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的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李坤达[2](2020)在《保罗·安德鲁建筑空间中光语言的文化解读》文中认为由于光的存在能让世人感知整个视觉世界,光语言始终被历代建筑设计师所重视。设计师普遍运用光语言到各种建筑空间之中,然而目的却不尽相同:光语言既可以表达功能,也可以营造装饰,还可以传递情感。古往今来诸多建筑设计师都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索,留下来卓越永恒的作品。其中,就有保罗·安德鲁在其建筑空间中对光语言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文化兼容性,让虚无缥缈的光与实际存在的建筑空间,交相辉映,虚实相生,从人类居住文化的层面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本文的核心问题,是讨论安德鲁建筑空间中光语言设计的观念、方法的来龙去脉,及其作用、地位和实际影响。围绕这一问题,将沿着历史上人类对光语言使用的脉络,深入分析安德鲁在不同建筑空间中对光语言的设计方案,讨论这些方案各自不同的文化成因,光语言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在逐渐清晰的文化背景中呈现。在研究中发现,安德鲁的建筑空间设计对光语言的运用,既充分尊重历史的传承,吸取前人的智慧,又客观冷静的观察现实,并融汇自身深层的文化感悟。比如安德鲁清晰的意识到与建筑材料的实相对应,光语言是以一种“虚”的形式而存在。因此,在建筑空间中,探索这种虚实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同体验,是突破四维建筑空间的重要尝试。由于安德鲁对光语言的理解,受到不同文化的启迪,融汇历史与现实为一体,尤为精妙的驾驭光语言,在风格各异的建筑空间中,出神入化,不着痕迹。此外,其作品也遍布全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中,发挥功能和深层意义,影响着当代观众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这让本课题的研究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上述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本文通过梳理具体的案例和相关文献,将安德鲁的设计观念和方法,放置于人类对光语言使用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对于光与建筑实体空间、虚与实的建筑语言关系、光语言的属性转化以及光影在建筑中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文将分四部分展开:首先,具体论述四位设计界前辈对安德鲁光语言设计观念形成的影响,描述安德鲁设计生涯中三个时期内关于光语言观念的差异以及其对光语言设计观念的逐渐转变过程;其次,阐述“动感和光的空间”、“光编织的空间”、“通透空间”这三种光语言设计方法的确立;再次,从“神性”和“诗意”两方面,通过对安德鲁建筑作品的个案分析,分析光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不同文化内涵与表现;最后,总结归纳安德鲁光语言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的融合,以及其设计观念、方法带给后人的启示。

张天[3](2018)在《社会转型中的建筑作品解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是1980s至今的中国建筑解读的变化。以之探究建筑观念的变化。对解读的梳理是本文的核心和重要内容,笔者将解读分为“自述”、“他说”、“众说”三个层次,分别讨论了西方与中国过去的转变与今日的状况,并加以比较。也对建筑师与建筑在解读中的情况作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希望通过对解读进行整理,得出中国建筑观念演变的状况。在对解读进行一定的研究之后,作者对解读是如何受到社会转型影响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首先采取了四组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筑观念与建筑生产之间的关系。笔者从三个方向切入这样的讨论。第一个角度是中国与西方之间建筑关系的讨论,描述了改革开放至今西方建筑与西方风格在中国的演变过程;第二个角度是全国与地方关系的讨论,描述了在竞争关系改变下的地域主义的崛起;第三个角度则是商品与作品的区别,描述了地产广告与商业建筑中的符号使用情形。在这样的简要梳理和讨论之后,笔者认为,建筑观念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三种价值的冲突上,即建筑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符号价值上。在改革开放之前,建筑只有使用价值这一特性,造成了建筑依附于国家发展建设,政治动向,建筑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颗螺丝钉;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渐渐有了交换价值,这一价值因为房地产的勃兴渐渐占据了使用价值的主导地位;而在消费社会与互联网时代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的符号价值开始浮现,图像符号的象征价值和意义袭入日常生活,在不同的语境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城市、建筑及其设计。文章结论有三。第一是通过这样的对于解读“话语”的讨论,总结出哪些观念得以在社会发展中延续至今,哪些则走向了消亡。并以这样的方式,推断建筑观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试图得出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对应关系与发展脉络,并将其与社会转型相联系;其二,笔者试图得出建筑机构与建筑媒介的演变,是如何影响了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变化;其三,笔者希望藉由此文做出判断,得出建筑解读——“自述”、“他说”、“众说”三者对于建筑创作影响几何,并试图得出建筑解读和设计如何面对当下的状况。

李传文[4](2016)在《当代中国设计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文中指出后殖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确立所谓东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得西方总是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对立心态把东方设想为自己的对立面,以世界政治与文化的主宰者自居。虽然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出现是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但时至今日,后殖民主义思想内在的消极性对东方一些国家包括中国的文化发展仍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力。在中国的当代设计领域,就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反面影响,中国设计的发展需要积极塑造和始终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设计优势,并将其作为一项优秀传统遗产加以继承和发扬,这是非常重要的。

章明,张姿[5](2014)在《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价值取向的反思——以1978-2014年《建筑学报》为参照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1978-2014年的《建筑学报》为参照系,从传统价值、地域价值、创新价值3个方面梳理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文化价值的建构过程。

刘临安,杨安琪[6](2013)在《试论中法建筑文化在世纪之交的碰撞——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与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解读》文中认为以新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段作为背景,将中法建筑文化中的两个重要建筑—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与北京国家大剧院作为对象,试图通过对于这两座地标性建筑的文化特点以及建筑师的文化背景和建筑观念的分析,解读建筑创作的构思方法和表达意象的途径,讨论建筑对于社会产生的共鸣效应、文化认同作用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陈舜波[7](2013)在《设计竞赛与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设计竞赛经历了1920年代到30年代的初期发展,1930年代70年代坎坷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的迅速发展,建筑设计竞赛的每个时期都在中国建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官方通过建筑设计竞赛的限制条件来引导中国建筑的走向、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会影响建筑师的建筑观念、学术性的建筑设计竞赛为学习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一代建筑师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设计竞赛对中国建筑思潮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反而言之一个时期的多种建筑思潮也会影响到建筑竞赛的主题、竞赛作品风格倾向等等方面,二者相互“催化”并更迭前进。因此,将目光聚焦在建筑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二者的关系上,分析二者如何相互影响和推动对方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设计竞赛、建筑思潮迅速的发展演变,所以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改革开放后即1980年代后的当代中国。论文在纵向上,以时间为轴,以年代为界,分析和研究设计竞赛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寻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二者发展演变关系,并最终将理论研究的结论应用于设计竞赛的实践并取得了成功。论文主体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界定了设计竞赛、建筑思潮的概念,并将研究核心集中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确定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以及结构框架,并按年代对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进行整体概述。第二部分第二~四章以年代为分界,在分析时代、文化、社会等背景的基础下,以建筑设计竞赛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设计竞赛中的建筑作品思潮倾向及其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剖析了主流建筑思潮对建筑设计竞赛的影响,并例举了诸多典型的设计竞赛作品和实践案例进行对比和研究并得出最终结论。二者的相互“催化”作用是论文探寻的核心。第四章最后分析了当下作者亲身参与的设计竞赛实践中是如何进行本土建筑本体探索,并将建构本体等思想运用到设计竞赛中,在实践中探索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的相互影响。第三部分第五章是在前几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下得出最后的结论,总结了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二者的相互“催化”作用,展望了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未来的发展。

左剑冰[8](2012)在《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解题与演绎》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竞赛作为获得优秀建筑方案的重要模式,几个世纪以来在许多世界知名建筑设计中采用,产生大量建筑精品的同时也使城市建设事件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它不仅是一种竞争过程,更成为一项全民文化活动。如同其他领域的竞赛行为,人类通过竞争与发展的互动作用推进行业发展。20世纪后,建筑竞赛日益活跃,大量的新理念、新思潮、新技术通过竞赛显露端倪、扩大影响,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对新事物的普遍接受与认同。经济全球化使设计竞赛具有了世界性特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师同台竞技,对相关问题的多元解答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城市的内涵和外延。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吸引了大量境外建筑师参与国内的建筑设计,由于我国建筑竞赛起步晚,水平低,相对身经百战的境外建筑师,本土设计师还有很大不足,在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中逐渐被边缘化。因此,急需对实践型建筑竞赛进行深入、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本土设计师的竞赛实践。本文以近年来世界知名建筑竞标的参赛方案为研究对象,全文从四部分对实践型建筑竞赛的解题与演绎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建筑设计竞赛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针对竞赛的分类、特征、举办程序和积极作用分别阐述;第二部分通过对经典的竞赛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对优秀建筑师常用的解题思路与表达方式归纳整理;第三部分通过比较分析三个竞赛实例中主要的参赛作品,更加直观地对比同一项目中不同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建筑语汇及实施手法,对方案优劣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第四部分结合我国建筑竞赛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当代建筑竞赛实践对中国的启示,使论文研究更具实用价值。

王瑜[9](2012)在《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旨在系统地考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历史进程。通过建筑的物质化形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文环境,分析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背景、途径、特征与影响的史实,探讨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规律性,并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论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时期,从16世纪中叶至1840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初始时期;第二阶段为近代时期,从1840年至1949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49年至今,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的时期。古代时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局限于两个区域,一是澳门,自葡萄牙人1557年租借并定居澳门起,西式建筑逐渐传入澳门。二是清朝“广州十三行商”贸易时期的广州十三行,西方各国商馆的建设将西式建筑引入广州。古代时期传入岭南的西式建筑展示了完全不同于岭南的建筑文化,但受限于历史条件,西式建筑基本自成一体,传播与影响的范围有限,对岭南传统建筑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社会环境下,外来文化对岭南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等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区域广泛,从岭南的中心城市直至五邑、潮汕、梅州等侨乡,对岭南建筑的影响涉及城市建设、建筑类型、建筑形式、建筑技术等方面,同时,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外在的形式等物质层面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对岭南建筑的近代化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时期,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逐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岭南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已显示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20世纪60至80年代,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岭南传统庭院相结合的设计创作,使岭南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的现代建筑。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西方建筑多元化的思潮传入,以及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岭南建筑逐渐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论文探讨了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选择世界着名建筑师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广州体育馆,以及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进行解析。分析指出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更直接与直观地将西方多元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传入。然而,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需要以辩证与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总结与揭示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基本规律,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以及建筑文化趋同的现象。因此,岭南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筑创作立足于岭南,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养分,探索岭南建筑文化核心精神的现代表达。

陈向荣[10](2013)在《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矛盾的统一体。科学与艺术构成了建筑这一矛盾统一体。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科学的发展给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艺术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同时,二者又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关于建筑属于科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各种不同的建筑思想、建筑流派也体现着各自明显的科学倾向或艺术倾向。建筑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交替占据统治地位的过程。二者的这种争斗,反过来又促进了建筑本身的发展。就当今而言,自从上世纪末现代主义建筑逐渐衰落以后,建筑艺术性的倾向开始逐渐占据上风。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筑外形的塑造上,力图透过形体的复合、扭转、倾斜来表达当前流行建筑美学的思潮。剧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种艺术性的倾向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各种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剧场外壳成为剧场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然而,剧场作为功能性建筑,其本质是为人的观演活动服务的。对于剧场的使用者——观众和演员的行为倾向和生理需求,是建筑师在进行剧场设计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的艺术性倾向,使建筑师更多地关注剧场建筑的外观,却忽略了其真正的使用者,导致剧场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使用者的需求。作为建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使用后评价以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借助社会学、统计学的手段,探讨建筑在实际使用中的状态,从而得到符合现实需求的建筑设计建议及导则。本文的剧场使用后评价研究具有学科交叉化、综合化的特征,结合了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和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借鉴了传统建筑学研究的方法内容和社会学客观评价的手段,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剧场的种类很多,当前我国剧场建设的主流——综合性的大中型剧场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研究针对剧场观众和演员的主客观需求,试图发现剧场建设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归纳其缘由及改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剧场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模式和设计导则。概括而言,本文对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的使用后评价及设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研究框架和方法的确定。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缘由、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分析了研究所涉及的关键学科的理论体系及特点,从而确定研究的方法、取向和技术路线,明确研究的范围、策略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完成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确定使用后评价的主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旨趣等等。第二部分是综合性评价,侧重于探索观众和演员对剧场环境的认知方式。研究包括满意度评价和舒适性评价两部分,兼顾考察使用者对剧场建筑的各种显性、隐性需求。第三部分是焦点性评价,充分考虑剧场建筑的空间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分别以休息厅空间、后台空间的使用方式评价和观众厅的主观倾向评价为旨趣,探讨了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设计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得到普适性的评价结论。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综合性评价结论的总结,提出了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的评价指标集;第二是根据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其成因、解决方式的探索,提出了适应当前剧场运营和观演活动的剧场空间设计模式语言;第三是把研究的成果条文化、系统化、清晰化,提出剧场建筑设计建议与导向性准则。本文以使用后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以剧场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和环境体验为依据,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地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的评价指标因子集、设计模式语言和导则。这是对我国较为贫乏的剧场建筑设计理论的有效补充和扩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的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的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2)保罗·安德鲁建筑空间中光语言的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价值
        2. 现实价值
    (三)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一、 安德鲁光语言设计观念的形成
    (一) 安德鲁建筑空间中光语言设计观念的来源
        1. 柯布西耶的“理性到浪漫”
        2. 路易斯·康的“静谧与光明”
        3. 布雷的“古典理性主义”
        4. 阿尔托的“民族性与人情化”
    (二) 安德鲁建筑空间中光语言设计观念的三个时期
        1. 光语言设计运用的崭露时期(1961-1969年)
        2. 光语言设计运用的发展时期(1970-1989年)
        3. 光语言设计运用的成熟时期(1990-2018年)
    (三) 安德鲁对建筑空间中光语言设计的观念转变
        1. 由功能至图案设计之转变
        2. 由图案元素至空间之转变
二、 安德鲁光语言设计风格的确立
    (一) 动感和光的空间——光语言在建筑空间中的自觉运用
    (二) 光编织的空间——光语言在建筑空间中的逐渐明晰
    (三) 通透空间——光语言在建筑空间中的人文主义体现
三、 安德鲁建筑空间中光语言的文化分析
    (一) 西方建筑中光语言的“神性”营造
        1. 戴高乐机场中心空洞的理性与神性
        2. 阿布扎比机场的“烛台”与“晶洞”
    (二) 东方建筑中光语言的“诗意”表达
        1. 雅加达机场的光线过滤
        2. 中国国家大剧院水天结合
四、 安德鲁光语言设计方案的启示
    (一) 光语言设计方案与建筑空间的完美匹配
        1. 光语言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方法
        2. 建筑空间中巧妙运用光语言的表现力
    (二) 光语言设计方案在建筑空间的综合表达
        1. 光语言对建筑空间气氛的渲染
        2. 建筑空间中光语言价值的哲学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社会转型中的建筑作品解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方向——作品解读与建筑观念
        1.3.2 研究视野——建筑作品与社会意识形态
        1.3.3 研究对象——中国建筑作品解读的发展
        1.3.4 不足与展望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作品、解读与观念
    2.1 “作者之死”与“文本之生”
        2.1.1 作者与作品
        2.1.2 解读的意义
    2.2 “生产”与“规训”
        2.2.1 文化工业——生产者
        2.2.2 社会媒体——传播者
        2.2.3 市场/计划——控制者
    2.3 “盖房子”与“说房子”
        2.3.1 “盖房子”——生产建筑
        2.3.2 “说房子”——生产解读
    2.4 建筑解读与建筑作品生产
3 1960s以来西方建筑作品解读概述
    3.1 不搞建筑就要革命:1945s-1960s西方建筑的解读
    3.2 现代性:1960s以来西方建筑作品解读
        3.2.1 自述
        3.2.2 他说
        3.2.3 众说
    3.3 西方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变化
4 解读的历史:从“话语”到“观念”
    4.1 建筑解读的主体
    4.2 “阶级”与建筑: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建筑
    4.3 “说房子”:1980s以来的建筑作品
        4.3.1 自述
        4.3.2 他说
        4.3.3 众说
    4.4 解读中的建筑与建筑师
        4.4.1 “自述”与“他说”文本中的解读分析
        4.4.2 重庆来福士广场:一个“众说”的样本
    4.5 “说房子”与建筑观念演变
        4.5.1 改革开放前
        4.5.2 改革开放后
5 解读的背后:社会转型的影响
    5.1 管中窥豹——建筑解读的案例分析
        5.1.1 国家大剧院与世博会中国馆
        5.1.2 各地大剧院、万达会展建筑中的“地域”表达
        5.1.3 地产广告、商业建筑中的符号应用
        5.1.4 新媒体中建筑解读的机制与内容的变化
    5.2 建筑解读变化背后的三重关系
        5.2.1 中与西:外来建筑与外来形式
        5.2.2 地方与全国:本土建筑与地域表达
        5.2.3 商品与作品:地产广告与商业奇观塑造
    5.3 三种转型,三种价值,三种观念
        5.3.1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
        5.3.2 生产型到消费型社会转型
        5.3.3 网络时代的崛起
    5.4 “说房子”与“盖房子”之间
6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解读、观念与建筑生产的关系
    6.1 建筑解读与观念的对应关系与发展脉络
    6.2 机构与媒体对建筑解读的影响
    6.3 对比西方:建筑师之于建筑解读
    6.4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国家大剧院中标后解读记录整理表
    C 2010-2017年最丑陋建筑评选结果前15名整理表

(4)当代中国设计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批评理论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二、当代中国设计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一)罗兰·巴特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启示
    (二)建筑设计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三)平面设计等领域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三、余论:保持“文化身份”,反击文化渗透

(5)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价值取向的反思——以1978-2014年《建筑学报》为参照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价值认同方面
    1.1 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辩到既有建筑传统价值的保护与再生
    1.2 从传统价值的宏大叙事到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建筑策略
2 地域价值认同方面
    2.1 从中西文化之辩到全球化语境下“在地性”建筑探索
    2.2 从境外设计的输入到本土化设计的振兴
3 创新价值认同方面
    3.1 从文化嫁接到文化奇观
    3.2 从主流建筑文化到全景式建筑文化图景

(6)试论中法建筑文化在世纪之交的碰撞——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与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北京与巴黎的历史背景
2 两座建筑的问世之难
    2.1 卢浮宫金字塔面临的争议
    2.2 国家大剧院方案的争鸣
    2.3 建筑的解读
        2.3.1 卢浮宫金字塔
        2.3.2 国家大剧院
3 两位建筑师的比较
    3.1 贝聿铭的建筑观
    3.2 保罗·安德鲁的建筑观
4 结论

(7)设计竞赛与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内容限定
        1.1.1 研究的缘起与课题来源
        1.1.2 研究内容的限定
    1.2 相关文献研究
        1.2.1 设计竞赛的相关文献研究
        1.2.2 中国建筑思潮的相关文献研究
        1.2.3 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关系研究的文献
    1.3 设计竞赛与当代建筑思潮的整体概述
        1.3.1 思想震荡:1978-1989
        1.3.2 多元探索:1990-1999
        1.3.3 理性创新:2000 迄今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研究框架
2 思想震荡期设计竞赛中的外在表达思潮
    2.1 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震荡
    2.2 思想震荡期的设计竞赛历程
        2.2.1 学术性竞赛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2.2.2 公开竞赛的初步探索
    2.3 形式主义的建筑外在表达思潮
        2.3.1 1980 年代初期传统形式的回归与复兴
        2.3.2 1980 年代中期形式主义的反思与争论
        2.3.3 1980 年代末期形式主义的淡化与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多元探索期设计竞赛中的内在追求思潮
    3.1 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多元
    3.2 多元探索期的设计竞赛历程
        3.2.1 学术性竞赛的多元化探索
        3.2.2 公开竞赛的逐步成熟
    3.3 注重内涵的建筑内在追求思潮
        3.3.1 1990 年代初期内在追求的探索与转变
        3.3.2 1990 年代中后期内在追求的成熟与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理性创新期设计竞赛中的多元共生思潮
    4.1 世纪之交时期的思想挑战
    4.2 理性创新期的设计竞赛历程
        4.2.1 学术性竞赛的国际化创新
        4.2.2 公开竞赛的全球拓展
    4.3 理性创新的建筑多元共生思潮
        4.3.1 中国文化和本土建筑的不懈追求
        4.3.2 多元共生思潮的创新取向
        4.3.3 基于建构本体探索的竞赛实践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设计竞赛和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催化”关系
    5.1 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的互动
    5.2 设计竞赛和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1980 年代设计竞赛统计详细内容
    C 历年设计竞赛获奖名单附表
    D 作者参与设计竞赛详细资料

(8)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解题与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概念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1 中国经济崛起与疯狂的城市化
        1.2.2 国内重大项目的竞争机制逐步完善
        1.2.3 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验”与本土建筑师的边缘化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现有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研究成果概述
        1.4.1 以图片收集和整理为主的研究成果
        1.4.2 具有一定逻辑性、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1.4.3 针对某次建筑竞赛的总结式研究成果
        1.4.4 论文的研究价值
    1.5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6 课题研究框架
第二章 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发展与现状
    2.1 建筑设计竞赛的历史与发展
    2.2 国内外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开展状况
    2.3 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分类
        2.3.1 按照参赛资格范围划分
        2.3.2 按照竞赛阶段划分
    2.4 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举办及程序
        2.4.1 适合举办竞赛的项目特征
        2.4.2 成功举办竞赛所需条件
        2.4.3 竞赛举办的一般程序
    2.5 举办建筑竞赛的积极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解题与表达
    3.1 实践型建筑竞赛的解题策略与设计构思
        3.1.1 解题,从基地开始——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3.1.2 设计意匠——建筑与文化的融合
        3.1.3 走向公民建筑——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的塑造
        3.1.4 建筑师的批判性思考
    3.2 设计成果的表达与展示
        3.2.1 手绘草图与效果图
        3.2.2 手工实体模型
        3.2.3 图解表达(Diagram)
        3.2.4 计算机效果图
        3.2.5 结构与构造详图
        3.2.6 更具亲和力的展示方式
第四章 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经典案例分析
    4.1 电厂的“重生”——泰特美术馆(TATE)改造竞赛
        4.1.1 项目背景
        4.1.2 参赛作品介绍
        4.1.3 作品分析与对比
        4.1.4 泰特美术馆改造竞赛小结
    4.2 魁北克国家美术馆(MNBAQ)国际竞赛
        4.2.1 项目背景
        4.2.2 参赛作品介绍
        4.2.3 魁北克国家美术馆国际竞赛的作品对比与小结
    4.3 台北艺术中心(TAPC)国际竞赛
        4.3.1 项目背景
        4.3.2 参赛作品介绍
        4.3.3 台北艺术中心国际竞赛的作品对比与小结
第五章 启示与结语
    5.1 当代实践型建筑竞赛对中国的启示
        5.1.1 理性“概念”主导设计
        5.1.2 对建筑本质的执着追求
        5.1.3 建筑与技术协同考虑、共同参与设计流程
        5.1.4 批判性设计思维
        5.1.5 个性化与创新意识
    5.2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缘起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的释义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岭南建筑文化研究概述
        1.3.2 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研究
        1.3.3 建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二章 文化传播与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1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理论
        2.1.1 文化与传播
        2.1.2 文化传播的特征
        2.1.3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
        2.1.4 文化传播的驱动机制
        2.1.5 跨文化传播理论
    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2.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前提条件
        2.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2.2.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性
    2.3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之开端
    3.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3.1.1 海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3.1.2 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
    3.2 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
        3.2.1 古代佛教与佛教建筑的传入
        3.2.2 古代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建筑的传入
        3.2.3 古代西方宗教与宗教建筑的传入
    3.3 古代西方建筑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开端
    3.4 澳门:古代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前沿阵地
        3.4.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背景
        3.4.2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的传播与影响
        3.4.3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特点
    3.5 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广州十三行
        3.5.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广州十三行传播的背景
        3.5.2 古代传入广州十三行的西式建筑
        3.5.3 古代广州十三行西式建筑的特点
    3.6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与特征
        3.6.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3.6.2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征
    3.7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
    4.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社会背景
        4.1.1 近代岭南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4.1.2 近代岭南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4.1.3 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4.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4.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的引进
        4.3.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主导下的沙面租界建设
        4.3.2 西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对城市发展与新区建设的影响
    4.4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跨文化传播
        4.4.1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跨文化传播的因素
        4.4.2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4.5 近代岭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形成与特征
        4.5.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对骑楼建筑的影响
        4.5.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五邑地区的碉楼建筑
        4.5.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主导下中西结合的教会学校建筑
    4.6 外来建筑文化对近代岭南公园与陵园的影响
        4.6.1 西方古典园林对近代广州公园的影响
        4.6.2 西方古典园林影响之下的广州近代陵园
    4.7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点
        4.7.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方式
        4.7.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主要推动力
        4.7.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4.8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
    5.1 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
        5.1.1 外来建筑文化传播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5.1.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5.2 历史背景下前苏联建筑的影响
        5.2.1 苏联建筑流行的背景
        5.2.2 苏联建筑在岭南的影响
    5.3 香港在岭南现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5.3.1 粤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5.3.2 香港建筑文化的特征
        5.3.3 香港建筑文化的影响
    5.4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5.4.1 岭南现代建筑萌芽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5.4.2 现代主义建筑对广州外贸工程建筑的影响
        5.4.3 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5.4.4 新形势下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5.5 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传播与实践的领军人物
        5.5.1 岭南现代建筑的倡导者夏昌世
        5.5.2 岭南现代建筑的实践者佘畯南
        5.5.3 岭南现代建筑的探索者莫伯治
    5.6 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5.6.1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5.6.2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探索
        5.6.3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住宅设计
    5.7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特点
        5.7.1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5.7.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
        5.7.3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5.8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6.1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背景
        6.1.1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概况
        6.1.2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进程
    6.2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途径
    6.3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及其特点
        6.3.1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6.3.2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作品的主要特点
    6.4 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启示
    6.5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代表作品解析
        6.5.1 广州体育馆
        6.5.2 广州大剧院
    6.6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
    7.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基本范式
        7.1.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与影响机制
        7.1.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中的调适与融合
        7.1.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文化优势规律
        7.1.4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增值创新
    7.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发展范式
        7.2.1 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多元化
        7.2.2 全球化语境下建筑文化的趋同
        7.2.3 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和谐共生
    7.3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社会背景
        1.2.1 我国当前剧场建设的高潮期
        1.2.2 我国剧场运营状况
        1.2.3 我国艺术演出状况
        1.2.4 我国剧场的商业化趋势
    1.3 研究的学术背景
        1.3.1 剧场研究状况
        1.3.2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1.4 研究的相关学科、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相关学科
        1.4.2 主要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目的、范围及策略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策略
    1.6 研究的特色、意义、创新点及局限性
        1.6.1 研究特色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的创新点
        1.6.4 研究的局限性
    1.7 几个主要概念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评价前期的准备
    2.1 概述
    2.2 前期研究的目的
    2.3 对评价客体的初步研究
        2.3.1 评价客体的范围
        2.3.2 对评价客体的现场初勘
        2.3.3 对评价客体的图纸分析
        2.3.4 评价客体类型的划分
        2.3.5 评价客体的选择
    2.4 对评价主体(使用者)的初步研究
        2.4.1 对剧场使用人群的现场访谈
        2.4.2 对使用者的问卷调查
        2.4.3 评价主体范围及抽样方法确定
    2.5 评价逻辑的建立
        2.5.1 研究思路的形成
        2.5.2 研究旨趣的提出
        2.5.3 对综合性评价的研究设计
        2.5.4 对焦点评价的研究设计
        2.5.5 评价方法的选择
        2.5.6 分析方法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的满意度评价
    3.1 满意度评价
        3.1.1 概念界定
        3.1.2 研究状况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内容
        3.2.3 研究方法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3.3.1 先导性研究
        3.3.2 研究假设
    3.4 第一步研究:以使用者群体(演员样本和观众样本)为控制变量的满意度研究
        3.4.1 评价对象背景信息
        3.4.2 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
        3.4.3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3.5 第二阶段的研究:以不同剧场为控制变量的满意度研究
        3.5.1 评价对象的背景信息
        3.5.2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3.5.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6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的层次权重评价分析
        3.6.1 建立层次结构
        3.6.2 重要性因素排序
        3.6.3 计算权重与综合得分
        3.6.4 综合得分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环境舒适性评价
    4.1 舒适性评价理论概述
        4.1.1 概念界定
        4.1.2 影响舒适性的因素
        4.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内容
        4.2.3 主要研究方法
    4.3 观众对广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的舒适性评价
        4.3.1 评价对象背景信息
        4.3.2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4.3.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4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舒适性的层次权重评价分析
        4.4.1 建立层次结构
        4.4.2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
        4.4.3 子准则层对准则层的权重计算
        4.4.4 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总排序
        4.4.5 综合得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休息厅空间和后台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
    5.1 使用方式评价
        5.1.1 基本概念
        5.1.2 理论定位
        5.1.3 国外空间行为研究概况
        5.1.4 国内空间行为研究概况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目的
        5.2.3 研究内容
        5.2.4 研究方法
    5.3 剧场休息厅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
        5.3.1 观察研究
        5.3.2 访谈研究
    5.4 剧场后台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
        5.4.1 观察研究
        5.4.2 访谈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观众厅空间的喜爱度评价
    6.1 喜爱度评价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目的
        6.2.3 研究内容
        6.2.4 研究方法
    6.3 先导性研究
        6.3.1 文献资料
        6.3.2 开放式访谈
    6.4 现状调查
    6.5 喜爱倾向性调查分析结果及讨论
        6.5.1 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
        6.5.2 问卷结果及分析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空间模式与设计导则
    7.1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综合评价指标模型
        7.1.1 一级评价指标
        7.1.2 二级评价指标
        7.1.3 评价因素权重计算
    7.2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空间设计模式
        7.2.1 文献研究
        7.2.2 研究途径
        7.2.3 空间设计模式
    7.3 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设计导则
        7.3.1 文献研究
        7.3.2 本导则的特点
        7.3.3 总则
        7.3.4 平面布局建议
        7.3.5 关于使用者
        7.3.6 各主要空间的设计建议
        7.3.7 设施设备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D.学位论文
    J.学术论文期刊
    M.学术着作
    N.报纸文章
    Z.网络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1.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先导性研究问卷
        1.1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探索性研究问卷(一)
        1.2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探索性研究问卷(二)
        1.3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探索性研究问卷(三)
        1.4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观众厅及公共空间舒适度评价——影响因素先导性调查(观众问卷)
    附录 2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使用后评价调查表(量化调查表)
        2.1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评价调查表(管理人员问卷)
        2.2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评价调查表(演员问卷)
        2.3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评价调查表(观众问卷)
        2.4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舒适度评价调查表(观众问卷)
    附录 3. 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观众厅使用倾向调查表(观众问卷)
    附录 4 我国三个城市剧场艺术演出场次统计
        4.1 艺术表演场次(广州)(2011.1.20~2011.4.20)
        附录 4.2 艺术表演场次(佛山)(2011.1.20~2011.4.20)
        附录 4.3 艺术表演场次(深圳)(2011.1.20~2011.3.20)
    附录 5 四座剧场各 5 场演出的在线选座图记录(在演出前三天关闭时)和对剧场上座率的估算
    附录 6 作者调研的 8 个剧场信息
        6.1 湖南大剧院
        6.2 深圳保利剧院
        6.3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讲堂
        6.4 乐山剧院
        6.5 东莞玉兰大剧院
        6.6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
        6.7 广州大剧院
        6.8 武汉琴台大剧院
致谢
附件

四、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的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保罗·安德鲁建筑空间中光语言的文化解读[D]. 李坤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社会转型中的建筑作品解读初探[D]. 张天. 重庆大学, 2018(04)
  • [4]当代中国设计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J]. 李传文. 艺苑, 2016(05)
  • [5]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价值取向的反思——以1978-2014年《建筑学报》为参照系的研究[J]. 章明,张姿. 建筑学报, 2014(Z1)
  • [6]试论中法建筑文化在世纪之交的碰撞——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与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解读[J]. 刘临安,杨安琪.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3(04)
  • [7]设计竞赛与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D]. 陈舜波. 重庆大学, 2013(03)
  • [8]实践型建筑设计竞赛的解题与演绎[D]. 左剑冰. 天津大学, 2012(08)
  • [9]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王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10]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D]. 陈向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