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55000
一、通过调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做题时滥用概念定理,公式生搬硬套,甚至张冠李戴,低级错误频频出现。
2.计算能力差,有些简单的数值运算出错。好多学生不懂算理算法,稍复杂一点的式子不会化简求解,学生自己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好像从未学过一样,没有任何思维。
3.运算习惯不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做题时经常题目条件看错、数值写错,令人啼笑皆非。
4.初高中知识衔接不到位。有些教师提出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调整教授的顺序,把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内容直接去掉,对于一些学生听不明白的推导过程会省略不讲,只给学生讲结论,并把结论进行应用强化练习。针对薄弱学生的特点,精讲多练的效果比多讲少练效果要好。
5.教师对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方式比较单一,集中表现在公式强化记忆和反复做题上。对于一些经常用到的计算公式,常常省略推导过程,直接给出习题进行练习,虽然短期内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再遇到题目就不会变通转化,缺少对运算求解能力灵活性的培养。
6.运算求解能力培养对学生心理因素的研究较少,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给予学生自我学习提高的机会不够,对学生主观因素的研究较少。
从上述问题中不难发现,高一学生在数学基础、数学运算习惯、教师对运算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李伯春等提出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有三个基本途径: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弄通算理、法则;提高记忆能力,加强运算基本功训练;加强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根据前期对学生运算求解能力的调查,结合以上提出的三种途径,依据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笔者提出如下培养策略:
1.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学。初中数学基础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高一进行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的补充非常必要。教师对高中知识可进行恰当分解,补充知识点,分散教学难点,在学生自身现有的认知结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可以通过制定补充知识分布表、编制初高中衔接知识导学案,灵活选择补充方式。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与考试的需要相结合。为了提高薄弱学校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可结合学业水平考试编制周周练,内容包括本周所学的基本知识点、概念、计算公式,还包括历年的学业水平和高考真题,目的是让学生从高一就熟悉学业水平考试的题型和考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运算求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做准备。
2.帮助学生摆脱畏惧数学的心理。高一的第一节数学课,教师要精心准备,给学生聊聊高中和初中数学的区别、高中生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和高中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同时举例说明高中数学与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树立能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可组织班级数学活动,提高学习自信。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学好数学的成就感,必须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实现,所以在高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很有必要。考虑到学生是薄弱学校的高一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弱,刚学习的知识又比较少,所以在班级活动组织上要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选择内容要简单,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不能用难题打击。由于是学生活动,总会有好坏之分,所以教师一定要多表扬后进同学,尤其在学习态度、参与活动认真程度上给予肯定,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继续参加热情。
3.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及时总结的习惯。学生对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是很容易二次犯错的,建立错题本很有必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错题本,一般分为“抄写题目——正确答案——具体解析——归纳知识点”四个步骤。可以将好的错题整理在班级展示,起到示范作用。要加强板书引导,给学生做好示范。学生本身基础不好,所以在书写和思维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精选示范例题,规范板书,对于课本上省略的计算过程,教师要板书清晰的步骤。在板书的设计上,要重点突出,不要跳步或漏掉关键步骤。书写要起到规范的作用,所以板书要精简,一节课板书一道例题,不要擦掉,保留在黑板上,起到规范学生解题的作用。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它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重视在师生互动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堂、课间与课后。老师要通过这三方面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树立自信,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亮初中生数学运算求解能力不强的成因与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交流平台),2013,(06)。
[2]杨柳青高三学生数学运算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7,(06)。
[3]张小鸽高中学生数学运算求解能力调查和分析研究[J].陕西教育(理论视窗),2012,(09)。
[4]安根堂浅谈高中生数学运算求解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04)。
[5]周承贵浅谈运算能力及其培养.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