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直链烷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直链,烷烃,土壤,质子,温度,碳氢,热稳定性。
直链烷烃论文文献综述
孙运,杨茹,孙传强,刘海培,汪曣[1](2019)在《直链烷烃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中的裂解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自制的液体进样装置,利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roton-transfer-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PTR-MS)对10种直链烷烃(C_6~C_(15))的高纯标准品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直链烷烃在PTR-MS中与H_3O~+反应产生了碎片离子,其分布特征类似于电子轰击源(Electron ionization,EI)。质谱分析表明,主要裂解产物为一系列[C_iH_(2i+1)]~+、[C_iH_(2i-1)]~+和[C_iH_(2i-3)]~+(i≥3)离子。实验中未观测到质子化离子[M+H]~+,而[M-H]~+离子和其它碎片离子的出现,表明直链烷烃的质子化离子形成后即发生脱氢或者直接裂解。研究还发现,碎片离子的相对丰度受E/N(E为电场强度,N为气体分子数密度)值的影响较大。在80~170 Td范围内,随着E/N值升高,质荷比较大的碎片离子的相对丰度率先降低,直至信号低于检出限而无法被检测;质荷比较小的碎片离子(如[C_4H_9]~+(m/z 57)、[C_3H_7]~+(m/z 43)等)的相对丰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碎片离子[C_3H_5]~+(m/z 41)的相对丰度一直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果表明,较大质荷比的碎片离子在高E/N值条件下会发生二次裂解,逐级生成质荷比更小的碎片离子。(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秦笑梅,陈亚培,方文军[2](2019)在《直链烷烃的超临界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正十一烷和正十二烷等5种直链烷烃在超临界条件下的恒容热裂解,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简化描述其热裂解过程。跟踪裂解气液产物分布,探讨了液体产物中芳烃含量与热稳定性的关系。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奇数碳和偶数碳烷烃热裂解速率、转化率和液体组分中芳烃含量分别随碳数的增加而增加。芳烃产物含量随裂解转化率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表达了烷烃类化合物热稳定性和裂解变化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任海涛,甘志文[3](2019)在《掺混长直链烷烃对航空煤油雾化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藻基生物航空煤油加工过程的中间产物C13~C18分别与航空煤油按10%比例进行掺混,对掺混燃油的喷雾雾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掺混直链烷烃碳数增加,对燃油喷雾雾化影响逐渐增大。其中按10%比例掺混直链烷烃C18:雾化锥角最大减幅为5.07%;液滴平均速度最大变化17.6%;索泰尔平均直径最大变化15%;Ohnesorge数和韦伯数随着喷射压力增加而明显变化,会对液滴二次破碎产生影响。总体来说,加入长直链烷烃会对航空煤油的雾化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婷,李子玉,何圣贵[4](2017)在《Au~+与直链烷烃(C2-C10)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的高灵敏度检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注的课题[1]。其中烷烃(C_nH_(2n+2))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VOC,由于其极性弱、没有官能团和碳链易断裂的特点,烷烃的化学电离检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常用于VOC检测的试剂离子为H_3O~+[2],由于短链烷烃的质子亲和能小于H_2O,且长链烷烃易碎裂,以H_3O~+的质子转移反应不适用于烷烃的化学电离[3]。为了寻找合适的试剂离子,人们发现单个金属离子或配体保护的金属离子可与烷烃反应[4]。其中,Au~+反应活性较高,早期的文献报道[5]表明,Au+能与烷烃(C2-C7)发生高效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产生烷烃的分子离子峰,然而,长链烷烃(C7)很容易发生碎裂。为了解决长链烷烃易碎裂的问题,我们研究了Au~+与直链烷烃(C2-C10)的反应,不仅确定了Au~+和烷烃分子反应的机理,还测定了反应速率,重要的是,根据理论计算分析发现,长链烷烃(n≥7)离子富含较高的内能,当缓冲气体压力较低时(~6 Pa),其与烷烃的碰撞不足以带走此能量,导致烷烃碎裂。因此我们通过增加缓冲气体压力,利用高气压(~1200 Pa)缓冲气体的碰撞冷却,使得碳链不断裂。这对烷烃的离子化及大气VOC的检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8)
刘虹,张朋朋,刘娜,杨元元,刘翠珠[5](2017)在《叁种细菌降解直链烷烃的效果及降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克雷白氏菌属(Klebsiellasp.,A5)、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A6)和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A10)3种石油烃降解菌,研究了其对石油烃中不同碳原子数的3种直链烷烃(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克雷白氏菌属对3种烷烃的降解能力相对较差;假单胞菌属对3种烷烃的降解效果较好,5d的降解率均达到80%以上,且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95.9%;无色杆菌属对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也有较高的降解率,对正十五烷的降解率达80%以上,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达90%以上。选取降解效果最好的假单胞菌属对正十六烷进行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正十六烷初始含量为100mg/L、200mg/L、400mg/L和800mg/L时,其降解动力学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其降解半衰期为1.79~3.22d;同时,降解过程中菌体浓度的变化显示,环境中的正十六烷含量越低,菌体的对数生长期越短,当正十六烷含量为100mg/L和200mg/L时,A6菌的对数生长期仅持续1d左右就进入稳定期,而当正十六烷含量达到400mg/L以上时,A6菌的对数生长期持续2d后,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徐慰,樊红军[6](2017)在《直链烷烃氢抽取反应和解离反应的反应速率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燃料的燃烧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化石燃料成分复杂,燃烧过程包含大量的基元反应,目前一般是通过配制燃烧替代物,获取实验速率,在此基础上拟合关键基元反应的速率参数,构成完整的燃烧机理。研究比较成熟的体系有航空煤油[1]及其主要成分长链烷烃[2-3]等。我们尝试通过理论方法直接获取基元反应的速率参数。由于涉及的燃料分子较大,我们利用DFT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获得基元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和反应势能曲线,并利用过渡态理论计算不同条件下的基元反应速率。通过计算速率和实验速率的对比,考察不同计算水平、计算方法对速率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拓展到缺乏实验数据的分子和反应。我们首先选取C2-C14的直链烷烃分子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燃烧过程中两类重要的基元反应进行研究,即O_2对烷烃的氢抽取反应和烷烃的热解反应。O_2对烷烃的氢抽取反应和是一个典型的双分子基元反应,有过渡态和产物侧势阱。O_2氢抽取速率计算效果较好,低温区(500K)速率与实验值相差1-2个数量级,中高温区间(1000-2000K)时普遍与实验值相差1个数量级(如图1)。计算速率与实验速率在变化规律上吻合得很好,表明该方法可以推广到更大的、缺乏实验数据的体系。烷烃自身热解的反应是无过渡态的反应,速率计算难度较大,计算可靠程度也相对较低,其中低温区间(500K)与实验值相差2个数量级,中高温区间差得更大,可达3-4个数量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改进和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20)
刘靓[7](2017)在《利用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直链烷烃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石油开采、运输和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加油站的大幅度增设,部分有机物存在于土壤中,对环境和人类具有巨大危害。土壤有机污染在我国日趋严峻。开展土壤石油烃类污染物去除研究具有重要社会意义。作为原位修复技术,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SVE)广泛运用于土壤非饱和区挥发(VOCs)及部分半挥发性(SVOCs)有机污染物的清除。然而,当VOCs和SVOCs遭遇慢解吸、慢扩散、气流再次吸附以及常温下的污染物有限挥发时,SVE传质下降而发生拖尾效应。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T-SVE)能够克服上述传质局限性,显着改善有机物去除效率。本文首先以石英砂作为模拟基质,搭建可实时自动化采集温度及压力的二维试验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基质温度进行即时采集、CMG-STARS软件对土体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在深入比较研究不同置土方法、加热方式以及表面开放或者覆盖(腻子粉)的优缺点之后,决定选用预先置土、持续加热且表面覆盖条件进行后续试验,测试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对基质中正构烷烃的修复效率。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叁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沙土(石英砂:棕壤=1:1)热强化气相抽提去除试验,加热初期,受热区域主要在土筒底部,随着试验进行,受热区域渐及土筒侧壁,并逐步向抽提井管附近扩展。土筒内温度呈现"漏斗状"从外向内、从下往上而逐渐增加。抽排气体污染物浓度分析表明,六种污染物浓度降幅达97%以上。同时,各污染物土壤残留率平均值在15%以下,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技术适用于这六种正构烷烃污染土壤的修复。然而,由于沙土基质和温度分布的不均质性,各个采样位置污染物土壤浓度变化较大。正十叁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十八烷沙土热强化气相抽提去除试验,随污染物沸点和碳原子数的增加,其峰值浓度也相应上升,正十叁烷峰值浓度是正十八烷的6倍。沙土中碳原子数较少的污染物抽提比例较高,而碳原子数较多的正构烷烃仍大量残留。在以棕壤为基质,正十叁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十八烷为待测污染物的热强化气相抽提去除试验中,随土壤温度升高,六种正构烷烃抽提气体浓度也随之增加。随污染物沸点上升,抽排气体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逐渐延长。各污染物的土壤残留率平均值在5%以下,热强化气相抽提能够很好地去除这六种污染物。(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03-08)
张俊杰,常春然,杨标,曹楠,彭陈诚[8](2016)在《基于台阶诱导的直链烷烃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直链烷烃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因此其末端甲基C-H键的活化近年来吸引了极大的关注~1。然而由于烷基链中以sp~3杂化的C-H键十分稳定,使得烷基链的直接偶联变得十分困难。在此,我们报道了利用表面合成技术~(2-4),在温和条件下使直链烷烃直接偶合的新方法。实验发现烷基链能在相当低的温度下(100℃)在Cu单晶表面的台阶处直接偶联,形成有固定取向的聚合物。通过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表征与密度泛函理论(DFT-D)计算,我们揭示了反应的机理。此反应相对比较低的反应活化能主要源自台阶处较低的原子配位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一分会:表面物理化学》期刊2016-07-01)
祁丽华,蔡文生,邵学广[9](2016)在《直链烷烃近红外光谱的温度效应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红外光谱的温度效应已得到关注,在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方面得到了尝试.以直链烷烃为例,对烷烃有机体系近红外光谱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采集了20~60℃范围内五种直链烷烃(正己烷到正癸烷)及其混合物的近红外光谱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仅发现某些谱峰的强度随温度发生微小变化.采用交替叁线性分解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了解析,考察了光谱的特征以及随温度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链端C_2H_5和链中CH_2基团的光谱受温度的影响不同,但其光谱信号的强度与温度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根据光谱预测体系的温度;两种基团的光谱信号强度与烷烃分子的碳数或两种基团在分子中相对含量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直链烷烃混合物组成的估算.(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谭若樵,杨晓奕,甘志文[10](2016)在《长直链烷烃对航空煤油理化及雾化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生物基加氢处理(HRJ)的可再生喷气燃料工艺生产的航空替代燃料,其主要成分为直链烷烃。根据其生物基的特点,可以推断出燃料的碳数分布主要位于C13~C18之间。由此讨论了C13~C18直链烷烃的碳数及掺混质量分数对燃料运动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理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由理化性能变化出发探究了直链烷烃对索特尔平均直径(SMD)的影响。将Key’s混合规律、Tat M混合规律和多项式拟合应用于密度公式的拟合,并将Key’s混合规律与对数拟合应用于黏度公式的拟合,对比得出精度较高的理化性能拟合公式。雾化实验发现混合燃料的SMD随添加的链烷烃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即表示添加了链烷烃的航空煤油雾化性能有所下降。(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直链烷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考察了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正十一烷和正十二烷等5种直链烷烃在超临界条件下的恒容热裂解,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简化描述其热裂解过程。跟踪裂解气液产物分布,探讨了液体产物中芳烃含量与热稳定性的关系。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奇数碳和偶数碳烷烃热裂解速率、转化率和液体组分中芳烃含量分别随碳数的增加而增加。芳烃产物含量随裂解转化率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表达了烷烃类化合物热稳定性和裂解变化的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链烷烃论文参考文献
[1].孙运,杨茹,孙传强,刘海培,汪曣.直链烷烃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中的裂解规律研究[J].分析化学.2019
[2].秦笑梅,陈亚培,方文军.直链烷烃的超临界热稳定性研究[J].化学通报.2019
[3].任海涛,甘志文.掺混长直链烷烃对航空煤油雾化性能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9
[4].张婷,李子玉,何圣贵.Au~+与直链烷烃(C2-C10)反应的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2017
[5].刘虹,张朋朋,刘娜,杨元元,刘翠珠.叁种细菌降解直链烷烃的效果及降解动力学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
[6].徐慰,樊红军.直链烷烃氢抽取反应和解离反应的反应速率计算[C].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7].刘靓.利用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直链烷烃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8].张俊杰,常春然,杨标,曹楠,彭陈诚.基于台阶诱导的直链烷烃聚合[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一分会:表面物理化学.2016
[9].祁丽华,蔡文生,邵学广.直链烷烃近红外光谱的温度效应与应用研究[J].化学学报.2016
[10].谭若樵,杨晓奕,甘志文.长直链烷烃对航空煤油理化及雾化性能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