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

(青神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四川眉山62046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患者400例,对400例患者分组选择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观察组200例患者术前接受了相关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200例患者围术期仅仅接受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情绪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以良好情绪积极面对手术,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手术;术前焦虑

Strengthening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torelievepreoperativeanxietyofsurgicalpatients

XuLi

Operationroom,QingshenPeople'sHospital(Meishan,Sichuan,620460)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relievingeffectof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ontheanxietyofthepatientsbeforeoperation.Method: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400patientswhoreceivedsurgery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7toJanuary2018.400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200casesineachgroup.Intheobservationgroup,200patientsreceived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beforeoperation,while20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onlyduringtheperioperativeperiod,andthemoodchangesin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scores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Thenursingsatisfa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6%,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82.5%),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forpatientsundergoingoperationcaneffectivelyrelieveanxietyanddepressionbeforeoperationandrelievepsychologicalburdenofpatients,sothatpatientscanfacesurgerypositivelywithgoodemotion,andtheeffectisremarkable.

[Keywords]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operation;preoperativeanxiety

手术是目前临床医学外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而手术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尤其是大部分患者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慌、焦虑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实施。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围术期护理质量关系着患者手术效果。心理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学中重要内容[1],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效果。另一方面显示,对手术患者不良精神及心理因素,会刺激手术创伤,加重手术疼痛,进而更加肯定了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对手术患者采取必要心理护理干预,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患者40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患者,男患者102例,女患者98例;年龄18-70(44.68±12.19)岁;骨科48例,泌尿科63例,肛肠科42例,普外科47例;对照组200例患者,男患者105例,女患者95例;年龄18-72(45.19±11.80)岁;骨科45例,泌尿科65例,肛肠科40例,普外科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入标准[2]

两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会对此次研究审核通过;患者意识清晰,精神正常;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疾病;患者未合并全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在手术实施前,医护人员应陪同患者做好住院登记,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疾病知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疾病状况。向患者讲解手术具体情况,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注意患者身心状态变化,适当消除患者疑问,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1)创建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建立友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及时以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患者,帮助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相关规章制度,使患者能尽快融入到医院环境当中,尽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向患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案,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患者进入病房后,由患者之间相互介绍,消除患者之间的隔阂感,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患者之间的温暖,消除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情绪。(2)术前健康宣教。患者手术实施前,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术前可能存在的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以此稳定患者不安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同时鼓励患者诉说,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及疑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解答,缓解患者心理压力。(3)客观认识患者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术前所出现的负面情绪,客观认识患者焦虑、紧张、恐慌等心理状态,要及时发现患者低落、抑郁情绪并给予必要的疏导方式,安慰患者,并尽量转移患者注意力。医护人员要理解、关心患者,态度和蔼友好,语言文明,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出不安、恐慌情绪,以免加重患者紧张之感。医护人员同时可指导患者呼吸放松疗法及注意力转移法,指导患者平静、放松呼吸,使患者以良好情绪配合治疗。(4)结合共性化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医护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之间的共性,通过认知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利用自身专业娴熟讲解疾病和手术情况,肯定手术重要性,详细介绍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以此稳定患者情绪。同时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个体化差异,若患者担心手术失败,可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的实际情况,并由手术成功案例现身讲解手术情况,以此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对自卑、消极情绪患者,应先安慰患者,向患者讲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达能改善身体缺陷,使患者能放松身心,以积极健康心理状态面对治疗。(5)定时评估,积极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积极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并记录患者情绪发生因素;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能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及家庭后援,帮助患者消除家庭方面的顾虑,全身心投入疾病治疗。

1.4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多采用4级评分法,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少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的时间;4分: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总分为100分,超过50分则存在焦虑,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价患者抑郁情绪,多采用4级评分法,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少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的时间;4分: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总分为100分,超过50分则存在抑郁,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69分。

护理满意度[5]:采用护理满意度自制量表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在处理本次研究中数据资料时由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样本中的均数标准差(±s)计量数据处理选用独立配对t,百分比(%)计数数据处理选用卡方x2,当两两数据检验P<0.05时,说明数据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92/200),即非常满意138例,基本满意54例,不满意8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5%(165/200),即非常满意73例,基本满意92例,不满意35例;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7.614,P=0.000)。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成为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实施。手术是目前临床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十分必要。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与开展,逐渐重视患者心理状况,以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中心[6],期间注重调节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减少患者手术不良情绪,调节患者机体生理活动,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对患者心理研究及相关护理,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能相互信任,建立友好融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问题,积极健康生活。尤其是接受外科手术患者,对手术缺乏足够认知,对疾病也有一定困惑,特别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存在,容易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也会给医患之间的关系产生不良影响,护理满意度降低,带来医患纠纷。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降低明显,而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5%,两组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研究结果看出,医院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使患者能顺利接受护理、治疗工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消除护患之间的隔阂与陌生感,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的态度、言行举止对患者的感受、认识和行为有一定影响,护理人员要以身作则,改变患者不良情绪及行为,确保患者身心健康。有相关资料[7]报道,心理护理与护理技术相辅相成。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也会超过技术护理,一般患者长期的负面心理刺激会引起机体内部不良反应,患者良好情绪对患者疾病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对手术患者应采取积极心理护理干预,以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沛红.手术患者168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83-84.

[2]董宏旭,李彦,党芬,等.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河北医药,2015,37(3):446-448.

[3]向虹.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7,23(33):240-241.

[4]杨波.浅谈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6):154.

[5]房丽丽,陈祥菲,兰晓云.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3):80.

[6]郑卫民.浅谈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J].医药前沿,2018,8(3):79-80.

[7]刘莎娜,李云霞.人性化管理理念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2):38-39.

标签:;  ;  ;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