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胶束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胶束,共聚物,形态,药性,药物,磁效应,紫杉醇。
胶束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徐敏,陈鸿铭,邹豪,高静[1](2017)在《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态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嵌段共聚物胶束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其具备增加疏水性药物溶解度、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药物治疗效果等优点。胶束的形态可引起其载药和体内分布、药动学行为等性质的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读,重点探讨了影响嵌段聚合物胶束形态的重要因素(聚合物、制备因素、药物及其他),为今后该类型给药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徐敏,邹豪,高静[2](2017)在《高载药诱导的聚2-恶唑啉胶束形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载紫杉醇的聚2-恶唑啉纳米胶束,通过改变投药量考察药物引起的胶束形态变化,以期构建新型的高荷载嵌段共聚物胶束递药系统。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聚2-恶唑啉载药胶束,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等评价其理化性质,采用膜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利用CCK-8法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随着投药比由80∶100(紫杉醇与聚2-恶唑啉质量比)增加至110∶100,胶束逐渐由球形延长,变为蠕虫状。投药比为80∶100时,球形胶束的平均粒径为(43.17±0.95)nm,包封率为(88.81±2.93)%,载药量为(40.49±2.03)%;投药比增加至110∶100后,所得蠕虫状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07.83±1.51)nm,包封率为(77.08±0.97)%,载药量为(40.34±0.51)%。球形和蠕虫状胶束在磷酸盐缓冲液中24h的累积释放量分别达到(76.58±3.07)%和(77.66±1.00)%,在含2%小牛血清白蛋白的PBS溶液中24h的累积释放量高达(100.31±1.80)%和(99.73±2.56)%。球形胶束和蠕虫状胶束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IC50值分别为0.336和0.342μg/mL。结论成功制备了高荷载的球形和蠕虫状载药胶束,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其具备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张亮,孙鹏,蒋滨,Ghulam,Mustafa,Kamal,张许[3](2016)在《CHAPS胶束聚集形态的溶液PRE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HAPS(3-[(3一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作为胆酸的衍生物兼具了磺基叁甲铵乙内酯和胆盐的特点,头部具备类固醇似的凸面(疏水背)和凹面(连有叁个亲水的羟基)。这种特别的极性基团分布使得其聚集行为不同于那些合成表面活性剂,被广泛用于蛋白质结构研究。但是,CHAPS胶束的聚集形态仍然存在争议。QIN等~([1])提出CHAPS胶束可能存在单层和双层球状结构。而Kroflic等~([2])运用等温滴定量热法得出,CHAPS胶束具有松(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17)
徐君庭[4](2016)在《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胶束形态和尺寸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胶束的形成由结晶和亲疏水两种作用力共同驱动,通过改变结晶条件可以方便地改变结晶驱动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对调控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胶束形态的调控。另外,结晶还赋予嵌段共聚物胶束"生长"的特性,可以实现对胶束尺寸的控制以及利用结晶性胶束作为结构单元构筑各种复杂结构的"共胶束"。我们在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胶束中引入归一化接枝密(本文来源于《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C:高分子有序结构的构筑与表征》期刊2016-08-02)
王宇光,史新元,乔延江[5](2012)在《剪切作用对甘草皂苷胶束聚集形态影响的介观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剪切对甘草皂苷胶束聚集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介观分子动力学方法(MesoDyn)对具有表面活性的中药常见成分甘草皂苷的胶束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剪切的加入增大了甘草皂苷自身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且随着剪切的增大,甘草皂苷胶束逐渐从球状过渡为柱状。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草皂苷所形成的球状胶束在剪切变化过程中发生聚集形态变化,胶束沿剪切方向产生不可完全恢复的拉伸效果。结论:从介观层次上为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高效率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2年01期)
李光华,杨苹苹,高振胜,何丽秋,黄义忠[6](2011)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PS的合成及胶束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丙烯酸叔丁酯的自由基调聚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聚丙烯酸叔丁酯-聚苯乙烯(PtBA-b-PS)嵌段共聚物,然后在叁氟乙酸作用下进行选择性水解得到了两亲性聚丙烯酸-聚苯乙烯(PAA-b-PS)嵌段共聚物。利用1H-NMR、FT-IR和GPC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制备了PAA-b-PS胶束,并利用激光纳米粒度仪和TEM观测了胶束的形态和大小,考察了PS嵌段的分子量对胶束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PAA-b-PS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球状胶束,胶束平均粒径为140~190 nm,并随PS嵌段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粒径分布较窄。(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蒋蕾,田森林,何宗良,宁平[7](2010)在《胶束形态对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增溶典型苯系物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30℃条件下,浓度为1.2×10-4mol·l-1—2.88×10-2mol·l-1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的吸光度及相应浓度条件时对典型苯系物(苯、甲苯和乙苯)的增溶作用.利用表面活性剂的紫外吸收随浓度变化这一特性,从其不同的拐点处求得CTAB的第一、第二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7.2×10-4mol·l-1和9.6×10-3mol·l-1.在实验浓度范围内,CTAB溶液对苯、甲苯和乙苯的表观溶解度增溶曲线上同样得到两个拐点,即苯7.2×10-4mol·l-1和9.6×10-3mol·l-1,甲苯7.2×10-4mol·l-1和7.2×10-3mol·l-1以及乙苯7.2×10-4mol·l-1和9.6×10-3mol·l-1,这与第一、第二临界胶束浓度相等或相近.由于溶液中CTAB胶束形态随浓度增加而变化,表明胶束形态对CTAB增溶苯系物的行为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0年06期)
关旸,林辉,蔡秀军,蒋宏亮,涂克华[8](2010)在《药物包载对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ε-己内酯-b-L-丙交酯)/聚乙二醇单甲醚(P(CL-b-LLA)-b-mPEG)和聚(ε-己内酯-b-D,L-丙交酯)/聚乙二醇单甲醚(P(CL-b-DLLA)-b-mPEG)两种两亲嵌段共聚物为载体,选择了物理状态完全不同、而疏水性相近的吲哚美辛和维生素E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药物包载对高分子胶束形态的影响.发现两种药物在高分子胶束内部的增溶均会导致胶束形态发生显着改变,变化行为与胶束内核的结晶性和药物疏水性有关.另外,还研究了两种嵌段共聚物的载药性能,发现非结晶性疏水内核共聚物的药物包载率明显大于可结晶疏水内核的共聚物.(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关旸[9](2010)在《药物包载和释放对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在药物控释方面有着重要应用,而胶束的尺寸形态与其药物传递行为密切相关。本文以聚(ε-己内酯-b-L-丙交酯)/聚乙二醇单甲醚(P(CL-b-LLA)-b-mPEG)和聚(ε-己内酯-b-D,L-丙交酯)/聚乙二醇单甲醚(P(CL-b-DLLA)-b-mPEG)两种嵌段共聚物为载体,选择了物理状态差异显着、而疏水性相近的吲哚美辛和维生素E为模型药物,着重研究了药物的包载和释放过程中高分子胶束形态的变化。通过透析法制备载药胶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激光光散射技术(LLS)表征载药前后胶束的形态。结果表明:药物载入后,具有结晶内核的胶束由较短的圆柱状转变为长蠕虫链状,而内核为无定形状态的胶束发生了从球状到球柱共存的变化。药物载入所引起的胶束形态变化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胶束内核的物理状态、药物性质和共聚物亲水链的长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结晶-线团型胶束和线团-线团型胶束的形态变化机理。通过DSC分析载药胶束的热性能,发现药物载入会对具有结晶内核胶束的晶区造成一定的破坏;利用紫外光谱法考察胶束载药量,表明VE的包载量大于IMC,而相同亲水链长度下,非晶内核胶束的载药能力比结晶内核胶束高。在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实验中,发现随着药物的释出,胶束形态发生了与载药过程相反的“逆变化”。而形态改变的明显“转折点”出现在释放开始后的2-5 h之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01)
尤莉艳,赵英,王帅,吕中元[10](2009)在《顶盖驱动流中胶束形态变化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顶盖驱动方腔流条件下,线性两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弱的流场对胶束的形态影响不大,但是在中等强度流场的作用下,小胶束会融合并形成条状胶束,而在很强的流场作用下,胶束会被破坏而形成体积更小的球状胶束.(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胶束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的聚2-恶唑啉纳米胶束,通过改变投药量考察药物引起的胶束形态变化,以期构建新型的高荷载嵌段共聚物胶束递药系统。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聚2-恶唑啉载药胶束,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等评价其理化性质,采用膜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利用CCK-8法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随着投药比由80∶100(紫杉醇与聚2-恶唑啉质量比)增加至110∶100,胶束逐渐由球形延长,变为蠕虫状。投药比为80∶100时,球形胶束的平均粒径为(43.17±0.95)nm,包封率为(88.81±2.93)%,载药量为(40.49±2.03)%;投药比增加至110∶100后,所得蠕虫状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07.83±1.51)nm,包封率为(77.08±0.97)%,载药量为(40.34±0.51)%。球形和蠕虫状胶束在磷酸盐缓冲液中24h的累积释放量分别达到(76.58±3.07)%和(77.66±1.00)%,在含2%小牛血清白蛋白的PBS溶液中24h的累积释放量高达(100.31±1.80)%和(99.73±2.56)%。球形胶束和蠕虫状胶束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IC50值分别为0.336和0.342μg/mL。结论成功制备了高荷载的球形和蠕虫状载药胶束,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其具备抗肿瘤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胶束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徐敏,陈鸿铭,邹豪,高静.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态的影响因素[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
[2].徐敏,邹豪,高静.高载药诱导的聚2-恶唑啉胶束形态变化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
[3].张亮,孙鹏,蒋滨,Ghulam,Mustafa,Kamal,张许.CHAPS胶束聚集形态的溶液PRE研究[C].第十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4].徐君庭.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胶束形态和尺寸的调控[C].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C:高分子有序结构的构筑与表征.2016
[5].王宇光,史新元,乔延江.剪切作用对甘草皂苷胶束聚集形态影响的介观模拟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
[6].李光华,杨苹苹,高振胜,何丽秋,黄义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PS的合成及胶束形态[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1
[7].蒋蕾,田森林,何宗良,宁平.胶束形态对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增溶典型苯系物行为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0
[8].关旸,林辉,蔡秀军,蒋宏亮,涂克华.药物包载对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态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0
[9].关旸.药物包载和释放对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形态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
[10].尤莉艳,赵英,王帅,吕中元.顶盖驱动流中胶束形态变化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