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入侵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线虫,植物入侵,空间分布格局,生物因子
入侵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19)在《植物入侵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国内外生态学家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往大多数研究均是围绕地上生物群落来开展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来植物的入侵对土壤生物群落同样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变化可能与外来植物入侵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30年代入侵到中国)及其在中国的本土近缘种莲子草(Alernanthera sessilis)为研究材料,探究了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差异;以入侵植物乌桕(Triadica sebifera;原产于东亚,1772年入侵到美国)为研究材料,探究了入侵植物的原产地与入侵地种群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差异。此外,本研究在纬度和海拔地理尺度上,揭示了入侵植物根围土壤线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明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地上植食性昆虫)和非生物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因子)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1)为了探究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及其在纬度梯度上的变化,本研究在入侵地(中国)对空心莲子草及其邻近的本土近缘种莲子草的根围土壤线虫群落沿纬度进行了野外调查(北纬23.63°~36.47°)。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丰度均是沿纬度升高而显着升高的。但是,空心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丰度增长的幅度显着低于莲子草,并且两种植物根围土壤线虫功能群在纬度梯度上的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此外,本研究还测定与收集了纬度梯度上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根围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气候因子数据,并探究纬度梯度上非生物因子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根围线虫群落的纬度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丰度仅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而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丰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年均温、年降雨量呈负相关。这表明,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群落对非生物因子的响应是明显不同的。(2)为了探究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群落对生物因子的响应,本研究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施加不同的植食性昆虫取食处理(无昆虫取食、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取食和广食性昆虫虾钳菜披龟甲取食)。结果表明,在无昆虫取食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丰度显着低于莲子草。但是,地上植食性昆虫取食对土壤线虫群落具有重要的影响,显着提高了空心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的丰度,降低了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的丰度。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和广食性昆虫虾钳菜披龟甲对同一植物根围土壤线虫的影响并无显着差异。此外,昆虫取食对空心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的影响会在昆虫移除后而逐渐衰弱。(3)为了探究乌桕的入侵地(美国)和原产地(中国)种群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集了6个美国种群和6个中国种群的乌桕种子,并在温室中盆栽培养后测定了其幼苗根围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乌桕根围土壤线虫的丰度在入侵地和原产地种群之间并无显着差异。但是,线虫功能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原产地种群根围土壤线虫中食微生物线虫相对更多,功能群多样性也更丰富。此外,在入侵地种群和原产地种群内部,不同种群的乌桕根围土壤线虫群落存在显着的差异。(4)为了探究乌桕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在乌桕原产地(中国)沿纬度梯度(北纬19.44°~33.56°)和海拔梯度(湖北宜昌天柱山,海拔100~1000米)对其根围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性质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乌桕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的纬度格局主要是二次曲线模型(中纬度地区的线虫丰度最低),而海拔格局则主要是线性模型(高海拔地区线虫丰度最低)。在纬度梯度研究中,土壤性质(土壤总碳、总氮和含水量)和气候因子(年降雨量)均显着影响了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而海拔梯度研究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与测定的土壤性质均无显着相关。这表明,在不同的梯度研究中,乌桕根围土壤线虫群落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是不同的。以上结果通过比较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入侵植物入侵地种群与原产地种群的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探究了入侵植物与土壤线虫群落之间的关系,表明入侵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具有显着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物种特异性。此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入侵植物与土壤线虫群落间的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导致了土壤线虫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期刊2019-12-01)
张家亮[2](2019)在《繁殖模式和环境胁迫对入侵植物繁殖投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资源分配往往受到植物的繁殖模式、生活史特征和所处的环境影响。入侵植物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特别是对繁殖部位的投入,往往能促进入侵植物的适应和扩散。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是了解入侵植物入侵机制的关键。本研究主要以入侵植物的繁殖模式(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和生活史(寿命与繁殖次数)特征为出发点,以乌桕(Traadica sebifer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oxeroides)、美洲商陆(phytolaccaaamericana)、白花鬼针草(Bidensalba)和土人参(Talinumpaniculatum)为研究对象,探讨多种不同繁殖模式的入侵植物在异质多变的环境中对其繁殖部分的资源分配。(1)为了比较乌桕(多年生乔木)入侵地和原产地种群种子的理化差异及其对萌发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了 12个原产地(中国)种群和12个入侵地(美国)种群,测定种子的物理特性(大小、硬度、种皮厚度)和化学特性(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赤霉素和脱落酸),并进行了种子萌发实验。研究发现,乌桕入侵地种群的种子大小、种仁的赤霉素含量及赤霉素与脱落酸比值都显着高于原产地种群,但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原产地种群,其他特性如种子硬度、种皮厚度、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等均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乌桕入侵地种群种子的萌发速度显着快于原产地种群。以上结果表明,入侵种群具有较高的赤霉素含量且体积较大,导致种子萌发较快,这可能有助于乌桕的成功入侵。(2)为了研究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多年生克隆繁殖草本)在水陆生境中的资源分配规律,本研究对不同境中空心莲子草的地上生物量、花序数和土壤营养进行了野外调查。此外,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空心莲子草有性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本研究还进行了不同营养、密度和水分处理的同质园实验。野外调查发现,与陆生生境相比,水生生境中空心莲子草产出更多的花序,而且具有雌雄同花的花序比例也显着高于陆生生境。水生生境中土壤营养(总氮、总碳)显着高于陆生生境中的土壤营养。同质园实验发现,营养的添加、密度的增大和水分的增加均能显着促进了空心莲子草花序的产生和对有性繁殖的资源投入。以上结果表明:在资源丰富水生生境中空心莲子草会向有性繁殖部分投入更多资源。(3)为了研究营养对白花鬼针草(一年生草本)、土人参(多年生具有混合繁殖模式的草本)、美洲商陆(多年生具有混合繁殖模式的草本)和空心莲子草(多年生克隆繁殖草本)资源分配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不同营养水平处理的同质园实验。研究发现,添加营养显着促进植物的地上生长,并促进对有性繁殖的资源分配。总体上,入侵植物资源分配对营养的反应与最优资源分配理论预测相符。(4)为了研究营养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空心莲子草和美洲商陆资源分配的影响,本研究同样进行了不同处理的同质园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高温胁迫抑制植物生长、降低植物对有性繁殖的资源分配;而添加营养能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对有性繁殖的投入。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是引起植物资源分配变化的主要因素。(5)为了探究取食和竞争作用对空心莲子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莲子草的竞争、莲子草直胸跳甲和虾钳菜披龟甲取食作用对空心莲子草花序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或取食均能显着降低植物的花序数。但是,空心莲子草对有性投入比没有受到影响。本文还研究了严重的取食作用对土人参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昆虫取食作用显着抑制了植物生长,并降低了植物对有性繁殖的投入,但地上取食作用提高了植物的根冠比。综上所述,入侵植物的入侵地种群在有性繁殖的投入上已经发生了适应性的进化。此外,入侵植物对繁殖资源投入主要受到营养条件所调节,符合最优分配理论,但昆虫取食作用会引起入侵植物补充生长,使入侵植物减少对有性繁殖的投入。入侵植物在繁殖策略和繁殖投入上的适应性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期刊2019-12-01)
闫雅楠,叶小齐,吴明,闫明,张昕丽[3](2019)在《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解钾菌多样性及解钾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具有较强的钾(K)富集能力,这可能和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有关。根际解钾菌能够将植物难以利用的矿物态钾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可溶性钾,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如何影响根际解钾菌多样性和解钾活性尚未明了。该研究以浙江省杭州湾湿地围垦区内自然生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其伴生本地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白茅体内及土壤中的钾含量水平,钾供给水平对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及根际解钾菌的数量、多样性和解钾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茎、叶中的钾含量均显着高于白茅,分别是白茅的1.59和7.33倍;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白茅的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着,速效钾含量在0-10 cm土层中差异显着、在10-20 cm土层中差异不显着。随着钾供应水平提高,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白茅的生物量均显着增加。利用解钾培养基计数培养后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解钾菌的数量是白茅的3.51倍。分离培养后将出现解钾圈的菌株进行鉴定,利用解钾液体培养实验测定其解钾量,发现从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土中分离得到的15个解钾菌株中,有9个具有高效解钾能力,其处理液中K+含量较空白对照高出85.11%-192.54%,其中菌株H2-20解钾能力最强,解钾量为10.657 mg·L-1。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解钾菌解钾作用显着高于白茅。经16Sr DNA鉴定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15个根际解钾菌株分属11个属,其中有6个属已经被报道证实具有明显解钾能力。这些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解钾菌数量较为丰富,且大多具有较高解钾活性,可能对其钾富集具有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朱淑霞,蔡厚才,朱弘,陈林,段一凡[4](2019)在《浙江南麂列岛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其入侵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南麂列岛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结合海岛环境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提出管理建议.结果表明:从科属组成看,南麂列岛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0种,隶属14科31属.其中,菊科(Asteraceae)最多,占总数的27.50%;从入侵源看,来源于南美洲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占入侵植物总数的55.00%;从生活型看,外来种类中草本植物占了绝大多数,占总种数的82.50%;从入侵方式看,引入途径以无意引入最多,有22种,占总数的55.00%;从危害程度看,风险等级高的有7种,中等的有27种,低的有6种.评估结果与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基本相符.(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强,张颖,钟才荣,杨勇,李冬琳[5](2019)在《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入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树林湿地管理者和研究者中存在的对中国引入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 F. Gaertn.)是否具有入侵性的矛盾看法,对海南岛分布的拉关木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综述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拉关木在海南岛和华南地区的海岸湿地上生长良好,其植株生长旺盛,繁殖力强,并已自然扩散侵入海南乡土红树植物群落,具有潜在的生物入侵风险。提出对拉关木的潜在入侵性深入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分别为拉关木与海南乡土红树植物的种间竞争机制,拉关木对乡土红树植物群落及其演替趋势的影响;拉关木繁殖体的自然扩散机制;拉关木种群遗传分化与环境适应机制,以期增进对拉关木潜在入侵性及其对海南乡土红树植物多样性潜在威胁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张长英[6](2019)在《可怕的入侵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说起"入侵"这个词,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人类的战争,还是动物的争斗?其实"入侵"这个词语不仅仅适用于人类和动物,同样也适用于植物。植物既没有手,也没有脚,它要怎么"入侵"呢?别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本文来源于《科学启蒙》期刊2019年11期)
朱宏,周婷婷,李欣,阮宏华,谢冬[7](2019)在《太湖沉水植物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入侵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冬季乡土沉水植物表面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的入侵是否存在抵抗力,在冬季采用透析袋对接种有来自乡土种、入侵种沉水植物及二者混合的附生藻类群落的水盾草断枝进行为期4周的培养,收获后分析不同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附生藻类群落密度、组成情况和生长、拓殖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水盾草的附生藻类群落密度与组成有显着区别。入侵沉水植物附生藻类群落处理组中的水盾草断枝生长速率与再生拓殖能力均高于乡土和混合附生藻类群落处理;相较于水盾草表面原生附生藻类群落,乡土附生藻类群落短期内可显着抑制水盾草的生长和拓殖,表现出抵抗作用。但在冬季,随着太湖中乡土沉水植物相继死亡,其附生藻类群落随之消亡,无法继续抵抗水盾草的入侵。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水盾草在冬季太湖入侵并形成单一优势群落的原因,为沉水植物生物入侵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许光耀,李洪远,莫训强,孟伟庆[8](2019)在《外来入侵植物管理与控制成效的制约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植物入侵对全球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入侵植物的管理与控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恢复被入侵生态系统、完成管控目标仍存在问题。本文对入侵植物管控成效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综述,发现入侵植物管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不完全适用入侵管理;(2)入侵植物管理存在缺乏公众支持、生态责任主体单一及多头管理等缺陷;(3)入侵植物管理目标与社会管理目标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矛盾;(4)入侵植物控制措施成本高昂,易受环境因子限制,并产生负面生态效应;(5)目标入侵植物控制后可能产生入侵遗留效应并发生继发入侵。此外,全球变化在加速植物入侵的同时会改变人类观念,进一步增加了管控难度。据此,我们认为,未来应加强大时空尺度下入侵植物生态效应、入侵生境恢复、管控决策等方面的研究,以提升入侵植物管控成效,恢复植物入侵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梅,马可心,唐丽丽,韩建华,郑璞帆[9](2019)在《外来入侵植物反枝苋对本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外来入侵植物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对本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通过野外原位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入侵压力下(无入侵、轻度入侵、重度入侵)本地植物种数、株数、生物量和叶片功能性状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反枝苋入侵程度的加剧,本地植物种数、株数和地上部干重逐渐降低;重度入侵下,反枝苋叶片的全氮含量(Nmass)显着增加,全碳含量(Cmass)、碳氮比(C/N)和叶片建成成本(CCmass)显着降低,比叶面积(SLA)未出现显着差异;本地植物Cmass和C/N显着降低,SLA显着增加。而轻度入侵下,反枝苋和本地植物上述性状均未存在显着差异。功能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反枝苋的Nmass与C/N、Cmass均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与SLA相关性不显着;本地植物Nmass与C/N呈极显着负相关,与SLA呈显着正相关,而与Cmass相关性不显着。表明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较低的资源捕获成本是反枝苋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彭鑫怡,李永春,王秀玲,李永夫,陈志豪[10](2019)在《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入侵植物通过影响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菌群等造成环境威胁,危害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入侵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入侵天然阔叶林影响土壤微生物特征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入侵植物会提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入侵创造有利土壤环境;入侵植物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功能类群进而改变养分循环和其他环境条件,最终实现入侵。加强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及其驱动的养分循环研究,阐明"植物—土壤"反馈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参77(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入侵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的资源分配往往受到植物的繁殖模式、生活史特征和所处的环境影响。入侵植物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特别是对繁殖部位的投入,往往能促进入侵植物的适应和扩散。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是了解入侵植物入侵机制的关键。本研究主要以入侵植物的繁殖模式(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和生活史(寿命与繁殖次数)特征为出发点,以乌桕(Traadica sebifer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oxeroides)、美洲商陆(phytolaccaaamericana)、白花鬼针草(Bidensalba)和土人参(Talinumpaniculatum)为研究对象,探讨多种不同繁殖模式的入侵植物在异质多变的环境中对其繁殖部分的资源分配。(1)为了比较乌桕(多年生乔木)入侵地和原产地种群种子的理化差异及其对萌发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了 12个原产地(中国)种群和12个入侵地(美国)种群,测定种子的物理特性(大小、硬度、种皮厚度)和化学特性(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赤霉素和脱落酸),并进行了种子萌发实验。研究发现,乌桕入侵地种群的种子大小、种仁的赤霉素含量及赤霉素与脱落酸比值都显着高于原产地种群,但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原产地种群,其他特性如种子硬度、种皮厚度、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等均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乌桕入侵地种群种子的萌发速度显着快于原产地种群。以上结果表明,入侵种群具有较高的赤霉素含量且体积较大,导致种子萌发较快,这可能有助于乌桕的成功入侵。(2)为了研究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多年生克隆繁殖草本)在水陆生境中的资源分配规律,本研究对不同境中空心莲子草的地上生物量、花序数和土壤营养进行了野外调查。此外,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空心莲子草有性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本研究还进行了不同营养、密度和水分处理的同质园实验。野外调查发现,与陆生生境相比,水生生境中空心莲子草产出更多的花序,而且具有雌雄同花的花序比例也显着高于陆生生境。水生生境中土壤营养(总氮、总碳)显着高于陆生生境中的土壤营养。同质园实验发现,营养的添加、密度的增大和水分的增加均能显着促进了空心莲子草花序的产生和对有性繁殖的资源投入。以上结果表明:在资源丰富水生生境中空心莲子草会向有性繁殖部分投入更多资源。(3)为了研究营养对白花鬼针草(一年生草本)、土人参(多年生具有混合繁殖模式的草本)、美洲商陆(多年生具有混合繁殖模式的草本)和空心莲子草(多年生克隆繁殖草本)资源分配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不同营养水平处理的同质园实验。研究发现,添加营养显着促进植物的地上生长,并促进对有性繁殖的资源分配。总体上,入侵植物资源分配对营养的反应与最优资源分配理论预测相符。(4)为了研究营养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空心莲子草和美洲商陆资源分配的影响,本研究同样进行了不同处理的同质园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高温胁迫抑制植物生长、降低植物对有性繁殖的资源分配;而添加营养能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对有性繁殖的投入。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是引起植物资源分配变化的主要因素。(5)为了探究取食和竞争作用对空心莲子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莲子草的竞争、莲子草直胸跳甲和虾钳菜披龟甲取食作用对空心莲子草花序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或取食均能显着降低植物的花序数。但是,空心莲子草对有性投入比没有受到影响。本文还研究了严重的取食作用对土人参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昆虫取食作用显着抑制了植物生长,并降低了植物对有性繁殖的投入,但地上取食作用提高了植物的根冠比。综上所述,入侵植物的入侵地种群在有性繁殖的投入上已经发生了适应性的进化。此外,入侵植物对繁殖资源投入主要受到营养条件所调节,符合最优分配理论,但昆虫取食作用会引起入侵植物补充生长,使入侵植物减少对有性繁殖的投入。入侵植物在繁殖策略和繁殖投入上的适应性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入侵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植物入侵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9
[2].张家亮.繁殖模式和环境胁迫对入侵植物繁殖投入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9
[3].闫雅楠,叶小齐,吴明,闫明,张昕丽.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解钾菌多样性及解钾活性[J].植物生态学报.2019
[4].朱淑霞,蔡厚才,朱弘,陈林,段一凡.浙江南麂列岛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其入侵性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刘强,张颖,钟才荣,杨勇,李冬琳.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入侵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6].张长英.可怕的入侵植物[J].科学启蒙.2019
[7].朱宏,周婷婷,李欣,阮宏华,谢冬.太湖沉水植物附生藻类群落对水盾草入侵能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9
[8].许光耀,李洪远,莫训强,孟伟庆.外来入侵植物管理与控制成效的制约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9
[9].张梅,马可心,唐丽丽,韩建华,郑璞帆.外来入侵植物反枝苋对本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10].彭鑫怡,李永春,王秀玲,李永夫,陈志豪.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