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包括石灰土路床及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一侧;沥青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另一侧;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且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水泥砼路面结构与沥青砼路面结构之间;水泥砼路面结构包括水泥混凝土面板,水泥混凝土面板与钢筋混凝土块之间设置传力杆。在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块,可以避免复合路面过渡段各结构层之间粘结不牢、变形不协调、易出现水损坏、崩边的问题,设置的传力杆又可以很好的传递荷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床,所述基床包括石灰土路床及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砼路面结构,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一侧;沥青砼路面结构,所述沥青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另一侧;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且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水泥砼路面结构与沥青砼路面结构之间;其中沥青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块的上表面、水泥混凝土面板的上表面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与钢筋混凝土块之间设置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一端插入水泥混凝土面板,另一端插入钢筋混凝土块。

设计方案

1.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床,所述基床包括石灰土路床及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水泥砼路面结构,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一侧;

沥青砼路面结构,所述沥青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另一侧;

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且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水泥砼路面结构与沥青砼路面结构之间;

其中沥青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块的上表面、水泥混凝土面板的上表面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与钢筋混凝土块之间设置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一端插入水泥混凝土面板,另一端插入钢筋混凝土块。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从下至上铺设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且各层间设有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与钢筋混凝土块内均设有钢筋支架,传力杆两端通过钢筋支架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部分端头设置塑料套帽,套帽与传力杆端头设置活动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结构与水泥砼路面结构之间设置橡胶泡沫胀缝板。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方还设有现浇混凝土和碎石盲沟,所述现浇混凝土位于碎石盲沟上方,且所述现浇混凝土和碎石盲沟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方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钢筋混凝土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盲沟两侧同排水设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盲沟外部完全包裹一层反滤土工布。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块内设置钢筋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设有水泥净浆,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沥青砼路面结构、过渡结构铺设在水泥净浆上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在刚度、变形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是造成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而目前的设计方法通过设置复合路面过渡段进行衔接两种路面,均未考虑两种材料的特性差异。实际情况下,两种路面在温度、荷载的作用下,其力学特性差异非常大,会造成过渡段路面平整度下降,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与舒适性。

路面在受到同样的荷载时,刚度较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就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下沉,这种不均匀变形最终会使两种路面面层的结合处出现错台。如果养护和维修不及时,在运行车辆和行车冲击荷载反复作用下,这种不均匀沉降更加严重,必然造成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形成断带。随着路面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个断带的裂痕逐渐增大,形成裂缝,尤其是在气候、温度变化较大时,它们之间的结合部位更容易出现较大的差异,进而出现较宽的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边缘出现掉边,板的边棱损坏,甚至松散碎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松散剥落、坑槽,造成平整度下降,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与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好、行车舒适性佳的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包括

基床,所述基床包括石灰土路床及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水泥砼路面结构,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一侧;

沥青砼路面结构,所述沥青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另一侧;

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方,且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水泥砼路面结构与沥青砼路面结构之间;

其中沥青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块的上表面、水泥混凝土面板的上表面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与钢筋混凝土块之间设置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一端插入水泥混凝土面板,另一端插入钢筋混凝土块。

其进一步特征如下:

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从下至上铺设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且各层间设有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优选的,所述传力杆上涂防锈漆。

优选的,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与钢筋混凝土块内均设有钢筋支架,传力杆两端通过钢筋支架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传力杆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部分端头设置塑料套帽,套帽与传力杆端头设置活动空隙。

优选的,所述过渡结构与水泥砼路面结构之间设置橡胶泡沫胀缝板。

优选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方还设有现浇混凝土和碎石盲沟,所述现浇混凝土位于碎石盲沟上方,且所述现浇混凝土和碎石盲沟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方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钢筋混凝土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碎石盲沟属于大空隙碎石,两侧同排水设施连通。

优选的,碎石盲沟外部完全包裹一层反滤土工布。

优选的,钢筋混凝土块内设置钢筋网。

优选的,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上设有水泥净浆,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沥青砼路面结构、过渡结构铺设在水泥净浆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在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块,可以避免复合路面过渡段各结构层之间粘结不牢、变形不协调、易出现水损坏、崩边的问题,设置的传力杆又可以很好的传递荷载;过渡段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延长了过渡段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的碎石盲沟还可以排除下渗水,避免过渡段路面出现水损坏。总之,多功能长寿命路面结构可以提供运营期间的安全性,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套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石灰土路床、2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粗粒式沥青混凝土、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钢筋混凝土块、8现浇混凝土、9胀缝板、10传力杆、11水泥混凝土面板、12碎石盲沟、13水泥净浆层、14钢筋支架、15套帽、16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包括

基床,所述基床包括石灰土路床1及石灰土路床上部摊铺的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

水泥砼路面结构,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上方左侧;

沥青砼路面结构,所述沥青砼路面结构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上方右侧;

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块7,所述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上方,且钢筋混凝土块位于水泥砼路面结构与沥青砼路面结构之间;

其中沥青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从下至上铺设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且各层间设有改性乳化沥青粘层16。

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水泥混凝土面板11,所述钢筋混凝土块7的上表面、水泥混凝土面板11的上表面与沥青混凝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11与钢筋混凝土块7之间设置传力杆10,所述传力杆一端插入水泥混凝土面板11,另一端插入钢筋混凝土块7。

为了避免传力杆生锈,在植入传力杆之间,所述传力杆上涂防锈漆。

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11与钢筋混凝土块7内均设有钢筋支架14,传力杆两端通过钢筋支架进行固定。

所述过渡结构与水泥砼路面结构之间设置橡胶泡沫胀缝板9。具体的,所述过渡结构与水泥砼路面结构之间设置2cm厚橡胶泡沫胀缝板9。

水泥混凝土面板11下方还设有现浇混凝土8和碎石盲沟12,所述现浇混凝土8位于碎石盲沟12上方,且所述现浇混凝土8和碎石盲沟12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11下方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与钢筋混凝土块7之间。

所述碎石盲沟12属于大空隙碎石,两侧同排水设施连通。

碎石盲沟12外部完全包裹一层反滤土工布。

钢筋混凝土块7内设置钢筋网。具体的钢筋混凝土块7内设置直径10mm的钢筋网。

所述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上设有水泥净浆13,所述水泥砼路面结构、沥青砼路面结构、过渡结构铺设在水泥净浆13上方。

如图2,套帽结构示意图,所述传力杆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部分端头设置塑料套帽15,套帽15与传力杆10端头设置活动空隙。具体的,套帽15与传力杆10端头设置30mm活动空隙。

如图1,具体的石灰土路床厚度为8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度为20cm,水泥净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20cm,碎石盲沟厚度为10cm、宽度为10cm,钢筋混凝土块厚度为48cm、宽度为60cm,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为10cm、宽度为1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为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为6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为4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8719.8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907141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E01C11/02

专利分类号:E01C11/02;E01C11/14;E01C11/22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第一申请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香樟大道180号

发明人:张玉斌;于恒峰;王志峰;陈修和;吴平平;王春红;牛京涛;任园;鲍世辉;方肖立

第一发明人:张玉斌

当前权利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代理人:钱卫佳

代理机构:34142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水泥砼与沥青砼刚柔过渡段路面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