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莉: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探究论文

张静莉: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探究论文

摘 要:儒家管理哲学中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以道德为主题,把提升管理者道德作为主要基础,以修齐治平的方式推动道德在组织中的影响,最终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在儒家管理哲学中提取其核心理念,重点在于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提升道德在于管理对象中的认知,最终以更节约成本和高效率的方式,提升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为政以民;修齐治平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运用儒家的管理哲学治国理政,儒家哲学与传统学说在封建统治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儒家之所以取得独尊之道,是因为历代的封建主义统治者,考虑到儒家思想与其统治和管理方式之间的结合更有利于其执政,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与日常管理之间相关密切。不管封建主义统治者有何个人偏好,如重道崇佛等,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基本还是以儒家的管理哲学作为主流。而从中国长期稳定的封建统治可以看出,儒家管理哲学无可争辩地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果审视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中的合理内核,提取其管理理念当中的精华部分,对于当代中国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样以贯之的管理模式,可以看出儒家管理思想中的合理内核,更多体现了管理者对于整体发展的审视与思考,而且也有助于组织或国家的稳定,挖掘其合理内核中的管理思想与手段,有助于推动当代管理的发展。

一、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为政在人

在儒家管理思想中,认为天下治乱兴衰的本质是人的变化,也正是因为春秋末期人心不古和麻木不仁,才导致乱臣贼子以下犯上,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纲常混乱的现象,也正是在那一阶段,孔子等思想家才将儒家思想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形成一个具备影响力的社会思想流派。孔子认为君臣父子之间有一定的秩序,如果天下无道,那么从本质上分析应该是人的问题,因此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仁者爱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将“仁”作为中心观念,这是儒家管理中的核心,而这种对人的要求不仅是基于对被统治者的要求,也是对统治者的要求。

这种道德准绳或者是管理理念,对儒家的管理手段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孔子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结而言,就是一种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一种基本的关系。首先管理者不能够把被管理者作为奴役的对象,而是应该把被管理者作为人来看待,这种对人的关心与爱护,打破了奴隶制时代奴隶主对于奴隶的压迫,体现了儒家管理思想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孔子终其一生反对“始作俑者”,对这些破坏伦理秩序的人,强调的是管理者应该对被管理者给予足够的支持与爱护。另一个方面,孔子也强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强调的是,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自律,只有管理者对自己有道德的自觉,才能够让自己成为被管理者的楷模,从而提高其管理的效率[1]。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在整个儒家管理思想和活动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中心作用,而此后儒家的思想家也都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把人作为主要的管理与引导对象,一切的管理行为都是紧密地依靠在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中。战国后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子认为天道自然作为基础,而天道的运行与人的管理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认为人与天地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提出了天地人结合的思想。荀子等儒家思想虽然多少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仍然认为人类可以通过道德制度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管理组织,并且以分工的方式来促进协调众人的活动,以单个人的力量通过组织的方式进行放大,也就是最终以礼教的模式来规范人的思想,实现整个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孟子更是对儒家思想中为政在人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即重视管理当中以人作为主体,促进管理组织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孟子在其思想中指出“民为贵,君为轻”,强调民众对于整个政治组织的重要价值,孟子反对西周时期一切围绕着贵族政治的管理模式,认为贵族并不是整个国家管理的中心,所以其大胆地提出了上述观点,在儒家管理思想的改革上,认为人民才是其管理过程中的本质力量。

所以从上述的一系列儒家管理思想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家非常重视以人民作为主体,把人看作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只有人管理好了,一切的管理行为才能得以推进,而且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够实现人的价值,实现管理组织的全面提升。

修齐治平,作为儒家管理思想中的重要途径,在其管理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层次性递进的过程。在儒家思想中,管理者要实现对天下的平定,也就是实现内心的抱负,对整个组织乃至于国家实现管理,首先就是修身齐家。修身齐家是对个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也是在采取管理之前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管理者在对被管理者实施管理之前,是否审视自己的行为有否违反道德准则,将会影响其实施各种具体言行。很多管理者如果想要管好他人,必须要管理好自己,如果要引导他人朝着善良的道德方向发展,自己就应该具备道德良知,甚至在道德良知层面成为楷模。儒家思想强调的管理境界称之为“内圣外王”,对自己的约束与要求,也就是要求自己朝着圣人道路的发展。所以在中国的传统管理理念里,强调上行下效,也就是如果上层管理者没有约束好自己,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进行管理,那么底层的执行者以及被管理者,不仅不会朝着善良道德的方向发展,反而会学习上层打破道德准绳的方式,不断做出违反各项规定的行为。所以孔子才强烈地抨击“始作俑者”,并不是孔子强调活人殉葬的行为,而是孔子认为率先打破传统道德礼教的人,如果是师出无名,或者是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取代,其管理的子民都会认为以前所规定的各项道德就可以随意打破,就会造成礼崩乐坏的现象。管理者自身的作风和品行,必然会对被管理者产生影响,虽然始作俑者可能是出于对奴隶的保护而采取制作人俑的行为,但是其行为并没有遵循传统道德礼教的程序性问题,也没有向民众明确的诠释,为何采取这种行为,就会让民众认为只要身居高位者拥有权力,即可以随意地打破各种道德限制。这样所造成的坏的道德示范,其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二、儒家管理哲学的手段: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是儒家管理思想中的重要手段,作为统治了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除了强调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作为本质,还强调了采取道德教化的方式,作为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只有通过道德礼教的方式去感化人民群众,才能够实现儒家的管理效果。孔子提出了一个观点“道之以德,齐之以政”,这个观念指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道德品质作为主要的引导,然后采取政治手段进行强制化管理。因此,强制手段在管理活动中并不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应该作为道德引导的辅助手段、道德礼教的辅助性力量去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儒家的管理体系中,以力服人的霸权政治,是儒家思想所反对的,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服人,只有以道德品质作为重要的准绳与标准,才能够避免管理行为的失效。在法家思想中,则并不是如此认为,认为只有采取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才能够对人进行约束。但是这样的一种思想,很可能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道德教化的方式去引导人在管理的成本与效果上,要远远比采取法律与各种强制性手段更低。因为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庞大的执法队伍,所以儒家思想所提出来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成本上也是一种较大的节约[2]。

但是另外一位儒家思想家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很多管理者认为,性恶论与性善论有着一定区别。从本质上分析,荀子并不否认人的品格可以被塑造,也就是对于人性的判断,虽然在儒家学说的发展中产生了变化,但是强调人性在一定条件下趋于良知,并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观点并没有变化。所以在儒家学说传承的2000多年里,历代的儒家思想家认为优化管理手段,特别是采取道德教化等方式,能够对人性进行更好的引导。人性的可塑造性,是管理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被管理者人性当中的良知,给其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鼓励被管理者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才能够让管理不战而胜,真正地避免采取强制性手段压迫被管理者,让被管理者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的提升。

对顶风违纪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快办,并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同时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在后来的道德学说研究里,儒家的思想家将这些思想进一步的归结,并且强调了正己达人的这种基本的管理策略[4]。《大学》就指出了这种思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上”,这一思想指出,任何管理者要实现对组织的彻底管理,首先就要明确何为正确的道德,并且要革新人民的思想,不断地追求更高的道德品质。所以在这部儒家思想的著作里,强调每一个人要对自身进行提升,只有让自己的道德品质能够以理服人,才能够真正把管理的行为实施到管理对象身上。

老何:“那次是去海边,我老爸做了个跳起来的动作,让我妈拍,我觉得很酷,就缠着我妈也给我拍。然后我就奔跑在大海边,海风吹着我,我高高地一跳,我觉得好高好高,海风吹着我的头发,好帅好帅,然后……然后我跳得太高了,落地没落稳,脚一滑,摔了个‘狗吃屎’。我爸妈在旁边都不来扶我,他们就知道在那里笑,我妈还抓拍了全过程。”

而儒家思想并不排斥采取法制手段,从上述的孔子表述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强制性手段与道德都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但是道德应该放在首位,而强制性手段则放在次要位置。这种观点在荀子的思想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荀子作为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受到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影响,强调道德品质的引导,应该以法律和刑法等并举,特别是要赏罚分明。这也强调了,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道德管理。如果把道德管理视之为核心,那么法治手段则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力量,如果以法治力量作为核心,可能培养出来的人民群众,虽然能够避免受到刑罚,但是却往往变成了粗俗野蛮的群体,一切行为围绕规避法律的责罚,或者是回避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责罚,这种取巧的方式并不是管理的主要目标。

三、儒家哲学的管理途径:修齐治平

使用维纳滤波法进行信号处理时,需要被处理的信号是平稳的信号,但在现实情况下,语音以及噪声信号均不满足平稳性条件,但是一般语音信号在10 ms~30 ms时间段内是短时平稳的,因此需要使用分段处理的方法使得待处理的语音信号变成短时平稳信号。基于Priori SNR估计的维纳滤波法在维纳滤波的基础上引入了先验信噪比,之后采用“直接判决”方法对先验信噪比进行估计,该方法有效地抑制了残留噪声,具体原理如下:

儒家管理思想中强调的道德教化模式,是以对人性的判断作为出发点的。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可塑”,强调人性可以通过道德教化进行转变,“性相近而习相远”,强调的是人的秉性,是一开始都相同,但是由于长期浸润的环境产生变化,所以慢慢地产生了差别。所以儒家思想中,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认为人性当中都具备仁义礼智信等不同的优秀品格,这些人性其实是天生所具备的,但是如果没有以道德品质作为引导,很可能在这种良好人性发端之后,就会出现一些人性的扭曲。所以儒家的管理思想中强调对这种道德良知的保存,也就是把人类应有的良知与善良进行挖掘。所以道德教化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良性引导,鼓励人朝着善良的人性方向发展[3]。

在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中要有层次性,不断推进自己的管理,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任何的管理行为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实现整体的优化,而是应该从自身出发,慢慢地将管理行为推及到整个组织乃至于国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管理者需要对管理的层次性有明确的认知,从提升自身道德出发,到一家一国的管理,最后实现对天下的评定,都是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而这些措施的发端,就在于采取道德引导的方式,辅助以法律与规定等。所以人的道德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而管理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任何管理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是儒家思想对于管理行为指出的一种规律,任何管理行为都应该有始有终,而且这种起点与终点的确定是从对管理行为的一系列考量,对管理对象的充分认知与分析,提升管理水平所得来的[5]。

企业在评价经营状况时通常采用的是利润总额或净利润,传统会计利润只考虑了有息负债部分成本,对于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未予考虑,通常情况下传统会计利润的结果较经济增加值要高。

在修齐治平这种途径中,管理者要意识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应该是民众自觉执行和接受的,而并不是强迫百姓必须要遵守伦理道德。所以儒家的管理思想中,对于强迫行为是谨慎的,认为管理行为中的强迫性行为,只是在管理推进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而且这种强迫行为并不能够让百姓乐于接受,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审慎使用各种刑罚,避免各种刑罚将民众内心的良知抹杀。刑罚的运用应该恰到好处,而且应该是建立在道德体系相对完备的条件下,对于部分无法服从道德管理者采取的行为。所以道德仍然是孔子等儒家思想家重要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手段,道德贯穿于修齐治平整个行为的始终,以管理者自身道德水平提升作为基础,以整个组织乃至于社会民众的道德水平提升作为目标管理的手段也应该是以道德教化为准。由此可见,儒家的管理思想中,对于道德的运用是极为全面的。

结 语

在儒家的管理思想中,无论是修齐治平还是正心诚意,都是基于道德对管理行为进行探讨与分析。在当代,管理者不仅要制定明确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还应该采取道德教化的方式,让更多人认同管理者的价值理念,才能够让管理行为能不战而胜,真正以更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管理的有效提升。在未来,管理者不可盲目崇拜各种强制性手段,而是要重视各种手段并举,突出以道德引导为核心,推动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榕.儒家的消费管理思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86.

[2]纪光欣,范文媛.儒家思想的现代管理价值新诠[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6):51-54.

[3]张佩.从《周易·乾卦》阐释中看儒家精英管理思想[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5-59.

[4]王敏敏.儒家管理哲学对现代管理实践的启迪[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53-55.

[5]苏艳.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137-139.

[6]安静.论儒道文化之隐逸传统[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14(3):53-57.

OntheCoreIdeaofConfucianManagementPhilosophy

Zhang Jingli

(College of Humanitie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Shaanxi 714099, China)

Abstract: The core idea of Confucian management philosophy is to emphasize the theme of morality, to promote the morality of managers as the main foundation, to push the influence of morality in the organization by means of Xiuqi, and finally to realize the management goal of the organization.In the Confucian management philosophy to extract its core ideas, the focus is on the embodiment of people-oriented,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thics l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object of cognition, and ultimately in a more cost-effective and efficient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Keywords: confucian management thought; for the political people; Repair Xiuqi

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9.01.021

中图分类号:B222;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91(2019)01-0116-04

收稿日期:2018-12-31;修回日期:2019-02-27

作者简介:张静莉(1978-),女,陕西省韩城市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 燕)

标签:;  ;  ;  ;  ;  ;  ;  ;  ;  ;  ;  

张静莉: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