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抽吸及尿激酶溶解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抽吸及尿激酶溶解治疗

朱湘华(山东寿光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8-0127-02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脑科常见病,无论神经内科保守治疗,还是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致残率均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随着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微创穿刺抽吸加尿激酶溶解已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法。本文从介绍微创穿刺抽吸及加尿激酶溶解技术的特点入手,着重阐述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从而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外科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使这一有效的先进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到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抽吸尿激酶溶解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起病后头痛27例,言语不清20例,呕吐32例,肢体偏瘫48例。血压(收缩压)150-200mmHg36例,超过200mmHg16例。入院后按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1],I级7例,II级15例,III级23例,IV级2例,V级3例。破入脑室6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2]计算,20-60ml。

1.2方法

对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内造成不同程度脑室巨型患者,在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条件下,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外科技术,在CT定位引导下,确定颅内血肿中心的体表位置,避开外侧裂及重要功能区,使用国产一次性穿刺针(穿刺针长度根据体表穿刺点至血肿中心位置长度进行选择),电钻驱动,进行血肿穿刺或联合脑室穿刺,固定穿刺针,抽吸血肿量约占出血量之1/3,随即血肿腔和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4万单位,夹管2小时后放开,每日1-2次。使基底节区和脑室内血肿3-7天内完全清除,同时辅以脱水、抗炎、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2结果

经过积极的临床抢救治疗,按照脑出血治疗结果评定(GOS)良好恢复20例,中度致残18例,重度致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15天,最短7天,最长60天。因手术简单,耗材少,创伤小,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下降。

3结论

通过微创穿刺抽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清除基底节区及脑室内血肿,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死亡率,并能够取得较理想的预后。笔者通过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抽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临床治疗经验得出如下。

采用此法关键在于选择患者,掌握好手术适应征:血肿量为20-60ml为宜;有时血肿量<20ml,但神经功能障碍明显,也可及早采用此法。对脑疝时间长、重度昏迷,出血量大、病情发展迅速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法,因为本法不能快速清除血肿,无法充分减压。术前要检查凝血功能,若有凝血功能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处理。(1)手术时间为出血后6-24小时最适宜,血肿量超过30ml或中线移位显著者可随时手术。(2)首次抽吸血量以1/3为宜,出血量大者可抽吸1/2。(3)抽吸速度要缓慢,约2ml/min,以保证血肿腔及脑压平稳过渡。(4)出血量大于20毫升且已经破入脑室内、显示脑脊液循环受阻,应先做脑室引流再穿刺丘脑血肿,大于60毫升或已经脑疝形成的患者更适合开颅手术。(5)年龄不是手术的禁忌,但年龄大于70岁或全身合并其它疾患者从手术中获益程度明显低于年轻患者。(6)排除标准是:血肿量小于20毫升者;病人意识状况良好,保守治疗有效且神经功能改善的患者;血肿量大,病人深昏迷和GCS小于4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7)因止血药物可促使血肿内血液凝固,堵塞针管,不利于引流,作者不建议应用。(8)20%甘露醇可使组织间液的水分向血浆内转移,容易诱发或加重脑出血,同时可增加血肿粘稠度,对于术前病情较轻患者可暂缓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7.

[2]刘承基.脑血管外科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21.

标签:;  ;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抽吸及尿激酶溶解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