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资源可再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资源,可再生,评价,渭河,黄河流域,资源,地热。
水资源可再生性论文文献综述
郧文聚[1](2019)在《让生存资源之树常绿》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问题和当今全球治理难题的重大贡献,而国土综合整治和土地科技创新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舞台。当下,破解自然资源安全难题需要提升对自然资源可再生性的认知和管理。众所周知,自然资源分为两类:可再生与不可再生(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5-21)
余灏哲,韩美[2](2017)在《黄河叁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黄河叁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源可再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归纳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水资源可再生性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叁角洲2007—2014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综合得分波动式增加,表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趋于增强;但分值总体较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形势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7年02期)
谭圣林,周月英,梁剑喜,卓文珊,卢巧慧[3](2014)在《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珠江叁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可再生性决定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为评估珠江叁角洲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压力,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珠江叁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其水资源可再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9个城市2012年的水资源可再生性均属II级,尤以深圳和肇庆最强,东莞和佛山最弱。其中,中山市的水资源可再生性主要由其社会可再生性决定,在2001-2012年间先减弱后增强。对中山及其它城市而言,加强社会水循环能力是增强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关键。对比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发现,灰关联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基本相同。可变模糊评价级别一般较前两者低一个等级,其对隶属度的计算更加精细,评价结果偏于保守。遗传投影寻踪方法在样本指标差异极大时易产生不合理结果,不适于珠江叁角洲城市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此外,在全国标准基础上考虑珠江叁角洲的水循环特点建立了"偏严格"评价标准。在该标准下,珠江叁角洲各市的水资源可再生性均为III级。从严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该区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杨华林,李明伦,周神波,杨森[4](2014)在《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主城岩溶区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5大背斜的层状热储构造中,地热田主要分布在背斜两翼和背斜南(或北)倾没端。热储层为叁迭系嘉陵江组灰岩,盏层为须家河和侏罗系地层,下部隔热层为叁迭系飞仙关组泥灰岩地层。随着地热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加大,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可再生性受到影响。本文基于重庆市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查、监测资料,将主城岩溶区5个背斜的地热资源分为温泉出露和背斜翼部中深埋藏两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进行分区评价。结果显示,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属强可再生性的有5个,较强的有10个,中等和弱的分别为8和7个,其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2.95%、32.2%、32.15%和22.7%,可再生性总体呈较强~中等;其中温泉出露型的资源可再生性以较强和中等为主,分布面积分别占温泉出露区总面积的33.6%和33.95%;中深埋藏型以较强和强可再生性为主,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中深埋藏区总面积的25.9%和30.8%。较强和强可再生性地热主要位于背斜北段,中等~弱可再生性地热则分布于背斜中段和南段。中深埋藏型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总体较温泉出露型的强。由此,建议加强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北段地热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同时控制中~弱可再生性地热资源区,包括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中南段和部分温泉出露区的开采规模,以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4年02期)
沈珍洪[5](2013)在《基于文化资源可再生性的影视翻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进程背景下,影视翻拍应时代与受众的需求成为影视界的新宠。作为文化资源再利用的一种形式,翻拍形成的可再生无烟工业创造了经济与文化精神的双重价值,它未必是最佳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方式,但对文化产业发展依然有重大意义。如何合理健康再创造利用可再生文化资源,将是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从数字化翻拍新体验、粉丝文化二次传播、旧元素新组合的再定位以及核心社会价值观传播等方面阐述影视翻拍的策略。(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上半月)》期刊2013年07期)
高蕾,任志远,王丽霞[6](2009)在《陕西省渭河流域各城区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渭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流域内许多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是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其值的增强对于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陕西省渭河流域提出了基于若干指标来综合表征缺水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流域6个城区的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建立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分级评价标准,引入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灰色关联分析等级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域内各城区的水资源可再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宝鸡的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最强,西安、咸阳较强,杨凌区中等,渭南、铜川较弱。本文最后提出了增强这些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09年06期)
彭慧[7](2009)在《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的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短缺在不同程度上阻滞了经济社会发展,破坏了生态系统稳定,甚至引起了水事冲突。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水资源的可再生量,并在遵循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下,合理配置有限水资源。本文以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大连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水资源可再生性提高的措施研究(包括社会水循环措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社会水循环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基于大连市水资源可再生性的特点,从水资源自然可再生性和社会可再生性两方面出发,建立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的多层次多指标体系,并采用物理分析和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指标间的相关性;根据所建指标体系的特点,应用了多层次多指标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评价,采用组合权重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同时引入了投影寻踪模型进行评价,并对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大连市1998~2007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为例,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投影寻踪模型仅给出了各样本的排序结果;而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不仅能对评价样本进行排序,而且其级别特征值能直接给出样本的评价等级,结果更为直观。(2)实施社会水循环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从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两方面概述了大连市在节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节水潜力,在中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方面的现状及其供水潜力,以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条件和供水潜力;并与在节水、非传统水源和跨流域调水使用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内外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下文的水资源可再生性提高途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3)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及其方案的合理性评价。以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叁者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并针对模型构建中的模糊性,将交互式模糊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该模型;应用模糊数学理论、耗散结构和协同学理论,建立了基于相对有序度熵的作物种植布局合理性评价模型,以评价种植结构优化方案的合理性;以大连市规划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为实例,验证了优化与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另外,与已有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相比,二者所得优化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适用于实时阶段的作物种植优化,而本文模型适用于规划设计阶段。(4)多目标模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针对参数预测中的模糊性,以及水量分配中的模糊相关性,用模糊数来描述参数的预测值;应用模糊相关机会多目标规划,以城镇生活等6类用水部门需水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最大以及总供水成本不超过期望值的可能性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模糊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应用基于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来获取满意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以规划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实例,验证了模型与求解算法的可行性。应用该模型,可通过设置不同的α值,直接获取决策者偏好下的满意水资源配置方案,其可看做是优化模型与评价模型的有机结合体;另外,与预测值为梯形模糊数以及正态模糊数相比,叁种模糊数下所得最优解基本一致,这说明不同隶属函数形式的模糊数对配置结果影响不大。(5)评价了社会水循环措施实施后的水资源可再生性强弱的变化。以第五章所获得的满意水资源配置方案为基础,应用第二章所提出的评价模型与方法,进行了社会水循环措施实施后的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结果表明节水、非传统水源推广使用和跨流域调水等社会水循环措施对于提高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是有效可行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因素,依次为外调水利用、中水回用、城镇生活节水、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敏感性较强的水循环措施,应加强其保障措施的研究,确保其能够顺利实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07-01)
李春晖,杨志峰,郑小康,庞爱萍[8](2008)在《基于GPPM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其可再生性分为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两类。将黄河流域划分为15个区域(不含内流区),并把整个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共16个区域,利用统计数据资料,采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GPPM)对黄河流域分区水资源可再生性以及流域15个主要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区域可再生性能力基本上为中等或以下,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能力较弱;15个主要城市中,省会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水平一般,其余城市属于较弱水平,总体上,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能力普遍较弱。最后提出了一些增强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8年11期)
杨婷,王志良,谢敏萍,陈海涛[9](2008)在《基于粗糙集和群决策特征根法的区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水资源可再生的特点,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中,建立区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的准确方法。【方法】针对水资源系统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以及水资源中经常遇到的群决策问题,将粗糙集理论和群决策特征根法相结合应用于水资源评价,即将粗糙集作为数据的预处理工具,先构造决策表,再用粗糙集进行属性约简,对约简后的指标集用多属性群决策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实例计算表明,因粗糙集能较好地处理不确定、不完备、不一致信息,故能得到更为准确、详细的评价结果。【结论】将粗糙集和群决策特征根法相结合用于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沈珍瑶,丁晓雯,杨志峰[10](2006)在《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水资源可再生性出发,在构造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指标体系、生态环境用水优先的水资源开发阈值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即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3个层次及单位面积水资源量等14个评价指标的水资源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并利用均方差决策方法,对黄河流域16个二级分区的水资源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6年06期)
水资源可再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黄河叁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源可再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归纳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水资源可再生性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叁角洲2007—2014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综合得分波动式增加,表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趋于增强;但分值总体较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形势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资源可再生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郧文聚.让生存资源之树常绿[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2].余灏哲,韩美.黄河叁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
[3].谭圣林,周月英,梁剑喜,卓文珊,卢巧慧.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珠江叁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杨华林,李明伦,周神波,杨森.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J].中国岩溶.2014
[5].沈珍洪.基于文化资源可再生性的影视翻拍策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
[6].高蕾,任志远,王丽霞.陕西省渭河流域各城区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7].彭慧.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的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8].李春晖,杨志峰,郑小康,庞爱萍.基于GPPM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
[9].杨婷,王志良,谢敏萍,陈海涛.基于粗糙集和群决策特征根法的区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沈珍瑶,丁晓雯,杨志峰.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