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不变之变”的启示:福山叙事变迁探析中的反思与中国问题论文

林毅:“不变之变”的启示:福山叙事变迁探析中的反思与中国问题论文

[摘 要] 完整的福山叙事,涵盖了从最初的“历史终结论”到新近围绕政治秩序与国家治理所展开的一系列探讨。这些变化中的议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后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秩序的巨大变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理论界的相关探讨,并为持有不同政治立场和学术观点的中国学者的表达与争鸣提供了必要的载体。纵观其理论变迁线索,不难发现,福山在对其初版叙事进行了微调,相对提升了秩序与权威之于自由民主权重的同时,却仍保持了对“历史终结论”信条和自由民主制基本面的坚持。因此,剖析福山叙事中蕴含的“不变之变”,并以此为参照,反观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与治理现代化,将使我们更清晰地发现存在于两者间的根本差异,从而也为在更深层次上反思和最终超越以福山为代表的西方叙事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福山叙事;历史终结;自由民主;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反思超越

政治理论与政治理论家的主要贡献到底在于合理解释、准确预测还是深刻影响了现实世界,这固然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但毋庸置疑,正是20世纪末那场使“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政治浪潮,推动着一批具备“与时俱进”敏锐性的理论家及其学说走向前台。也正是自那时起,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名字,及其“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1]1的“历史终结论”的经典论断,开始进入中国理论工作者的视野,并一度成为引发一系列激烈论战的导火索。然而,福山叙事的有趣之处还远不止此。在“历史终结论”最初雏形的诞生以来的二十余年间,当上一波“福山热”的涟漪尚未完全消散之时,以政治秩序和国家治理为核心议题的新一轮“福山冲击”又再度袭来。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连续性地引入福山叙事,中国理论界获得了一组近距离观摩西方同行“如何思考、如何论证”的学习契机,与此同时,福山叙事的变迁及其中国共鸣,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后冷战时代“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治图景。有鉴于此,系统地考察福山叙事的变化,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其充满反思性意味的讨论对象,进而为最终超越这一叙事奠定坚实的理性认识基础。

一、自新与修正:福山叙事的变迁

众所周知,中国理论界的“福山热”始于“精确预测”的“历史终结论”所带来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叙事引入中国的最初阶段,中西概念对接方面的障碍却给学人们平添了一些额外的困扰,使得一些针对“历史终结”概念的正反意见更多地流于中国语境下的意气之争。不过,随着人们开始更加冷静地审阅福山的思想体系,时至今日,对于“历史终结论”的一些共识性认识已逐渐指向其原意,即黑格尔“普遍历史”意义上的“历史终结”,用福山本人更为通俗明了的解释就是,通过提供“力图把人类社会的基础从激情转换为更加安全的欲望”[1]377的现代自由主义制度方案,自由民主的普世性价值与制度将最终迎来其真正意义上“全球化”的前景。

然而,时隔二十多年后,无论当初的福山持有何等黑格尔“正统继承人”的自觉,现实的历史进展仍然宣布,福山的理论雄心与其理论解释力之间的平衡还是被后冷战时代的政治现实所无情地“终结”了。显而易见的是,所谓的“第三波”及存在争议的“第四波”民主化浪潮并没有按照乐观的自由主义者们所设想的最初剧本顺利上演,相反,挟“历史终结论”1.0版本之威的自由民主模式的扩张,在有限地解决了部分“转型社会问题”的同时,显然带来了更多、也更为棘手的民主化后遗症。在对这种政治现象的反思性解释中,“民主失败”“民主崩溃”等问题热度一度飙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聚焦于政治参与和竞争性指标的民主化模式存在着某种先天的缺陷。在这场许诺“种下龙种”,但所有人都能发现收获物更接近于跳蚤的悲剧中,作为最初吹响自由主义全球扩张号角者之一的福山,并没有采取以缄口不言来默认失败的对策,而是积极地投身于一种晚期托勒密式的修正努力中,于是,福山叙事的2.0篇章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为中国学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性争论提供了新的谈资。但在凭借这些谈资阐发己见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来系统地归纳一下从“历史终结论”到“政治秩序”的福山叙事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晚宴一结束,田卓扶着喝得东倒西歪的冯可儿走过来,安排高潮送她。高潮无奈,就搀扶着冯可儿下楼,在酒店门口打车,送她回家。一路上,冯可儿紧紧抱着高潮的脖子,语无伦次地说,我、我有猛料,我有猛、猛料要爆,你、你一定要跟、跟我回家,我向、向你爆猛料……

(一)“历史终结论”运用方式的微调

作为一种对流变现实的主动回应,福山在其新论中明显有意对其“历史终结”论断的预测功能保持了克制态度。在绝大多数场合下,他没有轻易做出实质意义上的自我否定,(1)迄今可见的福山少数几次对“历史终结论”本身采取暧昧的假设否定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其被中国访谈者或对话者提出相关追问的场合,因而只能视为一般性的回应。“历史终结论”仍然构成了福山人类政治前景元叙事的历史哲学基础。但这并不代表福山没有付出与时俱进的努力。事实上,福山希望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历史终结论”过程与结果简单对应的逻辑上转移开。他告诉我们:“这20年以来,民主让很多人失望。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是我们对于为什么民主政府会滋生腐败,不能有效地发展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2]这一提法的前半段令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米歇尔斯的一段类似的文学化表述:“民主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它总是在同一浅滩中断,但总能得到更新。这种艰难跋涉的场景既让人鼓舞,同时却又令人沮丧。”[3]通过如此这般的解构尝试,自由民主制度对于历史的终结不再被视为一个即时发生的事实,福山也就成功地把“历史终结论”从直面短时段历史挑战的第一个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并为其预留了充分的转圜时空。同样,这一提法后半段的意义也不仅限于倡导用一种更具“建构性”的思维来探讨民主建设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直接关涉福山叙事在问题意识转向方面发生的又一项重大变化,即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好民主”来替代了“我们是否需要民主”的讨论。

(二)对“历史终结者”的实践检讨

毋庸置疑,福山叙事吸引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提供了来自西方的某些“积极评价”。相对于一些偏执的新自由主义者,福山甚至不无“大胆”地承认:“中国政府不是强大社会利益集团的简单传动带,它能按照自己的旨意来设定独立的政策议程。”[21]341但即便如此,福山谈及中国问题的初衷也绝不是为了宣传“中国模式”,而仅仅是出于为其新论寻找一个现实支点。因此,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对福山评价中国模式时有所保留的态度感到惊奇:首先,在福山所精心设计的关于现代政治制度三要素的解释框架中,中国模式明显表现为一种“不平衡”的特性——即有效国家元素的早熟和民主法治元素的不匹配状态,因而急需“程序性的监督体制”来遏制可能出现的“坏皇帝”的影响,避免“不受监督的权力”产生“长期负债”的风险。同时,由于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中国的“负责制国家”在技术性层面也远谈不上完美,而是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上存在相当的效能差异,这就为引入民主来弥补地方层次责任制的不足创造了需求。[2]其次,他还指出,尽管“中国是全球化进程最大贏家之一”,[25]4但中国经济发展与政治秩序的良性互动关系或许只是来自一种偶然性的脆弱关联。(7)在2010年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福山就曾表示:“我很难想象,未来中国可以依靠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像过去30年那样的举世瞩目的成绩。过去的成功,部分得益于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参见叶慧珏、王潺潺:《福山:历史没有终结——专访前美国国务院顾问、“历史终结论”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2月27日。此外,福山在2010年12月于复旦大学所作的演讲中,也声称“得益于全球性经济失衡”的“中国生产储蓄-美国消费借款”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参见福山:《中国模式的特征与问题》,《社会观察》2011年第1期。在此,福山提醒我们不应忘记他在批评美国时关于“制度稳定与政治衰败之间关联”的结论也同样适用于评价中国。再次,福山在不同场合曾反复强调他对于没有引入自由主义修正元素的“中国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他也从在对美国发出参照警示的层次之上提出贬低美国制度、赞扬“中国模式”的评论。[8]也正因为此,在普遍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实现途径的关系上,福山在承认“欧洲的经验是独特的,不一定能在其他社会复制的”同时,也通过将中国定性为“一开始就打败所有的潜在对手”的“早熟的集权国家”[11]123间接地排除了其他国家复制中国道路的现实性。除了一些特定场合中的表述(8)如福山在2015年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对中国学者问题的回应中声称,如果“中国模式”能够长久地保持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中国经验”是可能终结“历史终结论”的。参见石岸书:《弗兰西斯·福山:中美政治的未来》,《中华读书报》2015年11月25日。取自福山2015年11月4日在清华大学所作《中国和美国的政治改革挑战》为题的演讲。参见http://www.medio.tsinghua.edu.cn/2011/0708/1044.html。,福山也反复强调,鉴于“文化独特性”“威权模式持续疑问”以及“缺乏高水平抽象理论”等考量,或者基于全世界中产阶级存在本质共性的理由,“(中国模式)不可能真正成为东亚世界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替代性方案。”也“不可能50年后大多数地区都走中国式的道路”。[12]

这一系列检讨主要由两个彼此呼应的部分有机构成:对后发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检讨+对自由民主制度在发达国家经历的“衰弱”的检讨。对于前一个方面的结果,近10年来的西方理论界显然已经不再表现得像冷战结束之初那样信心满满了。在由连绵不绝的西亚北非战火、无孔不入、此起彼伏的极端主义、分离主义以及与之互为因果的大范围治理危机所织就的后冷战世界图景中,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所乐观设想的“经济发展使民主成为可能”“政治领导使民主成为现实”路径规划的权威性逐渐衰减,而其更系统的“民主转型范式”也被认为正在无可避免地走向终结。正如托马斯·卡罗瑟斯所意识到的那样:被扔进“转型范式概念锅”中的近100个国家大多都进入了“政治灰色地带”,这一事实反过来也宣告了转型范式五个基本假设的失效。[4]而致力于研究如何巩固“第三波民主化成果”的戴蒙德也不得不承认,根据民主巩固的标准,“新生民主国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较为脆弱的。(2)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包括戴蒙德在内的西方学者所真正感到遗憾的,并不是这些“转型失败国家”普罗大众付出了惨重的实际代价,而仅仅是“民主化试验”本身的挫折,这种立场上的差异不能不成为区分东西方学者在评估同一个政治现实时的基本分歧点。理所当然的,曾经积极参与到“民主化”进程中的福山也对这一现实感到疑惑和遗憾。但福山显然既不打算把这种后果完全归咎于由美国等西方国家主推的“民主化”进程本身,同时,他也无意站在“自由民主是否是唯一合理选项”的问题点上进行颠覆性的反思。那么,作为替代的,就只能是为这种民主失败寻找一个基于失败国家内因的解释。在阿尔蒙德和戴蒙德那里,问题的要害在于“政治文化”与“市民社会”,而在亨廷顿与福山这里,矛盾的症结则被归为“政治秩序”与“国家能力”。总体上看,尽管福山仍认为自由民主制度在推广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新挑战主要是源于其“不完全执行”方面的问题,但在制度运行的现实层面上,福山还是部分地回归到其导师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所提出的“现代性与现代化悖论”的思路上,承认自由民主制度与政治稳定间存在着某种非正相关性关系的可能。比如,他曾指出:“过早引入民主制会鼓励庇护主义,如今的强国大多在建立现代政府之后才实行民主制,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考虑这种顺序。”[5]正如上文所述,这一问题导向型的叙事变化是福山总体理论固有弹性的合理反映。同样的,在折射于第二个方面的检讨中时,我们也会再次看到用逻辑上一以贯之的解释框架包容不同类型国家民主衰败现象的努力。

在转向西方民主的现实矛盾,特别是美式民主的“衰弱趋势”时,福山首先略带开脱意味地指出,或许正是因为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在此前的历史进程中“过于成功”,从而导致“制度的稳定性成为了政治衰败的根源”。同时,他又通过否定美国的成功与“历史终结论”的直接关联小心地将美国民主的运行从自由民主制度合理性的整体中剥离出来。(3)福山声称:从始至终,我的观点都与美国本身没有关系。参见王文:《美国兴衰与民主体制是两回事——访弗朗西斯·福山》,《红旗文稿》2013年第16期。当然,福山此处的陈述并非事实,相反的,我们在其叙事的变化中,仍很容易发现他有意无意地把自由民主制度本身同西方民主,特别是美国民主制度混同的用法。接下来,福山部分地触及了当代美国民主政体的困境,即自由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一种不完美结合,当后者造成的经济不平等转化为一种政治影响力方面的不平等时,前者实际上不能像其许诺的那样遏制这一消极后果;相反,由于政治影响力不平等的出现是以一种完全合法化的形式发生的,自由民主制度对利益集团政治所导致的“互惠利他主义”和“寻租泛滥”的弊端进行自我纠错的意愿和能力都将是相当不充分的。与此同时,基于美国的统治阶级远比人民更加两极分化的认识,福山发现,美国侧重权力制衡的宪政体制造成了一种不平衡的政府形式——“否决型民主政体”,降低了美国国家应付各种治理问题的国家能力:“事实上,美国当今的问题是法治过了头、民主过了头,而国家能力没跟上。”[6]总之,在福山看来,不仅是后发国家民主化失败的问题,美国的“政治衰败”同样需要从制度方面寻找根本原因。如此一来,福山叙事通过引入一种更新版的“现代化理论”重新获得了一种普遍性,从而更有利于论证其所提供的“政治秩序与国家能力”解释框架的普遍适用。

首先介绍Boltzmann方程研究中经常出现的的Povzner不等式,这个不等式将两个分子碰撞前和碰撞后的速度联系起来,在不同的文献中通常有不同的形式,可参考文献[1-3]、[13-14] , 这里只给出一种形式.

(三)引入政治秩序与国家能力的分析框架

在福山写作《历史的终结》一书时,他还丝毫看不到西方世界引为自豪的经济优势出现任何弱化的迹象,因此,他当时可以毫无顾忌地放言,经济发展领域的困境,将使诸如苏联这样“极权主义”体制下的人民产生对经济政策的质疑,进而延伸到对整个体制合法性的质疑上。然而,时过境迁,当21世纪的“自由世界”正陷入普遍的经济衰退,而一些非自由主义阵营的国家却无可否认地引领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时,如果仍旧延续前述结论的逻辑,无疑将会带来一种颠覆性的后果,但正如下文中还将反复强调的那样,福山叙事的历史哲学基础、核心论断始终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需要让“福山不像当年的福山”。更具体的,就是要让福山最吸引人的问题,由论证“历史将走向终结”和“自由民主是唯一的历史终结者”的最终结果转向关注“历史将如何走向终结”的过程。也正是在这种转向中,福山运用政治秩序与国家能力的分析框架部分地弥补了“历史终结论”1.0版本的某些逻辑缺憾。

众所周知,亨廷顿曾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7]福山虽并不打算全盘继承其老师的衣钵,但他还是从上文所述不同类型“民主国家”的“衰败现实”中意识到,要想让其赖以成名的“历史终结论”不至于在实践批判下迅速沦为明日黄花,有必要借鉴亨廷顿提出的分析范式。因此,福山一方面申明:“事实上,经济下滑与民主本身并没有联系。”[8]另一方面,在其重新整理的民主建构的逻辑进程中,国家这个“前民主时代”的产物及其建构任务又被置于时间线上的起点位置,法治则是国家能力相对充分稳定基础上进化的第二步骤,而沿此继续推进的结果就是作为现代民主制度重要表现形式的负责制政府的兴起,从而最终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国家与社会间“统治-制衡”的模式。[9]如此三要素的引入成为了福山理想中的新自由民主制度的一种弹性支撑制度,它不再像过于抽象的自由民主价值观那样缺乏可验证性的考核指标。在此解释框架当中,面对着自由民主无可回避的政治秩序危机,福山等人开出的基础药方其实就是:找回国家。[10]较之于过早奢谈“全球民主”议题的学者,略显“保守”的福山清醒地意识到,即使仅考虑自由民主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国家的过早退场也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在他所设定的现代社会发展的六个维度——经济增长、社会流动、国家、法治、政府责任、思想或合法性中,国家作为维系政治秩序三要素之一被重新置于重要地位上。福山把国家和治理的话题作为提出他推动“历史走向终结”的必要前奏,不仅有助于在学理意义上催生出一系列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而且事实上也“拯救”了被困扰于中观理论贫乏困境的“历史终结论”本身。其实,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国家能力”往往比“政体类型”本身更为重要,这同样是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早已表述的基本结论,而经由“威权政体”达致市场经济,进而“进化”到市民社会和民主政体的“民主化三部曲”也构成了亨廷顿“政治转型”研究的基本逻辑。但正如福山所言: “成功的自由民主制,既要有强大统一、能在领土上执法的国家,又要有强大凝聚、能将负责制职责强加于国家的社会。强大国家和强大社会之间的平衡,方能使民主生效,不管是在 17 世纪的英国,还是在当代的发达民主国家中。”[11]470在他这里,“国家能力”分析框架的适用对象被进一步扩展到那些已经建立起“成熟民主政体”的国家,国家能力建构方面的成功成为了解释这些国家崛起的重要动因,相反,国家能力的衰弱也对应于同一个国家开始出现政治衰弱的迹象。(4)福山还据此对所谓“发展有效国家”进行分类评估,排列出从最佳的普鲁士/德国到表现不佳的意大利-希腊的案例序列,这相对于过分简单的按照“民主-非民主”标准划分国家类型确实有所改进。同时,在福山的理论体系中,一种经由强国家——发展法治——走向民主化的“新三部曲”也多少保留着亨廷顿学说的影子。简而言之,“威权式过渡”的路径与前景在福山这里是借用相对中性的“国家能力”和“政治秩序”的外壳被重新摆上了台面,而这与亨廷顿基于社会运动视角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总而言之,福山在推出其叙事新章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其最初确定的以简洁解释框架来论证宏大历史叙事的结构,这既确保了福山叙事内部形变与质不变的内在统一,也导致了一度使中国学者眼前一亮的“政治秩序与国家能力”解释框架不可能真正超越“历史终结论”的规定性桎梏。而这又恰是我们在分析福山叙事时不应忽略的基本前提。

(四)借“中国模式”重构的“历史终结论”

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福山叙事的最新版本仍然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元叙事形态。就其本质而言,即使收到了来自政治实践反例的挑战,福山也并不打算在普遍主义历史观这一根本基点上做出太多让步。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福山所放弃的“用‘黑格尔—科耶夫’的哲学体系对其学说的包装”,[19]相对的,他试图用一种十分简化但不无说服力的论证来强调“普遍性演化”与多元进化特性的关系。[20]具体到他所提供的2.0版本的现代化叙事中,用以贯穿上述“普遍性演化”的核心线索仍然是自由民主的价值与制度,只不过,以现代国家为核心的三要素通过提供另一条“普遍规律”的方式构成了支持前者的加强筋。福山本人从来没有表达出对普遍历史意义上的“历史终结论”做出任何颠覆性变革的意愿,即便在当下也是如此。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不仅是“历史终结论”作为一种长时段历史哲学解释框架的意义仍在,而且构成其实质性理论基础的“历史终结者”的主体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福山所区分的仅是规范意义上“历史走向终结”的结果与形式意义上“走向终结”的次序。一方面,他固然在某些片段中“客观陈述”了这样的事实,即对于传统现代化理论中最重要概念之一的“合法性”的来源,可以通过政府成功推动经济增长而获得;[11]464但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即便如此,自由民主作为一种“最不坏”的选择,仍然是合法性稳定持久的来源,如果在此基础上考虑普遍性理由的话,那么,“历史的终结”的铁律就不会因为某些“威权政体”短时段的“偶然成功”而遭到否定。

二、传承与坚持:福山叙事的连贯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福山叙事中“变”与“不变”内容的关系,更像是一个成熟理论体系所必备的一体两面,后者为前者提供恒定的逻辑起点,而前者赋予后者必要的应用弹性。因此,要完整地理解福山叙事,就不仅需要把握其“与时俱进”的内容,而且有必要从变动不居的内容中发现其叙事中一以贯之的成分。

(一)普遍主义历史观中的“历史终结论”

在其1.0版阶段,福山叙事相对于亨廷顿叙事的一个明显劣势就表现在缺乏后者可以为其理论解释力和可操作性提供支持的有力实证。而在不得不延长“历史终结”的时间进程后,修正版的福山叙事发现“自己的亚洲四小龙”就显得尤为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讲,福山对于“中国模式”的关注首先是服务于论证上述“找回国家”主药方逻辑的题中应有之义,(5)反映在福山对于“中国模式”的定义上,他认为“一方面它有一个高质量的威权政府,另一方面它又不受与市场经济和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相伴而生的法治或民主制度的制约。”参见陈家刚编:《危机与未来:福山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但只要稍微分析一下他对于“中国模式”的“溢美之词”就会发现,所谓“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的“负责任的权威体制”[15]其实不过是亨廷顿或福山理想中“现代国家”要素的一种历史性体现,而其所概括的“中国经验”的主要特征(6)具体包括: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二、高度的行政官僚体制,三、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参见福山:《中国模式代表集中高效》,《社会观察》2010年第12期。,也不过是使用21世纪的学术话语对18世纪伏尔泰“颂华理论”的某种借用而已。诚然,至少从其结果意义上,福山把高度抽象了的中国模式纳入到了其“三要素说”的解释框架中。尽管在他看来,中国人对于法治的要旨理解有误,但中国作为“一个缺乏程序的实质性负责制国家”,依然“能有效地回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的诉求”,[16]因而具有更大的现实吸引力。以致“最近许多人称羡中国体制并不仅是因为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也包括这个国家能够迅速地做出体量庞大而又复杂的决策,这与欧美国家在过去几年间持续的、令人沮丧的政策形成鲜明的对照。”[17]他甚至尝试挑战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盛行的“东方社会停滞说”,“大胆”地指出韦伯所理解的现代国家因素,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业已到位。[18][11]同时,在经历了“历史终结论”经受现实考验的阶段后,福山本人显然对政治理论简化问题的缺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与中国访谈者沟通的过程中,他就曾小心地对“公式化地概述中国模式”表示了批评,强调“简单地把市场经济和集权政府放在一起,并不是‘中国模式’,也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2]但总的看来,福山对于“中国模式”并无太多的好感,在一些涉及“中国模式”评价与“历史终结论”根基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福山总是毫不例外地选择牺牲前者的客观性,来为后者的合理性扫清逻辑障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福山意识到,后冷战时代治理危机的波及对象也将包括美国在内的“现代化样板”涵盖其中时,他也开始对其自由民主的愿景做出调整。在他看来,“广泛存在的庇护主义削弱了国家能力,这进一步妨碍了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更为紧要的是保持资本主义的多样性,以及政府帮助社会应对资本主义的能力。”[12]正是在这里,福山谨慎地与欧文·克里斯托、威廉·小巴克利这类新保守主义者划清了界限。相对的,福山更倾向于把自由民主迄今取得的“胜利”视为“偶然”结果。同时,福山批评新保守主义的扩张性政策不但效果不佳,[13]而且反过来削弱了美国对内抑制“政治衰败”的能力,因此,他倡导系统反思“仁慈的霸权主义”来“回到威尔逊主义的怀抱”。[14]在此,我们可以判断,福山叙事引入的新变化显然不仅强化了其理论分析框架,而且与其对自由民主制度实践中的历史性检讨产生了呼应,从而构成了服务于论证“历史终结论”2.0版本的一条完整逻辑线索。

(二)一脉相承的转型分析范式和对自由民主基本面的坚持

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问题意识与论证视角的改变固然充实重塑了福山叙事,但从一个更广义的范畴而言,这种创新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二战后西方理论界风行一时的现代化理论,也没有超越福山导师亨廷顿所提供的“转型范式”的分析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讲,带来新鲜感的福山叙事2.0版仍然在延续着对人们并不陌生的“现代化悖论”问题的探讨,对于当代西方政治理论而言,其最主要的贡献也仍然在于矫正那种在现实中备受打击的“浪漫主义的自由民主方案”。事实上,福山在以政治秩序为核心议题的相关研究中所遵循的范式,在把西方标准的现代化都是被作为一个既定的先决目标提出、将作为研究对象的众多国家仍然按照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模型排列在从“自由民主国家”到“治理得不成功的未转型国家”的意识形态光谱上,以及在对政治转型问题的分析仍具有强烈的亨廷顿式的比较历史学派色彩这几个关键点上,福山叙事仍然保持着与当代西方转型分析范式一脉相承的关系。

同时,如同所有的自由主义者一样,福山在处理“民主”与“政治”这两个概念的问题上明显持有一种极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教条观点。福山反复声称,自由民主能够“最终终结历史”并不是基于治理绩效方面的理由。尽管在某些场合,福山似乎相当客观地指出:“制度适应性”与“社会崩溃或危机”之间的紧密关联是对“非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民主制度”“一视同仁”的普遍规律,[11]473但我们没有理由相信,福山会真正成为一个完全价值中立的制度主义者。因为福山所真正确信的,是一种与西方世界主流价值观并不冲突的“政治正确原则”:他如是说道:“一边是有效强大的国家,另一边是基于法治和民主问责制的约束制度,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自由民主制,要比国家占支配地位的政体更公正,更有助于自己的公民。”[21]492福山从未从根本上否定或质疑西方自由民主,乃至美式民主的制度基本面,他的忧虑所在,毋宁说更在于某种维系制度运行的机制障碍。而为了改变这种消极现状,福山的药方就是在民主运行的质量衡量标准中引入新的坐标系,即所谓有效国家、法治、民主问责制的现代政治制度三要素。但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要注意,福山对于自由民主制度或主流的资本主义形态的批判仍是以一种“忠诚反对派”意见的形式出现的。比如,当福山讨论国家能力问题或政治秩序问题时,他就小心地回避了一个根本矛盾,即“与流行的信念相反,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西方文明的孪生支柱——更可能是彼此损害的,而不是彼此支持的。”[22]在承认市场经济与民主衰败间存在某种逻辑关联的同时,福山并未对“市场专政”大加挞伐,而是把批评控制在对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的消极后果。在此前提下,我们只能认为,福山是有限地引入了带有一定程度凯恩斯主义色彩的分析框架,而不能做出福山叙事已经完全蜕变为一种“国家主义叙事”的判断。同时,福山所强调的“政府在受到约束之前,必须要有实际做事的能力。换句话说,国家必须能够施政。”[21]46的含义也不过是在论证需要对美国“动机正确”的民主制度进行机制方面的减负而已。

总之,时至今日,福山仍然坚信:“民主依然站在‘历史终结处’”,“自由民主制没有真正的对手”。[23]也就是说,福山叙事中“新问题并没有以颠覆老问题为前提,而是进一步深化了老问题。”[24]其理论支点仍是自由民主政治,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历史演进逻辑。更重要的是,福山不止一次地在为其“历史终结论”做辩护的过程中指出:承认某种现实并不等于接受其作为一种合理存在。“威权政体的复苏”与“民主政体的疲软”固然是福山并未回避的事实,然而在他看来,这股“逆流”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的民主化退潮现象,对此,自由主义者需要在执行力方面做出反思,却无需过分悲观。

(三)对“中国模式”的保留意见

当我们回顾福山叙事的最初版本时,其实不难发现,与同时代的许多自由主义者类似,至少在操作性的层面上,福山并未讳言民主政体面临的内部挑战,他曾坦言:“不要天真地赞美民主,也不要回避民主的缺失,这样对民主未必有所助益。”[1]326他也在假设自由民主已经成功战胜一切外在竞争对手的前提下,仍然发出了如下疑问:“自由民主体制内部是否有更深刻的不满之源,生活于其中是否真正令人‘满足’?”[1]326我们不难发现,90年代的福山并没有在源头上堵死21世纪的福山为现实中的自由民主描绘出一幅“并不完美”肖像的通道。因此,顺理成章的,福山将大量篇幅留给了对后冷战时代“自由民主终结历史”现实进程的“检讨”环节,进而为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好民主”的问题准备了作为反面教材的靶标。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学人在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时,往往都会不约而同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本土逻辑、基本特征与成功经验。但具体而言,特别是在与福山所始终坚持不变的“终结历史”的自由民主制形成对比时,中国发展人民民主的非西方特性又体现在何处呢?这条民主建设之路是否在实质上超越了自由民主的既有模式呢?对此,我们不妨通过这样几个对比来加以考察评判:

Cheerful,for forest action form’d under thelaw divine,

(四)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取向

总而言之,当全面回顾福山叙事的演化轨迹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的第一个事实确实是:“福山已经不是当年的福山”了——因为在其叙事的2.0版本中,福山实现了他个人立场由激进自由主义到审慎自由主义的局部转变。但与此同时,第二个事实也不应被就此遮蔽,那就是从本质的意义上说,“福山仍旧是当年的福山”。尽管在方法论意义上做出了诸多修正,但只要“历史终结论”依旧构成支撑福山叙事的哲学基础,只要扮演惟一的“历史终结者”角色的仍然是自由民主制度,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在福山叙事中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新的福山叙事给中国理论界带来的新东西或许一开始就没有我们期待的那样多。

回到福山叙事本身,我们很容易发现,作为美国国家利益的维护者,福山在其理论的新变化中并没有为由美国主推的民主化浪潮在中东北非等地区带来的政治崩溃预留更多的讨论空间,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他与绝大多数美国主流政治学者并无二致。福山巧妙地规避了追究“政治崩溃”外力诱导责任的问题,将一些前殖民地国家在国家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归咎于“廉价的”“不够负责”的殖民主义:“殖民时代留下的可怕遗产,与其说是殖民列强的作为,倒不如说是它们的不作为。”[21]27但站在后发国家的立场上,这种将“犯罪”与“失职”混为一谈的论调与其说是在谴责殖民主义遗留的历史问题,毋宁说是在为殖民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进行又一次的背书。相较而言,卡普兰针对同一问题的解释:“事实上,许多国家的身份认同是欧洲帝国主义者创造出来的。……只有让人无法喘息的极权主义政权才能控制这些由模糊的地理表述建立的人造国家。极权主义是解决西方帝国主义在这些人造国家终结后所带来问题的唯一方法,极权主义的崩塌是造成当前中东乱局的根本原因。”[26]倒似乎更接近于事实真相。此外,在涉及中国问题时,福山也绝没有从所谓的“知华”状态自然衍生出“亲华”立场的迹象,就在2014年,他还撰文为美国的对外政策建言:主张“我们应优先考虑政治手段:将北约(NATO)重振为一个真正的军事同盟,而不是民主推广俱乐部;同时建立一个同中国打交道的多边框架,让其邻国有一个不必单独面对北京的替代选择。”[27]

当然,福山叙事中服务美国利益的最主要体现还在于重塑对美国制度基本面的信心。福山在推出“国家能力”理论补丁时,并不希望告诉其听众,维系20世纪自由民主制度西方形态的那些基本理念已经过时。在福山看来,今天的自由民主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仅是一场运行机制层面的变革,即“让钟摆往回摆一点”,而非“体制根本改变”的颠覆性革命。[25]34-35因为即便他对美国政治秩序的示范有着诸多不满,但对于事实上维系着“历史终结论”的现实依据的自由民主体制美国范本而言,所谓的“衰败”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严重的机能障碍”,[6]与其他暂时地获得了某些优势地位的“威权政体”相比,这种“不涉及根本制度”的麻烦尽管令人遗憾,但肯定不是致命的威胁。(10)有学者认为,福山在退却的守望中,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先后选择了美式民主、欧洲民主和“威斯敏斯特体制”的不同标杆。参见刘仁营:《在退却中守望的福山》,《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但笔者认为,美式民主对于福山的核心标杆的价值仍旧是不可替代的,后两者所扮演的不过是美式民主运行机制方面的合理补充的角色。

不过,从福山叙事所描述的美国问题中,我们也并非毫无收获。比如,在讨论“美国的衰落”的原因时,福山曾完整地引述了奥尔森对利益集团政治的负面意见:“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民主制度会不断积累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利用政治体制攫取利益或寻租。这种租金不具有生产力,损害公众利益。但公众团结不起来,无法进行有效组织,不能像银行业或玉米生产商那样自觉地保护本行业利益。结果,寻租行为就这么耗下去,只有战争或革命等社会大震荡才能将其强行阻断。”[6]在此,反观在类似民主或治理议题的讨论中,一些中国学者往往表现出比美国自由主义同仁们更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使得他们为一些今日中国“尚不存在或尚不成熟的制度/机制元素”所做的辩护显得激情澎湃,其中滋味,倒也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先天性的肺囊腺瘤属于肺组织的错构畸形,主要特征表现为支气管儿样的气道异常增生以及缺乏正常的肺泡等,导致肺泡发育受到影响[5]。可结合显微镜与大体解剖特征进行病理分型。肺囊腺瘤畸形又可以分为大囊型以及微囊型,此类肺内病灶的声像特点主要表现为多个体积不等的囊肿,或者以囊肿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包块,其边界较为清晰。其中微囊型胎儿其声像图与强回声型相对应。在二维声像图中与隔离肺相类似,然而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中未发现有来自于体内循环的滋养血管,而是来自于肺内循环的血管,多数均位于右侧肺,并且大部分肺囊腺瘤包块的体积较大。

如同所有尝试为民主化的理论和实践文过饰非的西方学者一样,福山叙事变迁的革命性意义也是相当有限的。与一些中国学者的主观想象不同,福山固然或许“绝没有为中国权力政治背书的问题”,但由此认定:“毕竟他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学学者。”[24]则未免显得将西方知识精英与政治权力的关系过于“纯洁化”了。事实上,对于福山及其导师亨廷顿而言,为现实的权力说话而不止是对其说真话的情况就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实,无论是“历史的终结”还是“文明的冲突”,与其说是立论者未卜先知地准确预言了人类历史的走向,毋宁说是因为这些观点暗合于某些具备影响历史走向的统治阶级意志而获得了实践的空间。换而言之,当尝试着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需要“历史终结论”来提供合法性论证,或者是特定民族、特定统治阶级需要通过人为制造和加剧“文明间冲突”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视角来反思后冷战时代的世界秩序时,我们或许会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三、反思与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VS福山两版“历史终结论”叙事

当沿着反思的路径来重新审视福山叙事中“变与不变”的内容时,我们的目标绝不该止步于解构的逻辑层次,更不意味着要掀起一场学术界的“去西方化”运动,而是要以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作为建构非福山叙事的起点。事实上,恰如福山在其理论体系的2.0版本中所承认的那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政治衰败”(当然是相对意义上的)已经成为了一个得到广泛确认的事实,而对于并不受缚于自由民主教条不受挑战原则的人们而言,那种将美国兴衰同自由民主的成败做出切割的理论修补[7]也并不会实质性地改变这一状态。更重要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在非西方式政治发展实践中的探索也提出了对于超越福山叙事、超越亨廷顿叙事,乃至超越整个西方叙事的需求。 于是,经由“福山热”所开启的政治发展研究本土化进程,也必将有助于我们把为福山等人所窄化和扭曲的民主观念从自由主义的僵化形式中拯救出来,有助于我们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与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从线性历史中形成的特定西方理论载体中解放出来,在更高层次上彻底破除所谓“自由民主终结历史”的迷信。

社会变革必然会带来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且基于不同文明背景的社会也一定蕴含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的基本特点。就近代西方社会而言,尽管一直处于不断变革、变化和变质之中,但其阶段性却层次清晰、段落分明。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管理思想、模式虽然也一直处于探索与变化之中,但同样拥有比较清晰和一以贯之的特点。通过厘清近代西方社会管理的深层构架,洞悉西方管理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本质问题,可以准确把握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要素与运行特征,以期有效吸收和借鉴,并为我所用。

此外,我们最应该牢记的是,福山始终只是把对中国模式的分析看成了有助于论证他政治发展次序论的一个特殊环节,无论其中包含了多少“正面”的内容,在完整的叙事结构中,只需要用一句“所有的社会,无论威权的还是民主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衰败。”[21]341作者就可以把“终结历史”的指针重新拨回到“自由民主制度的正轨”上来。在福山看来:“今天中国之所以受到全球的敬仰,世界各国都想要学习中国的模式,并不是因为中国还存在社会主义因素,主要的是因为中国存在充满活力的、有竞争力的资本主义因素。”[25]82因此,福山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引入中国议题,不外乎是在其逻辑下,中国的成功可以服务于论证“自由民主制度仍然是历史唯一终结者”。因此,就如不应把“政治发展次序论”从“历史终结论”的有机整体中分割出来一样,把中国议题从最终归于自由民主选项的“政治发展次序论”上独立出来是不符合福山叙事一以贯之的不变实质的。(9)比如,在对待其对“中国模式”的评价上,一个基本共识就是福山对于中国的肯定性评价绝不是以牺牲其理论体系的合理性本身为代价的。有学者就明确指出:“福山对中国模式有过正面评价,但是要让他来认同中国模式会很难,除非他彻底否定掉自己的学说。对一个学者来说,这往往很难很痛苦,无异于学术自杀,何况他依附在美国的学术体制下。”参见张君荣:《福山依然是“福山主义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18日。

(一)民主的人民民主方案vs民主的“去社会主义化”方案

在传统的西方政治学思维中,基于二元政体论的民主观客观上加剧了民主的“去社会主义化”问题,即当出现了资本力量“将民主内含的反资本主义要求剥离,使民主局限于选举政治的狭隘范围内,从大众遏制资本统治的力量变成了资本维护自身利益并进行对外扩张的工具。”[28]的现象时,人们却往往因为对民主的形式崇拜而失去了对其实质性内涵的追求。在这种精英化了的民主体制下,对自由的需要自然压倒了对平等的诉求,因为资本恐惧平等却需要以自由之名减少受制的可能;对竞选票决程序的聚焦遮蔽了对民主参与过程的关注,因为精英们可以从更适应竞选游戏的天赋中获得“民主的合法授权”;而“多头竞争”的表象与对大众理性预期的降低,则共同塑造了一种大多数人对“有限的”“反乌托邦式”的当代自由民主的“共同常识”,因为这种“常识”不会赋予以人民主权反对资本特权以价值上的正当性。但这种“去社会主义化”的民主形式,虽然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垄断对民主的解释权,却不可能在扩充民主实质性内涵的意义上为其提供有效的合法性论证。相对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中所讲的人民当家做主,则是建立在人民主权的理论与制度基础上,它所强调的是实现实质性的而非形式上的民主,它所追求的是通过民主的良好运转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解决一系列与人民的利益和权利保障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案的成绩更多地体现在具体的公共政策领域和社会治理领域,其所创新建构起来的民主机制往往不是可以用选举的单一指标来衡量的,而是指向不断地改进和落实民主参与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同时,在整个民主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按照法治的原则,发挥其组织优势来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以决策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到了解民众诉求、协调利益分配和接受反馈监督的民主过程中来,发挥着维系中国民主建设人民性立场的核心作用。显而易见,这种人民民主的方案与福山所认为的“终结了历史”的自由民主方案的民主内涵、民主标准和民主成色都大为不同。正是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在自由民主理论预设下显得“不可思议”的民众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高支持率,[29]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和坚持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民主-治理相协调的方案vs民主的“治理悖论”方案

正如有学者所概括的那样,相对于西方自由民主,中国的民主政治表现为一种“可治理的制度”。[30]换言之,相对于自由民主对于基于竞争性选举产生的政权合法性的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方案的合法性来源更多地来自于人民大众的实质性参与以及民主建设与国家发展、治理进步的兼容与协调。大众参与指标的提升,并不一定会直接转化为民主改善治理的结果,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将民主和治理目标协调起来的中层制度安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方案中,这个中层制度安排是通过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方式建构起来的,同时又得到了来自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民主制度,以及完整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持。在民主制度的运转中,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再聚焦于选举程序的单一指标,而是保持着对整个治理过程价值导向和实际效果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选举民主,没有政策过程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的民主实践往往会损害治理的绩效,进而反过来让民众对民主的必要性和有用性产生怀疑,导致民主与治理导向的进一步疏离。有鉴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就必然需要沿着民主发展与治理进步兼容协调的轨道稳步迈进。同时,“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性凝结出来的人民民主”[31]又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协调民主发展与治理现代化导向间的可能张力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既不会出现为福山所诟病的因“国家能力与法治和民主进步不匹配”导致“政治衰败”[6]的状况,也能使治理的目标始终与人民民主的目标保持价值取向上的最大公约数。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福山们所期许的“终结历史”的自由民主,则自其经历了“去社会主义化”蜕变,并为“新雅各宾主义”[32]的野心所煽动后,已经日益丧失了反思和自我改进的动力,变得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间存在诸多龃龉。社会主义体制所遭受的重大挫折,部分地掩盖了这种危机,但是随着新自由主义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复制,人们仍然可以看到,无序竞争,特别是党争民主所带来的,往往都是原有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的示范、社会共识基础的撕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停滞,乃至于原有国家结构的崩解。随着自由民主的“治理悖论”一再上演,只要不是对自由民主抱有宗教式盲信者,都不会仅仅因为所谓“民选政体的巩固”这一指标就乐观地宣称“第三波民主化并未失败”。[33]相反,如果说福山式的民主方案还未被彻底请下神坛,那也只不过是因为它得到了西方话语霸权和媒体权力的加持,用弗尔切克的话说,就是在自由民主的神话下,“失败的封建主义国家被誉为‘生机勃勃的民主国家’,压迫人民的宗教政权被描述成是‘宽容’和‘温和’的。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和社会本位主义的国家则被不断地妖魔化,他们本土的和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社会模式遭到诽谤中伤,被描绘得晦暗无光。”[34]事实上,除了借助于“转型阵痛”这种自欺欺人的矫饰之词之外,今天的自由民主制度似乎根本无力解决民主与治理之间的张力困境。于是,在福山叙事的语境下,人们就不得不去处理民主与治理的优先级问题。然而,倘若我们对于民主的理解一开始就不拘泥于诸如竞选、分权、市场化这些教条原则,而是从民主与治理相得益彰的角度来阐释民主的实质性内涵的话,其实上述“治理悖论”或许就根本不会成其为问题。

邳州市自2008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来,目前已推广275万亩次,其中玉米45万亩。为跟踪调查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的不同方式下玉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玉米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

1.灵活运用政策处理各类税种。依据不同资产类型处理增值税,在PPP项目初期可以根据社会资本注入类型的不同而分别计算增值税示。根据项目生命周期所处阶段,谨慎处理企业所得税。如在项目初期,考虑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对于所得税成本的影响。如生物资产、库存、无形资产类投资、股权投资等需根据税法规定如实缴纳非货币形式的企业所得税。而在资产投资类的所得税计算环节,要考虑特殊性税务的处理条件。

(三)民主的持续改进方案vs民主“终结历史”方案

正如上文所述,在福山叙事的变迁中,普遍主义历史观中的“历史终结论”与对自由民主基本面的坚持,构成了其理论体系中“不变”的成分。在福山们看来,既然诸如有限政府、分权制衡、自由市场这些作为自由民主“可辨识特征”的原则都是不可放弃的,那么,这种基于施特劳斯式反历史哲学的民主观,就必然拒斥对于自由民主“终极方案”的任何挑战和调整。简而言之,无论其在不同阶段上对“秩序与权威”元素的妥协程度如何,福山式民主方案的稳定特征其实都在于把自由民主预设为一种不可变革、不容挑战的制度样本,代表着人类社会殊途同归的趋势。但是,对于并不受限于上述一系列自由民主的“政治正确原则”的中国而言,其民主发展的方案则将展现出全然不同的特征。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民主这一舶来之物在有着深厚封建专制主义的土壤上生根,能够在不动摇国家存续发展的根基,不造成“民主化震荡”的情况下稳步推进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民主建设工程,除了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了民主形式与内涵的有机统一之外,还在于中国的民主制度在具体形式和实践机制上是“可变革的制度”[35],是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制度。我们常说,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于渐进式改革路径,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渐进改革绝不意味着我们遵循亨廷顿或者福山2.0版叙事的逻辑,朝向自由民主的“终极方案”实现渐进式转变。相反,其中国式的核心内涵在于,当既有的民主方案不能提供中国问题的有效解答,或者当本土的民主探索进入到理论与实践的“无人区”时,我们就需要慎重地思考民主制度的建构与本土现实资源之间的适配关系,需要认真衡量民主的特定指标提升与其总体宗旨及治理改善目标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案其实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除了核心的实现人民民主的立场,以及贯彻民主的功能性目标的评价体系之外,中国的民主发展从不拒斥从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和实践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正如贝淡宁所言,“改善贤能政治的努力与不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社会的其他特征之间并没有格格不入之处。”[36]无论这种“贤能政治”的概括是否准确,中国民主建设的持续可变特征都构成了与自由民主“终极方案”间的鲜明对比。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则在于到底是把民主视为一种依附于特定程序和模式上的“神圣原则”,还是根据民主的人民性宗旨和有利于善治的功能来评判与设定民主建设路径。明确了这种区别,我们其实也就可以断言,体现出非西方化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案及更高层次的政治发展道路,都不是任何版本的亨廷顿叙事、福山叙事或者任何其他的西方中心叙事所能涵盖的,它的前景和未来从根本上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宗旨初心,也取决于其在实践与理论发展中能否在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最终超越被宣称为“终结了历史”的自由民主方案。

此外,福山叙事的变迁还给中国学人留下了这样一道辨析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理论的发源地”。[37]这个问题就是,当下中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福山在中观层次上强调的政治秩序与国家治理有没有关系?其根本差异又在何处?不可否认,两者确实在学理意义上存在着一些观点的交集,但也仅此而已。事实上,无论从治理的内涵、目标旨趣、制度与文化基础,还是整体的治理模式特征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治理现代化,与福山们所展望的“治理现代化”都迥异其趣。比如,当福山批评美国的“否决型政体”造成的“政治衰败”时,他并不是在真正地关心治理的成败,而仅是在治理失败可能导致对自由民主的认同危机这一功利性角度上思考问题。就如战后的资产阶级在危机阶段选择福利国家和凯恩斯主义这样的“让利对策”,而在赢得冷战后则日益趋向于“不再让利”的路线一样。一旦渡过了危机,那种对自由民主的盲目自信和扩张野心,必将驱使自由主义者再次降低治理议题的优先级,使之服从于传播“普遍原则”的需要。与之相较,中国在现阶段对于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强调,则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治理理念。正如习近平所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要应对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38],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语境中的治理现代化本身既是手段,也是目标,它的内涵已经不限于西方语境下“政府过载”问题倒逼的变革趋势,也不仅仅关系到民主制的合法性与认同基础,而是直接指向了强国富民的根本目标。所以,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中对治理现代化的强调,绝不是什么用“治理逻辑”和“中国话语”“妨碍政治体制改革”的歧途,[39]而是真正准确把握了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后的必然选择。同时,福山与中国的治理现代化还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制度与文化基础的。前者所探讨的竞争、分权的自由民主制度、理论上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以及所谓“成熟的市民社会”与“公民文化”不仅在路径依赖的意义上影响和塑造着特定的治理模式,而且还在治理结果评判的意义上决定着何为“什么样的治理才是成功的”的正确答案。相应的,中国的治理现代化无论在传统本土资源,还是现代制度与社会结构基础上,都不是西方治理现代化的翻版。比如,我们的治理现代化不是以颠覆和重构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不是要从根本上摧毁现代国家,代之以分权的地方主义体制,而是要在更加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前提下,使中国优秀政治传统兼容于治理现代化目标,并发挥出独特的制度优势。同理,中国基层社会公共政策领域中的治理现代化,也不意味着要在社会与国家、公民与政府之间划出一道零和博弈的鸿沟,而是要求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结构朝向更加平等、包容、开放,更具流动性,更有利于不同社会主体间利益协调双赢的方向不断调适。此外,不同于福山的自由民主方案,中国的治理现代化只有在成功地实现了国家按照人民利益的要求驾驭资本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治理现代化中,这种状况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总而言之,中国的治理现代化不是在为治理的本土制度和本土资源做减法,不是要在一个福山所设想的“终极方案”的规定性下通过移植制度完成所谓的“历史补课”,而是要始终遵循着本土致用和赶超西方的逻辑来自主推进。

当原油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重合,油价受双轮周期驱动容易出现单边行情;而当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背离时,寻找主导油价的核心因素显得格外重要。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宏观周期未发生重大金融风险时,商品属性一般占主导地位;而当金融危机爆发并扩散到商品市场,或宏观周期向上带动原油市场主动补库存时,金融属性占主导地位。

最后,在整个关于福山叙事的探讨中,我们似乎还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福山热”的产生与回潮,本质上恐怕还源于今天的中国政治学尚未获得与福山之辈平等对话的能力与自信。这种理论本土化与本土实践进展不尽匹配的情况,影响到了个别人对学术自信的坚持。由于那种“事事必以求证于西方为尚”的思维定式,我们对明显有别于西方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仍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这就导致了“亨廷顿热”“福山热”“柏克热”等此起彼伏地主导了中国学术界对于政治发展问题的前沿探讨,更造成了在学术反馈于实践过程中不断出现“很多事做对了却被说错了”[31]的遗憾。有鉴于此,在“福山热”之后的冷思考中,中国学人真正应该追问的,恐怕并非福山叙事的“变与不变”中究竟潜藏着哪些对于“民主/政治发展是什么”的现成答案,而在于从其中折射出的“民主/政治发展不是什么”的反向启示中,找到建立中国本土理论体系的学术自觉、话语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本书翻译组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 叶慧珏、王潺潺:《福山:历史没有终结——专访前美国国务院顾问、“历史终结论”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2月27日。

[3]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美]托马斯·卡罗瑟斯:《“民主转型范式”的终结》,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ThomasCarothers/2015_04_12_315601_s.shtml。

[5] 福山:《如何成就一个好政府》,孙西辉编译,《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20日。

[6] [美]弗朗西斯·福山:《衰败的美利坚》,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fu-lang-xi-si-fu-shan/2014_10_12_275200.shtml。

[7]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页。

[8] 王文:《美国兴衰与民主体制是两回事——访弗朗西斯·福山》,《红旗文稿》2013年第16期。

[9] 高力克:《国家与社会的协奏曲——福山政治秩序理论的逻辑结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0] [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编:《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端、黄琪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1] [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革命》,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未来》,观察者网译,《社会观察》2012年第2期。

[13] [美]弗朗西斯·福山:《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周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 覃胜勇:《福山:从新保守主义到现实的威尔逊主义——兼评〈十字路口的美国:民主、实力和新保守主义遗产〉》,《前沿》2008年第3期。

[15] [美]弗朗西斯·福山:《中国模式代表集中高效》,《社会观察》2010年第12期。

[16] 石岸书:《弗兰西斯·福山:中美政治的未来》,《中华读书报》2015年11月25日。

[17] http://www.iceo.com.cn/column/32/2012/0523/248788.shtml。

[18] 刘寒:《福山:历史视野中的中西政治秩序》,《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22日。

[19] 张过:《浅析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变与不变》,《南方论刊》2012年第11期。

[20] [美]弗朗西斯·福山:《有效政府与民主不冲突》,《社会观察》2011年第1期。

[21] [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2] [法]阿塔利:《西方文明的崩溃:市场和民主的限度》,凌波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8期。

[23] 转引自刘擎:《福山没有“180 度大转变”》,《文汇报》2014年11月7日。

[24] 高全喜:《我们真正理解福山吗——中国语境下“福山热”的冷思考》,《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6期。

[25] 陈家刚编:《危机与未来:福山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26] [美]罗伯特·D·卡普兰:《中东最缺的其实是帝国主义?》,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LuoBoTe-D-KaPuLan/2015_06_06_322339.shtml。

[27] [美]弗朗西斯·福山:《谁在威胁美国核心利益?》,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fu-lang-xi-si-fu-shan/2014_06_30_242225.shtml。

[28] 张飞岸:《论民主的“去社会主义化”——熊彼特“民主”概念的意识形态立场和功能解析》,《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5期。

[29] 王绍光:《中国人更重民主实质而非形式》,《红旗文稿》2013年第24期。

[30] 杨光斌:《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优势与理论表述》,《北京日报》2017年4月24日。

[31] 杨光斌:《西式民主困境与中国民主的未来》,共识网,http://nads.ruc.edu.cn/displaynews.php?id=2155。

[32] [美]克莱·G·瑞恩:《道德自负的美国:民主的危机与霸权的图谋》,程农译,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33] 刘瑜:《第三波民主化失败了吗》,汪丁丁主编:《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34] [美]诺姆·乔姆斯基、[美]安德烈·弗尔切克:《以自由之名:民主帝国的战争、谎言与杀戮》,宣栋彪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序言,第8—9页。

[35] 虞崇胜:《可变革制度: 改革 40 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秘笈》,《东南学术》2018年第5期。

[36] [加]贝淡宁:《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吴万伟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37] 杨光斌:《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光明日报》2015年7月30日。

[38] 习近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217/c1024-24384975.html。

[39] 叶险明:《关于“中国道路”中的政治发展问题——再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江海学刊》2016年第5期。

TheRevelationof“InvariableChange”:ReflectionsontheChangeofFukuyama’sNarrativeandChina’sProblems

LIN Yi

(Marxism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complete Fukuyama narrative covers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from the initial “the end of history” to the recent researches revolving around political order and state governance. These issues reveal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world political order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from the side, profoundly affect the relevant discussions in the Chinese theoretical circles, and provide a necessary discussion platform for Chinese scholars with different political positions and academic views. Throughout the clues of theoretical change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Fukuyama has fine-tuned his first narrative and relatively enhanced the weight of order and authority relating to the freedom and democracy, while still maintaining in adhering to the creed of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liberal democracy. Therefore, dissecting the “invariable change” contained in Fukuyama’s narrative, and taking this as a reference, retrospecting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ll enable us to more clearly discover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nd thus to create a necessasity for reflecting at a deeper level and ultimately surpassing the Western narrative represented by Fukuyama.

Keywords: Fukuyama narrative; the end of history; freedom and democracy; political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on and transcendence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19)04-0059-13

[收稿日期]2019-06-24

[基金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西方民主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性研究”(项目编号:2016THZWJC04)。

[作者简介]林毅(1983—),男,福建福州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永俊)

标签:;  ;  ;  ;  ;  ;  ;  ;  ;  ;  ;  

林毅:“不变之变”的启示:福山叙事变迁探析中的反思与中国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