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模式转换论文-白旻

工业化模式转换论文-白旻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业化模式转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工业化模式转换,制度创新

工业化模式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白旻[1](2008)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制度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现有资源都是难以支撑中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实现工业化的。由传统工业化模式向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转换是我国摆脱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在目前的中国,摆脱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工业化模式的转换,最根本的突破口在于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工业化模式的转化。(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08年06期)

曹艳[2](2006)在《新型工业化重心下移: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是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当前我国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受阻和信息化浪潮的不期而至,导致城乡新旧二元经济的双重迭加,使城乡二元经济转换日益困难。基于此,在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应导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其模式选择是:新型工业化重心下移,以县域经济为中心、信息化为抓手,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紧密联系城乡的农工贸产业链,以此推进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新的条件下就地转移,同时进行乡村整合以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逐步使广大农民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06年10期)

白旻[3](2005)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制度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人口参与规模最大的工业化过程,中国工业化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是发达国家当年不曾遇到过的。有鉴于此,本文要回答两个问题:(1)中国工业化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究竟达到了或将达到什么程度,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中国工业化摆脱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是什么,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本文认为,中国工业化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是一种存量约束,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现有资源都是难以支撑中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实现工业化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是导致中国工业化受到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原因。 本文对传统工业化模式和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得出了所有不可持续地实现工业化和维系工业化的模式都属于传统工业化模式,所有可持续地实现工业化和维系工业化的模式都属于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结论,并指出新型工业化并不排斥重化工业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新型工业化模式指导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由传统工业化模式向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转换是我国摆脱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 本文指出,实现工业化模式的转换,最根本的是要靠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是要靠制度来激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重于技术,对于正在转型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在目前的中国,摆脱资源环境约束的突破口在于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工业化模式的转化。制度创新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要让经济行为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生态规律。中国需要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从政府、市场、企业叁方面同时推进制度创新,进而催生出有效的技术创新,从而实现工业化模式的转化,从根本上摆脱资源环境约束。(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05-12-01)

蒋伏心[4](2005)在《中国工业化模式的发展与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的工业化模式可从六个方面进行归纳,反映出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我国传统工业化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在近2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依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需要警惕的。在工业化中,首先要端正目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福利的增进和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为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借助于行政推动,但要防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05年04期)

严立贤[5](1998)在《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严立贤一、问题的提出笔者曾撰文对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问题进行过分析和阐述,指出日本由于江户时代后期的农业生产率高于中国,因而其原初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和国内市场比中国发达,...(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1998年03期)

刘吉瑞,何其钢[6](1986)在《二元经济工业化的模式及其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用结构分析方法,在二元经济的背景中对中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历史和现实的考察,由此进一步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模式转换与体制改革的同步配套等问题。一、二元结构中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1986年03期)

工业化模式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业化是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当前我国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受阻和信息化浪潮的不期而至,导致城乡新旧二元经济的双重迭加,使城乡二元经济转换日益困难。基于此,在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应导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其模式选择是:新型工业化重心下移,以县域经济为中心、信息化为抓手,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紧密联系城乡的农工贸产业链,以此推进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新的条件下就地转移,同时进行乡村整合以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逐步使广大农民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业化模式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1].白旻.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制度创新[J].工业技术经济.2008

[2].曹艳.新型工业化重心下移: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模式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6

[3].白旻.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制度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5

[4].蒋伏心.中国工业化模式的发展与转换[J].江海学刊.2005

[5].严立贤.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J].世界历史.1998

[6].刘吉瑞,何其钢.二元经济工业化的模式及其转换[J].改革与战略.1986

标签:;  ;  ;  

工业化模式转换论文-白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