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包括底座与出风口骨架,所述出风口骨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卡扣与挡边。通过出风口骨架、弹性扣座、第一风片以及第二风片的设计,第一风片与第二风片通过风片上的条形孔活动安装在弹性扣座,风片在气流的作用下可进行摆动与回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风片自身材料形变来进行出风回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高效;通过底座、挡边、卡扣、弹性卡扣以及侧边槽的设计,底座上的卡扣与弹性卡扣的配合下,安装十分方便快捷,挡边与侧边槽的设置能使本装置较好地贴合于汽车后围安装槽,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维护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包括底座(1)与出风口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骨架(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卡扣(16)与挡边(3),所述挡边(3)上设置有凸起(6),所述挡边(3)上开设有缺口(4),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两组弹性卡扣(5),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开设有上槽(8)与内槽(7),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扣座(9),所述出风口骨架(2)底端安装有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上均开设有条形孔(14),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上均固定连接有配重条(13)。

设计方案

1.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包括底座(1)与出风口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骨架(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卡扣(16)与挡边(3),所述挡边(3)上设置有凸起(6),所述挡边(3)上开设有缺口(4),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两组弹性卡扣(5),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开设有上槽(8)与内槽(7),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扣座(9),所述出风口骨架(2)底端安装有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上均开设有条形孔(14),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上均固定连接有配重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6)位于底座(1)的后侧,所述弹性卡扣(5)位于底座(1)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座(9)下端位于内槽(7)中,所述弹性扣座(9)上端位于上槽(8)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凸出部分穿过上槽(8)与内槽(7)固定安装在弹性扣座(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设置有四组弹性扣座(9)与四组出风口(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骨架(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侧边槽(1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诸多汽车主机厂侧围和后围均采用三层结构,然后去通过将出风口风片压紧后通过风片材料的弹性特性保证风片回位,该风片工作方式不稳定。同时压紧风片的结构复杂,装配上存在困难,需要针对此类问题点,对风片装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装配简单,能更好满足保持车内气压平衡的功能,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在出风口设置带有出风片安装结构的底座,出风片可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以及斜向风进行回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包括底座与出风口骨架,所述出风口骨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卡扣与挡边,所述挡边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挡边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组弹性卡扣,所述出风口骨架上开设有上槽与内槽,所述出风口骨架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扣座,所述出风口骨架底端安装有第一风片与第二风片,所述第一风片与第二风片上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风片与第二风片上均固定连接有配重条。

优选的,所述卡扣位于底座的后侧,所述弹性卡扣位于底座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弹性扣座下端位于内槽中,所述弹性扣座上端位于上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片与第二风片凸出部分穿过上槽与内槽固定安装在弹性扣座上。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骨架上设置有四组弹性扣座与四组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骨架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侧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出风口骨架、弹性扣座、第一风片以及第二风片的设计,第一风片与第二风片通过风片上的条形孔活动安装在弹性扣座,风片在气流的作用下可进行摆动与回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风片自身材料形变来进行出风回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高效;

2、通过底座、挡边、卡扣、弹性卡扣以及侧边槽的设计,底座上的卡扣与弹性卡扣的配合下,安装十分方便快捷,挡边与侧边槽的设置能使本装置较好地贴合于汽车后围安装槽,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出风口骨架、3挡边、4缺口、5弹性卡扣、6凸起、7内槽、8上槽、9弹性扣座、10出风口、11第一风片、12第二风片、13配重条、14条形孔、15侧边槽、1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包括底座1与出风口骨架2,所述出风口骨架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卡扣16与挡边3,所述挡边3上设置有凸起6,所述挡边3上开设有缺口4,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两组弹性卡扣5,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开设有上槽8与内槽7,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扣座9,所述出风口骨架2底端安装有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上均开设有条形孔14,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上均固定连接有配重条13。配重条13能使风片更好地依靠自身的重量进行出风后的回位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16位于底座1的后侧,所述弹性卡扣5位于底座1的前侧。先通过卡扣16卡住底座1,再通过弹性卡扣5对整个底座1进行扣紧,安装工作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扣座9下端位于内槽7中,所述弹性扣座9上端位于上槽8中。上槽8与内槽7的设置方便风片从出风口骨架2底端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凸出部分穿过上槽8与内槽7固定安装在弹性扣座9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骨架2上设置有四组弹性扣座9与四组出风口10。多组弹性扣座9与出风口10的设置方便后期对于该结构的部分维护替换。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骨架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侧边槽15。侧边槽15使整个接口能更好的贴合于汽车后围出风口处的安装槽,也方便了拆卸时的抠出。

工作原理:通过出风口骨架2、弹性扣座9、第一风片11以及第二风片12的设计,第一风片11与第二风片12通过风片上的条形孔14活动安装在弹性扣座9,风片在气流的作用下可进行摆动与回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风片自身材料形变来进行出风回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高效;通过底座1、挡边3、卡扣16、弹性卡扣5以及侧边槽15的设计,底座1上的卡扣16与弹性卡扣5的配合下,安装十分方便快捷,挡边3与侧边槽15的设置能使本装置较好地贴合于汽车后围安装槽,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维护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0299.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552881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0H 1/34

专利分类号:B60H1/34

范畴分类:32B;35C;

申请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41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泉大道3号

发明人:王大军;汪伟;沈月明;丁杨;朱钧

第一发明人:王大军

当前权利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关于汽车后围出风口风片回位的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