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包括外壳、屏蔽罩和真空断路器,所述屏蔽罩轴向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屏蔽罩的内部设置有静主触头,所述静主触头的内壁上连接有静弧触头,所述静弧触头的右端设置有喷口,所述喷口的右端连接有真空断路器,所述真空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静端盖板和动端盖板,所述静端盖板的内壁上轴向贯穿连接有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的上部穿过喷口与静弧触头相连接,断路器在整个开断过程,触头最大场强的变化率是逐步减小,伴随着触头分离,触头的电场分布逐步减小,最终趋于均匀,有利于提高断路器开断后期介质恢复强度,延长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设计方案
1.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包括外壳(1)、屏蔽罩(2)和真空断路器(6),所述屏蔽罩(2)轴向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屏蔽罩(2)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2)的内部设置有静主触头(3),所述静主触头(3)的内壁上连接有静弧触头(4),所述静弧触头(4)的右端设置有喷口(5),所述喷口(5)的右端连接有真空断路器(6),所述真空断路器(6)包括绝缘外壳(601)、静端盖板(602)和动端盖板(603),所述静端盖板(602)和动端盖板(603)分别设置在绝缘外壳(601)的两端,所述静端盖板(602)的内壁上垂直贯穿连接有静导电杆(604),所述静导电杆(604)的上部穿过喷口(5)与静弧触头(4)相连接,所述静导电杆(604)的中部还轴向连接有动触头(6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605)的左部连接有波纹管(6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607)的左部轴向连接有动导电杆(6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605)的左部还轴向连接有动弧触头(606),所述动弧触头(606)设置在波纹管(607)的右部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605)和动弧触头(606)的外部均设置有压气室(6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室(609)设置在绝缘外壳(601)的内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灭弧室。
背景技术
伴随着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又要保证可靠持续的供电、优质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等基本要求,智能电网、坚强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核心装备的开关电器,在未来的发展中作用也越来越强。
高压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对高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压开关中的断路器作为最为极其重要的一类电气设备,在电网中不但担负着正常运行下导通电流、控制导通回路的作用,更担负着故障状况下在规定时间关合及开断规定的过载电流,保护电力系统,防止事故扩大化的双重任务,是整个发电、输电和配电装置中重要的组成元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断路器灭弧室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在使用断路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路器内部部件的属性扰乱内部电场的现象,导致断路器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介质的恢复强度减弱,使得断路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2)由于断路器灭弧室的开断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同时各物理场之间的作用,会导致断路器灭弧室内部的电场情况很难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灭弧室,整个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均处于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之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断路器内部部件的属性扰乱内部电场的现象而导致的断路器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介质的恢复强度减弱,使得断路器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包括外壳、屏蔽罩和真空断路器,所述屏蔽罩轴向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屏蔽罩的内部设置有静主触头,所述静主触头的内壁上连接有静弧触头,所述静弧触头的右端设置有喷口,所述喷口的右端连接有真空断路器,所述真空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静端盖板和动端盖板,所述静端盖板和动端盖板分别设置在绝缘外壳的两端,所述静端盖板的内壁上垂直贯穿连接有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的上部穿过喷口与静弧触头相连接,所述静导电杆的中部还轴向连接有动触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动触头的左部连接有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波纹管的左部轴向连接有动导电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动触头的左部还轴向连接有动弧触头,所述动弧触头设置在波纹管的右部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动触头和动弧触头的外部均设置有压气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压气室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灭弧室,确保整个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均处于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之中,降低了断路器的开断对主触头系统表面电场强度的影响,使得断路器在整个开断过程,触头最大场强的变化率是逐步减小,即电场不均匀系数由大变小,尤其弧触头,伴随着触头分离,触头的电场分布逐步减小,最终趋于均匀,有利于提高断路器开断后期介质恢复强度,延长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灭弧室,能够根据灭弧室结构,从而确定灭弧室的静态绝缘能力,提高灭弧室绝缘强度,可以加大触头间距离,使恢复电压始终高于击穿电压,拥有正确的绝缘灭弧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屏蔽罩;3-静主触头;4-静弧触头;5-喷口;6-真空断路器;
601-绝缘外壳;602-静端盖板;603-动端盖板;604-静导电杆;605-动触头;606-动弧触头;607-波纹管;608-动导电杆;609-压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包括外壳1、屏蔽罩2和真空断路器6,所述屏蔽罩2轴向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屏蔽罩2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连接,所述屏蔽罩2的内部设置有静主触头3,所述静主触头3的内壁上连接有静弧触头4,所述静弧触头4的右端设置有喷口5,所述喷口5的右端连接有真空断路器6。
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外壳1内壁与屏蔽罩2相连接,为灭弧室内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静态绝缘性能,优化了灭弧室的内部结构,提高了灭弧室绝缘强度,从而加大了触头间的距离。
如图2所示,所述真空断路器6包括绝缘外壳601、静端盖板602和动端盖板603,所述静端盖板602和动端盖板603分别设置在绝缘外壳601的两端,所述静端盖板602的内壁上垂直贯穿连接有静导电杆604,所述静导电杆604的上部穿过喷口5与静弧触头4相连接,所述静导电杆604的中部还轴向连接有动触头605,所述动触头605的左部轴向连接有波纹管607,所述波纹管607的左部轴向连接有动导电杆608,所述动触头605的左部还轴向连接有动弧触头606,所述动弧触头606设置在波纹管607的右部外壁上,所述动触头605和动弧触头606的外部均设置有压气室609,所述压气室609设置在绝缘外壳601的内部。
在动、静弧触头之间的区域,由于触头表面附近的电位线分布密集,同时有较大的扭曲变形,属于电场强度较大的区域,由于外部金属屏蔽罩和各触头结构使电场发生畸变,这样在动弧和静弧、动弧与静主之间便可能形成两条绝缘击穿的通道同时可以看出,相对于两弧触头,主触头位置的电位线比较疏松,结合弧触间和主触间的开断绝缘组合要求,设计动触头605的超程比弧触间超程小,这样就能保证断路器的主触头优于弧触头打开,因此,如果恢复电压相同,则主触的电场强度较小,从而确定了主触头间不会有绝缘击穿的出现。
在断路器整个开端过程中,电场强度最大出现的位置主要集中在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并且电场强度的大小随着开距的减小不断上升,因此在灭弧室内进行绝缘结构设计,利用绝缘外壳确保整个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均处于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之中,降低了断路器的开断对主触头系统表面电场强度的影响,使得断路器在整个开断过程,触头最大场强的变化率是逐步减小,即电场不均匀系数由大变小,尤其弧触头,伴随着触头分离,触头的电场分布逐步减小,最终趋于均匀,有利于提高断路器开断后期介质恢复强度。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3980.7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5(广西)
授权编号:CN209895967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H01H33/664
专利分类号:H01H33/664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黄实批
第一申请人:黄实批
申请人地址:530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明秀东路188号振宁翠峰25栋二单元101房
发明人:黄实批
第一发明人:黄实批
当前权利人:黄实批
代理人:赵白;杨乐
代理机构:115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