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弱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浅空间,室内空间,界面,弱对比
弱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梅[1](2015)在《色彩的弱对比在“浅空间”界面中的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空间设计已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分割,人们热衷于多样化的空间创造和重新组织。在大空间中创造若干小空间,空间相互分隔、交错、穿插与渗透,空间的开放与闭合,空间的引导与暗示等随处可见。构建多元的空间体系和多层次的空间结构,创造多样化的"浅空间"环境,这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设计的内涵和美感。色彩的运用、色彩的弱对比,在其中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何林暄[2](2012)在《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弱对比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托伯特·哈姆林在《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写道:“一个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些事在难免的多样化组成引人入胜的统一。”在城市迅猛扩张的今天,如何将新建建筑融入历史环境是函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新旧建筑以何种方式共存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建筑理论与创作过程中纷争的焦点和永恒的话题。历史环境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同时建筑创作具有多样性,因此新建筑姿态存在多种可能性与历史建筑对话。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城市历史环境更新中,新介入元素的弱对比设计策略,通过对东西方历史建筑及地段现状的区别比较,分析弱对比手法的相关特点及适用性,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际实例,从中借鉴和总结以往的先进经验,归纳了具体的设计手法,探讨在保持历史环境原有特点和规模的条件下,新旧建筑如何和谐共存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12-01)
王蕾,曹海青[3](2011)在《论“弱”对比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The Dawn”的设计过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服装设计伴随着"个性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服装艺术作品,但传统美学的观念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挖掘和探索传统形式美法则的形式和内涵,将当代艺术中抽象、含蓄、睿智的艺术观念溶于设计领域,升华出新的艺术与设计理念,可为现代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比"是形式美法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哲学中矛盾统一的世界观,而很多设计作品往往关注对立因素中反差强烈的对比,忽视产生含蓄变化的"弱"对比。事实上,"弱"对比不仅可以使作品产生不同层次的视觉变化,同时可以赋予作品丰富的情感体会。本文旨在运用"弱"对比,从服装廓型、色彩、面料以及工艺手法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结合当代艺术与设计理念和时尚流行趋势,使服装产品满足消费者低调、小众的心理需求。(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1年S1期)
孙立晔[4](2008)在《基于中间视觉的低亮度、弱对比景观照明评价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文化、心理、保护和生态的共同需要,中国古典园林、自然保护区等的景观照明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大尺度景观照明对象,其整体环境多具有低亮度、弱对比的特点,亮度水平涵盖在中间视觉范围内。中间视觉的研究近年来虽然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但将其理论和古典园林、自然保护区这类自然、历史景观相结合,研究人在这类场景中的视觉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景观照明视觉场景的评价,在国内外照明学术领域未见尝试。本研究在考虑古典园林、自然保护区特点和历史、文化等特性的前提下,结合人的视觉特点、心理感受,对科学化、可控制的实验研究模式与方法进行了探索,并为相应场景对象的景观照明研究提供了客观、定量化的科学方法、景观照明理念与理论框架,为照明设计工作提供定量化建议。本研究考虑景观照明对象在基于中间视觉的低亮度、弱对比情况下的视觉特点,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实验观测、场景模拟、量化分析、主观评价等互补性研究方法,在考虑视角还原、实验系统标定的基础上,对适应于基于中间视觉的低亮度、弱对比景观特点的实验室场景模拟与再现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不仅得到了亮度转换标定公式,也得到一种定量化、可控制的实验室场景再现和模拟研究模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颐和园为例,从文化、历史、视知觉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进行评价,提取能够表达人视觉感受的因子,包括视觉感知、意境环境和表现力,并定量化分析物理刺激对这些因子的影响,得到适合中间视觉状态、低亮度、弱对比景观照明设计的量化范围。本文还建立基于中间视觉的低亮度、弱对比景观照明环境中视觉心理感受和物理刺激指标之间的量化关系。最后在调研古典园林、自然保护区等对象的前提下,考虑人的视觉特点、心理感受、历史、文化表达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定量研究,创造性的提出基于中间视觉的低亮度、弱对比景观理念,并建构了相应的景观照明理论。(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2-01)
丁月华,刘强,潘孝富,李杰,滕瀚[5](2007)在《明度弱对比的颜色突显对视觉搜索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Munsell 色立体"中的10GY(绿色)颜色,统一纯度值为4,底色为中灰,在9个等级的明度值中,等距地选择明度值相邻的颜色,凡颜色明度差在3个级数之内的为明度弱对比,用 E- Prime1.1编写程序,以随机方式呈现刺激,探讨了方块大小、静止或运动状态对不同明等级段内明度弱对比的颜色突显及视觉搜索有无影响。结果发现:(1)在中灰背景中,搜索目标方块和背景方块等大的前提下, 每一次屏幕呈现的方块大小改变在明度弱对比下的颜色突显视觉搜索任务中,并没有对视觉搜索产生显着影响,不同明度等级段为明度弱对比视觉搜索的主要影响因素;(2)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人眼对明度弱对比的颜色突显的视觉搜索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期刊2007-12-01)
杨政[6](2007)在《弱对比的言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据说稍有灵性的动物就会自救,能给自己看病,要是发觉自己身体里哪里不对劲儿了,亦或病变了,便会在山间地头自个儿找到些草叶吃了解决问题,病便好了。我不知自己有无灵性,但也还尚知自己哪里疼。无需遮掩地说,好长时间以来,我都认为色彩是我的一个问题,感觉没有找到其最大限度表现力的方法,弱对比让我释怀,好像长久在漫无边际的水上飘荡后终于找到个着力点,可以借点力了,并窃以为这种方法对得起颜色。我醉心于那种微差变化产生的含蓄而和谐、欲说还休的感觉。在表象上是如此这般,从内在心理上讲,选择弱对比是一种心态,一种比较自我的心理状态,素淡而隐忍,她偏向于极简主义,却又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状态有某种暗合,这或许又与人的食物链有着某种联系吧。在文章中,我开始了总结,一方面总结个体油画创作的体悟。由易到难,由浅层入深层,即“形、色、气、意”这四个由功法到心法,由物质到精神的过程;另一个方面,从宏观角度心结孕育我绘画的叁个传统,即俄罗斯油画的写实传统、抽象和表现的传统以及文人画传统,她们是叁个大传统。在微观上,我总结了自己弱对比绘画的特点。在论文中,我开始了思考,思考观念这一因素,思考当代画家对形式的妙用,思考绘画的当代性,并阐述了结论性观点。艺术当随时代,形式上如此,内容上亦是如此,精力不应该为物象而物象,而应言说心灵,奏响心灵的强音,艺术是眼前的大意象,是时代的心象,她唤起我们对人生的热爱之心。(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7-05-01)
刘蓓[7](2006)在《中间视觉条件下弱对比、暗景观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照明亮度过高及亮度比失衡,一直是景观照明设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景观照明中亟待研究的基础性课题。本论文针对景观照明的亮度一般处于中间视觉条件下,通过室内外实验,探索如何在实验室,尽可能还原现实场景的方法。并且通过校园景观照明的主观评价实验,探索寻求不同性质的景观照明的合适亮度和亮度比的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实验,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提出目前景观照明存在的亮度失控、亮度比失衡问题、造成的原因以及它们造成的危害,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法。还原实际场景的方法研究,是实验室研究景观照明基础。本文探索还原实际场景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还原拍摄的实际场景,并进行亮度和亮度比的变化,进行主观评价,寻找对于这一景观环境的合适的亮度和亮度对比。还原场景:通过应用均匀光照投射标准色板,寻找实测色板的亮度和测量应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在投影仪上展示的同一照度下色板的亮度关系,来寻找实测亮度和投影仪亮度的关系。在场景还原时,考虑视角变化对于评价的影响,应用了汤岐山同学的《光色主观评价的色彩再现与视角还原方法》视角还原原理。主观评价:以校园景观照明为例,考虑对于场景评价的一般分为:视觉满意度(A)、舒适性(B)、环境气氛(C)、总的评价(D)这四个纬度,依照这四个纬度展开,设计调查表,考察人在不同亮度和亮度比时的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数据分析从而获得在校园景观照明中合适的亮度和亮度比,同时对于照明满意度有关键性影响的因素也进行了分析。由于实验数据有限以及时间关系,本文还主要是方法探索。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弱对比、暗景观的景观照明的设计概念、,分析其应用方法,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和侧重点。(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6-06-01)
弱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托伯特·哈姆林在《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写道:“一个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些事在难免的多样化组成引人入胜的统一。”在城市迅猛扩张的今天,如何将新建建筑融入历史环境是函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新旧建筑以何种方式共存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建筑理论与创作过程中纷争的焦点和永恒的话题。历史环境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同时建筑创作具有多样性,因此新建筑姿态存在多种可能性与历史建筑对话。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城市历史环境更新中,新介入元素的弱对比设计策略,通过对东西方历史建筑及地段现状的区别比较,分析弱对比手法的相关特点及适用性,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际实例,从中借鉴和总结以往的先进经验,归纳了具体的设计手法,探讨在保持历史环境原有特点和规模的条件下,新旧建筑如何和谐共存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弱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陈艳梅.色彩的弱对比在“浅空间”界面中的呈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5
[2].何林暄.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弱对比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王蕾,曹海青.论“弱”对比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TheDawn”的设计过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1
[4].孙立晔.基于中间视觉的低亮度、弱对比景观照明评价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
[5].丁月华,刘强,潘孝富,李杰,滕瀚.明度弱对比的颜色突显对视觉搜索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C].Proceedingsofthe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Design(Volume1/2).2007
[6].杨政.弱对比的言说[D].四川大学.2007
[7].刘蓓.中间视觉条件下弱对比、暗景观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