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时间性与存在-对经典现象学奠基的一项尝试论文

差异、时间性与存在-对经典现象学奠基的一项尝试论文

差异、时间性与存在
——对经典现象学奠基的一项尝试

马迎辉

【摘要】 结合胡塞尔晚年对母婴从原区分到原融合的建构以及拉康对婴儿欲望结构的探讨,本文试图表明,超出母婴间闭合存在的不可见的它异存在,不仅感发建构了婴儿最初的分离感,而且迫使这一原存在者对其本己“将来”做出了决定性的想象;在此源生想象中,原存在者在创生本真的三维时间域的同时也创造了其本己存在。经典现象学由于错失了本源存在的拓扑构型与根本差异、现象学时间性的非时间基础以及建立在它异感发之上的本己存在的生成,需要一次根本性的建基。

【关键词】 活的当下;原融合;差异;它异感发;存在;源生想象

现象学的最终合法性建立在它自身的基础是否牢靠之上,在笔者看来,承担这一任务的是贯穿胡塞尔整个研究生涯的内时间意识研究(1) 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研究与内时间研究之间具有平行关系:1907年对滞留的发现为超越论现象学的首次表达奠定了基础,1910年左右对滞留的双重意向性的揭示为《观念》对意向网络的说明提供了可能,“贝尔瑙手稿”对完整的双重意向性,尤其是其中的动机引发原则的先天说明则为发生现象学建立方法论基础,而晚期的“C时间手稿”对本性现象学最终的时间性基础,即活的当下予以专题性的探讨。 。在《观念》第一卷,胡塞尔曾明确指出纯粹自我对活的当下的建构对整个现象学的意义(2) [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 。但这一指明在当时略显突兀,因为无论《观念》之前的内时间研究,还是之后的“贝尔瑙手稿”,活的当下尽管不时被提起,但对它的专题研究却始终没有展开。

1929年左右,胡塞尔开始进入本性现象学阶段(3) “本性现象学”这一说法取自倪梁康教授。(参见倪梁康:《心性现象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这一根本问题开始得到聚焦。但活的当下的建构这一说法很是笼统,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三维时间域中的时间相位,即前摄、原当下和滞留如何相互感发,从而建构整个“存在”,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关注的就是这一层次的建构,到时(4) 海德格尔的“到时”或者说时间化,意味着“曾在着的有所当前化的将来”这三维时间域的运作。([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97页。) 以及身体之时间性的自身感发的基础即在于此(5) 参见[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33—534页。 。德里达同样如此,尽管他对原当下相比滞留,以及滞留相比回忆更具本源性持怀疑态度(6) [法]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4—85页。 ,但几乎从未怀疑过三维时间域本身是否存在。其二,更为本源的是三维时间域本身的生成问题,这一建构不再预设前摄、原当下和滞留的现成存在,列维纳斯是这一研究方向的杰出代表,他要考察的是绝对他者何以能先行存在于自身性之中并成为后者的基础。

2.建设信息化采油矿能够促进管理模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的转变。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关注,加之从上到下严格控制用工总量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采油矿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把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作为突破口,带动生产流程的优化、人力资源的整合、经济效益的提升,由过去的拼人力、拼物力转变为技术集成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数字化,让老油田的开发和管理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第一层次的建构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一般认为现象学的时间性指的就是活的当下中诸相位间的内在关联。但笔者要指出的是,在1929年之后 ,胡塞尔对活的当下之被建构的探讨已经实现了新突破,其中隐含的新差异与存在观念将有可能从根本上拓展传统现象学所讨论的事态范围。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围绕胡塞尔已经揭示的现象学之界限事态,通过引入拉康的思想资源来说明这一拓展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一、分离与原融合

已经拥有三维视域的当下是一种具体存在,因为这一结构已经先行规定了何种素材能够进入时间域并在其中被时间化。在具有存在论倾向的现象学家那里,它往往被视为生存论建构的隐秘的起点和归宿。譬如,海德格尔就认为此在之所以能在世存在,是因为它一开始就已经出离了自身,已然投身于被规定的将来,而此在对其本真存在的建构最终也建基于它对自身的领会(7)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39页。 。

在超越论现象学的语境中,胡塞尔将我在纯粹被动性中与他人的结对视为他人向我显现的意向基础。结对有两个要件:一是我不再作为世界中的主体存在于世,因为这一主体意味着我已经具有与周遭世界以及他人的关联,胡塞尔要求对这些关联予以还原以回到建构这一关联的源点;二是我必须与他人共当下存在,因为只有共同的当下才能确保我与他人结对的直接性,在《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中,胡塞尔将这种直接关联具体化为我与他人之间延及对方的自身唤醒和自身相合(8) [德]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

今年以来,特别在春耕、秋收保供之前,黑龙江销售所属分公司加大了走访客户、排查客户的力度。特别是乡镇加油站占到34座的黑河分公司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一方面要求排查一起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另一方面排查已经流失或者有流失倾向的客户。当然,这样的客户在需求量上要达到一定规模,一般年销量在几十吨甚至是上百吨。”洪松涛说。

婴儿在襁褓中已经“临渊而在”,是选择掩盖已经产生的分离,继续以母亲的身体活动为源点维系与母亲的原融合,还是做出生命中的第一次决断:创生本己的存在?原存在者陷入两难。拉康将此两难形象地描述为面对打劫时选择“要钱还是要命”(24) Jacques Lacan, Le S éminaire Livre XI :Les quatre concepts fondamentaux de la psychanalyse , Seuil/Points, 1973, p.237. :维持与母亲的原融合意味着捍卫无意义的本真存在和自由,而创生存在意味着进入语言关联所建构的大彼者的世界,其结果只能是丧失主体的本真自由(25) Ibid., p.237. 。胡塞尔并未匆忙地对存在予以价值评判,他要强调的是原存在者此时能够想象出他的世界并一再地对之予以认同(26) Husserl,Sp 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 , Die C -manuskripte , S.276. 。因此,在它异感发之下,婴儿实施了一次特殊的想象,在此想象活动中,原存在者不仅超出他与母亲的存在关联,而且实质性地创生了其本己的存在,这种真正的创造性的想象可以被称为源生的想象。

那么,婴儿何以能觉察到它与母亲之间的差异?它何以能突破与母亲之间的封闭存在?又何以能创生其本己将来?如果活的当下的本真的三维时间域是经典现象学的共同基础,那么笔者必须指出的是,胡塞尔对母婴关系的揭示已经迫使现象学家们必须认真面对现象学本身的最终基础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解释超出封闭存在的“将来”如何被创生。

婴儿与母亲处于天然的共在和融合状态,母婴关系可视为结对的最佳例,但这一关系的提出给胡塞尔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困难。具体说来,母婴关联与一般所谓的结对之间至少有如下重要区别:首先,在习性现象学中,结对主要发生在成人之间,它指的是多个各具其人格世界的存在者之间的直接关系;但在母婴关联中,婴儿还是有待获得习性积淀的原存在者。成人在结对中能够明确意识到他人与我的外在和差异,但婴儿不同,它一开始并不会认为母亲和它是外在的,这种直接的建构性关联被胡塞尔称为原融合(Urverschmerlzung)。(11) Husserl,Sp 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 -manuskripte , hrsg. von Dieter Lohmar, Springer, 2006, S.76, S.82. 不难理解,与将差异作为前提的融合结对不同,母婴间的原融合何以能产生差异显然更为基本。其次,也是更困难的,在时间性上,成人之间的结对联想建立在具体当下中,这一建构活动以三维时间域的现成存在为前提,我与他人结对的动机就存在于占据着原当下相位的我已然拥有的对本己未来的预期之中,他人此时只能存在并显现于我向未来的敞开;婴儿则完全不同,从胎儿到襁褓,它一直是母亲身体的儿童,而母亲也“依其母性本能‘生活在婴儿那里’”(12) Husserl,Sp 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 -manuskripte , S.170. ,据此,母婴之间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形存在,婴儿的本己将来还有待创生。

论证过程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实践,它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始终[4]。论证探究式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科学课堂的探究如果有机会让学生进行论证、解释的建构和证据评价的过程,从而给学生一个进行相互交流、质疑比较、暴露和修正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推理和批判思考等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建构和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层理解与学习。

Hodinkee的主编Benjamin Clymer写了一篇短文表达他的看法,他说有品牌离开巴塞尔表展并不奇怪,让他意外的是,最先退群的不是之前盛传的百年灵,却是斯沃琪集团。

一旦明确了这些问题,结对联想与原融合之间的建基关系以及后者对整个现象学的建基意义就更加清晰了:我与他人之间的绝对分离产生自婴儿与母婴之间的最初的分离感,作为结对之基础的当下中的将来相位最初产生自婴儿对其本己将来的创生,而结对这一事态本身的合法性自然就奠基在母婴之间的原融合的可能性中。

胡塞尔认为,原儿童“已经拥有了原开端的视域”(21) [德]胡塞尔:《共主观性的现象学》第3卷(1929-1935),第876页。引文略有改动,下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胡塞尔所谓的“原儿童”特指胎儿,胎儿在母体中已经有了他关于世界的原开端。但是,胡塞尔并没有进一步给出经验科学的材料,也没有说明胎儿是否以及如何意识到“原开端”是属于他的,这种最初的分离何以可能。本文暂时倾向于认为它异性对原开端的建构发生在襁褓阶段,至少在襁褓阶段更为明显、更具有决定意义,进一步确认仍有待对婴儿状态的实证研究,因而笔者对此问题不得不模糊化处理。 。现在看来,婴儿已经拥有的“原开端”正是母婴闭合存在之外的它异因素激发的结果。这里所谓的“原开端”其实还不够本源,它自身建构于拉康意义上的客体小a对闭合存在的它异感发。同样,当胡塞尔指出婴儿在与母亲的身体中“已经拥有了动觉,并且以动觉的方式运动地拥有他的‘事物’……”时(22) [德]胡塞尔:《共主观性的现象学》第3卷(1929-1935),第876页。 ,笔者想要指出的是,婴儿已然拥有的身体动觉表面上看也是源自母亲基于其本能在婴儿那里的身体活动,但在新的建构活动中,母婴之间身体性的原始关联也不可能以一种封闭的样式存在,它实际上同样源自婴儿的欲望所指向的不在场的对象,从发生的视角看,这种不在场性已经先行规定了婴儿身体活动的方向。

在经验层面,胡塞尔将此事态例示为母婴关系。母婴关系很容易被理解为单纯的经验事实,它过于日常了,很难与现象学的超越论建构关联起来。这是一种误解。必须注意的是,胡塞尔是在本能意向上探讨母婴关系的,关注的是母婴间的意向关联,而非个体实在的心理事实。本能意向本身意味着融合共在,因而,在胡塞尔那里,母婴关联从来都是一种超越论事件。在此意义上,笔者将婴儿视为超越论意义上的原存在者。作为一种实际的生存者,婴儿与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差别在于,他并非一出生便被抛于世,而是养育于家(10) 参见马迎辉:《家与存在——一项现象学的研究》,《哲学动态》2019年第3期。 。据此,我与他人之间的结对、融合问题获得了新的基础。

正是在此时期,胡塞尔不仅开始揭示前一存在领域,而且明确提出存在建基于意志真理的方案(14) Husserl,Sp 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 -manuskripte , S.224. 。前一存在以及建构存在这些说法显得很奇怪,存在本身是形式性的,超出了总体化范畴,何来前存在?更遑论建构存在了。但如果考虑到胡塞尔对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建构的批评同样也发生在这一阶段,那么就不难理解这些说法中可能蕴含的现象学突破了,因为此在的到时本身即建立在三维时间相位之间的相互激荡之上。但这些参与感发的时间因素,比如“将来”,何以可能呢?

二、最初建构(15) 本文第二、三节是笔者对倪梁康教授的“人何以生而为人”这一发问的初步回答。与习性一样,对心体或者说本心的揭示也意味着一门意识考古学。在意向结构上,习性现象学建立在具体当下对纵向体验的建构之上,而心体则与活的当下对具体当下的建构相关;在存在上,心体的建构揭示出的是“主体”与不可见的存在之间的生存关联,而习性化的存在则与社会、历史、世代性相关。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将逐步细化这一思路。

我们面对的难题是:是什么因素对母婴间的封闭存在的感发使原初儿童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分离的,进而原存在者又是如何通过对其本己将来的创生拥有三维时间域,从而为时间性的自身感发建立基础的。很遗憾,就笔者的有限阅读,尽管胡塞尔曾追问过前我性的自身感发源自何处(16) Husserl,Sp 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 -manuskripte , S.188. ,但他并未循此问题再向前哪怕迈出一小步,因为胡塞尔的现象学思考归根结底是我性的。

在晚年的探索中,胡塞尔已经足够清晰地在母婴间的封闭存在中刻画出原融合。譬如,他告诉我们:“在原流动的持立的当下和我的自我的绝对的生活中,我们拥有为同一性奠定基础的原融合,以及不是为同一性,而是为距离和差异奠定基础的原区分(原对比、原初非同一化)。”(17) Ibid., S.76. “我们在距离和差异中拥有了一致和融合,凸出了同一性,并且,尽管我们生成了一种二-一性(Zwei-Einigkeit),但它们还是处在遮蔽中的相互压抑之下。”(18) Husserl,Sp 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 -manuskripte , S.255. 在建构本真时间性的根基处,融合为“一”展现为活的当下从差异、区分甚至压抑到一致性融合的建构过程,借用数学家布劳威尔(Brouwer Jan)的术语,胡塞尔将此原始建构称为二-一性建构。

分离、差异、距离以及原融合、二一关系都存在于母婴所建构的封闭的存在关联中。根据胡塞尔,从分离、差异到原融合,体现的就是婴儿在封闭存在中对自身的建构。但是,婴儿与母亲的分离感从何而来?换言之,何以有“二”?与母亲身体的原融合又何以可能,如何融合为“一”?婴儿超出自己与母亲之间的闭合存在,对其本己存在的建构又何以可能?

就婴儿创生其本己存在而言,它异感发是其最初时间化的建构动力,而婴儿的源生想象则是本真时间性的真正发端。母婴关联所构成的存在没有时间,它是纯一状态,它异感发使其分离,胡塞尔对源生想象的揭示表明,婴儿在其分离感中并未简单地“满足于”与母亲的原融合,单纯的融合也不可能建构其独立存在。由此,在笔者看来,源生想象至少有如下意义:首先,这一事关原存在者之存在的行动创生了时间性。时间性从不是现成之物,为了在它异性所敞显的存在深渊面前挽救自己,原存在者借助其源生想象出离了与母亲的闭合存在。这一本源的绽出创造了原存在者的本己“将来”,正是在此一瞬间,母婴之间的分离才展现为“原当下”和“滞留”,本真的三维时间域才由此诞生。其次,对婴儿的本己存在的创生同时意味着原存在者对其根本缺失的想象替代,这是本源差异在原存在者身上的一次根本性的创造。表面上看,源生想象似乎是婴儿出于自身要求的本己行动,实际上,这种行动的动机根基于不可见的欲望之处。

原融合中的分离和差异的产生需要闭合存在之外的某种因素的激发,因为这里涉及的是基于本能意向的无时间的“一”的断裂。在此将引入对相同论题做过杰出研究的法国哲学家拉康的观点来推进胡塞尔的研究。根据拉康,婴儿的欲望在母亲那里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因为“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边缘中欲望开始成形。这个边缘地是要求以需要会带来的那种没有普遍满足的(称之为‘焦虑’)缺陷的形式开辟的。而要求的呼唤只有在他人那里才是无条件的”(20) [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624页。 。婴儿的要求与需要之间的不对称性产生自从“他人那里”来的对主体的呼唤的无条件性,因而,原存在者的欲望的真正对象是“作为他人的”欲望。与胡塞尔通过本能意向所表达的母婴间的原融合不同,在拉康看来,婴儿欲望的其实并不是母亲,而是处在母婴间封闭存在之外的不可见的因素,即母亲的不在场的欲望。这不啻于说,母婴间基于本能的原融合的根基恰恰在此直接关联之外,原融合根基于他处。笔者认为,这一发现对现象学具有重要的建基意义。

观察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较好。见表2。

从发生的角度看,是原存在者在闭合存在之外的不可见之物感发建构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及其他对闭合存在的超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婴儿的欲望在母亲那里的无法满足感,欲望向母亲的欲望以及婴儿与母亲的分离感,这几个环节并非依据客观时间逐次展开,它们是同时生成的,其基础正是婴儿欲望向母亲的不在场的欲望。正是婴儿在闭合存在中的真正所欲之物的绝对外在性迫使他实施了与母亲的分离,母婴间的闭合存在就此分裂了。笔者愿意将此看作对胡塞尔未曾言明的母婴间的分离、差异和距离的起源的说明。

其中,笔者特别要强调的是母婴之间的封闭存在与三维时间域之间的根本差异。在结对中,我的身体的在此存在占据了原当下的位置,结对融合的可能性就建立在我与我的过去的关联中,因为我的动觉系统作为积淀在身体上的习性关联使我能在他人那里活动,这一事态被胡塞尔当作结对之现实化的关键。原融合则不然,从婴儿的观点看,母亲的身体活动是它身体定位的源点,母亲在它根据其本源要求借以满足的正常视角(13) [德]胡塞尔:《共主观性的现象学》第3卷(1929-1935),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877页。 中的出现以及她的身体运动建构了它的“当下”存在,婴儿在原融合中一开始并没有其本己“将来”。当然,这并不是说婴儿在与母婴的原融合中已经拥有明确的当下意识,仿佛它就是作为当下源点的母亲身体活动的“滞留”一样。实际上,在此封闭存在中并没有时间性,对婴儿来说,这里没有“当下”,没有“滞留”,更没有“前摄”,封闭的存在是无时间的,现象学的根基处有着一种无时间的存在。

在胡塞尔那里,母亲的观视在母婴间的原融合中建构了婴儿的处身于世。但在新的建构基础上,这种观视本身首先必须被来自不可见性的存在的目光所穿透,进而才可能建构起婴儿的原初活动。反之,从婴儿的角度看,正因为它先行洞察到这种建构了母亲之观视的异质目光,洞悉母亲的欲望中的它异性,才能意识到母亲与它的分离,进而才能在与母亲的差异和距离中重建自身的存在。在观视的交织存在中,婴儿的身体活动同样经历了从与母亲的身体的原融合到分离的进程,据此我们同样可以谈论婴儿身体的源始缺场以及原动觉的非本源性,因为它们最初都生成于闭合存在之外的不可见之物的它异感发。

但在本真时间性的最初创生中,占据“滞留”相位的婴儿尚未真正成为独立的主体,它的生存仍然依赖于在源点处的母亲的观视。笔者认为,胡塞尔所谓的前-自我首先就展现为这种形态的自我。这种前自我如何生成为原自我,占据原当下的相位,从而成为胡塞尔一早就已揭示的超越论建构的源点?在源生想象中,原存在者不仅首次构想了其本己存在和本真的时间性,同时对不可见的它异存在实施一次坚决的“变更”,他与它异存在之间的本源差异随之被遮蔽了,这类似于精神分析所说的原始阉割。在此“变更”中,源生想象使原存在者“断绝”了他与它异存在的关联,它将不可见性装扮为自己可知和可控之物,原存在者据此获得了独立于母亲的视角和立场,他借此一举占据了活的当下的原核的位置,并由此获得了独立地创造具体当下的可能。笔者认为,只有在此建构的基础上,世界才真正向原存在者敞开,存在也才真正具有本己性,成为向来我属之物。

三、差异与源生想象

在婴儿与激发它的分离感的绝对外在的存在之间有一种本源的距离。这种距离与其创生的母婴间的分离根本不同,前者在闭合存在之外,婴儿不可能知道它有多远,它是不可见的;后者则始终存在于闭合存在之内,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它带来的是可见存在之内的显、隐运动。从异质存在对母婴融合的感发建构来看,两种距离之间具有一种建基关系,本源距离建构了母婴之间的分离和差异。

本源距离中隐含了存在上的根本差异,这一差异标明了原始的实际存在者能够领会的存在与建构此存在的绝对的外在存在之间的根本差异。但在绝对它异存在对母婴闭合存在的感发建构中,我们会遭遇如下困难:首先,婴儿领会的存在一开始似乎仍然是闭合的,还未来得及就其自身展开;其次,绝对存在的建构这一说法过于含混,对襁褓中的婴儿来说,它异存在及其感发性始终是不可见的,用拉康的话说:“人对自己欲望的无知与其说是对他所要求的东西的无知还不如说是对他在哪里有欲望的无知”(23) [法]拉康:《拉康选集》,第625页。 ,因而,所谓“建构”本质上也只能展现为一种源自婴儿的寻视所不可及之处的不可能被领会的给予。

结对尽管也是共在,但它与在世中与他人共在不同。在世共在的主体已经拥有了习性积淀,海德格尔曾最贴切地将有相同习性的存在者称为常人,他们因分享了共同的社会和历史关联而失去个性。相比而言,结对的主体处于中间状态:一方面他与他人共在,不具有唯我性;另一方面这种主体与他人的共在要求并不建立在习性之上,而是通过直接的联想结对所实现的,胡塞尔称这种共在状态为融合(Verschmelzung)(9) 同上,第155页。 。

婴儿依据其生存本能存在,母亲也是根据其母性本能与婴儿共存。但胡塞尔并未说明这种建基于本能意向的原融合的“断离”何以可能,他只是告诉我们,与母亲一样,父亲对婴儿来说意味着第一性的他人(19) [德]胡塞尔:《共主观性的现象学》第3卷(1929-1935),第875页。 。在笔者看来,胡塞尔的这一说法只适用于已经产生明确的差异感的婴儿,此时的婴儿已经拥有了其本己存在;但我们的问题指向的是母婴之间的原区分何以可能,这种区分才是“主体”建立其实际存在的第一步。

在不同时期的内时间研究中,胡塞尔曾一再提到同一种建构事态。例如,1910年左右,他告诉我们,在构造时间的统一的现象流中,同时共在的多个原感觉次序的河流在一个有束缚力的形式中自身合规律地变异流逝(27) [德]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26页。 ;在C手稿中,他再次清晰地指出了原感觉次序的变异流逝的基本形式,“在(原流动的)原现象的生活之原构建中,作为时间化的流动,这种生活就是流动的‘原共在’,即是说,就是一种连续的同时融合,而这种同时融合就是在原现在、滞留性过去和前摄性将到这些形式的连续映射中存在的东西”(28) Husserl,Sp äte Texte über Zeitkonstitution (1929-1934),Die C -manuskripte , S.76. 。原感觉次序在变异流逝中的有束缚力的形式,就是同时融合着的“原现在、滞留性过去和前摄性将到这些形式的连续映射中存在的东西”。但是,多束原感觉意识的分化和聚合何以可能?何以能演变为“原现在、滞留性过去和前摄性将到”这一本真的时间结构?对此,胡塞尔没有予以说明。根据他晚年给出的线索,笔者认为,可以将母婴的分离感看作原感觉意识的最初分化显示自身的示例,进而可以将分离感在它异感发中的从无时间到本源时间化的过程看作聚合的具体形式,现象学的本真时间性就生成于这一由分化到聚合的建构过程之中。

胡塞尔曾指出时间结构中的远滞留,即流逝出活的当下的滞留将流逝综合为无差别的统一性(29) [德]胡塞尔:《被动综合分析(1918-1926年讲座和研究稿)》,李云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328页。 。这是时间意识的观念化进程,对此统一性的界定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它为客观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但笔者认为,对“未来”的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更为本源的观念化。我们可以将此观念化称为第一性的观念化,以区别于胡塞尔那里作为滞留之综合样式的观念化。两种观念化具有如下建构性的关联:在源生想象中,第一性的观念化意味着本真时间结构的诞生,在此观念化中同时产生的不仅有第一性的滞留,即活的当下结构中的原滞留或者说近滞留,而且包括了溢出当下的远滞留。换言之,从母婴关系看,在婴儿想象出其本己“将来”的同时,它自身也经历了时间相位上的变奏,不仅明确了自己作为“滞留”与原当下,即母亲所占据的时间相位的关系,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共同财产”。这种看似悖谬的说法指示的是,主体所拥有的一种最终以综合的观念化形态向其他主体呈现出的滞留的流逝。

原融合已经不再是存在的本质特征,它自身建基生成于它异感发,原存在者的实际存在向作为融合之根基的不可见性的拓展意味着存在领域的拓展。尽管我们已经初步获得了建构实际存在的第一步,但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因为不可见物的它异感发仅仅说明了闭合存在的分裂的必然性与原融合的可能性,这里的差异仍然有可能保留为闭合的“二”,甚至可以说,我们获得的可能仅仅是融合的“二”对无时间的封闭的“一”的简单替代而已,这里的关键仍在于说明作为经典现象学所谓的存在之最初基础的三维时间域自身的可能性问题。

在新的建构基础上,存在的二一性建构不再体现为胡塞尔已经揭示出的母婴之间由差异(二)融合为“一”的建构——这种说法错失了存在的本源差异及其对存在和时间的建构作用——而是更本源地展现为在不可见的它异存在,即真正的“一”的感发中,原存在者与母亲分离为“二”,进而通过其对本真时间性和本己存在的源生想象建构他的世界。

《吉猫出租》小夜子从小和婆婆生活,受婆婆的影响,也一直喜欢猫,她几乎每天都向婆婆报告猫的情况,好像婆婆一直活在身边。婆婆让小夜子在小时候即使没有朋友也不寂寞。所以奶奶去世了以后,奶奶最爱的猫成了小夜子的小写的他者客体,猫能填补她的心灵空缺,与猫为伴就永远不寂寞。对于《人生密密缝》的里的女儿友子来说,她睡觉必须抱着的毛巾,睡觉做噩梦醒来也会抱着毛巾哭,毛巾已经破烂不堪了,但是毛巾上面有妈妈的气味,于是这块毛巾就变成了她情感的寄托,她对无能妈妈很失望,但是她依然对母爱充满渴望,虽然获得不了她想要的完美的妈妈,这个破毛巾确实她实实在在能抓得住的。

四、存在的根本差异

哲学上如果确实存在突破的话,笔者坚信首先应该体现在思与存在的扩大上。在向现代哲学的转向中,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无疑是最佳的范例。相比笛卡尔、康德等人对表象和统觉的探讨,人类的直观及其所建构的存在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了。在此方向,本文关心的问题是,胡塞尔已经确立的思与存在的范围能否被再次扩大?

在笔者看来,胡塞尔的“前-我性”和“前-存在”的说法还是有点模糊。我们不能出于术语上的对应,简单地将与之相对的问题刻画为它性以及它异存在,而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刻画出它们建构存在的可能性。“前-我性”和“前-存在”至少有如下同时产生的三个层次的建构:首先,它异存在对母婴间闭合存在的感发,这一建构是前时间的,是本真时间建构的真正基础;其次,婴儿在原先闭合存在中的分离感的诞生,是它异感发的最直接的结果,但这里仍然没有时间,其本身也无所谓存在;再次,婴儿对本真时间性和本己存在的源生想象。这是创造存在的决定性的一步,在此活动中,婴儿与母亲的分离感同时被明确为时间感,本源的时间性就此诞生。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建构层次的划分与客观时间无关,它们是同时产生的,尽管我们可以在现象学的奠基上严格区分何者为先。

S组和G组心包填塞的发生率分别为2.16%和2.11%,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虽然全身麻醉方案消除了患者突然咳嗽或体动引起心包填塞的可能性,但该并发症还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1)房间隔穿刺;(2)导引钢丝的选择和使用;(3)术者操作熟练程度;(4)射频消融功率和消融温度。以上多种因素造成两组心包填塞发生率相近。

在源生想象创造本真时间性的同时,原存在者的本己存在与绝对外在的不在场性或者说它异存在之间的绝对差异也显露出来。存在这一差异与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论差异根本不同,后者标明的是存在与存在者的存在之间的差异,而前者展现的是存在中的一种无法逾越的深渊,源生想象所创造的本己存在实质上只是绝对的它异存在在此在的存在层面的替代而已。原存在者在此“虚构”了他的存在和本己性。这种对本己存在的“虚构”,并非拉康已经指出的婴儿对其在与母亲的闭合存在中的非本己存在中的异化。在笔者看来,这种所谓的异化其实并不真实存在,因为母婴间的分离与原融合看似为异化的产生留下空间,其实它们在其中不可能独立存在,婴儿只有在对存在的源生想象的基础上才可能意识到它们,分离与融合仍有待在本己存在的基础上被反向建构;相反,存在的根本差异意味着原存在者的本己存在与它异存在之间存在绝对异化,原存在者无法触及闭合存在之外的不可见的真实,只能在对其本己存在的想象中获得它异存在的虚像,直至将其建构为既与物。

看似悖谬的是,差异并非中断,不可见的它异存在与源生想象创生出的本己存在之间仍然是连续的。这里仍需区分如下情形:存在着的“主体”能够认定其存在与不可见的存在是绝对分离的,但就存在本身而言,即便其间存在本源差异和替代,那也是对存在的替代,存在自身的内在替代。更确切地说,本己存在只能是它异存在的扭曲和折叠形态,仅仅是它异存在在人所可能具有的想象能力的作用中所展现出的基本形态而已。这仍然是存在与其本质类型的建构问题,因为只有在此拓扑构型中,原存在者的本己存在才能“折射”出所谓的它异性存在。在此意义上,笔者甚至可以指出,所谓存在的它异性与本己性的区分都是主体的“创造物”。

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依纪依规查处,敢于动真碰硬,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典型案例坚持曝光过场,形成震慑。注重派驻与巡察工作无缝对接、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巡察“利剑”和派驻“前哨”作用。累计接收信访件27件,查办线索11条,给予9人组织处理,给予3人党纪处分。

最后,笔者想要指出,在此种新形态的存在中,只要现象学家们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仍然满足于将自己的存在探索安置在已然现成存在的三维时间域的自身感发之上,或者像列维纳斯将之维持在原印象性的差异存在的揭示上,那么,他们都将错失存在的拓扑构型与根本差异、现象学时间性的非时间基础以及建立在它异感发之上的源生想象对本真时间性和本己存在的建构。在此意义上,对三维时间域之被建构的可能性的追问,将意味着对现象学运动的一次根本性的奠基。

儒家“大同”思想致力于建立的没有森严阶级等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这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公平,财富平均的共产主义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图分类号: B5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60(2019)06-0064-07

作者简介: 马迎辉,(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哲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现象学视域中的精神分析思潮研究”(19BZX097)

(责任编辑 行 之)

标签:;  ;  ;  ;  ;  ;  

差异、时间性与存在-对经典现象学奠基的一项尝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