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港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辫状河叁角洲,沉积微相,花港组,中央反转构造带
花港组论文文献综述
朱毅秀,黄导武,王欢,何贤科,师源[1](2019)在《东海西湖凹陷A气田渐新统花港组叁段厚层砂岩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湖凹陷A气田花港组叁段巨厚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区主力产气层与优质储层,对其沉积微相的厘定争议较大。综合利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相关资料,研究了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沉积环境与相分布。研究认为本区发育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不发育反映海相及海侵的沉积物与相标志。垂向上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迭置、厚度较大,水平延伸好;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由东北逐渐向西南呈树枝状分叉、连片分布,物源来自东北部。明确研究区属于陆相背景下的湖泊-叁角洲沉积体系,为典型的牵引流沉积,不见海侵层序,高能量牵引流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本区高产气藏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张武,肖晓光,苗清,罗健,俞伟哲[2](2019)在《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强溶蚀区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粉末粒度、物性等实验测试资料,结合测井及地震数据,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中北部花港组储层基本特征及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并预测强溶蚀区。研究表明,花港组储层石英含量较高,抗压实性强;泥质杂基含量低,砂岩较"洁净"。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占70%~95%,受沉积物源控制形成的洁粗砂岩及后期溶蚀改造是发育优质储层的关键。在划分花港组成岩相类型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技术建立测井参数与取心段视溶蚀率的关系,预测的视溶蚀率误差在±10%以内;结合地震敏感属性对溶蚀率进行多元拟合,形成一套基于岩心成岩相分析-测井BP神经拟合-地震多属性约束强溶蚀区的预测技术。平面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吻合。(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娄敏,杨香华,江平,霍沈君[3](2019)在《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测井资料对未取心井区域的成岩相进行人工智能识别成为必然的趋势。利用岩心铸体薄片与扫描电镜资料,划分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储层成岩相,总结了六种典型成岩相类型,各类成岩相所对应的测井响应差异明显。结果表明,测井系列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浅侧向电阻率和密度等为成岩相判别敏感曲线。对比岩心薄片资料表明,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识别未取心井段的成岩相,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刘金水,陆永潮,秦兰芝[4](2019)在《源—汇系统分析方法在大型储集体研究中的应用——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花港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重矿物组合、成像测井及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及其物源区进行源—汇体系分析,研究了中央反转构造带大型储集体的形成过程。花港组沉积时期,中央反转带存在北部虎皮礁、西部海礁隆起与东部钓鱼岛隆褶带3个物源区;中央反转带发育轴向大型通道、西部下切谷通道以及东部隆褶带转换带通道等3种类型的砂体汇聚通道;中央反转带南北向存在北、中、南3个不同的大型砂体汇聚区。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了北部的虎皮礁隆起物源砂体的长距离搬运以及西部海礁隆起与东部钓鱼岛隆褶带的物源点输入为特点的大型储集体形成特征。(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刘汝敏,孙少川,王冬冬[5](2019)在《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演示相分析,储层微相识别从而总结沉积相的特征,根据测井相应关系,得到各个微相的测井相特征,通过界面约束,剖面分析识别从而得到研究区的沉积体系特征,为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沉积储层的研究提供主要的研究依据,对储层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赵仲祥,张宪国,董春梅,段冬平,黄鑫[6](2019)在《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致密化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海上深层低渗致密储层致密化成因,降低勘探、开发的成本和风险,通过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粒度分析、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孔渗测试和元素分析等多种分析化验手段,精确表征了花港组的岩石学特征、储集性能及孔隙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致密化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对储层致密化起主导作用,其中埋藏深度是控制压实强弱的关键,沉积作用是影响压实强弱的重要因素;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碳酸盐胶结是储层不均匀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伊利石、伊蒙混层和孔隙充填式绿泥石降低了孔隙度,孔隙衬里绿泥石具有保孔作用;不同物源致密化程度差异明显,其他条件相同时,东物源比北物源储层更加致密.研究区花港组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压实减孔主要发生在同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增孔和黏土矿物胶结作用减孔主要发生在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对储层致密化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付焱鑫[7](2018)在《低渗致密气藏密闭取心含水饱和度校正——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储集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低渗致密气藏含气饱和度评价一直是困扰勘探开发评价的难点。压汞等常规岩心分析方法难以准确确定含气饱和度,与常规岩心分析相比,密闭取心测量的含水饱和度更接近地层真实情况,但是也存在水挥发的问题。为了准确刻度含气饱和度,分析了密闭取心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3种岩心处理方法的不同,提出了考虑岩石孔隙形变的基于低渗致密气藏密闭取心挥发量实验的含水饱和度校正方法,完成了西湖凹陷某构造5井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总校正量10%左右。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适用于东海西湖凹陷低渗致密气藏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董春梅,赵仲祥,张宪国,于申,黄鑫[8](2018)在《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物源及沉积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湖凹陷中北部地区面积广,井点和取心数量少,导致花港组物源和沉积相类型认识存在争议。根据砾石成分、岩屑类型、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和重矿物组合类型,判断研究区母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根据重矿物ZTR指数,判断沉积物搬运距离;根据倾角测井和地震前积反射结构特征,推断古水流方向;根据泥岩颜色、泥砾特征、层理类型、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岩石类型等相标志,判断沉积相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区花港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虎皮礁凸起,局部有东部钓鱼岛隆褶带物源的混入;发育辫状河叁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3种微相类型,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该结果可以为西湖凹陷中北部地区勘探和开发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段冬平,陈波,黄导武,李文俊,陈晨[9](2018)在《西湖凹陷黄岩1-1气田花港组地震沉积学研究及内部结构刻画》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湖凹陷黄岩1-1气田是典型海上低渗气田,主力层花港组为大型河流-叁角洲沉积环境,有利沉积相带的分布制约着气田的高效开发。在连片叁位地震资料基础上,运用地震沉积学技术建立定量沉积体系,利用水平井标定的地震波形的细微变化和探边工具对沉积体系内部的结构进行了刻画。提出了黄岩区花港组储层主要为叁角洲平原、前缘及辫状河、曲流河沉积,半定量解剖了叁种储层的平面形态、分布范围、宽厚比及剖面组合关系,理清了H6~H1层垂向演化规律。整体表现为垂向上由H6层叁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逐渐演变为H3层辫状河及H2层曲流河沉积体系(图1)。总结了四类主要砂体的剖面、平面形态和规模:(1)曲流河砂体厚度一般较小,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弱连续、弱反射、顶平底凸的特征,向两侧同相轴逐渐减薄相变,平面形态为弯曲的长条状,河道宽0.5km~1.2km,厚8m~30m,宽厚比15:1~40:1;(2)辫状河道砂体厚度约20m左右,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较连续、强反射特征,两侧反射强度突然减弱或突然相变,反映到平面形态为边界清晰,河道弯曲度小的长条状,河道宽0.2km~1.6km,厚20m~40m,宽厚比40:1~100:1;(3)辫状河道带是由辨状河道相互迭置而成,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较连续、强反射条带,并向两侧逐渐变薄直至相变,平面上为更宽的河道和较清晰的边界,河道带宽15km~25km;(4)分流河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透镜状形态,分布无规律,平面形态为一定弯曲度的长条状,河道相互切割、迭加,宽0.5km~1.3km,厚4m~30m,宽厚比15:1~40:1;(5)曲流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反射强度较强的顶平底凸的透镜状,平面上为弯曲度较大的蛇曲形态,边滩长2.5km~3.6km,宽1.5km~2.7km。在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解剖了花港组H5、H6层迷宫状分流河道砂体、H4层孤立窄条带状河道砂体以及H3层宽带状辫状河复合心滩砂体。H3层表现为纵向上厚度较大,由多期心滩冲刷切迭形成的复合心滩沉积砂体,其沿河道方向呈长条状分布。H4层砂体表现为薄层、孤立、分散分布的条带状河道砂体。H5、H6层砂岩发育,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多期迭置迁移。在H5层单一河道内,利用水平井资料、地震波形细微变化及探边工具进一步识别出4期单一心滩,发现单一心滩间存在不连通或半连通的阻流界面,制约生产井的有效动用。本文建立了基于地震沉积学与井震结合砂描的分级储层精细解剖方法,为海上低渗油气田精细储层解剖,开发方案制订和调整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汪俊伟,刘江艳,侯国伟,何苗[10](2018)在《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风暴沉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岩心观察,发现花港组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主要包括风暴侵蚀形成的渠模、冲刷沟槽、冲刷面,风暴涡流形成的撕扯构造、菊花状构造,风暴重力流形成的粒序层理,风暴浪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平行层理,同生变形构造及生物逃逸构造.运用岩石相组合分析的方法,发现花港组风暴垂向沉积序列发育不完整.其理想的序列由A~G共7段构成。根据花港组垂向沉积序列类型、沉积构造特点总结出了A+B+G、A+B+C、A+B+D、B+C+D、C+E+G、E+F+G等6种风暴沉积序列和原地风暴岩、近源风暴岩和远源风暴岩3种风暴岩类型.(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8年04期)
花港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粉末粒度、物性等实验测试资料,结合测井及地震数据,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中北部花港组储层基本特征及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并预测强溶蚀区。研究表明,花港组储层石英含量较高,抗压实性强;泥质杂基含量低,砂岩较"洁净"。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占70%~95%,受沉积物源控制形成的洁粗砂岩及后期溶蚀改造是发育优质储层的关键。在划分花港组成岩相类型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技术建立测井参数与取心段视溶蚀率的关系,预测的视溶蚀率误差在±10%以内;结合地震敏感属性对溶蚀率进行多元拟合,形成一套基于岩心成岩相分析-测井BP神经拟合-地震多属性约束强溶蚀区的预测技术。平面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港组论文参考文献
[1].朱毅秀,黄导武,王欢,何贤科,师源.东海西湖凹陷A气田渐新统花港组叁段厚层砂岩沉积环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2].张武,肖晓光,苗清,罗健,俞伟哲.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强溶蚀区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娄敏,杨香华,江平,霍沈君.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4].刘金水,陆永潮,秦兰芝.源—汇系统分析方法在大型储集体研究中的应用——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花港组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9
[5].刘汝敏,孙少川,王冬冬.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体系研究[J].石化技术.2019
[6].赵仲祥,张宪国,董春梅,段冬平,黄鑫.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致密化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7].付焱鑫.低渗致密气藏密闭取心含水饱和度校正——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储集层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8
[8].董春梅,赵仲祥,张宪国,于申,黄鑫.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物源及沉积相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
[9].段冬平,陈波,黄导武,李文俊,陈晨.西湖凹陷黄岩1-1气田花港组地震沉积学研究及内部结构刻画[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10].汪俊伟,刘江艳,侯国伟,何苗.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风暴沉积研究[J].地质与资源.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