,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防控能力 |
4.3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顺畅与相关机构的联系工具与联系机制 |
(2)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以南京高校本科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 |
1.3.2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干预研究 |
1.3.3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媒体应用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收集方法 |
2.2.2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理论基础及概念操作化 |
2.3.1 理论基础 |
2.3.2 概念操作化 |
第三章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 |
3.1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 |
3.1.1 大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与传播途径知识掌握 |
3.1.2 大学生对艾滋病潜伏期与窗口期知识掌握 |
3.1.3 大学生对艾滋病治疗与预防知识掌握 |
3.1.4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总体情况 |
3.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 |
3.2.1 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态度 |
3.2.2 大学生对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态度 |
3.2.3 大学生对艾滋病检测及防治态度 |
3.2.4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总体情况 |
3.3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 |
3.3.1 大学生最近一次性行为情况 |
3.3.2 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 |
3.3.3 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原因 |
3.3.4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总体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需求、利用与评价 |
4.1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利用现状 |
4.1.1 大学生选择的获取艾滋病信息的网络媒体 |
4.1.2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选择标准 |
4.2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评价 |
4.2.1 对网络媒体的整体评价 |
4.2.2 对不同网络媒体的评价差异 |
4.3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防治信息的需求意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媒体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5.1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5.1.1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
5.1.2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
5.1.3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
5.2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5.2.1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
5.2.2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
5.2.3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
5.3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5.3.1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
5.3.2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
5.3.3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
5.4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5.4.1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
5.4.2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
5.4.3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多因素分析 |
6.1 多因素模型选择及评价指标 |
6.1.1 模型评价指标 |
6.1.2 数据准备 |
6.2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影响多因素分析 |
6.2.1 Logistic回归模型 |
6.2.2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
6.2.3 模型确定与结果解释 |
6.3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影响多因素分析 |
6.3.1 Logistic回归模型 |
6.3.2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
6.3.3 模型确定与结果解释 |
6.4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影响多因素分析 |
6.4.1 Logistic回归模型 |
6.4.2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
6.4.3 模型确定与结果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Logistic回归更适用于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
7.1.2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水平有待提升 |
7.1.3 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获取艾滋病咨询的首要媒体渠道 |
7.1.4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正向引导更强 |
7.1.5 大学生对网络防艾信息的评价差异显着 |
7.1.6 大学生对网络防艾健康信息具有需求差异 |
7.1.7 网络媒体高度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的知信行 |
7.2 对策与建议 |
7.2.1 发现重点人群,实行差异化防艾健康教育 |
7.2.2 开办网络防艾课程,实现高校资源互通 |
7.2.3 提升网络防艾信息质量,加强网络监督 |
7.2.4 建设防艾官方网络平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
7.2.5 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关注网站美化设计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县域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是专业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基础力量 |
2. 当前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 |
3.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
4. 县域医共体建设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亟待理顺 |
(二) 研究现状 |
1.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研究 |
2. 组织生存发展与环境关系理论研究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1. 梳理浙江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不同发展类型与融入县域医共体做法 |
2. 分析调研地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的影响 |
3. 提出促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建议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理论基础 |
(二) 资料收集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现场调研 |
(三) 资料分析方法 |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 主题框架法 |
3. 比较分析法 |
(四) 技术路线 |
四、研究结果 |
(一) 调研地区基本情况 |
1. 社会经济条件 |
2. 妇幼健康状况 |
3. 县域医共体建设 |
(二)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类型与融入医共体状况 |
1. 东阳市妇幼保健院 |
2. 余姚市妇幼保健院 |
3. 桐乡市妇幼保健院 |
4. 德清县妇幼保健院 |
(三) 医共体前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变化 |
1. 经济运行状况 |
2. 人力资源配置 |
3. 基本诊疗服务量 |
4. 接收下级机构转诊量 |
5. 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效率 |
6. 妇幼健康培训指导情况 |
7. 辖区妇幼健康管理情况 |
(四)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医共体之间重要资源依赖关系分析 |
1. 客户资源上的竞争型依赖关系 |
2. 妇幼健康管理资源上的共生型依赖关系 |
3. 医共体内人力、技术资源的转换方式 |
(五)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整合下特殊资源问题分析 |
1. 符号资源上的诉求 |
2. 资金资源上的矛盾 |
3. 管理资源与技术资源上的平衡 |
(六)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态势中资源要素条件与结果分析 |
1. 医共体下机构发展的条件型资源比较 |
2. 医共体下机构发展的结果型资源比较 |
3. 条件型资源对结果型资源的主要影响 |
五、讨论 |
(一) 县域医共体建设下妇幼保健机构需应对更多外部环境问题 |
(二) 推进医共体后县域资源布局不均衡化是制约妇幼保健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
(三) 逐利性很大程度上弱化医共体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基层的稳定联系 |
(四) 临床与保健结合型模式是医共体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有利保障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1. 根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实际情况确定参与医共体方式,保障二者协调发展 |
2. 给予妇幼保健机构适当资源与政策倾斜,促进机构可持续发展 |
3. 建立妇幼健康统一指导管理机制,维护基层妇幼健康工作网络长效稳定 |
4. 明确机构功能定位,推进保健与临床紧密结合 |
5. 积极推动对外跨区域协作,增强人才、技术等核心竞争力 |
七、创新性与局限性 |
(一) 本研究的价值及创新性 |
(二)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国内外初级妇幼保健服务专业提供机构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现场调研工具 |
附件1 调查问卷 |
附件2 访谈提纲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 技术路线 |
六、 创新点 |
第一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理论基础 |
一、 美国军事转型 |
(一) 军事技术革命 |
(二) 军事事务革命 |
(三) 军事转型 |
(四) 美国军事转型特点分析 |
二、 美国军事后勤转型 |
三、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 |
(一) 卫勤保障基本概念 |
(二) 战时卫勤保障基本概念 |
(三) 转型的概念 |
第二部分 美军卫勤转型环境与动因分析 |
一、 美军卫勤保障转型的背景 |
(一) 美军卫勤保障转型的历史背景 |
(二) 美军卫勤保障转型的现实环境 |
二、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动因分析 |
(一) 战争形态变化对战时卫勤保障提出了转型要求 |
(二) 国家军事战略调整指明卫勤转型方向 |
(三) 军事转型对卫勤转型提出了新要求 |
(四) 科学技术进步为卫勤转型提供了支撑 |
(五) 战争实践对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不断推动 |
第三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进程研究 |
一、 萌芽阶段(1992-1996) |
(一) 海湾战争推动新军事革命 |
(二) 逐步启动军事组织体制变革 |
(三) 提出医疗重建计划 |
(四) 联合作战卫勤保障正式形成 |
二、 理论与思想准备阶段(1997-2002) |
(一) “聚焦后勤”指导下的卫勤转型 |
(二) “部队健康保护”改变战时卫勤保障模式 |
(三) 继续推进陆军体制编制改革 |
(四) “部队健康保护”首次写入联合作战卫勤保障条令 |
三、 全面展开阶段(2002 年至今) |
(一) 《聚焦后勤战略计划》和《国防部后勤转型战略》的颁布 |
(二) 军队卫生系统转型 |
(三) “部队健康全面保护”正式实施 |
(四) 持续保障概念的提出 |
(五) 陆军卫勤体制编制全面调整 |
(六) 联合作战卫勤注重能力建设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 |
一、 美军卫勤力量的规模与构成 |
(一) 美军卫勤指挥管理体制 |
(二) 美军卫勤力量规模与构成 |
(三) 美军卫勤力量平战转换 |
二、 国防部卫勤领导体制及其调整 |
(一) 国防部卫勤领导体制及其调整 |
(二) 三军军种部卫勤组织体系 |
(三) 卫勤指挥体制 |
(四) 美军卫勤保障指挥管理体制特点分析 |
三、 美军军事转型中陆军体制编制调整 |
(一) 美国陆军组织构成 |
(二) 陆军体制编制调整趋势 |
(三) 陆军模块化改造对战时卫勤组织指挥体制影响 |
四、 区域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 |
(一) 战区级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调整 |
(二) 军师级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调整 |
五、 建制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 |
(一) 美陆军旅战斗队体制编制改革特点 |
(二) 美国陆军旅战斗队卫生编制分析 |
(三) 卫生排与卫生连人员装备组成 |
(四) 美国陆军旅战斗队卫勤保障的组织实施 |
(五) 美陆军旅战斗队卫勤保障组织实施特点分析 |
六、 战时卫勤保障模块分队编制 |
(一) 医疗救治模块分队 |
(二) 卫生防疫模块分队 |
(三) 战斗应激控制模块分队 |
(四) 牙科模块分队 |
(五) 卫生物资模块分队 |
(六) 兽医模块分队 |
(七) 战时卫勤保障模块分队建设综合分析 |
第五部分 美军联合作战卫勤主要工作与经验 |
一、 美军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
(一) 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目标 |
(二) 美军联合作战卫勤保障原则 |
(三) 联合作战卫勤保障能力 |
二、 战时伤病救治 |
(一) 战场医疗救治阶梯重构 |
三、 伤病员医疗后送 |
(一) 建立了完善的分级伤病员后送体系 |
(二) 伤病员医疗后送行动与流程 |
(三) 伤病员分类程序 |
(四) 伤病员医疗后送计划的制定 |
(五) 美军联合作战伤病员医疗后送综合分析 |
四、 联合作战卫生物资保障 |
(一) 卫生物资保障职能与原则 |
(二) 卫生物资保障的组织结构 |
(三) 战时卫生物资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
(四) 血液保障体制 |
五、 战时牙科勤务 |
(一) 战场牙科保障类型与组织体系 |
(二) 战场牙科救治分类 |
(三) 战时口腔保健 |
六 联合作战心理卫生保障 |
(一) 战时心理卫生保障组织体系 |
(二) 战时心理卫生工作实施 |
七、 联合作战卫生防疫 |
(一) 卫生防疫组织指挥体系 |
(二) 卫生防疫工作实施 |
(三) 美军卫生防疫保障特点 |
八、 联合作战兽医勤务 |
(一) 兽医保障组织指挥体系 |
(二) 兽医勤务的组织实施 |
第六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综合分析 |
一、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实质 |
(一) 保障理念的改革 |
(二) 保障模式的改革 |
二、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途径 |
(一) 成立强有力转型领导机构 |
(二) 转型文件为转型提供方向指引 |
(三) 全面转型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
(四) 理论创新与试验评估相促进 |
(五) 技术引领转型发展 |
三.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趋势 |
(一) 卫勤功能由伤病救治拓展到健康保护 |
(二) 卫勤保障范围向全方位保护、全寿命健康拓展 |
(三) 卫勤指挥体制向作战指挥型转变 |
(四) 卫勤保障体制由建制主导型向支援主导型转变 |
(五) 卫勤保障方式向网络支援保障转变 |
第七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借鉴研究 |
一、 我军战时卫勤保障问题分析 |
(一) 卫勤组织指挥体制不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 |
(二) 卫勤保障体制与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符 |
(三) 卫勤保障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 |
(四) 卫勤力量组成严重不均衡 |
二、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对我军的启示 |
(一) 正确认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 |
(二) 借鉴美军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实施战时卫勤转型 |
(三) 把握规律,认真谋划我军战时卫勤转型工作 |
研究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研究综述 |
发表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墨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质量控制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浅谈加强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
1.1 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建立预防医学档案信息网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 |
1.2 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 为档案信息网络的创建提供了基础 |
2. 实现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2.1 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
2.2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
2.3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率 |
3. 如何加强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信网络建设的措施 |
3.1 要在法律层面上建立档案信息网络的必需的法律基础 |
3.2 开发适用于档案管理信息网络使用的软件 |
3.3 注重档案信息化运行的安全性 |
3.4 优化知识结构, 抓好队伍建设 |
四、预防医学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J]. 任依,刘艳丽,马力. 中国全科医学, 2021(10)
- [2]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以南京高校本科生为例[D]. 王文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县域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刘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6]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报考索引[J]. 本刊志愿指导中心.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5(Z1)
- [7]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D]. 付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
- [8]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总览[J]. 本刊志愿指导中心.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3(Z1)
- [9]墨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姚芳.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10]浅谈加强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J]. 朱振华. 科技信息, 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