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梁和横向均匀间隔设置于两根上横梁底部的纵向梁;上横梁与纵向梁交接处、上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起重链的上吊点耳板;纵向梁长度长于两根上横梁的间距,纵向梁两端、长于两根上横梁间距的端部顶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捆扎绳的捆扎绳固定耳板;纵向梁底面上均匀间隔设有用于安装吊装链的下吊点耳板,吊装链一端与下吊点耳板固定,另一端固定有吊钩,吊钩包括钩身,吊钩的上部设有吊装链连接部,钩身上部设有防脱挡板,钩身底部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吊具与绑扎绳结合的方式,使整个预制梁钢筋骨架与吊装装置紧密连接固定,避免预制梁钢筋骨架在起吊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梁(1)和横向均匀间隔设置于两根上横梁(1)底部的纵向梁(2);所述上横梁(1)与纵向梁(2)交接处、所述上横梁(1)上设有用于安装起重链(3)的上吊点耳板(4),上横梁(1)底面还均匀间隔设有立向支撑杆(6);所述纵向梁(2)长度长于两根上横梁(1)的间距,所述纵向梁(2)两端、长于两根上横梁(1)间距的端部顶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捆扎绳的捆扎绳固定耳板(5);所述纵向梁(2)底面上均匀间隔设有用于安装吊装链(8)的下吊点耳板(7),所述吊装链(8)一端与下吊点耳板(7)固定,另一端固定有吊钩(9),所述吊钩(9)包括钩身(91),所述吊钩(9)的上部设有吊装链连接部(92),所述钩身(91)上部设有防脱挡板(93),所述钩身(91)底部设有环形凹槽(94),所述环形凹槽(94)内安装有橡胶垫环(95)。
设计方案
1.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梁(1)和横向均匀间隔设置于两根上横梁(1)底部的纵向梁(2);所述上横梁(1)与纵向梁(2)交接处、所述上横梁(1)上设有用于安装起重链(3)的上吊点耳板(4),上横梁(1)底面还均匀间隔设有立向支撑杆(6);所述纵向梁(2)长度长于两根上横梁(1)的间距,所述纵向梁(2)两端、长于两根上横梁(1)间距的端部顶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捆扎绳的捆扎绳固定耳板(5);所述纵向梁(2)底面上均匀间隔设有用于安装吊装链(8)的下吊点耳板(7),所述吊装链(8)一端与下吊点耳板(7)固定,另一端固定有吊钩(9),所述吊钩(9)包括钩身(91),所述吊钩(9)的上部设有吊装链连接部(92),所述钩身(91)上部设有防脱挡板(93),所述钩身(91)底部设有环形凹槽(94),所述环形凹槽(94)内安装有橡胶垫环(9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绳中部穿过预制梁钢筋骨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根的上横梁(1)上的两个捆扎绳固定耳板(5)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上横梁(1)之间还横向间隔设有纵向加强支撑,相邻纵向加强支撑之间设有斜向加强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94)两侧的钩身(91)底部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碳化钨耐磨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向支撑杆(6)底面标高低于下吊点耳板(7)底面标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绳为弹性绳,两端分别设有回形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94)的中心位于钩身(91)的中心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94)的宽度与预制梁钢筋骨架的钢筋直径相适应。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2)上均纵向均匀间隔设有至少五个下吊点耳板(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节段箱梁钢筋骨架吊装,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节段箱梁钢筋骨架吊装时容易产生变形,而且变形后整个钢筋骨架不能入模,而且修复困难,需要把所有钢筋全部拆除,重新绑扎,而且有一部分钢筋变形后不能再使用。现有技术多采用多点吊装或者在可断箱梁上部绑上钢管形式,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吊装装置与预制梁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固,钢筋骨架易产生变形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过于复杂,人工绑扎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梁和横向均匀间隔设置于两根上横梁底部的纵向梁;所述上横梁与纵向梁交接处、所述上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起重链的上吊点耳板,上横梁底面还均匀间隔设有立向支撑杆;所述纵向梁长度长于两根上横梁的间距,所述纵向梁两端、长于两根上横梁间距的端部顶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捆扎绳的捆扎绳固定耳板;所述纵向梁底面上均匀间隔设有用于安装吊装链的下吊点耳板,所述吊装链一端与下吊点耳板固定,另一端固定有吊钩,所述吊钩包括钩身,所述吊钩的上部设有吊装链连接部,所述钩身上部设有防脱挡板,所述钩身底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橡胶垫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捆扎绳中部穿过预制梁钢筋骨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根的上横梁上的两个捆扎绳固定耳板上。
进一步地,两根上横梁之间还横向间隔设有纵向加强支撑,相邻纵向加强支撑之间设有斜向加强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两侧的钩身底部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碳化钨耐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立向支撑杆底面标高低于下吊点耳板底面标高。
进一步地,所述捆扎绳为弹性绳,两端分别设有回形钩。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的中心位于钩身的中心线上。
此外,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与预制梁钢筋骨架的钢筋直径相适应。
更加优选地,所述纵向梁上均纵向均匀间隔设有至少五个下吊点耳板。
本实用新型设有立向支撑杆,立向支撑杆可将整个吊装装置固定在预制梁钢筋骨架上,方便施工人员将吊装链底部的吊钩固定在预制梁钢筋骨架上,同时吊钩环形凹槽的设置使预制梁钢筋骨架的钢筋与吊钩固定更加牢固,橡胶垫环主要在吊钩和钢筋之间起缓冲受力的作用同时也避免钢筋引起吊钩磨损。本实用新型采用吊具与绑扎绳结合的方式,使整个预制梁钢筋骨架与吊装装置紧密连接固定,可以避免预制梁钢筋骨架在起吊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克服了预制梁钢筋骨架变形调整困难的问题,方便了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保证了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上横梁与纵向梁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上吊点耳板与上横梁以及纵向梁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立向支撑杆与上横梁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横梁;2-纵向梁;3-起重链;4-上吊点耳板;5-捆扎绳固定耳板;6-立向支撑杆;7-下吊点耳板;8-吊装链;9-吊钩;91-钩身;92-吊装链连接部;93-防脱挡板;94-环形凹槽;95-橡胶垫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梁1和横向均匀间隔设置于两根上横梁1底部的纵向梁2;上横梁1与纵向梁2交接处、上横梁1上设有用于安装起重链3的上吊点耳板4,上横梁1底面还均匀间隔设有立向支撑杆6,立向支撑杆6底面标高低于下吊点耳板7底面标高;纵向梁2长度长于两根上横梁1的间距,纵向梁2两端、长于两根上横梁1间距的端部顶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捆扎绳的捆扎绳固定耳板5,捆扎绳中部穿过预制梁钢筋骨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根的上横梁1上的两个捆扎绳固定耳板5上,捆扎绳为弹性绳,两端分别设有回形钩,捆扎绳图中未画出;纵向梁2底面上均匀间隔设有用于安装吊装链8的下吊点耳板7,吊装链8一端与下吊点耳板7固定,另一端固定有吊钩9,如图4所示,吊钩9包括钩身91,吊钩9的上部设有吊装链连接部92,钩身91上部设有防脱挡板93,钩身91底部设有环形凹槽94,环形凹槽94内安装有橡胶垫环95,环形凹槽94两侧的钩身91底部设有耐磨层,耐磨层为碳化钨耐磨层,为了是吊钩9尽可能受均匀,环形凹槽94的中心应位于钩身91的中心线上,环形凹槽94的宽度与预制梁钢筋骨架的钢筋直径相适应。
两根上横梁1之间还横向间隔设有纵向加强支撑,相邻纵向加强支撑之间设有斜向加强支撑,纵向加强支撑和斜向加强支撑均为惯常设计,图中未画出。
环形凹槽94的中心位于钩身91的中心线上,环形凹槽94的宽度与预制梁钢筋骨架的钢筋直径相适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8219.X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18662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66C 1/14
专利分类号:B66C1/14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70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十六区)12号楼
发明人:赵有收;胡进源;宋合财;张力强;徐林峰
第一发明人:赵有收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旦帅男;王灵灵
代理机构:1100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