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运输交易成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交易成本,效率,成本,市场,铁路运输,产业集群,企业。
运输交易成本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红[1](2017)在《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是经济学领域永恒的话题,企业间合作问题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关注的重点。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成为居民日常消费主要模式之一,引发了快递服务业的迅猛增长。运输资源是影响快递业发展的核心资源。铁路具备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正成为快递企业运输资源的新选择。然而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处于合作初期,合作模式尚不成熟,导致企业间合作进展缓慢,问题频出,严重阻碍了快递企业高效利用铁路运输资源以及铁路融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对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的合作模式展开深入研究很有必要。相关文献对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路参与快递运输系统的比较优势研究,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研究,对产业组织层面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的研究相对不足。对快递企业与专业运输企业合作模式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公路运输企业以及航空运输企业,但铁路运输方式与公路和航空运输相比存在差异性,包括运输产品的网运合一性,运输资产的专用属性以及铁路运输企业的垄断性等,快递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合作模式的问题具有一定特殊性,且针对目前不同国家间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采用的不同合作模式,现有文献没有从理论层面给出相应解释。本文提出的经济学问题是: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的确定机理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以进一步通过以下两个子问题给出回答:(1)影响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这些关键因素对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模型分析法并结合典型国家实地调研法,基于契约理论对影响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最终提取出叁大核心影响要素,包括资产专用性,铁路运输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以及参与合作的交易主体数量。同时,论文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构建了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这叁大核心要素对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博弈模型对该影响过程进行了验证。为证明本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和普适性,针对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问题,本文对法国邮政公司实行的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德国铁路公司与德国邮政公司/DHL采用的契约合作模式、泛欧高铁快运项目中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构建的产业联盟模式以及美国铁路运输企业与UPS和FedEx采用的契约合作模式进行了重新考察,深入分析了以上四个案例中存在叁种不同合作模式的原因和机理。研究结果证明本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基于此,本文还对我国典型快递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顺丰速递与铁路运输企业采用契约合作模式的机理以及申通快递与铁路运输企业合作出现破裂的深层次原因。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主要有:(1)由于完整的铁路运输产品需要路网和运营结合,同时二者具有不同属性—运营具有竞争性,路网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导致快递企业难以对铁路运输资源实行完全一体化策略,降低由于资产专用性引致的机会主义风险,但可以通过对运营层面的运输工具实行准一体化战略,实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2)在铁路运输业产业组织结构为网运分离的情况下,当不存在专用性资产投资需求且参与交易的主体数量有限时,快递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会采用契约合作模式,降低交易成本。(3)而当存在资产专用性投资需求时,快递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会倾向采用产业联盟模式,降低由于资产专用性引致的机会主义风险及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收益。只有当快递企业采用准一体化合作模式时产生的交易成本节约足够大或额外收益足够大,大于该模式下快递企业新增的运输工具投资以及运营成本时,快递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的合作才会采用准一体化合作模式。(4)当铁路运输业产业组织结构为网运合一时,快递企业无法实行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受铁路运输企业违约成本低,违约风险上升以及快递企业谈判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契约合作模式的交易成本大于产业联盟模式下的交易成本,使得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行为策略的均衡点落在产业联盟模式中。(5)当参与交易的企业数量增加时,尤其是完整运输产品需要多家铁路运输企业协同合作完成时,无论是否存在专用性资产投资需求,契约合作模式下的企业间谈判交易成本最高,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的合作模式会趋向于产业联盟模式,这主要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之间的交易谈判成本占居主导地位,影响了合作模式的最终选择。(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12-01)
全世文,曾寅初,毛学峰[2](2015)在《运输成本可以解释空间市场整合中的交易成本吗?——来自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供了一种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空间市场整合问题的思路。以中国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为例,本文首先采用阈值误差修正模型识别了中国20个地区的小麦市场之间和27个地区的玉米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以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作为运输成本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虽然不同地区的小麦和玉米价格数据都具有良好的协整效果,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运输成本只能解释交易成本40%~50%的变差,并不能认为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是高度整合或高效运行的统一市场。(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观察》期刊2015年01期)
邱毅,郑勇军[3](2011)在《交易效率、运输成本、产业集群与中心市场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专业市场是指以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互替性商品的场所,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1]。由于市场容量的巨大性和空间的广阔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专业市场与其他国家历史上的传统集市相比,市场辐射范围大大扩展,形成了层级结构式的空间网状分布格局。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往往存在着多个专业市场,相互间具有比较紧密的内(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评论》期刊2011年00期)
邱毅,郑勇军[4](2010)在《交易效率、运输成本、产业集群与中心市场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的是批发贸易空间集聚的核心问题——中心型专业市场的生成。通过构建包含两个专业市场和两个相关产业集群的"中心—外围"模型,描述随着两个地区之间经济融合度的提高(用运输成本下降表示),两个专业市场之间的贸易份额"此消彼长"——批发贸易空间集聚,从而导致中心型专业市场生成的动态过程。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运输成本是中心型专业市场生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外部因素,专业市场内在的交易效率是中心型专业市场生成的充分条件。如果缺乏当地产业集群的支持,那么市场将发展成为一个集散地性的"中心市场",如果获得了当地产业集群的支持,那么市场将发展成为一个产地型的"中心市场"。(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与管理》期刊2010年07期)
张国强[5](2009)在《交易成本与比较优势逆转:中国电煤运输的效率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频频出现能源紧张,尤以电力短缺为重,而铁路电煤运输短缺是影响电力短缺的重要因素。在电煤及其铁路运力短缺的背景中,燃煤电厂为了避免缺煤停机的风险,选择电煤的公路直运方式作为铁路电煤运输的竞争性替代方式,出现了所谓电煤运输的"公铁之争"的现象。本文认为,中国电煤运输的"公铁之争"反映了运输资源的配置无效率,是不可持续的电煤运输方式。这种非效率的现象源自煤炭、电力和电煤运输产业链上的制度存在系统性失灵,煤炭、运输和电力作为一个产业群的经济联系被机械地分割了,高昂的交易成本致使铁路电煤运输比较优势逆转。建立合理有序的电煤运输市场需要提高煤炭、电力和运输产业链的制度适应性和设计透明的竞争性定价机制。(本文来源于《宏观经济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匡旭娟[6](2008)在《青藏铁路运输成本对物流交易效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交易效率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运输成本的物流交易效率模型,以青藏铁路为例,对运输成本对物流交易效率的有效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运输成本是制约青藏地区物流交易效率提高的重要内生变量。青藏铁路是一条公益性突出的线路,它显着提升了青藏两省区的物流水平。因此,有必要制订青藏铁路运营支持政策,建立运输成本补偿机制,促进青藏两省区物流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本文来源于《物流技术》期刊2008年05期)
何雄浪,李国平[7](2007)在《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矫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集群是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经济理论忽视了空间相互作用成本,从而不可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正确的解释。因为在空间相互作用为零的经济世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瞬间的、无成本的,通过市场力量的调节,会使区域经济发展趋于收敛。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都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扬弃。交易效率概念的提出,不仅部分解决了交易成本的计量问题,其本身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效率概念的引入,不仅大大开阔了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描述落后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发展机制。(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07年04期)
王胜春[8](2004)在《“本土定价权”有悖市场经济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一样,每当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遇到困难,陷入困境时,都会制造出许多概念,这些概念的产生似乎是想解释、分析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些概念往往在懵懂之中,误导了舆论,误导(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04/11/12)
黄承锋[9](1999)在《运输的交易成本与运输通道的产业区位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运输的交易成本的细分和特性分析,本文揭示了它对运输通道产业区位优势形成、通道的供给结构及衍变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王稼琼[10](1995)在《发展运输代理业降低运输交易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运输代理业降低运输交易成本王稼琼市场体系中商品的交易过程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只能在付出各种各样成本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正如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运动总是要有摩擦一样,在现实的经济世界中交易总是要有交易费用的。罗纳德·科斯(Ronald·H·Coase)...(本文来源于《铁道经济研究》期刊1995年04期)
运输交易成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供了一种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空间市场整合问题的思路。以中国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为例,本文首先采用阈值误差修正模型识别了中国20个地区的小麦市场之间和27个地区的玉米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以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作为运输成本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虽然不同地区的小麦和玉米价格数据都具有良好的协整效果,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运输成本只能解释交易成本40%~50%的变差,并不能认为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是高度整合或高效运行的统一市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输交易成本论文参考文献
[1].梁晓红.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全世文,曾寅初,毛学峰.运输成本可以解释空间市场整合中的交易成本吗?——来自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的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5
[3].邱毅,郑勇军.交易效率、运输成本、产业集群与中心市场生成[J].现代商贸评论.2011
[4].邱毅,郑勇军.交易效率、运输成本、产业集群与中心市场生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
[5].张国强.交易成本与比较优势逆转:中国电煤运输的效率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9
[6].匡旭娟.青藏铁路运输成本对物流交易效率的影响分析[J].物流技术.2008
[7].何雄浪,李国平.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矫正[J].学术月刊.2007
[8].王胜春.“本土定价权”有悖市场经济规律[N].中国证券报.2004
[9].黄承锋.运输的交易成本与运输通道的产业区位优势[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
[10].王稼琼.发展运输代理业降低运输交易成本[J].铁道经济研究.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