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灌浆成熟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成熟期,粳稻,蔗糖,小麦,氮素,品质,早稻。
灌浆成熟期论文文献综述
蒙秀菲,冯仕喜,曾涛,彭菊,伍祥[1](2019)在《灌浆成熟期气温对稻米品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水稻灌浆成熟期适宜气候环境,以杂交早稻区试苗头组合源两优325、Q两优4085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成熟期气温对两个品种稻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浆成熟期气温降低、日照时数减少,食味值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均呈变劣又变优趋势。且食味值与灌浆成熟期日均温、总日照时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灌浆成熟期积温、日均温、总日照时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说明水稻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当增加和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降雨量过多或过少均对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不利。(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段斌,方玲,何世界,李慧龙,彭波[2](2019)在《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以生产上引进应用的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探索了播期及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参试品种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始历期温度随着播种期推迟而升高,接近水稻生物学最适温度,灌浆成熟期温度随播期推迟显着降低。随着播种期推迟,播始历期缩短,灌浆成熟期延长。利用改进的水稻发育温度效应的非线性模型进行播始历期模拟,参试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温性,感温性宁粳3号>9优418>南粳44>郑稻18>隆优1875。9优418、南粳44、宁粳3号和隆优1875灌浆成熟期长短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极显着负相关,郑稻18与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与温差呈显着正相关。隆优1875灌浆成熟期对低温敏感,21℃以下灌浆成熟期显着延长,郑稻18灌浆速度快,对低温钝感。综合考虑,播始历期和灌浆成熟期受气温影响,为安全起见,将隆优1875播种期安排在5月10日前,郑稻18播种期安排在5月下旬,而宁粳3号、南粳44和9优418,播种期安排在5月15日前后。(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陈升孛,吴坤悌,陈明,赵蕾,张亚杰[3](2018)在《海南早稻灌浆成熟期高温热害对千粒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利用海南省2005—2016年气象资料、早稻产量资料、早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以32℃高温为早稻高温热害起始温度,计算灌浆成熟期内高温时数和热害积温,以探究高温热害导致海南早稻千粒重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海南早稻灌浆成熟期热害积温和热害时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灌浆成熟期热害积温和热害时数对千粒重的影响规律均可由对数函数来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68,其中,千粒重随着热害积温和热害时数的增加而降低,且下降速率逐渐减慢。(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27期)
小李卓[4](2017)在《稻比人高,逐梦禾下乘凉》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沙晚报讯(记者 小李卓)袁隆平院士有个稻下乘凉梦,他一直为圆梦而努力。如今,看到接近两米高的水稻,超过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你可不要认为是童话里的场面,记者昨日从邵阳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了解到,目前正在该地进行试验攻关的水稻新品种已(本文来源于《长沙晚报》期刊2017-08-13)
金正勋,郭雪冬,朱方旭,张忠臣[5](2016)在《灌浆成熟期氮素营养对粳稻品质性状及籽粒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籽粒直链淀粉含量(AC)差异显着的粳稻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灌浆成熟期氮素营养对粳稻品质性状及籽粒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施氮肥显着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千粒重,降低稻米最高粘度、最低粘度和最终粘度,降低幅度因品种不同而异;灌浆过程中籽粒SuSy和AI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抽穗后15~20 d;SPS活性变化在高AC材料中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抽穗后15 d,在低AC材料中活性缓慢下降,不同AC材料间叁种酶活性有显着差异;抽穗期施氮肥显着提高SuSy和AI活性,但显着降低SPS活性;灌浆不同时期SuSy活性均高于SPS和AI;AC与AI活性间呈不显着负相关,与SuSy和SPS活性间呈不显着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SuSy、AI、SPS活性间均呈正相关,其中与SuSy活性间相关达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金正勋,朱方旭,郭雪冬,张忠臣[6](2016)在《不同施氮方法对粳稻灌浆成熟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品质性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寒地粳稻穗数型高产品种松粳6号和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不同蘖穗肥比例对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与剑叶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稻米品质性状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分蘖肥施氮量增加穗肥施氮量极显着提高水稻叶片和籽粒蔗糖合成酶(Su 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但蔗糖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受施氮方式影响不显着;籽粒和叶片蔗糖含量因酶活性增加而增加;穗数型品种松粳6号各淀粉含量随穗肥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穗重型品种松粳9号则随穗肥施氮量增加而下降;不同类型品种对蘖穗肥比例反应不同,穗数型品种松粳6号20%N+30%N蘖穗氮肥处理稻米品质最好,穗重型品种松粳9号40%N+10%N蘖穗氮肥处理稻米品质最好。(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陈翔,王月林,巫丽君,穆如锦,汤如茂[7](2015)在《江苏省洪泽县水稻灌浆成熟期低温阴雨寡照灾害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农业气象学、农业统计学的方法,对近30 a江苏省洪泽县水稻灌浆成熟期低温阴雨寡照灾害发生典型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于水稻灌浆成熟期低温阴雨寡照灾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是9月到10月上旬连续5 d阴天且每天日照时数均<4 h、连续3 d日平均气温<18℃和连续4 d日雨量均≥0.1 mm。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法建立数值预报方程,历史拟合率为80%,2011-2014年试用准确率75%。该预报方程对洪泽县水稻灌浆成熟期低温阴雨寡照灾害具有一定的预报预警能力。根据中期低温阴雨寡照灾害预报,及时做好防治措施,可将其危害程度降低。(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仝星星,宋希云,刘树堂,姜雯[8](2015)在《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方式对玉米灌浆成熟期叶片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山东省半湿润易干旱地区夏玉米高产、稳产的耕作措施,本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下免耕、深松、深耕两季的耕作方式(7个)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衰老特性、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试验第3年):小麦深松+玉米免耕直播+秸秆还田(W3M2)可显着提高夏玉米叶片生育后期SOD活性、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而MDA含量增加缓慢,显着延缓穗位叶衰老;在吐丝至成熟期间干物质生产量上,W4M4(小麦深耕+玉米隔年深耕+秸秆还田)和W1M1(小麦旋耕+玉米隔年旋耕+秸秆还田)最高,W3M2和W3M3(小麦深松+玉米隔年深松+秸秆还田)次之,均显着高于CK和W1M2(小麦旋耕+玉米免耕直播+秸秆还田);W3M2干物质向籽粒运转比例即收获指数最高,W4M4最低;各耕作方式下W3M2和W1M1籽粒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3.90%和9.87%。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深松+玉米免耕直播+秸秆还田(W3M2)耕作方式下更有效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后期叶片生理活性,促进干物质向籽粒运转,增产效果显着。本研究可为华北麦-玉两熟农区合理安排周年耕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梁晓东[9](2012)在《春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田间抗旱管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 6月中下旬以来,我区部分小麦产区旱情频发。而此时正是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的关键期。粮食安全不容忽视。为此,我们特邀请新疆农科院的相关专家,就抗旱工作中春小麦田间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希望对农民朋友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新疆科技报(汉)》期刊2012-07-11)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10](2012)在《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油研599和叁北98为材料,研究了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成熟过程中,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芥酸含量、含油率、油酸含量是逐渐增加的,且含油率的增加达到显着水平;硫苷含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是逐渐减少的。成熟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芥酸、油酸、棕榈酸、硬脂肪酸、廿碳烯酸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相关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脂蛋总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因此,增施钾肥可降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增加芥酸含量、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肪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增施钾肥降低脂蛋总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增加油的不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期刊2012年06期)
灌浆成熟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以生产上引进应用的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探索了播期及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参试品种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始历期温度随着播种期推迟而升高,接近水稻生物学最适温度,灌浆成熟期温度随播期推迟显着降低。随着播种期推迟,播始历期缩短,灌浆成熟期延长。利用改进的水稻发育温度效应的非线性模型进行播始历期模拟,参试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温性,感温性宁粳3号>9优418>南粳44>郑稻18>隆优1875。9优418、南粳44、宁粳3号和隆优1875灌浆成熟期长短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极显着负相关,郑稻18与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与温差呈显着正相关。隆优1875灌浆成熟期对低温敏感,21℃以下灌浆成熟期显着延长,郑稻18灌浆速度快,对低温钝感。综合考虑,播始历期和灌浆成熟期受气温影响,为安全起见,将隆优1875播种期安排在5月10日前,郑稻18播种期安排在5月下旬,而宁粳3号、南粳44和9优418,播种期安排在5月15日前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灌浆成熟期论文参考文献
[1].蒙秀菲,冯仕喜,曾涛,彭菊,伍祥.灌浆成熟期气温对稻米品质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
[2].段斌,方玲,何世界,李慧龙,彭波.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9
[3].陈升孛,吴坤悌,陈明,赵蕾,张亚杰.海南早稻灌浆成熟期高温热害对千粒重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
[4].小李卓.稻比人高,逐梦禾下乘凉[N].长沙晚报.2017
[5].金正勋,郭雪冬,朱方旭,张忠臣.灌浆成熟期氮素营养对粳稻品质性状及籽粒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
[6].金正勋,朱方旭,郭雪冬,张忠臣.不同施氮方法对粳稻灌浆成熟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品质性状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
[7].陈翔,王月林,巫丽君,穆如锦,汤如茂.江苏省洪泽县水稻灌浆成熟期低温阴雨寡照灾害预报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
[8].仝星星,宋希云,刘树堂,姜雯.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方式对玉米灌浆成熟期叶片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
[9].梁晓东.春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田间抗旱管理措施[N].新疆科技报(汉).2012
[10].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