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及变压器箱论文和设计-许红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及变压器箱。变压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竖向侧壁上均设有用于加强箱体强度的加强支撑,加强支撑与箱体竖向侧壁围成有封闭空腔,封闭空腔的腔体上设有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在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电泳后,远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底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近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顶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当加强支撑处于变压器箱的顶部时,加强支撑上的近端排液口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当加强支撑处于变压器箱的底部时,加强支撑上的远端排液口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无论变压器箱体如何放置,均能够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保证变压器箱能够完成电泳。

主设计要求

1.变压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竖向侧壁上设有用于加强箱体强度的加强支撑,加强支撑与箱体竖向侧壁围成有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封闭空腔的腔体壁上设有远端排液口,远端排液口设置在腔体壁远离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腔体靠近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设有近端排液口,在电泳后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时,远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底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近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顶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均设置在加强支撑的底部。

设计方案

1.变压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竖向侧壁上设有用于加强箱体强度的加强支撑,加强支撑与箱体竖向侧壁围成有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封闭空腔的腔体壁上设有远端排液口,远端排液口设置在腔体壁远离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腔体靠近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设有近端排液口,在电泳后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时,远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底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近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顶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均设置在加强支撑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中的至少一个为竖撑,竖撑的两端封闭,竖撑包括U形支撑体和设置在U形支撑体底部的竖撑封板,竖撑封板具有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近端排液口的近端倒角,还具有U形支撑体形成远端排液口的远端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为横撑,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上方的上竖撑,横撑具有用于封闭上竖撑底部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上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上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上竖撑连通口,以使上竖撑内的电泳液通过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入横撑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上竖撑上与箱体竖向侧壁连接的上竖撑侧壁底部设有上竖撑倒角,上竖撑倒角与箱体侧壁围成上竖撑的近端排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横撑上至少两个上竖撑连通口与同一个上竖撑的封闭空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为横撑,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下方的下竖撑,横撑底部具有用于封闭下竖撑顶部的下竖撑封闭部分,下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下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横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下竖撑连通口,以在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电泳后使横撑内的电泳液通过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到下竖撑内,由下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横撑上至少两个下竖撑连通口与同一个下竖撑的封闭空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三个,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上方的上竖撑,横撑具有用于封闭上竖撑底部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上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上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上竖撑连通口,以使上竖撑内的电泳液通过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横撑上至少一个近端排液口为设置在远离下竖撑封闭部分的用于将电泳液直接排出的直排口。

10.变压器,包括用于容纳电气元件和油液的变压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箱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变压器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及变压器箱。

背景技术

电力供应在国家生产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变压器是输电变电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渡部分,必须可靠稳定运行,当前变压器的容量越来越大,使得变压器的体积也相应的增大,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以及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变压器箱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防止变压器箱变形损坏。

当前增强变压器箱结构强度的主要方式是在变压器箱的箱体外侧设置加强支撑,为了降低变压器的重量,通常采用槽式的加强支撑,槽式的加强支撑扣装在变压器箱的侧壁;为了满足变压器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强度,通常将槽式的加强支撑两端焊接挡板,将加强支撑封闭并与变压器箱的侧壁形成了封闭空腔。在变压器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变压器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正产工作,需要对变压器的箱体进行防腐蚀处理,当前普遍的做法是将变压器浸没在电泳液中进行电泳,为了保证电泳质量,使变压器箱能够完全浸没在电泳液中,变压器箱体电泳时通常水平设置,以使变压器箱体上下两端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电泳后,变压器箱体仍然保持水平状态,加强支撑在与变压器侧壁固定连接时,通常无法保证完全密封,在电泳液内浸泡一段时间后,加强支撑与变压器箱的侧壁形成的封闭空腔内会进入电泳液,电泳完成后,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无法正常的排出,使电泳工序无法正常完成,当变压器箱无法经过电泳进行防腐蚀处理时,通产采用喷涂等工艺代替电泳处理以保证变压器箱的防护性能,但是喷涂处理的防护效果较差,使变压器的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电泳工艺处理的变压器箱,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能够进行电泳处理以提高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技术方案是:变压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竖向侧壁上设有用于加强箱体强度的加强支撑,加强支撑与箱体竖向侧壁围成有封闭空腔,封闭空腔的腔体壁上设有远端排液口,远端排液口设置在腔体壁远离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腔体靠近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设有近端排液口,在电泳后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时,远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底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近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顶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均设置在加强支撑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有益效果是:加强支撑与箱体竖向侧壁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封闭空腔靠近箱体竖向侧壁的一侧的腔壁上设置远端排液口,封闭空腔远离箱体竖向侧壁的一侧设置近端排液口,当加强支撑处于变压器箱的顶部时,近端排液口能够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当加强支撑处于变压器箱的底部时,远端排液口能够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无论变压器箱体如何放置,均能够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保证变压器箱能够完成电泳,分别设置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能够尽可能减小排放孔的尺寸,提高加强支撑的强度,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箱的结构强度;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均设置在加强支撑的底部,使变压器箱在正常使用时雨水无法由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进入封闭空腔内,提高了变压器箱的防护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中的至少一个为竖撑,竖撑的两端封闭,竖撑包括U形支撑体和设置在U形支撑体底部的竖撑封板,竖撑封板具有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近端排液口的近端倒角,还具有U形支撑体形成远端排液口的远端倒角;竖撑的两端封闭,使变压器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竖撑下部的竖撑封板的近端倒角和远端倒角分别形成近端排液口远端排液口,倒角便于加工,设置倒角没有影响到竖撑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为横撑,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上方的上竖撑,横撑具有用于封闭上竖撑底部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上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上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上竖撑连通口,以使上竖撑内的电泳液通过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入横撑内;设置横撑和上竖撑能够同时提高箱体横向和竖向的结构强度,由于上竖撑上端封闭,在上竖撑与横撑的连接处设置上竖撑连通口形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使上竖撑处于箱体的底部时上竖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流入横撑的封闭空腔内,由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将上竖撑下端直接与横撑相连不需要在上竖撑下部设置封板,减少了封板的数量。

进一步的,上竖撑上与箱体竖向侧壁连接的上竖撑侧壁底部设有上竖撑倒角,上竖撑倒角与箱体侧壁围成上竖撑的近端排液口;上竖撑的底部设置近端排液口,使上竖撑处于箱体的顶部时上竖撑内的电泳液能够顺利的排出,同时设置两个上竖撑连通口避免了在上竖撑封闭部分上开设一个较大的流通口,使横撑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横撑上至少两个上竖撑连通口与同一个上竖撑的封闭空腔连通;设置两个上竖撑连通口能够将上竖撑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能够快速的排放到横撑的封闭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为横撑,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下方的下竖撑,横撑底部具有用于封闭下竖撑顶部的下竖撑封闭部分,下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下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横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下竖撑连通口,以在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电泳后使横撑内的电泳液通过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到下竖撑内,由下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出;横撑处于下竖撑的上部,将横撑下部的远端排液口与下竖撑相连通,使横撑处于箱体的底部时横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沿远端排液口流入到下竖撑内的封闭空腔内,由下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出。

进一步的,横撑上至少两个下竖撑连通口与同一个下竖撑的封闭空腔连通;设置两个下竖撑连通口能够将横撑内的电泳液能够快速的排放到下竖撑的封闭空腔内,同时设置两个下竖撑连通口避免了在下竖撑封闭部分上开设一个较大的流通口,使横撑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三个,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上方的上竖撑,横撑具有用于封闭上竖撑底部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上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上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上竖撑连通口,以使上竖撑内的电泳液通过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设置三个加强支撑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箱体的结构强度,当加强支撑处于箱体的下部时,上竖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沿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入横撑的封闭空腔内,横撑的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能够沿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入下竖撑的封闭空腔内,最终由下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

进一步的,横撑上至少一个近端排液口为设置在远离下竖撑封闭部分的用于将电泳液直接排出的直排口;这样设置能够将横撑的近端排液口直接与外界相连,使横撑的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能够直接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的技术方案是:变压器,包括用于容纳电气元件和油液的变压器箱,变压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竖向侧壁上设有用于加强箱体强度的加强支撑,加强支撑与箱体竖向侧壁围成有封闭空腔,封闭空腔的腔体壁上设有远端排液口,远端排液口设置在腔体壁远离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腔体靠近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设有近端排液口,在电泳后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时,远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底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近端排液口用于在加强支撑处于箱体顶部时排出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均设置在加强支撑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有益效果是:加强支撑与箱体竖向侧壁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封闭空腔靠近箱体竖向侧壁的一侧的腔壁上设置远端排液口,封闭空腔远离箱体竖向侧壁的一侧设置近端排液口,当加强支撑处于变压器箱的顶部时,近端排液口能够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当加强支撑处于变压器箱的底部时,远端排液口能够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无论变压器箱体如何放置,均能够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保证变压器箱能够完成电泳,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寿命;分别设置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能够尽可能减小排放孔的尺寸,提高加强支撑的强度,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箱的结构强度;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均设置在加强支撑的底部,使变压器箱在正常使用时雨水无法由远端排液口和近端排液口进入封闭空腔内,提高了变压器整体的防护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中的至少一个为竖撑,竖撑的两端封闭,竖撑包括U形支撑体和设置在U形支撑体底部的竖撑封板,竖撑封板具有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近端排液口的近端倒角,还具有U形支撑体形成远端排液口的远端倒角;竖撑的两端封闭,使变压器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竖撑下部的竖撑封板的近端倒角和远端倒角分别形成近端排液口远端排液口,倒角便于加工,设置倒角没有影响到竖撑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为横撑,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上方的上竖撑,横撑具有用于封闭上竖撑底部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上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上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上竖撑连通口,以使上竖撑内的电泳液通过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入横撑内;设置横撑和上竖撑能够同时提高箱体横向和竖向的结构强度,由于上竖撑上端封闭,在上竖撑与横撑的连接处设置上竖撑连通口形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使上竖撑处于箱体的底部时上竖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流入横撑的封闭空腔内,由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将上竖撑下端直接与横撑相连不需要在上竖撑下部设置封板,减少了封板的数量。

进一步的,上竖撑上与箱体竖向侧壁连接的上竖撑侧壁底部设有上竖撑倒角,上竖撑倒角与箱体侧壁围成上竖撑的近端排液口;上竖撑的底部设置近端排液口,使上竖撑处于箱体的顶部时上竖撑内的电泳液能够顺利的排出,同时设置两个上竖撑连通口避免了在上竖撑封闭部分上开设一个较大的流通口,使横撑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横撑上至少两个上竖撑连通口与同一个上竖撑的封闭空腔连通;设置两个上竖撑连通口能够将上竖撑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能够快速的排放到横撑的封闭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为横撑,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下方的下竖撑,横撑底部具有用于封闭下竖撑顶部的下竖撑封闭部分,下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下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横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下竖撑连通口,以在箱体竖向侧壁水平或者倾斜放置电泳后使横撑内的电泳液通过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到下竖撑内,由下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出;横撑处于下竖撑的上部,将横撑下部的远端排液口与下竖撑相连通,使横撑处于箱体的底部时横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沿远端排液口流入到下竖撑内的封闭空腔内,由下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出。

进一步的,横撑上至少两个下竖撑连通口与同一个下竖撑的封闭空腔连通;设置两个下竖撑连通口能够将横撑内的电泳液能够快速的排放到下竖撑的封闭空腔内,同时设置两个下竖撑连通口避免了在下竖撑封闭部分上开设一个较大的流通口,使横撑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设有至少三个,至少一个为处于横撑上方的上竖撑,横撑具有用于封闭上竖撑底部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上竖撑封闭部分上设有与上竖撑内部连通并构成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的上竖撑连通口,以使上竖撑内的电泳液通过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设置三个加强支撑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箱体的结构强度,当加强支撑处于箱体的下部时,上竖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沿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入横撑的封闭空腔内,横撑的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能够沿横撑的远端排液口流入下竖撑的封闭空腔内,最终由下竖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

进一步的,横撑上至少一个近端排液口为设置在远离下竖撑封闭部分的用于将电泳液直接排出的直排口;这样设置能够将横撑的近端排液口直接与外界相连,使横撑的封闭空腔内的电泳液能够直接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竖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竖撑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横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下竖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下竖撑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变压器箱电泳后箱体水平放置时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变压器箱电泳后箱体水平放置时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竖撑,2-上竖撑封板,3-下竖撑,4-下竖撑封板,5-横撑,6-箱体,7-圆弧,8-圆弧过渡角,9-上竖撑近端倒角,10-上侧面,11-下侧面,12-下竖撑连通口,13-小孔,14-下耳板,15-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一作进一步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变压器箱包括箱体6,箱体6前后对称,箱体6的前侧的上部焊接有四个自左向右间隔布置的加强支撑,此处的加强支撑具体为上竖撑1,上竖撑1沿上下方向延伸;四个上竖撑1的下部与扣装在箱体6侧壁上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加强支撑连接,此处的加强支撑具体为横撑5;横撑5的下部焊接有四个自左向右间隔布置的加强支撑,此处的加强支撑具体为下竖撑3,上竖撑1与下竖撑3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四个上竖撑1和四个下竖撑3,在上竖撑1和下竖撑3之间设置横撑5,使箱体6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设置与有加强支撑,对箱体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箱体6后侧的加强支撑分布方式与箱体6前侧的加强支撑分布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箱体为变压器的上节箱体,其他实施例中,箱体还可以是变压器的下节箱体,区别仅在于上节箱体上设置有顶盖。

上竖撑1的结构如图2所示,上竖撑1包括U形支撑体和封闭U形支撑体的封板,U形支撑体的U形槽口扣装在箱体竖向侧壁上,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封闭空腔,上竖撑1为钢板折弯而成,上竖撑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有向上悬伸的耳板,用于与箱体6的上部的水平折边焊接,上竖撑1的折弯处形成圆弧7。

上竖撑1的上部焊接有封闭上竖撑1的封闭空腔的上竖撑封板2,上竖撑封板2的结构如图3所示,上竖撑封板2整体为一矩形的平板,上竖撑封板2的前侧具有与上竖撑1内侧的圆弧7相对应的圆弧过渡角8,使上竖撑封板2能够与上竖撑1上端的内侧形状匹配,使上竖撑封板2将上竖撑1的封闭空腔上部封闭,防止变压器箱在正常使用时雨水进入上竖撑1的封闭空腔内。

上竖撑1的下部靠近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有上竖撑近端倒角9,当上竖撑1扣合在箱体竖向侧壁上时,上竖撑近端倒角9能够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上竖撑1的近端排液口,使上竖撑内的液体能够由上竖撑1的近端排液口排出。

上竖撑1的下部连接有横撑5。横撑5的结构如图4所示,横撑5也是钢板折弯形成,折弯后形成截面为U形的槽状结构,横撑5的槽口分布的形状与箱体6外侧面的形状相吻合,横撑5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横撑5的封闭空腔。横撑5的上侧面10与上竖撑1的下端进行焊接。横撑5具有将上竖撑1下端封闭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以将上竖撑1的封闭空腔的下端封闭,上竖撑封闭部分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横撑5的封闭空腔与上竖撑1的封闭空腔的上竖撑连通口,上竖撑连通口设置在上侧面10远离箱体竖向侧壁的一端,使上竖撑连通口形成了上竖撑1的远端排液口。上竖撑连通口设置两个,能够使上竖撑1的封闭空腔内的液体能够快速的流入到横撑5内;设置两个上竖撑连通口能够保证横撑5的上侧面10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下侧面11的左右两端与箱体竖向侧壁相接处设置有小孔13,小孔13为供横撑5的封闭空腔内的液体直接排出的直排口,小孔13形成了横撑5的近端排液口,将小孔13设置在横撑5的下端主要是防止变压器箱在正常使用时雨水进入横撑5的封闭空腔内,提高变压器箱整体的防护性能。横撑5的左右两端具有弯折的部分,并与箱体竖向侧壁紧密贴合,将横撑5的近端排液口设置在横撑5的弯折部分,使箱体6在倾斜时横撑5的封闭空腔内的液体也能够排出。

横撑5左右两端的端部通过封板封闭,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横撑5的下侧面11与下竖撑3的上端进行焊接,下侧面11具有下竖撑封闭部分将下竖撑3的上端封闭,下竖撑封闭部分上具有与上竖撑连通口相对应的下竖撑连通口12,下竖撑连通口12形成了横撑5的远端排液口,使横撑5中的液体能够流动到下竖撑3内。

下竖撑3的结构如图5所示,下竖撑3包括U形支撑体和封闭U形支撑体的封板,为钢板折弯形成的U形的槽状结构,U形支撑体的U形槽口扣装在箱体竖向侧壁上,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封闭空腔,下竖撑3的上端面能够与横撑5的下侧面11形成紧密的配合,下竖撑3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下竖撑3的封闭空腔。下竖撑3左右两侧的侧板具有向下延伸的下耳板14,下耳板14用于与箱体6的下部水平翻折的折边焊接。

下竖撑3的U形支撑体的下端焊接有如图6所示的下竖撑封板4,下竖撑封板4用于将下竖撑3的下端封闭,下竖撑封板4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倒角15,处于前侧的两个倒角15与下竖撑3的前侧形成下竖撑3的远端排液口,处于后侧的两个倒角15与箱体竖向侧壁形成下竖撑3的远端排液口,在下竖撑封板4的四个角均设置倒角,使下竖撑封板4的四个方向均保留有支撑结构,保证下竖撑3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箱,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泳,提高变压器箱的耐腐蚀性,将变压器箱整体放入电泳液内,电泳后将变压器箱取出,电泳后变压器箱的前后侧面水平放置,如图7所示,此时处于变压器箱的箱体顶部的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沿加强支撑的近端排液口排出,具体过程为,上竖撑1内的电泳液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上竖撑1的近端排液口流出,横撑5内的电泳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横撑5的两端,由横撑5的下侧面11上的近端排液口(即小孔13)排出,下竖撑3内的电泳液能够沿下竖撑3的近端排液口排出。

电泳后变压器箱的箱体底部的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能够沿加强支撑的远端排液口排出,如图8所示,上竖撑1内的电泳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上竖撑1的远端排液口(即上竖撑连通口)流入横撑5内,横撑5内的电泳液沿横撑5的远端排液口(即下竖撑连通口)流入下竖撑3的封闭空腔内,最后由下竖撑3的远端排液口流出。

通过在加强支撑上设置近端排液口和远端排液口,能够在电泳时将加强支撑内的电泳液排出,使电泳工序能够顺利的完成。

通过设置近端排液口和远端排液口,尽可能减小了封闭腔体的开口大小,保证加强支撑的强度,同时能够实现电泳液的正常排出。由于近端排液口和远端排液口均设置在加强支撑的底部,因此,在变压器箱竖向放置时,电泳液同样可以从近端排液口和远端排液口排出,也保证了雨水不会通过近端排液口和远端排液口进入封闭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强支撑为沿箱体竖向侧壁自上而下延伸的竖撑,竖撑的顶部封闭,底部设置有近端排液口和远端排液口。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强支撑为多个竖撑和一个横撑,竖撑可以是全部处于横撑上部的上竖撑,也可以是全部处于横撑下部的下竖撑;也可以是两个竖撑和一个横撑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强支撑包括两个横撑,或者多个横撑,能够在左右方向加强箱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近端排液口和远端排液口为设置在封板上的小孔,容易设置;或者使设置在相应槽状结构的侧壁和底壁上的孔。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竖撑连通口和下竖撑连通口只设置一个,简化加工工序;或者设置多个,能更快的排出上竖撑和下竖撑内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横撑与竖撑可以不上下对应,在左右方向分开间隔布置,上竖撑的两端可以均设置封板,然后再与横撑连接,此时上竖撑的远端排液口设置在底部的封板上,需要在横撑上设置与远端排液口连通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横撑上的近端排液口可以不是直排口,比如可以设置在横撑的下竖撑封闭部分上的下竖撑连通口,利用横撑上的下竖撑连通口形成近端排液口,使电泳液进入下竖撑的封闭空腔内,由下竖撑的近端排液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竖撑的近端排液口为横撑的上竖撑封闭部分上的上竖撑连通口。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箱的实施例十,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竖撑近端倒角可以只设置在上竖撑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同样的下竖撑封板上的近端倒角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下竖撑封板上的近端倒角也可以只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容纳电气元件和油液的变压器箱,变压器箱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变压器箱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设计图

一种变压器及变压器箱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0525.5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97858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1F 27/02

专利分类号:H01F27/02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魏武路16号

发明人:许红飞;楚金甫;尹腾飞;周东晓;柴术和;胡广勤

第一发明人:许红飞

当前权利人: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天龙

代理机构:41119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变压器及变压器箱论文和设计-许红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