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链路论文_张颖,熊蔚明,王竹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链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链路,卫星通信,指挥所,数据,吞吐量,频段,信道。

卫星链路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熊蔚明,王竹刚[1](2019)在《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抗雨衰自适应模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地卫星数传时的信道时变性和严重的Ka频段雨衰现象,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ACM)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链路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编码调制方式,进一步提高链路的数据吞吐量。提出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在降雨环境下建立Ka频段数传链路模型,根据链路预算的信道状况确定ACM选用模式;采用基于导频符号的最大似然信噪比估计算法结合移动平均的平滑方法实现信道估计,有效地减小了估计值的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采用提出的卫星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数据吞吐量。(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户凌志,张海勇,贺寅[2](2019)在《卫星通信链路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当前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中,链路影响因素考虑不精细,研究了在链路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损耗及干扰,及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特性,提出一种精细的链路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该计算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可用于指导通信人员对系统设备和链路参数的选择,及对链路性能的预测。对卫星通信组织运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刘建成,郝学坤,王赛宇,张国强,熊俊卿[3](2019)在《卫星通信QPSK调制链路的干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通信所面临的不同类型的敌意干扰,以QPSK调制的传输波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音、多音、扫频及窄带噪声等4种干扰的频域特征,理论推导了几种干扰对应的QPSK接收符号表达式,分析干扰对接收符号星座图的影响。通过完整链路仿真得到不同干扰对应的QPSK解调星座图和误码率曲线,表明干扰对星座图产生不同形状的恶化,在信干比大于5 dB时窄带噪声干扰对系统恶化程度最严重,而在低信干比时单音干扰恶化程度最严重。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提供了不同类型干扰不同干信比情况下,对QPSK调制传输系统的恶化程度,为卫星通信链路抗干扰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宋炜琳,杨道宁[4](2019)在《基于星间链路的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业务信息传输规划调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间链路是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之一。针对星间链路条件下卫星导航系统业务数据传输规划调度问题,设计了一种规划调度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启发式规划调度方法。基于北斗叁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场景设置,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启发式规划调度方法能在北京、新疆和海南3个地面站组成的区域监测网条件下成功实现卫星导航系统30颗卫星的业务数据传输规划调度,调度结果满足卫星导航系统任务需求;各任务周期内平均需要地面站天线15. 375个,且绝大部分地面站资源利用率超过70%.(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朱斌,李晴飞[5](2019)在《基于故障树的卫星信道链路故障自动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能够自动采集被监控卫星设备的实时状态及故障数据的系统,利用数据挖掘算法来总结出典型的故障类型,并构建故障状态、特征向量和故障样本集,再利用C4.5算法对训练样本集进行机器学习,构建故障树模型。通过该方法能实现信道链路常见故障的快速诊断,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公共安全通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期刊2019-08-15)

岳鹂[6](2019)在《卫星链路传输4G网络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面移动的2G、3G通信系统已被4G网络所取代,5G技术也扑面而来。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机遇,加紧创新研究,紧跟时代步伐,做好充分准备。互联网早已实现卫星通信链路传输,我国为此发射了"中星16"和"中星18"互联网专用卫星。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复杂,移动地面网络覆盖还存在许多盲区,(本文来源于《卫星与网络》期刊2019年07期)

牛朝,韩孟飞,王雪宾,杨芳[7](2019)在《一种敏捷卫星测控链路性能仿真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敏捷卫星测控任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卫星工具包(STK)的敏捷卫星测控链路性能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创建仿真场景,并加载外部天线方向图数据及卫星姿态数据,对卫星动态过程中的上行、下行测控链路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方法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敏捷卫星星地测控链路动态特性,对于敏捷卫星工程应用和在轨试验具有实际的工程使用价值,也可以为其它航天器测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遥测遥控》期刊2019年04期)

杨清森,杨仁庆,赵春昊,张嘉元[8](2019)在《卫星通信的链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工程、卫星链路设计、系统性能分析等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频率转换卫星的系统中,上下行链路是相关的,上行链路中引入的信号恶化(损耗和噪声)转移至下行链路,进而影响系统的综合性能。把卫星通信传输路径上引入的链路性能恶化加到传输链路中,可以对路径损耗、路径噪声进行定量的分析,推导出综合链路性能(载噪比)的计算公式,分析系系统参数对链路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马仲甜[9](2019)在《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对卫星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光通信技术具有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高等优势,是未来实现天地一体化高效实时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激光链路快速建立和稳定保持是卫星激光通信和组网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其中稳定保持主要通过光束跟踪实现。为提高卫星激光链路光束跟踪稳定性,现有的卫星光通信系统在地面开展了大量仿真和等效验证试验,但由于地面分析方法、在轨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在轨实现的性能指标并不理想。激光链路快速建立和稳定保持的主要过程如下:卫星激光链路的两个终端首先要相互瞄准捕获,通过光电闭环锁定实现链路的快速建立,在此基础上,终端瞄准装置完成光束的跟踪,最终实现链路的稳定保持。据文献报道,卫星激光链路快速建立时间一般在3-70s之间。而在链路稳定保持方面,国外已报道的有效数据传输时间占可链路时间的百分比不足80%,无法满足通信数据高效传输需求。目前对卫星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光束近场特性的研究上,由于理论模型中未考虑光束远场动态场景,地面实验等效性较差,很难在地面对跟踪策略进行有效优化,造成激光链路在轨跟踪稳定性较低。同时,现有卫星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的研究中,还存在系统链路跟踪稳定性评价量化度不高,缺乏大系统综合优化分析方法等问题。针对上述技术发展需求,本论文重点开展光束远场动态特性理论建模、链路跟踪稳定性量化分析和链路大系统地面等效验证优化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考虑卫星光通信系统在轨实际工作状态,建立星间激光链路信标光束远场动态理论分析模型,重点分析跟踪角度偏差及光束波相差对光束远场动态特性的影响。对于星地激光链路,在星间激光链路基础上,加入大气湍流扰动影响条件,建立星地信标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分析模型,重点分析光束漂移、光束扩展及到达角起伏对光束远场动态特性的影响。其次,针对链路跟踪稳定性量化评价问题,建立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对链路跟踪稳定性影响的跟踪关联方程,通过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关联因子方差,为链路跟踪稳定性综合性能的评价和预估提供量化分析方法。建立光束发散角、波前畸变程度、探测器精度、大气湍流扰动等对激光链路信标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关联因子方差的影响模型,在满足链路跟踪精度要求下,提出链路跟踪稳定性优化方法,为实现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的提升,提供有效解分析方法。第叁,提出星间和星地链路信标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对链路跟踪稳定性影响的地面等效性分析方法,以解决跟踪光电大系统参数优化设计问题。为补偿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对链路跟踪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提出再生时域均衡补偿算法,可有效降低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对链路跟踪稳定性的影响。为提高跟踪过程中单模光纤动态耦合效率,分析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关联因子对光纤动态耦合效率的影响,为提升大系统综合通信性能提供技术方法。最后,针对上述理论和方法开展了实验验证工作。通过地面等效模拟和半物理仿真,进行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影响实验,实现链路跟踪稳定性优化方法的验证。结合跟踪关联方程、链路跟踪稳定性优化算法和再生时域均衡补偿算法等优化方法,完成了典型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的评价、预估和优化。地面等效模拟和在轨试验比对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可有效提升卫星激光跟踪链路整体性能。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分析方法,有效提升卫星光通信链路大系统运行稳定性,对我国未来卫星光通信网络和天地一体化高速信息网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10](2019)在《美海军将升级机载指挥所卫星通信数据链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据MilitaryAerospace网站2019年3月21日报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卫星通信专家将为美国海军E-6B"水星"(Mercury)战略机载指挥所和通信中继飞机建造和测试先进的卫星通信能力,合同价值3750万美元。位于马里兰州帕图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的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要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位于弗吉尼亚州赫恩登的任务系统分部对E-6B飞机的多任务战术通用数据链(MR-TCDL)进行升级。该公司将提供7(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卫星链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鉴于当前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中,链路影响因素考虑不精细,研究了在链路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损耗及干扰,及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特性,提出一种精细的链路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该计算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可用于指导通信人员对系统设备和链路参数的选择,及对链路性能的预测。对卫星通信组织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链路论文参考文献

[1].张颖,熊蔚明,王竹刚.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抗雨衰自适应模式设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

[2].户凌志,张海勇,贺寅.卫星通信链路计算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9

[3].刘建成,郝学坤,王赛宇,张国强,熊俊卿.卫星通信QPSK调制链路的干扰影响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

[4].宋炜琳,杨道宁.基于星间链路的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业务信息传输规划调度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9

[5].朱斌,李晴飞.基于故障树的卫星信道链路故障自动诊断方法[C].2019年全国公共安全通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2019

[6].岳鹂.卫星链路传输4G网络问题研究[J].卫星与网络.2019

[7].牛朝,韩孟飞,王雪宾,杨芳.一种敏捷卫星测控链路性能仿真分析方法[J].遥测遥控.2019

[8].杨清森,杨仁庆,赵春昊,张嘉元.卫星通信的链路性能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

[9].马仲甜.光束远场动态特性对卫星激光链路跟踪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10]..美海军将升级机载指挥所卫星通信数据链路[J].无线电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轨道误差估计精度波动Fig.5-5Variati...转发器为了互联异构网络,研究者针...;图2.2GEO/MEO/LEO分层式卫星网络体系结构...分层式卫星网络体系结构5.26 四个时频实验室地理位置分布基于OFDM的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方...

标签:;  ;  ;  ;  ;  ;  ;  

卫星链路论文_张颖,熊蔚明,王竹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