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逆变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逆变,技术,孤岛,电压,组合式,电源,谐波。
逆变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董雁楠,蔡志远[1](2019)在《基于同步逆变技术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网在孤岛运行时由于没有传统电网的支撑,容易出现电压频率的不稳定,甚至严重时导致微电网无法安全稳定的运行,针对孤岛微电网中负荷突变时电压及频率的波动问题,微源逆变器控制中存在的功率跟随问题以及缺乏惯性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传统电网中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及数学模型,分析虚拟同步机对电压及频率的控制,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基于同步逆变技术的逆变器控制方法,并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孤岛微电网及其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突变的情况下,该控制策略能有效适应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变化,为微电网系统提供惯性,并保持微电网电压频率的稳定,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邹志良,周哲,刘珊[2](2019)在《基于并网逆变技术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远程充放电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变电站逐渐在电网公司推广和应用,变电站直流系统也亟需实现远程控制充放电。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基于并网逆变技术原理,协同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研究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远程充放电控制策略。文中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改变了人工使用电阻箱的方法,实现了充放电的远程控制和在线实时监测。该策略符合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要求,为推广远程充放电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6期)
马妍霞,李汉挺,孙尧[3](2019)在《基于级联多电平逆变技术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消除谐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基于分流级联多电平逆变技术的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HAPF)在中等电压等级的失真或非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的无功补偿和选择性谐波消除的性能。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中,可以成功地测量和实现无功功率补偿,并利用PSCAD软件的工业网络仿真模型来获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并且仿真结果验证了谐波补偿的性能是令人满意的。(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葛笑寒[4](2019)在《光伏并网逆变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伏电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考虑到光伏板的非线性、并网同步运行等因素,研究了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LCL滤波网络和并网同步等关键技术。研究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建立传递函数,提出了扰动观察算法;利用锁相原理建立了锁相环控制器,并分析了LCL网络及控制器模型。该系统能够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且具有较好的稳定裕度和动态响应能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会玲[5](2019)在《基于IGCT逆变技术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IGCT是高压大功率逆变技术的主要器件,提出了将IGCT等效为开关信号延时电路、开通暂态电路、关断暂态电路和稳态电路四个电路,构建了IGCT的电路及模型,并分析了高压变频调速系统中常见的叁电平主电路结构以及优缺点。(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杨富志[6](2019)在《基于新型复合控制的并联逆变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变电源有很多优点,比如:可靠性高、运行安全、功率密度大以及频率幅值稳定,因此在很多工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逆变电源设计已趋于完善,但还存在着一电源输出波形差和带载能力弱的缺点,因此如何采用相应的控制策略改善逆变电源输出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见针对基于新型复合控制的并联逆变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分析了叁相组合式逆变电源的数学模型以及拓扑结构,并且列举了产生高次谐波的因素,以及影响到输出电压波形质量的原因,为了应对非线性负载,结合此套逆变电源的特点,选取了合适的控制算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自适应组合重复控制策略,提升了输出侧电压波形的质量。在叁相组合式电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并联系统的研究,其采用的是无互联的控制方式,使用SOGI控制算法提升了并联前预同步的精度,进行了有功和无功的功率计算,为下垂控制打好基础,优化了下垂算法,在两台逆变器之间添加了抑流电感,增强了下垂控制在电源系统中起到的作用,根据优化后的策略以及实验调节选择了合适的下垂系数,对并联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孤岛运行时的逆变电源系统进行了仿真,以新型复合控制算法为核心分别对电源的各种带载情况下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又对并联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了下垂算法的调节能力以及投切时刻的可靠性。对叁相组合式逆变电源系统进行了整体的设计和分析,包括变压器选值,无源输出滤波器选值,器件选型,驱动选型;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交流/直流电压采样电路设计、电流采样电路设计、硬件过流保护电流设计;主程序的编写,以及中断服务函数的编写。最后,采用STM32F407ZGT6当作主控芯片,搭建了叁相组合式逆变电源的样机,通过样机实验,对逆变电源的新型复合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孤岛运行时逆变电源的工作能力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徐乃珺[7](2019)在《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高效混合软开关逆变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和光伏装机容量2018年继续蝉联世界第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仅带来了工业的飞速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在电能使用方面,为了达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目标,以分布式能源作为重要载体的新能源发电在整个能源生产侧必然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而作为连接分布式电源和大电网的枢纽,逆变器的发展及应用将在这场能源革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能量转换单元,逆变器被广泛应用在微电网、工业控制系统及其他电力供应系统中,逆变器的拓扑特点和控制性能决定了整个能量转换系统是否能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成本。本文综合并网微逆变器的研究现状,在系统分析逆变器高效控制方法的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从原理分析、仿真搭建、电路设计的全链路过程提出一套基于单相逆变器的新型混合软开关电流控制方案,为了验证新型控制方案的有效性,设计并搭建了全数字化控制的全桥逆变器硬件实验平台对其进行实验波形验证和效率等指标分析。文章针对滞环控制下滤波器设计困难的问题,总结了LC型滤波器的设计步骤。通过仿真实验建立了滞环宽度与输出THD的数学关系式,方便了滞环控制中滞环宽度的设计。文章首先在对比逆变器的众多模拟和数字控制方法后,选取滞环控制这种实时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分析了控制型软开关对电路的基本要求,建立了叁种不同的滞环电流边界控制(BCM)方法的数学模型,并从频率范围、通态损耗等角度对叁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保留了传统边界控制方法的零电压软开关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合零电流零电压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此方法通过结合两种不同的软开关工作模式,优化了之前传统边界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通态电流值高、频率变化范围大的问题,提升了逆变系统的效率,减小了开关管的工作频率范围。并针对电流调制中可能存在的死区时间影响输出电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建立了以混合软开关电流控制模式为内环的逆变器双闭环控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文章介绍了新型逆变系统的设计过程。在硬件电路方面,介绍了电流电压采样电路、滤波电路的设计过程及参数选取。在软件方面,介绍了基于DSP TMS320F28035的全数字控制方法。最后,在所建立的全数字控制的全桥逆变器平台上,对传统的边界电流调制方法和新型混合控制方法进行实验比较。实验所输出的实验波形理想,对四种不同的调制方法进行了工作效率、通态电感电流、频率范围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最终证明新策略能够实现逆变器工作效率的提高及其他功能参数的优化。所采用的数字化控制策略由于不需要额外的辅助电路,具有控制简洁,算法修改方便,可降低逆变器生产成本的优点。(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陈德灿[8](2018)在《简述逆变技术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变技术通过功率开关器件将直流电能变换为交流电能,其在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不间断电源、调速系统等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根据输入输出是否电气隔离,逆变器可分为非隔离型与隔离型逆变器;根据功率变换级数分,逆变器可分为多级式逆变器与单级式逆变器。(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8年24期)
常云龙,张恒洋,孙伟强,刘丹,吴弘[9](2019)在《基于逆变技术的200 A弧焊电源变压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弧焊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弧焊电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与动态响应速度显得至关重要.基于逆变技术设计研发出一套200 A中频弧焊电源变压器,讨论了逆变弧焊电源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特点.根据弧焊电源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选择了弧焊电源电路,研究了不同铁芯材料对变压器电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变压器铁芯的设计方法,并对变压器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的元器件消耗量较小,但可实现性较高.(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全利,张元良,张洪潮,李乾坤[10](2018)在《基于逆变技术的正弦交变磁场治疗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并设计一款频率和磁场强度均连续可调的正弦交变磁场治疗系统,以克服市场上交变磁场治疗系统输出频率单一且输出磁场强度有效值低等缺点。方法:以多绕组亥姆霍兹线圈为磁场发生器,在逆变技术的基础上,运用考虑死区的双极性等效面积法和变速积分增量式PID(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实现线圈中磁场频率和强度的精确控制;并通过仿真计算和系统电流及磁场强度测试,验证产生的波形的准确性和磁场强度的精确度。结果:该磁场治疗系统性能较好,正弦波的总谐波失真度(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满足国际标准的规定,且得到的磁场强度符合理论计算和磁场仿真预期。结论:该磁场治疗系统能够产生连续可调的磁场,对于保证医护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具有积极作用,为磁疗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8年04期)
逆变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智能变电站逐渐在电网公司推广和应用,变电站直流系统也亟需实现远程控制充放电。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基于并网逆变技术原理,协同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研究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远程充放电控制策略。文中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改变了人工使用电阻箱的方法,实现了充放电的远程控制和在线实时监测。该策略符合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要求,为推广远程充放电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逆变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董雁楠,蔡志远.基于同步逆变技术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2].邹志良,周哲,刘珊.基于并网逆变技术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远程充放电控制策略[J].电子设计工程.2019
[3].马妍霞,李汉挺,孙尧.基于级联多电平逆变技术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消除谐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4].葛笑寒.光伏并网逆变技术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杨会玲.基于IGCT逆变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6].杨富志.基于新型复合控制的并联逆变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7].徐乃珺.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高效混合软开关逆变技术[D].浙江大学.2019
[8].陈德灿.简述逆变技术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8
[9].常云龙,张恒洋,孙伟强,刘丹,吴弘.基于逆变技术的200A弧焊电源变压器设计[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9
[10].刘全利,张元良,张洪潮,李乾坤.基于逆变技术的正弦交变磁场治疗系统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