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辩论文_许晓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义利之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义利,儒家,功利主义,孟子,里程,铁路,传统。

义利之辩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商业文明与义利之辩:公民意识与公益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达并不必然就是商业文明的成熟。商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财富的社会分配机制,当然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和富人的社会责任表现。我们以赈灾为例,易于说明商业文明的程度。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从平民百姓到商贾明星的捐助数额创了历史纪录,表明中华商业文明的真实复兴迹象。中国古代商人大规模参与赈灾有很久远的历史传统,甚至有一大批倾家荡产捐助的文献(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9年11期)

许晓东[2](2018)在《设计价值与义利之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文化回归、消费升级、资讯发达,人们不断追求体验和创新的时代,设计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彰显,而设计价值的内涵,与社会总体价值取向,设计师群体、个体以及业主方、消费者的价值判断息息相关。本刊通过对多家代表性国际级设计公司的实地走访,多位台湾、香港及内地知名设计师的深度访谈,多场专题论坛的演讲实录,呈现基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丰富设计实践的设计价值观。Callison RTKL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咨询公司,其相关负责人认为,始终努力用创造力和(本文来源于《设计家》期刊2018年01期)

裘伟健[3](2018)在《基于“王霸义利之辩”的陈亮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陈亮思想的学者多从朱子学视角出发,以朱子道学的道德超越性视角来评价其人其学。陈亮“王霸并用,义利双行”的观点在近代被冠以“功利主义”后,这种定性就显得更加确凿。如果从朱子天理本体的视角出发,道德和事功、叁代和汉唐、王与霸之间必然存在着对立性的本质差异,两者本质属性的对立,导致无论陈亮如何诠释“王霸并用,义利双行”,都是不可能被朱子所接纳。后学沿着这种思路出发,对陈亮思想的评价,自然而然的就走向极端的方向。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陈亮思想内涵绝不仅仅局限于“功利主义”这一简单的西方抽象化概念中。因此,本文通过陈亮、朱子的“王霸义利之辩”,解读陈亮的思想内涵、对陈亮思想加以重新理解,这对研究陈亮哲学思想乃至宋明理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陈亮思想的表达方式有其独特之处,虽然着述众多,但他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也没有清晰地思想进路,他的思想理论大多以观点的形式出现在书信、史评、奏疏、祝文祭文,甚至于词作中。但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是无根之木,研究表明,陈亮的学术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渊源,其思想根植于儒家经典及先秦两汉诸家的思想学说。虽然陈亮对理学主反思的形上倾向十分排斥,主张力行、实用,但其思想特质的形成,不仅来源于社会政治现实,更与孔孟之学说有着内在一致性。其思想的完整形成离不开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受到了同时代各家思想的影响。“王霸义利之辩”从客观上是陈亮思想影响力最大的代表作,而从主观上也是陈亮思想最好的阐发。陈朱之辩由朱子对陈亮“王霸义利观”的批评延伸到叁代之治与汉唐之盛为焦点展开。通过朱陈的这场辩论,可以发现,虽然两者争论的主题中不乏“叁代汉唐”这一经典的历史命题,但其核心则是从现实关怀的视角上与道德理想超越性上进行的一次针锋相对的激烈对抗。陈亮“王霸义利”观的出发点绝不是以“功利主义”或者“英雄主义”为根源,而是一种从自然人性出发带来的现实关怀。对现实关注的缺乏导致了理学体系“内圣强而外王弱”的倾向,陈亮的现实关怀从很大程度上关注到了理学没有达到的关怀范围。而两者之间该如何实现互补而不是继续排斥,则正是这一争论为我们所提出的最重大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裘伟健[4](2018)在《基于“王霸义利之辩”的陈亮思想之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学的空前繁荣与南宋积弱不振的社会现实间的巨大反差,为陈亮思想学说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而陈亮对朱子的挑战恰恰是从理学关怀范围内的"盲区"——对现实的关注为基本的立场出发的,虽然两者争论的主题中不乏"叁代汉唐"这一经典的历史命题,但其核心则是从现实关怀的视角上与道德理想超越性上进行的一次针锋相对的激烈对抗。本文通过辨析"王霸义利之辩"的实质,探讨陈亮思想之定位。(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8年04期)

梅松[5](2018)在《百年前铁路修建的义利之辩》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一起被称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给人们带来出行的便捷,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五年中,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从900(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8-04-03)

孙绍振[6](2016)在《义利之辩:孟子浩然之气刚柔相济》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晚生孔子近二百年,是儒家学派第二号代表人物。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中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述仲尼之意"就是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主张王道、仁政。孟子和(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6年31期)

谭剑波[7](2016)在《浅谈解决义利之辩的思维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利之辩是儒家思想讨论的主题之一,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里固有的践履精神处理该讨论必须回应现实矛盾和理论困难的挑战,常常导致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麻烦。在践履精神解决义与利的现实矛盾之外,推定或假设存在一个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后,仍然能够认同道义、德性等意义和价值的可能性主体条件,以保证人生意义选择的正当性并且建立起必然实现的信仰基础。(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6年26期)

苏小和[8](2016)在《义利之辩,儒家基准命题缺乏深度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 儒家传统意义上的“义利之辩”,在思辨的意义上可能阻挠了经济学在理性经济人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阐释儒家与市场的关系到底如何?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家的论辩通常都是很有趣的,眼下最让人关注的争鸣现象,发生在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和国内学者毛寿(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6-08-23)

萧成勇[9](2016)在《儒墨义利之辩与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中国百家争鸣,以墨学的"义,利也"命题而引起的义利关系之辩最为显着。从儒家的"性善论"和"义利二元论"到墨学"性无善无恶论"和"利义同一论",反映了墨子墨学"公德伦理"的现代特质,可作为从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及其教育转换的标志。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可利用墨学道德思想的优良资源,以道德利益论为基点,并在此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19期)

徐代鸿[10](2016)在《《近思录》中仕途经营的义利之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思录》一书,由南宋时期着名的理学家朱熹和吕祖谦选辑北宋四子的观点编纂成书,该书的思想体系不仅仅体现了北宋四子的思想观点,而且体现着朱熹和吕祖谦两人的思想倾向。全书共十四卷,每卷探讨的主旨均有所不同。第七卷对仕途经营这一恒久而弥新的话题做了一些探讨,并引出了仕途经营中的义利之辩。不仅提出了"以义为利"的最高仕途经营境界,还提出了"出利入义"的正确义利取舍方式。在现代社会,这种出利入义、以义为利的仕途经营之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义利之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一个文化回归、消费升级、资讯发达,人们不断追求体验和创新的时代,设计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彰显,而设计价值的内涵,与社会总体价值取向,设计师群体、个体以及业主方、消费者的价值判断息息相关。本刊通过对多家代表性国际级设计公司的实地走访,多位台湾、香港及内地知名设计师的深度访谈,多场专题论坛的演讲实录,呈现基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丰富设计实践的设计价值观。Callison RTKL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咨询公司,其相关负责人认为,始终努力用创造力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义利之辩论文参考文献

[1]..商业文明与义利之辩:公民意识与公益行为[J].文明.2019

[2].许晓东.设计价值与义利之辩[J].设计家.2018

[3].裘伟健.基于“王霸义利之辩”的陈亮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4].裘伟健.基于“王霸义利之辩”的陈亮思想之定位研究[J].散文百家.2018

[5].梅松.百年前铁路修建的义利之辩[N].深圳特区报.2018

[6].孙绍振.义利之辩:孟子浩然之气刚柔相济[J].语文建设.2016

[7].谭剑波.浅谈解决义利之辩的思维精神[J].文教资料.2016

[8].苏小和.义利之辩,儒家基准命题缺乏深度辨析[N].深圳特区报.2016

[9].萧成勇.儒墨义利之辩与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10].徐代鸿.《近思录》中仕途经营的义利之辩[J].伦理学研究.2016

论文知识图

古代的价值观查济爱日堂成轴对称的水景3.4实用功利...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3)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3)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2)

标签:;  ;  ;  ;  ;  ;  ;  

义利之辩论文_许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